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兔动脉硬化时,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HP)的变化。动脉硬化组(AS组)颈动脉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和脑血管零压顺应性(CO)显著降低(P<0.05~0.01),脑血管外周阻力(R)及脑血管特性阻抗(Zc)显著升高(P<0.05及0.001)。颈动脉病变程度与Qmean、Vmean和CO有显著负相关(P<005),与R和Zc有显著正相关(P<005及0.01)。Qmean与Vmean、Vmax和CO有显著正相关(P<0.05~0.01),与R和Zc有显著负相关(P<0.01及0.05).对照组(C组)与AS组回归方程比较,Qmean-Vmax和Qmean-R斜率b有显著差别(P<0.01及0.001);Qmean-Vmean、Qmean-CO和Qmena-Zc截矩a有显著差别(P<0.05~0.01)。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4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药物和系统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并与42例单纯药物治疗作对照。结果发现治疗前后观察组较对照组A型行为得分改善(P<0.05),心绞痛症状缓解(P<0.05),ECGST-T好转(P<0.05),血TC下降(P<0.01),血E及NE降低(P<0.05)。  相似文献   

3.
28例男性住院治疗冠心病(CHD)患者,接受10~40天流变药物的治疗,虽然患者比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患者表观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区别。若采用固定比积(0.50)的红细胞PBS,悬液,患者血样的表观粘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红细胞聚集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红细胞变形性明显减弱和聚集性显著升高是住院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主要特点,并提示,改善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和降低血浆粘度对冠心病患者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研究紫外线照射血充氧回输(AUVIB)治疗银屑病(PV)的机理及客观评价其疗效,本文观察了24例PV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并以24例正常人作对照,发现PV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经AUVIB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AUVIB治疗可以明显改善PV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精氨酸加压素在内毒素热限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本文观察了家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ET后中隔区,下丘脑组织及血浆中AV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ET发热过程中,中隔区,下丘脑及血浆AVP含量均显著增多(P<0.01);ET发热达热限时,体温不再升高,中隔区与血浆AVP含量也不再增多,且中隔区及血浆AVP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984,0.05<P<0.01;r=0.994,P<0.01);此时,下丘脑升高的AVP含量开始下降(P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全身给药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对肺组织药物浓度的影响及其对策,为临床上常发生HPV的疾病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方法使兔右肺吸低氧气体,用胸窗法观察HPV及吸入尼卡地平对HPV的作用;右肺HPV时静脉注射先锋霉素V,观察两肺组织药物浓度及吸入尼卡地平的影响。结果肺平均微动脉直径缺氧前后比较d=5.44,t=9.543,P<0.001,吸入尼卡地平前后比较d=5.11,t=7.515,P<0.001;右肺HPV时组织药物浓度低于左肺,d=327.8,t=5.676,P<0.001;吸入尼卡地平后两肺组织药物浓度比较d=41.33,t=1.607,P>0.05。结论HPV降低肺组织药物浓度,吸入尼卡地平能抑制HPV,提高该部位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80例老年前期,98例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显示:二组患者平均心率及5次心搏最大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5次心搏最小心率及最大最小心率的差有显著差异(P<0.05),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明显低于老年前组(P<0.05),其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高于老年前组(P<0.05),提示老年组高血压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明显,并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大鼠急性缺氧前后血浆和呼出气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动物吸人10%,20min后,血浆NO_2/NO_3浓度从23.56±7.13升至41.63±10.10μmol/L(P<0.01);呼出气NO浓度出0.099±0.055增至0.162±0.108ppm(P<0.01).提示急性缺氧时NO生成增多可能在缺氮性肺血管收缩(HPV)中起调节作用。为探讨吸入NO对HPV的影响,本文采用人工呼吸给缺氧大鼠吸入40ppmNO,发现动物缺氧(10%O_2)10min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PVR)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而缺氧同时吸入40ppmNO10min,mPAP和PVR较缺氧时明显降低(P<0.01),与基础值无显著差别(P>0.05),且发现△PVR%为2.94±9.85%,较缺氧时66.18±23.39%明显降低(P<0.01),但吸入NO对体动脉压、体血管阻力,心输出量、血气和高铁血红蛋白无明显影响。从而提示吸入NO选择性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且完全逆转HPV。  相似文献   

9.
以38例老年肺心病人分为常规治疗(22例)、常规治疗加川芎嗪(16例)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流变性改变。发现治疗均使高切全血还原粘度、高切全血粘度显著下降(P<0.001及<0.05、0.02)。加用川芎嗪则还使低切全血粘度与血球压积显著下降(P<0.05、0.02)。借此讨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血粘滞性在肺心病病因学中的相关性;认为肺心病治疗的基本疗效是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逆转和血粘滞性改善。加用川芎嗪等改善血管顺应性和血粘滞性药物更有利于该疾患病理的逆转。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一氧化氮在10d龄新生大鼠败血症中的含量变化,并探讨了其抑制剂美蓝或/和地塞米松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新生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于细菌注射后6h开始明显升高(P<0.05)。用美蓝或/和地塞米松治疗可显著改善代谢紊乱指标低葡萄糖血症和高乳酸血症,降低模拟病情严重程度的丧失疼痛反对发生率以及延长存活时间(P<0.05);地塞米松治疗还可明显降低24h病死率(P<0.05).一氧化氮及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半月板动脉的巨微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改变力学环境后松质骨胞元结构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质骨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疏松、多孔,由针状、片状骨小梁组成多种胞体,其结构称为胞元结构。正常生理状态下,骨质的形成与吸收呈平衡态,骨结构稳定,当骨所处的力学环境发生变化时,骨的结构形态也随之变化。松质骨细观结构数值模拟变化的力学环境与骨结构的关系目前未见报道,本文是采用带有生理限定应力的自适应生理模型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在力学环境发生变化后用计算机预测松质骨胞元结构;定量的研究了松质骨胞元结构从一种优化平衡态到另一种平衡态与其力学环境的关系,模拟了松质骨胞元结构的变化与力学环境的适应性。把这种骨结构预测从宏观水平提高到细观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室性心动过速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探讨67例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发作QRS波的形态、伴发其他心电图异常、及室性心动过速的昼夜规律.结果:室性心动过速以冠心病发生率最高(38.8%);伴随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0.6%,心肌缺血改变为62.7%;室性心动过速发作0:00~3:59发生率最高,为19.6%,4:00~7:59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最低,为12.9%,其他时段无明显规律.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形态呈右束支阻滞型(V1V2呈R、Rs、Qr型)及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为67.1%,病理性室性心动过速起源多为左室.结论:室性心动过速中器质性病变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发生率较高,易伴发房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性改变,室性心动过速无明显昼夜节律,病理性室性心动过速起源多为左室,佐证室性心动过速为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4.
四种内固定器械矫正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一种经椎弓根多钉固定的撑压器,具有坚强的固定力,撑开、压缩和抗旋转能力达到脊柱三维固定的目的。经实验测定,其抗旋转能力比哈氏棒和鲁氏棒联合固定提高34.46%.比双根鲁氏棒固定提高35~48%。其抗弯能力是哈氏棒和鲁氏棒联合固定的130~141%,是双根鲁氏棒固定的130~145%(P<0.001)。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脾脏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大鼠脾脏的组织发生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脾原基发生在妊娠第16天,继则血管出现,血窦形成,脾脏造血开始。妊娠第19天,网状细胞围绕着发生中的小动脉形成动脉周围鞘。随之淋巴细胞聚集于小动脉周围。出生后,各种血细胞造血相继终止,红、白髓不断发育成熟,生后第5天观察到淋巴树突细胞。边缘带、边缘窦和脾小结相继出现。生后第25天观察到原始生发中心。第40天后,脾脏各部结构基本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在拉伸试件上选取双视场的方法。提高图像相关方法的应变测量精度。利用此方法测试牛骨拉伸弹性模量随试件厚度的变化。测试发现拉伸弹性模量随试件厚度的减小而减小,但非单调减小,分析认为这种尺度依赖性决定于骨的微观结构和成分。  相似文献   

17.
The foam cell of xanthelasma of the stomach is lipid laden histiocyte having a number of microvilli measuring approximately 0.1 μ in width and 2–3μ in length. In the cytoplasm, a number of lipid particles of vacuolar type and osmophilic type were seen but the former type was more numerous.
Lipid particles were also observed in the plasma cells, pericytes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of the lesion and all these particles were of vacuolar type. It was estimated that the lipid accumulation in the cytoplasm in case of xanthelasma of the stomach is not entirely caused by phagocytosis but by localized change in metabolic pathway of lipid. It is most likely that lipid consist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including from neutral fat to fatty acids. ACTA PATH. JAP. 20: 357–363, 1970.  相似文献   

18.
疟疾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大劣按蚊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对大劣按蚊抗疟原虫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先前已成功分离了大劣按蚊血淋巴中约氏疟原虫感染相关蛋白(PIRP1),并对该蛋白进行了质谱检测。本研究在已获得PIRP1质谱检测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克隆了该相关蛋白的部分cDNA序列(GenBank序列号为EF409973)。为下一步对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16例苯丙酮尿症PAH基因Exon7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选择突变扩增系统方法对16例苯丙酮尿症患儿PAH基因Exon7区域的多聚酶链反应扩增产物进行了突变位点的检测。结果在32个突变位点中R243Q和R261Q突变位点的检出率分别为46.88%和9.38%,二者占整个突变位点的56.25%。表明PAH基因Exon7突变在中国苯丙酮尿症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20.
步态双支撑期下肢肌力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人体的运动功能时,可视人体为一个以关节连接,由肌肉所驱使的连杆系统。分析人体的运动动力问题,最后所想求得的是肌肉的力量,由于未知的肌肉作用力数目常远多于所能设定的平衡方程式的数目,因此构成所谓的肌力分布的不定问题(indeter erminant problem of muscle distribution),使得问题不得而解。肌力的量化有助于建立客观的评估标准,肌力分布的研究亦可用于了解肌肉的功能与临床之评估与预测,个别的肌肉力量至目前为止尚无法以非侵入性的力法直接量到,因此学者们尝试利用数值最佳化的技巧解此肌力不定问题,本文利用数值最佳化的方法解正常人在步态双支撑期下肢的肌肉作用与肌肉力量在肌群间的分布,以评估最佳化模式的合理性,并以最佳设计的观点探讨肌肉功能与其生理及结构的关系。本实验从肌肉之生理与结构特性中考量影响肌肉功能的因素,因为步行属于长期性且重复性的活动,故以耐力时间极大化为准则,此耐力时间的数学模式为肌肉力、最大肌力、红肌纤维比例与生理截面积的非线性函数,除了用单目标最佳化技巧外,考虑解之存在与合理性,本文并推导出一个连续最佳化数学模式,用最佳化技巧所预测的肌肉活动大致上相当符合以往学者定性研究的结果。故西文的模式初步认为相当合理,但需要进一步取得更多的运动资料加以验证,最佳化的结果目前很难验证其正确性,只能从定性的肌肉作用形式验证其合理性。虽然如此,其值仍可作为一个合理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