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提高在役管道3 LPE防腐层的补口质量,减少由于热收缩带补口失效导致的管体腐蚀现象产生,保证管道防腐层的完整性,有必要了解热收缩带补口结构及补口材料的组成和性能,识别影响热收缩带补口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国内外管口加热方式、热收缩带安装方式的比较,明确了干膜型热收缩带和中频加热设备相结合的补口施工工艺有着湿膜安装和手工火焰加热工艺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补口失效,减缓管体腐蚀。最后,对热收缩带补口施工流程和质量检验的要求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国内管道3LPE防腐层采用热收缩带补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重点介绍了热收缩带补口技术的改进研究以及适用于3LPE防腐层的新型补口材料和结构的研究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包括热收缩带热熔胶的改进、环氧底漆的改进、施工机具的研究;喷涂聚氨酯补口、压敏胶型热收缩带补口、粘弹体补口、液体环氧涂料补口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长输管道的热收缩套(带)防腐补口施工中,湿膜法容易出现底漆涂敷不均匀、局部厚度不够、电火花检漏不合格等问题,而干膜法则避免了这些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干膜法在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工程中成功应用的经验:干膜法防腐补口施工工艺流程、工艺要求、施工中常见缺陷及原因、提高干膜法防腐补口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长输管道防腐补口施工的必要性,分别从最长输管道防腐补口施工中的表面处理质量控制要点、底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热收缩带安装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大多采用较为成熟的三层PE防腐,补口材料选用聚乙烯热收缩套(带),但因其施工要求高、补口质量制约因素多,使补口处成为管线安全的薄弱环节,对投产2~6 a的防腐补口应用进行调查,发现管道环焊缝补口处的热收缩带存在翘边、剥离、破损等缺陷。其原因在于火焰加热存在相关缺陷,湿膜法施工的化学交联不能形成,热收缩带(套)与三层PE间搭接部位的回火控制不到位。为了严格控制补口质量,避免管道腐蚀发生,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①应先分析补口材料的性质,制订施工工艺技术规定;②针对湿膜法施工,要求环氧底漆表面干燥前,必须完成热收缩带(套)补口操作;③钢管的预热温度要低,甚至不需要预热;④干膜法施工时,钢管表面预热温度、固化的环氧树脂温度一定要达到80℃;⑤热收缩带(套)加热时,不允许采取火焰加热器直接加热,宜使用中频加热,且应注意回火的温度与时间。  相似文献   

6.
我国石油管道防腐技术取得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质量报2011年02月17日报道,日前,中油管道防腐工程公司展示了“热收缩带补口施工装备及配套技术”。该技术根据长输油气管道补口安装工艺的不同,分为湿膜和干膜两种热收缩套安装工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2011年2月,中国石油管道防腐蚀工程公司展示了“热收缩带补口施工装备及配套技术”。该技术根据长输油气管道补口安装工艺的不同,分为湿膜和于膜两种热收缩套安装工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科技评估中心对管道局ZF-PU型液体聚氨酯涂料科研成果进行鉴定。专家组认为,此材料填补国内管道防腐补口液体聚氨酯涂料空白,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抗阴极剥离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并建议尽快推广应用。管口防腐一直是长输油气管道现场防腐的难点,液体补口可以克服人工沥青或收缩套防腐的质量与效率不高问题。管道局防腐公司与管道局研究院联合开发的新型  相似文献   

9.
双中频机械化补口由于环保性和质量控制稳定性的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长输管道安装中。本文介绍了双中频机械化热收缩带补口施工工艺、关键设备,并对双中频补口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供长输管道建设中防腐补口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0.
1前言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用作聚乙烯防腐埋地钢质管道的补口材料,在国内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是目前国产热收缩带存在着加热程度不易控制的不足,有时因加热程度不够收缩不到位,有时因加热过度造成分子结构破坏,都会影响补口质量。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1994年发布的(埋地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海底单层保温配重管补口防水和保温要求,本文结合海洋油气管线现场铺设和服役工况,优化设计了“热收缩带+聚氨酯弹性体”的补口结构,并开展了工艺评定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热收缩带+聚氨酯弹性体”补口施工方便;聚氨酯弹性体导热系数为0.158 W/m·K;补口结构经过79℃,0.3 MPa,7 d静水压密封试验,无透水现象,显示了良好的保温和防水密封性能。该补口技术成功地在蓬莱19-3油田4区调整项目海底管线实现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管道补口防腐层的分类、补口材料、补口防腐层的施工以及补口防腐层的性能指标,对比分析了GB/T 51241-2017和ISO 21809-3:2016关于管道外防腐层补口技术的规定.相比GB/T 51241-2017,ISO 21809-3:2016针对补口类型分类更详细;对于热收缩材料补口防腐层,ISO 21809-...  相似文献   

13.
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补口是国内外公认的三层PE管道防腐层补口技术中较为成熟、可靠的方式,而且国内外许多工程实例的应用效果也很好。针对目前国内部分管道三层PE防腐层热收缩带补口出现的问题,总结了热收缩带补口失效常见的几种形式,从材料性能指标、施工安装等方面对失效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指出了部分检测评价方法有可能引起的产品性能偏移的导向。提出了合理确定热收缩带部分指标、重视热收缩带材料的抗老化性能研究观点,以及加强补口安装现场质量监督等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底单层保温配重管现场节点的防护与填充是保障海底管道安全运行的关键。文章对海管现场节点的两种补口结构(防水帽+热缩带(焊口)+聚氨酯保温半瓦+高强聚氨酯泡沫填充结构;防水帽+热缩带(焊口)+高强聚氨酯泡沫填充结构)进行了20、40 m水深条件下的防水密封性试验研究,同时开展了其在60 m水域内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种节点补口结构可在40 m水域内安全运行;热熔胶型防水帽可用于40~60 m水深;现有单层保温管的保温层抗压强度仅为0.2 MPa,不适用于60 m水深的海底管道。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补口材料PRI-SZCY热缩压敏带在西气东输一线、涩宁兰输气管道以及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补口修复中的成功应用。对补口修复后防腐层的安装质量进行了检测与评价,跟踪了管道运行半年后的热缩压敏带补口防腐层的性能,发现其初始及埋设后的剥离强度均达到预定技术指标的要求,防腐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3LPE防腐层及其配套热收缩带补口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包括3LPE防腐层应用问题的调查研究、新版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低温涂敷3LPE技术、粉末喷涂型3LPE技术、热煨弯管3LPE防腐技术、热收缩带技术改进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外钓岛-册子岛-镇海海底管道穿越工程施工难度很大,其中一段穿越地层极为复杂,经过岩石、高含砾黏土、黏土质砾等地层;另一段位于海况复杂的杭州湾,平均水深10 m,最大水深25 m,所经海域的潮流、波浪较大.工程技术人员依靠技术创新,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文章介绍了该工程的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如管道新型防脱层及压绕式配重层生产新工艺、定向钻导向孔定位对接牵引施工新工艺、双钻机两端同步扩孔施工新工艺、新型扩孔器、新型清孔器等.这些技术创新成果,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效,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8.
部分海底油气输送管道通常采用双层熔结环氧粉末层加混凝土配重层结构。由于上述双层熔结环氧粉末层外表面较为光滑,因此在搬运铺设过程中,混凝土配重层容易出现层间脱落现象。为此采用了聚脲起脊法(A法)、冷缠带缠绕法(B法)及热缩带+冷缠带法(C法)防滑脱工艺制作海管以改善上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法制作的海管混凝土配重层,其最大的抗剪切强度为0.057MPa;采用B法,其值为0.08MPa;采用C法,其值为0.093MPa。采用A法制作的海管混凝土配重层,由于聚脲材料表层非极性基团定向排布形成光滑的憎水表面,另外聚脲的立体网状结构在混凝土轴向剪切力的作用下可能发生破坏,因而其抗剪切性能较差。采用B法制作的配重层,由于冷缠带表面较为粗糙,同时所使用的高粘性橡胶材料具有较高的粘结力,因而提高了配重层的抗剪切力。采用C法制作的配重层,由于热收缩带被包裹在冷缠带内层,它增加了防滑层的起脊高度,因而进一步提高了配重层的抗剪切强度。但冷缠带高粘接性的防腐胶层会随轴向剪切力作用的增加而发生蠕变,从而导致配重层的最终滑移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