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众所周知,等价的两个命题同真同假.对于某些命题,直接从正面考虑,可能过程冗繁或难以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这时,若改变思考角度,将问题转化,从其等价命题入手,则可迅速获解.  相似文献   

2.
《数学通报》87.2号和88.3号先后刊载了蔡金法同志和李学平同志关于排列组合问题的文章,他们都谈到(ⅰ)从n个相异元素取m个元素无重复的排列数P_n~m=n!/(n-m)!是从基数为  相似文献   

3.
排列组合问题,由于其思维方式的独特,而且由于它的结果一般数字较大,无法验算,因而成了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重要意义,也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建立模型、典型题的研究等方面作一些探讨,一些基本知识,排列组合的公式等,认为是已知的。一、建立模型学生在解排列应用题时,常常把什么看作n个元素,把什么看作m个元素,以及什么是合题意的“一种方法”等问题分辨不清。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直观而有效的办法还是把排列问题归结到“元素”与“位置”的对应关系上来,把元素与位置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模型。元素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模型可以如下叙述: 有n个不同的元素a_1,a_2,…,a_n;又有m(0  相似文献   

4.
基本原理要弄清 ,分类分步好区分 .特殊元位打头阵 ,插空捆绑间相邻 .正反两面方法并 ,相互验证结论真 .常见问题多留心 ,有的问题构模型 .解释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基础 ,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正确区分是分类还是分步 .对题目中出现的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一般要优先考虑 ;解决相间和相邻问题通常是用插空和捆绑的办法 .解排列组合问题常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的错误 ,同一个问题若正反两方面考虑 ,采用多种方法求解相互检验能减少出错的机会 .模式在解排列组合题中相当重要 ,对常见问题要留心区别是否与顺序有关 ,同时要注意归纳概…  相似文献   

5.
排列组合的应用问题具有内容独特、解答时易重易漏、得数不易检验等特点 .下面从不同角度给出几种常见解法 ,供大家参考 .1 元素受限法 优先考虑 (先排 )受限特殊元素、后排非受限元素的方法 .例 1 从 0— 9十个数字中 ,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解 先考虑受限元素“0” .①不含有数字“0” ,有A49个 .②含有数字“0” ,则先排 0不能在首位 ,有 3种方法 ,再在非“0”的另外 9个数中选 3个排列 ,有A3 9种方法 ,故共有A49+3A3 9=4 5 36个 .2位置受限法 从特殊受限位置入手先排 ,再排非受限位置 .例 2 从 8人中选 3人站成…  相似文献   

6.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是排列组合的核心内容,它既是推导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基础.也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重要方法.分类是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互相排斥的几类,然后逐类解决,分步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分解成几个相互联系且相互独立的步骤,较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的解决常先分类再分步.解决带有附加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的方法主要有:(1)特殊元素分析法:优先安排特殊元素,再安排其它元素;(2)特殊位置分析法:优先安排特殊位置,再安排其它位置;(3)去杂法:先不考虑附加条件,计算出排列或组合数,再减去不符合要求的排列数或组合数;(4)插空法:对于要求某些元素不相邻的问题,可以先排好没有限制条件的元素,然后将要求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到排好的元素所产生的空档之中;(5)捆绑法:对于要求某些元素必须排在一起的问题,可以将要求相邻的元素合并为一个大元素,再与其它元素一起作排列,同时要注意合并元素内部也要作排列;(6)先分组后分配即先选后排;(7)隔板法;(8)去序法;(9)列举法,特别要注意利用“树形图”不漏不重地列举;(10)集合法.  相似文献   

7.
课余,我们看排列组合问题时,常遇到受限元素,受限位置的简单问题.例如5个学生站一排,甲不站排头,乙不站排尾.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不考虑受限元素,受限位置时.排列方法有P  相似文献   

8.
解有附加条件的排列、组合题时,一般先考虑附加条件,找出附加条件所造成的特殊位置(元素),求出特殊位置(元素)的排(选)法. 再考虑其余位置.下面通过解几个排列、组合的题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智慧窗     
<正>1字母趣换数字图中的等式是由"字母趣换数字"六个字的拼音组成,请把这些字母分别换成1—9的数字,相同字母换相同的数字,使其答数等于2019.请用两种方法来解此题.(上海市长宁路476弄8号1602室(200042)张刘福)2庆祝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5个教师节,将下述汉字换成从小到大,且在30以内的自然数,建立等式.  相似文献   

10.
排列组合两大法 ,日常生活用处大 .美丽图案巧组合 ,中文英文排列法 .顺序有关属排列 ,顺序无关组合法 .分类分步细分辨 ,加法乘法计算它 .特殊元素和位置 ,首先就要考虑它 .“大于”“小于”排列题 ,从高到低若干类 .“含”与“不含”属一类 ,直接间接方法明 .“在”与“不在”“邻”“非邻” ,错位排列逆思法 .重复排列乘法算 ,穿插捆绑排列法 .分堆均分有区别 ,后面除以全排列 .隔板原理方法巧 ,组合问题不可少 .排列组合综合题 ,先组后排加乘算 .整体减去部分差 ,间接思考单记它 .世界美丽又奇妙 ,排列组合显奇效 .排列与组合诗一首$湖…  相似文献   

11.
不少排列组合应用题,用常规方法求解, 不但过程繁琐且极易出错.为此,本文列举几例介绍一些非常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合理转化有些排列组合应用题比较抽象,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时,可将其转化为等价的问题,有可能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2.
有些数列问题,通过研究问题中某些尚待 确定的字母系数,或者自行引入一些字母系 数,转化命题结构,经过变形与比较,建立起含 有待定系数的方程组,求出这些字母系数的 值,进而使问题获解.  相似文献   

13.
<正>解排列组合题要求我们合理运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准确地区分排列与组合,仔细推敲题中的关键字、词,正确分清施加条件.笔者将排列组合问题中的有"特殊要求"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为"五大基本原则",用好这些原则会使许多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原则之一:"平均分配"例1某车队有A,B,C,D,E,F六辆车,  相似文献   

14.
从集合的角度看,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排列(组合),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排列(组合)是它的一个元素,其排列数(组合数)就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因此在许多排列组合问题中适当构造集合,将问题中的条件关系转化为可用集合图形表示出来的集合间的运算关系,运用看图筛选,多退少补的方法求出符合条件的集合中的元素个数,  相似文献   

15.
解答排列组合应用题 ,其一是要将实际背景转化为数学模型 ,其二是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下面进行对比分析 ,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排列、组合计数的理论依据 ,关键是分清“类”与“步” .加法原理与分类有关 ,一般按元素或位置的性质进行分类 ,这时要注意类与类之间的独立性 ;乘法原理与分步有关 ,一般按事件发生的连续过程进行分步 ,这时要注意步与步之间的相依性 .2 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区别排列、组合问题的关键在于事件是否与次序有关 ;若与次序有关 ,则它是排列问题 ;…  相似文献   

16.
茹丽华 《中学数学》2012,(15):82-83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知识板块,历经多年已经积累了一些经典的类型题,这些问题都有相对固定的解决方法.本文就剖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一、元素相邻,整体处理对于某些元素要求相邻排列的问题,可先将相邻元素捆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解排列组合应用题,往往感到困难,不知从哪里想起,怎样思考,解了以后对不对没有把握,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如果我们在数学中注意把思想方法教给学生,效果会要好一些。现在介绍解排列组合应用题的几种思思方法,不妥之处,请指正。一、先定特殊元素若所考虑的元素中,有些元素有约束条件,我们可优先考虑这些特殊元素。例1 楼梯有十级,上楼可以一步上一级,也可一步上两级,要用8步上完这楼梯的方法共有多少种? 分析 8步上完十级,则其中有6步每步上一级,有2步每步上两级。我们可以先安排这特殊的2步,有C_8~2=28种方法,其余的6步有C_6~6=1种方法,所以8步上完这楼梯共有23  相似文献   

18.
分步与分类思想、排列与组合思想,是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的基本思想.特殊元素法、特殊位置法、插空法、粘合法、排除法,是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的基本方法.解排列组合问题,应遵循基本思想,正确运用基本方法.教学中应归纳、整理、提炼基本思想方法,使学生形成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整体感知,熟练运用基本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问题字母A,B共15个,组成一个序列,其中连续的AA含5对,AB,BA,BB各3对,问:这种序列共计有多少组?分析本题限制条件较多,可以考虑从“序列中含AB,BA各3对”这一条件突破,因为这一条件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解决排列组合问题一个重要方法——“插空法”.若字母A已经排好,只需要将字母B分成3组插入即能满足;若字母B已经排好,只需字母A分成3组插入即能满足,但是如何去满足“序列中含5对AA,含3对BB呢?”解决假设字母A有x个,字母B有y个,则x y=15.1)若是将字母B分成3组插入排好的字母A的序列中,则字母A被分成了四组,此时的字母序列中含y-3对连…  相似文献   

20.
含有字母系数方程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解这类问题时,由于概念不清,理解不透,思考不周密,往往忽视题中的隐含条件而出现错解或漏解现象.本文就一元二次方程引起漏解的原因,结合实例说明如下: 一、忽视考虑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中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