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张幸荣 《包装工程》2020,41(20):303-305
目的 分析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探讨与总结其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设计方向下,所表现出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方法 从产品价值与用户需求的关系角度进入产品设计领域,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认知标准和设计思维,逐步将视线聚焦于用户需求,就用户体验与产品设计展开深入论述,并对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设计从经济、人、自然等影响因素着手,分析其设计原则,最后从交互、人性化、绿色环保等角度,展开具体的理论论述和应用探索。结论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产品设计,能够激活设计师的思维,使其更加准确地把握产品的设计语言,完美地结合消费者的体验与精神需求,实现对产品感性的理解,给人以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2.
李珺  叶景辉  廖浪 《包装工程》2024,(10):78-86
目的 为提高用户认知与产品映射关系的明确性与有效性,提升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认知的满意度。方法 从用户认知视角出发,结合信息加工模型,集成认知任务分析方法与结构方程模型,解构用户认知与产品体验的映射关系,构建用户认知视角下的产品设计方法流程。结果 以老年代步车作为设计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认知任务分析方法明确产品“认知任务—认知路径—设计要素—产品体验”的设计分析流程;其次,引入结构方程模型以确定代步车设计要素权重,识别不同产品体验中的关键设计要素;最后,结合用户人群需求,进行设计决策和方案细化。结论 该方法可识别用户对产品的关键认知触点,减少用户认知在设计创造过程产生的“黑箱”,帮助设计师确定用户认知与产品体验之间的建构路径,为设计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供明确的设计依据,丰富了认知心理学在设计领域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3.
游娅娜  易雪峰 《包装工程》2018,39(6):280-284
目的在消费人群需求层次日趋多样化、差异化的前提下,借用"小众化"消费群体需求概念,提出目标用户消费心态需求特征,针对目标用户需求特征进行满足需求的有效产品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小众群体需求特征的提炼,得出受小众用户青睐的个性化、休闲、愉悦、多样化、小批量、体验感等要素。基于要素构筑产品设计表现信息,提出突出设计新意、凸显用户体验、使用功能集成、体现个人定制等方法,并在每一方法中引用实际的案例验证该方法是否有效,从而探索如何把对目标用户研究结果转化为有效、具有美感、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手段。结论该方法通过消费心态来描述目标用户需求及特征,有效帮助产品设计定位,从而构建产品设计信息。能够解决在产品设计中个性化、情感化、多样化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表现用户符合认知、突出时尚、个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余森林  陈茜月 《包装工程》2020,40(24):202-208
目的 随着用户体验需求的增长,用户体验愈发复杂多变,传统认知互动方式下的产品同质化问题日渐凸显。通过将模糊Kano模型和Affordance理论结合应用在市场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探索针对用户需求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通过定性研究法获得用户需求原始描述并建立评价项目表;其次,针对评价项目表设计模糊Kano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来处理问卷数据,将用户主观感性偏向定性、定量,获得便携式户外音箱各品质要素的用户需求类别;最后,将需求要素与Affordance的人-物-场系统分析结合,应用于设计实践。结论 通过结合以上两种理论并融合创新设计,能够解决传统认知方式带来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使产品设计重新关注到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本身,为设计者提供一定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5.
“无意识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利敏  王时英 《包装工程》2018,39(10):162-166
目的研究"无意识设计"理念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方法。方法基于对"无意识设计"概念的理解,通过案例研究与分析,以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从行为启示、行为激发、情感激发3个方面来探讨"无意识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将这3种方法应用于宿舍桌椅书架的设计实践中,以此来证明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结论总结出"无意识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工业设计师处理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认知,为基于"无意识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使设计出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产品的使用方式可以遵从用户的行为习惯,产品与用户之间能够建立良性的情感交互,从而实现更为完美的产品体验。  相似文献   

6.
李树  蒋鹏 《包装工程》2022,43(4):156-162
目的 在产品设计初期,如何在用户的众多需求中识别出用户切实需求,对于初期设计方向的引导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提出一种用户需求识别方法,为确定产品设计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和用户访谈等方法确定了目标产品的21项用户需求,然后根据模糊KANO模型理论对用户需求进行筛选与分类,得到15项用户需求,包括7项必备需求、4项期望需求和4项兴奋需求,并以此构建用户需求层次模型,然后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对构建的用户需求层次模型进行权重求解,确定各项需求的权重大小,从而在众多用户需求中识别出10项用户核心需求,指导产品设计。结论 以导盲杖用户需求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完成了导盲杖的概念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该方法能从众多需求中筛选和识别出用户的核心需求,有效解决了设计人员面对用户多样性和模糊性的需求难以取舍的问题,帮助设计人员确定设计方向,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姚湘  张浩  李婉姗  胡鸿雁  曹婧 《包装工程》2021,42(8):130-140
目的 针对家用中医理疗产品设计中出现的用户需求难以提取、产品设计要素不明确等问题,提出B-FAST-QFD组合法探究家用中医理疗产品的用户需求以及相关产品设计要素.方法 根据家用中医理疗产品与医用理疗产品之间的相似性原则,结合医用环境下中医理疗产品的用户行为分析,以定性研究方法对家用中医理疗产品的用户行为进行推测,从中获得用户需求并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权重;逐步将对应的用户需求释义为产品基本功能,通过FAST功能分析法,将基本功能分解成子功能,根据子功能的满足条件定义出产品设计要素;将用户需求、产品设计要素带入品质屋模型中,求得家用中医理疗产品设计要素权重.结论 将用户行为(B,Behavior)、功能分析模型(FAST)、品质函数配置法(QFD)组合,构建基于"B-FAST-QFD"的家用中医理疗产品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要素研究的方法与策略,形成完整的产品设计方法,并通过家用中医梅花针案例进行设计验证,确定"B-FAST-QFD"的设计方法在家用梅花针产品创新设计中能最终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8.
马文娟  郭丽 《包装工程》2020,41(16):105-110
目的针对交互设计师在构建交互产品设计时的系统性思维,以用户体验、服务设计理念上的交互产品设计模型为研究对象,创造和优化交互产品设计模式。方法以博物馆交互产品设计为实验样本,基于系统设计思维理念,将交互产品设计置于用户体验、服务设计理念、情景设计理念分析中,阐释基于系统思维的交互产品情感化特征,包括用户情感需求和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以及心智模型与概念模型的关系和视觉系统呈现,阐释产品交互界面的数据动态可视化、虚拟现实的游戏化、服务式设计等方式。结论探索了用户体验、服务设计理念在交互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目标—建模—行为—体验"的综合层级的系统模式,有利于满足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开展交互产品设计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交互产品的优化设计,在系统设计思维理论下,优化了交互产品设计感知行为、情感体验行为,实现了引导转换和系统改良,提升了设计策略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化需求,满足产品实现功能的同时拥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通过对用户操作性体验、操作情境等方面的研究,得到适用于文创产品设计的针对性思路。方法通过观察用户行为,分析用户具体使用产品的操作方式与行为动机,发现用户与产品互动过程中的体验接触点;结合情境分析构建出用户行为地图,得到设计需求并总结出设计线索;最后,通过禅茶用品的设计,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将产品操作接触点与情境结合,辅助发现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帮助设计师以宏观的角度看待文创用品设计方向与思路。结论通过提升用户体验性,满足用户对产品的操作功能需求和文化体验需求,提升文创产品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时代发展,新技术的更迭以及用户认知的上升,用户群体的行为偏好也会不断变化,用户画像也需要不断迭代才能使设计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基于角色理论,探讨基于该理论构建动态用户画像的可行性和价值,并提出理论框架,为设计师构建动态用户画像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目前虚拟现实系统体验设计领域中,由于设计者和用户认知差异导致的用户体验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心智模型驱动下的VR体验系统设计方法。以某古村落VR系统体验设计为例,阐述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从心智模型与用户体验设计关系出发,首先提取了用户需求,设计者依据领域知识解构VR体验设计的要素节点。然后分别构建了用户与设计者的心智模型,采用路径搜索法来测量两者模型的相似性,确定了差异要素。最后根据其差异性,采用宏观心智模型中的行为亲和图分析了用户体验设计的流程和功能。结果心智模型可以帮助设计者了解用户需求,解构VR体验系统功能,注重用户体验。结论用户与设计者心智模型的匹配测量可以引导设计者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体验系统。  相似文献   

12.
PUGH概念选择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斌  陈婷  梁权攀 《包装工程》2018,39(10):167-172
目的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众多设计人员参与,导致设计方案的确定加入了人的主观情感,使得设计方案的确定变得盲目和随从,设计人员无法从众多方案中进行最优方案的选择。针对这个问题,提出PUGH概念选择法,为产品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的评判工具,可以让设计人员从众多设计方案中得到最优设计方案。方法提出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用PUGH概念选择法,通过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用户体验相结合并确定PUGH矩阵判断标准和基准方案,由评估小组根据判断标准和基准方案对可选方案进行比较,并对可选方案排序和计算出可选方案的总体性排序,通过总体性排序来确定最优方案,具体以一体式橱柜设计为例进行应用。结论通过对一体式橱柜设计方案的具体应用,验证了PUGH概念选择法在产品设计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理因素的产品语义细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倪瀚  巫建 《包装工程》2016,37(22):92-96
目的以经济繁荣交流频繁、日益复杂的设计要实现突破性创新产品/服务为出发点,阐述了用户群体地理因素和产品语义细分的重要关联性。方法从地理文化、地形气候和城乡环境等角度出发,结合实例探讨不同地理消费群体的差异,提出体验经济时代基于地理因素的产品语义细分方法。结论该方法提出的研究思路,将帮助设计师更好把握用户的语义认知,满足复杂的现代用户需求,实现系统和突破性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瘦身饮食类APP中情感化设计缺失,为了科学获取用户情感需求权重,有效提升APP界面用户体验满意度,提出一种情感化设计与A-Kano模型结合的界面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运用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定性分析,获取情感化设计需求要素;其次,运用A-Kano模型量化评估各个用户需求的层次属性,得到用户需求重要度排序。结果 以瘦身饮食类APP为例,实证了融合情感化设计与A-Kano模型的界面设计模型,可清晰呈现用户情感设计需求属性分类,准确排序需求优先级,规范了后续界面设计流程。结论 在该方法指导下的界面情感化设计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可为界面研发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屈新波 《包装工程》2022,43(14):417-424
目的 挖掘用户需求进行中原地域文化产品设计研究,增强文化产品的区域认同感,提高我国人民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方法 通过产品用户研究方法,以Likert量表(李克特量表)对地域文化产品设计进行用户需求获取,将用户需求明确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目标,并以此建立人物角色模型进而指导文化产品设计实施过程。结果 能帮助设计师快速把握用户需求,抓住设计要点,创造出符合用户期待的产品。使文化产品的人群定位更加精准、销售渠道更加通畅。结论 通过人物角色分析能够获取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激发个性化的产品设计方案,让地域文化产品更具记忆性、易用性和便携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而体会到不同历史文化、地理特征所展现出的独特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6.
霍春晓  侯玉 《包装工程》2019,40(12):147-150
目的 当今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相关的产品及服务存在很大的空缺和错位,老年人产品日益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迫切需要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老年人产品设计思路。方法 研究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总结当代老年人的用户特征,分析目前市场上老年人产品的开发现状,探讨大数据在老年人产品开发中的可能性及优势。结论 大数据可以作为有效的数据工具及分析方法,帮助设计师建立具有高度连续性的用户数据模型,发掘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潜在需求,为老年人产品开发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以老年人的生活场景变迁为基础,根据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的认知能力、参与能力等因素的差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老年人产品开发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7.
郝凤枝 《包装工程》2022,43(18):406-409
目的 提升产品包装设计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精神需求,为产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用文献分析法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深入了解用户对产品包装的新需求。以设计案例为切入点,概括趣味性包装设计的发展现状,总结包装设计的趋势,丰富包装设计方法。结论 在进行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基于用户心理,结合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趣味性设计,如夸张、仿生、同构等手法,可以有助于提升产品包装设计的内涵与价值,让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促进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