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动态光散射和Zeta电位法对比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DS和DTAB均能猝灭BSA内源荧光,298 K时的猝灭常数Ksv分别为2.64×104和304.21 L/mol。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显示SDS和DTAB对BSA的构象产生了影响。SDS对BSA荧光猝灭机理为动静联合猝灭机制;热力学计算表明,SDS与BSA的结合过程中,静电力起主导作用,并且能与BSA形成SDS/BSA超分子复合物;DTAB对BSA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SDS和DTAB与BSA的平均结合距离分别为2.77和4.73 nm。综合结合常数、粒径和Zeta电位等变化,在相同条件下具有较大电荷密度和较小体积极性头基的SDS与BSA具有更强的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荧光法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G14-3-14)与牛血清白蛋(BS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荧光猝灭现象,利用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了G14-3-14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二者之间的作用力类型.用内源荧光法求得它们在30℃和35℃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K1=1.01×105 L·mol-1和...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分子光谱法研究了甲草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甲草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有一定的猝灭作用,由Stern-Volmet方程和Van't Hoff等压方程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了结合作用的平衡常数、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确定甲草胺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依靠疏水作用力进行结合,该结合反...  相似文献   

4.
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维生素C(V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测定了Vc与BSA在21、34℃两个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21℃:4.381×105 L/mol,34℃:4.061×105 L/mol)和结合位点数n(21℃:1.08,34℃:1.10).结果表明:Vc对BSA有明显...  相似文献   

5.
赵刚  胡雪健  何茜  黄曦瑶 《化学试剂》2020,42(6):677-680
呋喃妥因(NFT)属于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由于其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已被许多国家列为禁药。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等研究了NFT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NFT对BSA的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猝灭;25℃时二者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分别为6.02×10~4 L/mol和1.28;热力学参数焓变(ΔH)与熵变(ΔS)分别为-101.3 kJ/mol和-0.28 J/(mol·K),说明NFT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和氢键;位点竞争实验结果表明NFT结合在BSA亚结构域ⅡA的位点Ⅰ。紫外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实验结果表明,NFT诱导BSA的构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如抗静电、柔软和杀菌等功能),不能被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所取代,应用领域日趋广泛。进入21世纪,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其产  相似文献   

7.
李建晴  刘毓芳  蔡雪梅  卫艳丽  董川 《化学试剂》2011,33(6):486-488,496
采用荧光和UV光谱法研究了盐酸药根碱(J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Jat对于BSA荧光猝灭主要是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Jat浓度增大,BSA荧光峰被猝灭的同时出现峰裂分现象,原来345 nm处的单峰逐渐裂分为二重峰,其中一峰峰值蓝移,另一峰峰值红移至λcm=362~365 nm;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盐酸二甲双胍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以及常见金属离子对盐酸二甲双胍和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在λex=282nm、λem=340nm的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盐酸二甲双胍对BSA的荧光猝灭光谱以及铜离子、镁离子存在下的荧光猝灭光谱。根据Stern-Volmer方程求得563K、567K、571K时盐酸二甲双胍与BSA相互作用的动态猝灭常数KSV分别为7.212L·mol-1、7.926L·mol-1、9.227L·mol-1,动态猝灭速率常数Kq分别为7.212×108 L·mol-1·s-1、7.926×108 L·mol-1·s-1、9.227×108 L·mol-1·s-1,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ΔG、ΔH、ΔS的平均值分别为-5.32kJ·mol-1、23.95kJ·mol-1、95.64J·mol-1·K-1,结合常数Ka分别为3.75L·mol-1、4.90L·mol-1、12.63L·mol-1,结合位点数n的平均值为0.9206,在金属离子存在下,KSV和Ka均降低。表明,盐酸二甲双胍对BSA的荧光猝灭为动态猝灭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金属离子的存在不利于盐酸二甲双胍与BSA的结合,削弱了盐酸二甲双胍与BS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乙基麦芽酚(Ethylmato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方法:在容量瓶中依次加入BSA,Ethylmaltol及B-R缓冲溶液,室温发应30min,以286nm为激发波长,在荧光光度计上扫描200-800nm波长范围内的发射光谱。结果:二者以摩尔比1:1牢固结合,其平衡常数为K=2.05×104L.mol~(-1),结合点数约等于1,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结论:乙基麦芽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荧光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对硝基氯苯(PCN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试验发现,PCNB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及热力学方程分别处理试验数据,发现BSA与PCNB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得到了它们相互作用的生成常数KLB(1.557×104L/mol)、热力学参数(ΔHθ=-89.962kJ/mol,ΔSθ=-217.98J/K,ΔGθ=-23.93kJ/mol)和结合位点数(1.080)等。位点竞争实验结果显示PCNB与BSA的作用位置主要在BSA的SiteⅠ(Sub-domainⅡA)位。证明二者主要靠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同时用三维荧光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PCNB对BSA构象的影响,为研究PCNB的毒性和生物学效应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李慧芳 《陕西化工》2014,(2):231-235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5种有机氯农药(OCPs) δ-BHC、α-氯丹、艾氏剂、o,p'-DDT、HCB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理.280 nm波长下,OCPs可使BSA色氨酸残基发生荧光猝灭现象.通过光谱数据,绘制了Stern-Volmer曲线,测定了平衡常数和25,37℃下OCPs-BSA的结合常数.结果显示,5种OCPs猝灭蛋白质的过程均为熵驱动的静态猝灭过程,通过较弱的疏水作用力与蛋白质相互结合,结合点位数近似为1,这种结合作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光谱法研究生理条件下荜茇宁与生物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荜茇宁与BSA形成基念复合物从而猝火BSA的内源性荧光,猝灭原因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根据Forster 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荜茇宁与BS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可以被蛋白质所储存和运输.荜茇宁与B...  相似文献   

13.
杨胜园  杨慧仙  于军晖  陈云生  唐正 《化学试剂》2012,34(3):205-207,271
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苯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特征及苯甲酸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根据不同温度下苯甲酸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利用Stem-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和热力学方程分别处理实验数据,求得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K为1.096×103L/mol、结合位点数n为1.12(20℃),ΔH=-31.8 kJ/mol,ΔG=-17.1 kJ/mol,ΔS=-50.2 J.mol-1.K-1。研究发现苯甲酸对BSA内源性荧光的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苯甲酸与BS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两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力或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14.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氯诺昔康(LNXC)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研究表明:氯诺昔康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rn-Volmer方程求出不同温度下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多巴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根据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模型,给出了不同温度下多巴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多巴胺与牛血清白蛋白可能形成1∶1复合物,结合常数在104数量级。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反应为自发吸热熵增加的过程,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6.
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中,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运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方程计算了其相互间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在298,308和318K时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0.4108,0.3605和0.048 98 L.μmol-1,其相应的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44,1.041和0.9026,利用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分子间的作用过程是自发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表明相互作用对蛋白质构象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Quantum dots (QD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biological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interaction of QDs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is crucial, and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various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under th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RESULTS: The effects of ionic strength and pH on the interaction of CdTe QDs with BSA were studied by changing NaCl concentration and pH in mixed solution and makin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The Stern‐Volmer quenching constant (Ka) of different ionic strength and pH were calculated, and information on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SA were discussed by means of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um. CONCLUSION: Both fluorescence (FL) 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ydrophobic an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binding reaction, and the nature of quenching is static, resulting in forming QDs‐BSA complexes. Copyright © 2012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