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惠珺  谭婷 《包装工程》2022,43(24):287-293
目的 为提高顾客对秦绣文创产品的满意度,使设计人员准确掌握秦绣文创产品顾客需求,优化秦绣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基于S-O-R理论,构建秦绣文创产品顾客购买意向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剖析文化价值、创新价值、价格价值三个维度的感知价值、顾客满意度和购买意向的相互影响关系。通过设计量表和调查问卷进行实证调研,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加以论证。结论 文化价值、创新价值是秦绣文创产品顾客购买意向的关键影响因素,能辅助设计师从顾客需求入手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秦绣文创产品设计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符晗 《包装工程》2022,43(8):386-393, 412
目的 针对广西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功能、设计创意、文化内涵、情感认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价值感知的角度,为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优化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方案。方法 通过科学设计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者调查问卷,从社会价值、功能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等价值感知的维度进行消费者购买意向和满意度数据采集,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找出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问题的症结所在,结合瑶族生态博物馆特色文化元素及内涵,归纳文创产品优化设计思路,提出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优化设计策略,并以瑶族服饰元素进行文创产品优化设计实证。结论 立足消费者的价值感知,提出广西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优化设计策略,提升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属性,促进了瑶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为少数民族特色博物馆文创产品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了借鉴方法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棋壹  雷青  康祖怡 《包装工程》2023,44(14):224-234
目的 以“故宫文创”为例,从文化消费视角下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价值感知与消费需求间的关系,以期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提供新方法与新思路。方法 将情感、社会、功能质量、功能价格感知因素作为自变量,产品类别与价格区间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博物馆文创产品价值感知与消费需求关系模型;以17 204条“故宫淘宝”店铺产品在线评论为样本,运用文本挖掘法与LDA模型加以检验假设。结果 研究发现,博物馆文创产品价值感知显著影响消费需求,产品类别与价格区间对价值感知因素关系及消费需求之间起到显著调节作用。结论 情感、社会与功能质量3个价值感知维度对消费需求影响较大且较为均衡,功能价格感知相较呈现非敏感特征;各价值感知维度内具的体关键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周欢  吴艳 《包装工程》2022,43(22):241-246, 257
目的 针对当下服装品牌与明星IP合作常态化趋势下,明星IP服装同质化严重、服装品牌的投入与产出不断缩小等问题,服装品牌需要进行产品创新以更好地迎合市场提升品牌竞争力。方法 基于明星IP驱动的服装品牌产品创新视角,对产品创新模式分别从核心设计、产品语义设计与产品延伸设计三个方面提出假设,架构“行为—感知—购买意向”的研究模型,然后通过设计消费者调查问卷,对该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产品核心设计通过产品感知与品牌感知,显著影响消费者对服装的购买意愿。产品语义设计变量对购买意愿的意向不显著,产品延伸设计对购买意向的影响为正。结论 说明了明星IP核心产品、明星IP语义产品、明星IP延伸产品促进了消费者对服装品牌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5.
陈郁璐  雷青 《包装工程》2023,44(10):383-394, 428
目的 通过五维价值感知模型,洞察新生代群体文博文创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构建产品策略与设计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以文化消费与价值感知理论为基础,以情感、文化、社会、功能与价格价值感知为变量,对文博文创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研获取相关数据,应用SPSS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假设检验。结果 得出情感价值感知是新生代群体文博文创消费需求的首要影响因素;文化价值感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社会价值感知对文博文创消费需求具有重要影响;功能价值感知是必备而非显著性影响因素;价格价值感知基于新生代细分群体差异较大,对消费决策呈不同影响。结论 关注独特、共鸣、颜值与趣味交织的情感体验,满足基于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动机的文化探寻诉求,塑造自我价值与社交货币相互催化的社会价值感知,期待实现技术赋能下的“新文创”产品功能价值,构建满足价格预期与心理账户的文博文创产品层级体系,将对文博文创消费意愿提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项开鹏  邹欣  殷超 《包装工程》2020,41(10):163-167
目的探究影响数字化科普展品用户行为意向的因素,促进数字化科普展品的创新设计发展。方法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产品创新度和用户体验,构建数字化科普展品用户的行为意向理论模型,探讨产品创新度、感知有用、感知易用、用户体验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根据数字化科普展品用户的行为意向理论模型设计量表和问卷,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论感知有用和用户体验显著正向地影响行为意向;产品创新度显著正向地影响感知有用、感知易用和用户体验;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和行为意向不存在显著影响关系。产品创新度是数字化科普展品用户的行为意向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数字化科普展品的设计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消费偏好认知度和顾客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以消费者的消费经验和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响应能力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大规模定制企业生产行为、消费者的定制购买行为与消费者对定制型产品的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顾客参与度和企业声誉对消费者的定制型产品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消费偏好认知度和顾客感知价值在顾客参与度与企业声誉对消费者的定制型产品购买意愿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此外,消费经验和企业响应能力在顾客参与度与企业声誉对消费者的定制型产品购买意愿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消费语境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易平 《包装工程》2018,39(8):84-88
目的文化消费作为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和经济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将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置于文化消费语境下进行思考,以期拓展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方法避免仅从文创设计单向的审美视角出发,以文化消费的角度切入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走进博物馆俨然成为社会时尚。围绕文化消费的语境,解析了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意向,提出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即因势利导、文化创意、受众需求、品牌合力。构建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即文化价值当先,博物馆独创品牌打造;文化主题挖掘,系列产品开发;文化创意延续,二度消费跟进;文化传播为重,非物与实物产品结合;文化消费群体细分,多元产品研发,为设计实践提供行之有效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斌宾  杜鹤民 《包装工程》2022,43(22):333-340
目的 探讨消费价值对旅游文创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以消费价值理论为基础构建旅游文创产品购买意愿的研究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并收集受访者资料,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第二代技术——偏最小二乘法(PLS)统计数据并检验模型,以宁夏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为例,对研究结果进行设计应用。结论 研究发现,认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条件价值、情感价值,而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要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互动体验和情感化等特征,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本研究从消费价值的角度丰富了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理论研究,为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薇  黄亦斐  吴剑锋 《包装工程》2019,40(6):179-183
目的研究现代设计中中国元素运用的文化认同对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影响,为中国元素现代设计应用发展提供支持。方法回顾现有的中国元素设计原则,引入文化认同的概念,针对消费者对现代设计中中国元素运用的文化认同与其购买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建模,通过问卷调查验证模型中的假设路径,并进一步分析在现代设计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方式。结论消费者对中国元素现代设计不同的文化认同度可以影响消费者的创意信念、品质信念感知以及示差价值、示同价值估计,继而对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产生积极或负面的引导作用。建议选取已得到大众文化认同的中国元素进行设计,并在设计时兼顾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传达,避免由于"泛中国风"引起的消费者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1.
张砚雪  王玮  王喆 《包装工程》2020,41(2):324-330
目的深化博物馆文创商品设计的本体论、方法论与实践论认知。方法在文创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下,总结博物馆文创商品开发的现实需求,基于博物馆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建立竞争优势所具备的重要资产或能力,构建起针对博物馆文创商品开发的文化创意设计框架体系,解析提升博物馆文化商品设计美感,达到文化加值的可能性,是衍生其特色及开发新商品的有效设计方法。结论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原生设计、比喻式设计、情境设计、体验式设计和感质设计方法,针对器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加以重新审视与审思,经由设计运用将其中的文化因素以适应新时代的面貌展示出来,探求使用器物时精神层面的满足,更加细腻地展现文化,更能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产品意旨传达、符号象征性消费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对文创产品造型设计进行准确定位,依据审美偏好与审美能力对消费者进行群体分类,针对不同群体,探讨文创产品审美因素对不同消费群体审美反应和购买意愿的影响.方法 依据产品视觉审美中心度(CVPA)理论与感性工学方法,以文创水杯为研究对象,设计审美反应与购买意愿实验,依据实验调查数据,将消费者分为高、中、低CVPA3个群体,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审美因素为自变量,以审美反应、购买意愿为因变量,构建6个关系模型.结果 模型的关系系数揭示了各种审美因素对审美反应、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结论 依据消费者的CVPA水平进行分类研究是一种有效的产品定位方法.对于不同的CVPA群体,各审美因素对消费者审美反应与购买意愿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别,实验结果可以为文创产品设计定位与方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关系模型也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审美评价与购买行为评价.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al bonding strategies of crowdsourced delivery (CD) service platforms on customers' switching intention. It was proposed that this effect was mediated by perceived value and switching cost. Five hundred survey responses were collected using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strategy to represent Singapore's population.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which revealed that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e. ease of use, breadth of use and switching experience) influence the perceived switching cost. In addition, relational bonds (i.e. structural, financial and social bonds) influence perceived value. Furthermore, perceived value and switching cost influence switching intention. The combination of perceived value, switching cost and social exchange theory carries cogent explanatory power regarding users' switching intention in the CD industry (R2 = 81%). The findings also provid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CD companies to formulat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build customer loyalty in light of increasing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4.
高崇  裘欣 《包装工程》2024,(8):356-366
目的 基于接受心理对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在图书馆文创产品用户体验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将图书馆文创产品用户体验过程划分为感官认知、行为交互、价值理解、情感表达四个阶段,通过研究各阶段中用户接受心理的主体性、主观性、主动性以及期待视野对其体验过程满意度的影响,提出各阶段符合用户接受心理的设计策略,进而形成了基于接受心理的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结论 通过辽宁省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接受心理进行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可以更好地把握用户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输出,提高用户对文创产品体验的满意度,助力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