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亚油酸对培养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进行培养,采用M199 (GIBCO BRL) 细胞培养基加质量分数为10%的胎牛血清,添加的补充成分有:NaCl,NaHCO3,MgCl2,CaCl2,葡萄糖,青霉素和链霉素.同时对pH和渗透压两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 7.0~7.2、渗透压为600 μmol/g时,细胞长势最好.以此作为培养条件,在培养基中加入促细胞生长因子的亚油酸,发现其促生长作用明显,其中亚油酸浓度为16×10-5 mol/L时,促进作用最好.日本沼虾肝胰腺细胞共继代2次,存活时间约45 d.  相似文献   

2.
斑节对虾肝胰腺和血淋巴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的肝胰腺组织及血淋巴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结果表明肝胰腺细胞培养共传3代,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效果不明显.血淋巴细胞原代培养很成功,血淋巴细胞90%多为贴壁生长,其中圆形悬浮生长细胞可见分裂相,少数瓶细胞传代6次,生长时间达半年之久,加入PHA后,对细胞没有明显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对虾( Penaeus japonicus )血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日本对虾血细胞原代培养的基础上,测定培养细胞的RNA/DNA值进行不同pH值培养基的比较,同时利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血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血细胞于pH 7.2时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4.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 B V) 和肝胰腺细小样病毒( H P V) 在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 B V 在斑节对虾的仔虾、稚虾及养成期虾中的感染率均接近100 % ;在日本对虾养成期虾中平均感染率为750 % ;中国对虾仔虾未检出 M B V 包涵体 H P V 在中国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5600 % ;在斑节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2875 % ,稚虾为3611 % ,养成期虾平均为6525 % ;日本对虾养成期虾的平均感染率为2000 %  M B V 与 H P V 在斑节对虾中可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其合并感染率为:仔虾2857 % ,稚虾3568 % ,养成期虾6454 % 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未发现 M B V 与 H P V 合并感染的现象结果表明, M B V 是斑节对虾的主要病原体,而 H P V 是中国对虾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虾肝胰腺上皮细胞质中杆状病毒增殖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中国对虾肝胰腺上皮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指出:对虾杆状病毒可在肝胰腺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增殖,与以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为特征的增殖方式明显不同。溶酶体在增殖过程中内吞濒临解体的线粒体和病原体,利用线粒体内嵴提供的能量,有规律地组装成杆状病毒的包涵体。这一结果为探讨对虾暴发大面积死亡的病因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肝小管的上皮细胞壁由E细胞(胚细胞)、F细胞(纤维细胞)、R细胞(吸收细胞)和B细胞(分泌细胞)4种细胞组成.二次卵巢发育时肝小管的主要结构特征为:在肝小管中部,几乎都是由R细胞和B细胞组成,表现为肝胰腺活跃的组织特征,R细胞贮存了丰富的脂肪,成熟B细胞转运泡释放入管腔.肝小管管壁细胞纵切面长柱状,横切面多边形,管腔四角星状或三角星状.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肝胰腺几丁质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纯化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肝胰腺(hepatopancreas)几丁质酶,研究了酶的抑制剂。酶活力受Fe^3 ,Hg^2 ,Ag^ Z强烈抑制,SDS低浓度时有激活作用,EDTA对酶影响不大,证明该酶不需金属离子。对酶作用方式的探讨证明该酶为内切酶,对不同N-乙酰化度几丁质的水解速度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8.
实验取60尾日本对虾作样品,测定其含肉率和肌肉的营养成分,日本对虾的含肉率雄性为28.65%~35.04%,雌性为30.12%~38.45%,平均为33.06%;含水率为78.40%,粗蛋白含量为18.89%,粗脂肪含量为0.31%,氨基酸总量为81.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6.68%,在与南美白对虾和中国对虾氨基酸含量比较,日本对虾的各指标要高于中国对虾,略低于南美白对虾,在于鸡蛋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可知,日本对虾的指标含量要远远高于鸡蛋,是人体补充必需氨基酸很好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白斑综合征中国对虾肝胰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白斑综合征中国对虾肝胰腺蛋白质组学技术体系,以患白斑综合征中国对虾的肝胰腺为研究对象,健康中国对虾肝胰腺为对照组,探索2种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的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4~7固相pH梯度干胶条,10%SDS-PAGE)分离蛋白质组,银染显色,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蛋白,胶上扣点,处理后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OLDI-TOF)得到肽质量指纹图谱,软件分析后应用Mascot数据库搜索软件鉴定蛋白. 分别获得中国对虾患白斑病组及对照组正常肝胰腺蛋白质组表达图谱. 分别识别出203和107个蛋白质点. 筛选并尝试鉴定数个差异蛋白. 对各方法步骤进行了技术探讨,对实验过程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建立了双向电泳及生物质谱方法研究中国对虾白斑病的蛋白质组学技术体系. 该体系拓宽了对虾免疫生理研究的途径,以从蛋白质水平探讨对虾发病机制,寻找有效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10.
日本对虾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加深和丰富对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分析了日本对虾一个野生地理种群(台湾海峡北部)及其移植到北方水域进行繁育的养殖群体各23个个体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实验选取OPK组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的17个产生效果稳定的扩增结果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出155个位点,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多态比例分别为85.14%和78.62%.用经修正的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量化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态度,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态度分别为0.214和0.201;两群体的遗传相似度为94.20%,遗传距离为0.058.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虾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凝集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2种天然或经酶修饰的动物及人红细胞测定日本对虾的血清和肌肉提取液的凝集活力,并且进行糖抑制、热稳定性、pH及Ca^2 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均能凝集12种红细胞,但两者对每种红细胞的凝集效价各不相同。血清对鹤鹑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蔗糖抑制,最小抑制浓度为200mmol/L,其凝集活性依赖于Ca^2 ,在pH4.0-7.0范围内较稳定,经90℃保温10min保持最高活性;肌肉提取液的凝集活性不被7种糖抑制,在pH6.0-7.0,温度为4-80℃范围内均具有最高活性,其凝集活性不依赖于Ca^2 。由以上结果推测:血清与肌肉提取液均含有凝集素,且种类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2.
13.
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相残死亡率为指标,研究了幼体密度、饵料密度、体长和光照等4个因素对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率随饵料密度的上升而下降,饵料密度对相残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2)不同放养密度下,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行为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超过100ind.·l-1后相残率的增幅显著变小(P<0.01);3)不同体长仔虾(0.7cm和1cm)单养时相残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大小混养时相残行为比较严重(平均增加58.2%);4)光照条件的改变会影响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行为,自然光照下比黑暗时仔虾相残率平均降低36%,差异显著(P<0.05).此外,本文还就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发生原因、机制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探讨台湾海峡自然海区日本囊对虾雌亲虾性腺发育过程中卵巢、肝胰腺和血清中生化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自然海区的日本囊对虾雌亲虾性腺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在卵巢中的含量呈不断上升趋势,0期到5期增幅达到96.53% (p<0.01);在肝胰腺中,0期和1期具较高水平,随后快速下降,从最高(1期)到最低(5期)总降幅达到72.11%;在血清中,1期处于最低水平,其余各期水平相当,1期与其他各期之间至少相差100%以上;2)胆固醇在卵巢中的含量由0期至4期呈上升趋势,增幅达到208.67%,随后开始下降,到5期时降幅为23.44%;在肝胰腺中0期处于最高水平,后呈持续下降趋势,从0期到5期降幅达到74.66%;在血清中含量水平比在卵巢中略高,在(10.45±1.03)~(23.19±3.59)mg/dL之间呈起伏状波动;3)甘油三酯在卵巢中的含量快速上升,从0期到5期增幅达到313.56%;在肝胰腺中含量呈下降之势,以1期为最高,0期最低,经产卵下降到只有原来的8.63%;在血清中含量水平各期虽有起伏,但相对较为恒定.推测日本囊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和胆固醇是通过肝胰腺提供,经血淋巴中的血清运输至卵巢储存.甘油三酯主要由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的血清共同提供.  相似文献   

15.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ward current of medulla terminalis-X-organ (MTXO)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Penaeus japonicus eyestalk were studied with the whole-cell clamp technique in the presence of Ca2+ and K+ channel blockers. The inward currents had a threshold at about −50 mV and peaked at −10 mV. The reversed potential (Vrev) was very close to VNa, the theoretical Nernst equilibrium potential for Na+. Vrev followed VNa when the external Na+ concentration was varied and the currents were entirely suppressed by 30 nM tetrodotoxin (TTX), indicating that it was carried by Na+. The smooth line of concentration-dependent inhibition of sodium currents by TTX represented the best fit with the Hill equation, yielding an IC50 of 2.1 ± 0.1 nM. The values of the half-maximal activation voltage Vh were −20.6 ± 0.5 and −19.3 ± 0.5 mV, respectively,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2 nM TTX. TTX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voltage dependence of steady-state activation and inactivation of INa.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ward current recorded under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as carried by sodium ions flowing through fast voltage-dependent Na+ channels.  相似文献   

16.
为了摸索长毛对虾高产养殖技术,1990年在12口虾塘、40.lhm~2的养殖面积中,对影响长毛对虾养殖产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试验,经过四个月的生产养殖,获得最高公顷产1443kg。平均公顷产993kg。本文着重总结了该次生产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