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对7条链状带绦虫成虫及其中6条虫体的头节、颈节、幼节、成节和妊节进行观测。虫体及头节和预节的长度及节片数与国外报告基本相近,但链状带绦虫的成节为扁长方形而不是近方形,而孕节则为近方形。虫体的长度与虫体的节片数不成比例。  相似文献   

2.
贵州都匀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贵州省都匀市河阳乡牛带绦虫病的流行因素及病原虫种,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河阳乡米秀村等7个村寨进行牛带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对106例现症病人(男95例,女11例)的感染原因、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作驱虫治疗;对驱出的成虫作形态学鉴定和测量。结果:当地牛带绦虫感染主要是因群众喜吃生的或不熟的猪肝引起,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排节片、肛门搔痒、腹痛、腹泻等为主;106例有临床症状的成人中,有37例驱出成虫(男35例,女2例);成虫外形与牛带绦虫极其相似,头节上无顶突及小钩。虫体较短,大小在0.61~4.19m。节片较薄而且数量少(链体节片数:232~828),孕节子宫分支数每侧为17~28支。结论:贵州省都匀有牛带绦虫病局部流行,患者的感染方式以及感染虫体的形态与牛带绦虫亚洲亚种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牛、猪的寄生部位分布及其形态。方法:取贵州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病人3节孕节(30000-40000虫卵)直接喂养14d龄约克种乳猪2头和17d龄Holsitin乳牛2头于62、67d剖杀,观察囊尾蚴分布、形态,测量大小,观察成熟情况。结果:都匀牛带绦虫实验感染猪、牛,其囊尾蚴寄生在肝脏。从江牛带绦业实验感染牛,其囊尾蚴寄生在全身肌肉,感染猪则仅寄生在肝脏。从江及都匀牛带绦虫感染猪、牛后,两者囊尾蚴寄生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采自云南大理的6条人体带绦虫进行虫种分子鉴定.方法:对云南省大理有排节片史的病人以槟榔-南瓜子法驱虫,对6条人体带绦虫成虫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虫体基因组DNA,用亚洲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线粒体cox1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对DNA进行常规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将虫卵喂食2头幼猪(5×105/头),40d后解剖检查.观察囊尾蚴寄生情况.结果:6条人体带绦虫的形态和牛带绦虫相似,亚洲带绦虫cox1片段PCR为阳性,扩增产物约260 bp,牛带绦虫cox1片段PCR均为阴性;只在感染幼猪肝脏发现有囊尾蚴寄生,其他组织和肌肉内没有囊尾蚴寄生.结论: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6条人体带绦虫标本均属于亚洲带绦虫.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了解都匀亚洲带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情况,与其他带绦虫差异。方法:用两种带绦虫孕节直接灌喂荷尔斯坦乳牛和长白种乳猪,共分四组。A组:都匀亚洲带绦虫感染牛l头;B组:都匀亚洲带绦虫感染猪1头;C组: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牛1头;D组:从江牛带绦虫感染猪1头。四组实验动物感染后62、67d分别剖检,观察成虫形态特征、囊尾蚴在牛、猪体内分布及发育情况,并利用其14指标,与其他带绦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都匀亚洲带绦虫长度较短,节片数较少、较薄。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9岁,藏族。因发现大便中排有白色片状虫体就医,由门诊介绍送检标本。经压片后显微镜检查,确认为牛带绦虫孕节节片,同时检出多个带绦虫虫卵。于1987年9月26日收住入院。除EKG报告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外,其他检查结果均示正常。入院前,连续三次送检大便共检获孕节节片19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贵州省都匀亚洲带绦虫与从江牛带绦虫在牛和猪体内的发育情况。方法:用都匀牛带绦虫孕节和从江牛带绦虫孕节分别灌喂5~33d龄健康乳牛2头和3头、17~23d龄健康乳猪各2头。于感染后25-85d分别剖解,观察牛和猪体内囊尾蚴的分布、大小、形态及成熟情况。结果:在感染都匀牛带绦虫2、85d的2头乳牛肝脏共检获28个囊尾蚴,其大小为(1.16~1.19/1.03-1.50)mm。在感染都匀牛带绦虫50、62d的2头乳猪肝脏共检获67个囊尾蚴,2.84/1.28-2.57)mm.两组囊尾蚴仅分布在肝脏且形态特征相同.活体观察成熟囊尾蚴均可见到头节上4个吸盘和伸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亚洲带绦虫囊尾蚴的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囊尾蚴的发育过程及形态变化。方法:将都匀亚洲带绦虫成熟孕节内虫卵经次氯酸钠孵化后经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灌喂三种方式感染小鼠,同时用地塞米松(1mg/d)皮下注射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在30、40、5060d剖杀,观察小鼠的感染情况,囊尾蚴用胆汁进行头节翻出及组织压片,显微镜下观察其态变化。结果:皮下注射组的的感染率为46.7%,囊尾蚴总数359个;腹腔注射组小鼠感染为20%,囊尾蚴69个;灌喂组小鼠感染率为零。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猪带绦虫虫卵、囊尾蚴头节囊壁混合物、囊液、成虫未熟和成熟节片混合物及妊娠节片等不同发育阶段的酯酶同功酶和乳酸脱氢酶与蛋白质组分的带谱。结果表明,酯酶同功酶带以虫卵阶段最多,共四条酶带;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带以囊尾蚴头节和囊壁混合物、囊液及成虫节片阶段为最多,各为四条酶带,且各有一条主带。蛋白质组分以虫卵阶段为最复杂,至少有19条区带。经 PAS 染色后,除囊液富含糖蛋白外,其余各发育阶段均未出现糖蛋白区带;同时将各不同发育阶段两种同功酶的活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牛带绦虫六钩蚴悬液经静脉注射使小牛感染牛囊尾蚴方法的可重复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分别以宿主刚排出和排出体外放置2周后的孕节虫卵经人工肠液孵出六钩蚴,静脉注射于小牛,牛体感染4个月后剖检。结果:在宿主体外发育2周后的虫卵六钩蚴易使小牛感染牛囊尾蚴。结论:经静脉接种六钩蚴使小牛感染牛囊尾蚴的方法可行,应选择发育成熟的虫卵进行孵化,即只有发育完全的六钩蚴才能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牛囊尾蚴。  相似文献   

11.
次氯酸钠法孵化猪带绦虫卵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强  孙新  夏惠  胡守锋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9(2):97-98,F004
目的:观察次氯酸钠作用下猪带绦虫卵的孵化过程.方法:以1.0%次氯酸钠溶液孵化猪带绦虫虫卵,以显微镜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猪带绦虫虫卵胚膜被溶解,六钩蚴逸出.结论:次氯酸钠法孵化猪带绦虫卵的本质是溶解猪带绦虫虫卵胚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海口市犬肠道内寄生虫——犬复孔绦虫的流行情况,并研究不同生物染色剂对犬复孔绦虫虫体的染色效果,确定最佳染色方法作为虫种形态学鉴别依据.方法 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选择醋酸卡红、齐尔石碳酸复红、德氏苏木素、孔雀绿及盐酸卡红五种不同的生物染色剂对虫体节片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分别染色,并对这五种生物染色剂两两组合进行复合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结构并鉴别虫种.二甲苯透明法和冬青油透明法处理虫体节片,和染色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20%醋酸卡红染色12 h、24 h和10%醋酸卡红染色24 h时染色成节效果更佳;齐尔石碳酸复红染液在48 h、72 h染色成节效果最佳;德氏苏木素染液在8~20 h时染色孕节效果最佳;4%的孔雀绿在6h时染色孕节效果最佳;盐酸卡红在4~8h时染色孕节效果最佳;复合染色时石碳酸首染,孔雀绿复染效果最佳.透明法处理孕节片效果佳.结论 选择合适染色剂及确定最佳染色方案,可清晰观察到绦虫节片的形态结构,有利于虫种鉴别和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新疆北疆北部吉木乃县、沿天山一带和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农场犬自然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顶突钩和链体各部分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证实吉木乃县与盆地西北缘农场犬细粒棘球绦虫在节片长度及成熟节片和孕节内形态结构上显著不同。认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虫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预测猪带绦虫苹果酸脱氢酶的结构和特性,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中有关基因和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的工具,结合Pcgene和Vector NTI suite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从猪带绦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苹果酸脱氢酶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特性、翻译后的修饰位点、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结果:该基因编码332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Gen-Bank中与细粒棘球绦虫苹果酸脱氢酶序列同源性最高,理论分子量为36 459.2 Da。预测编码蛋白无跨膜区,无二硫键,稳定性较好。与吸虫属的苹果酸脱氢酶进化关系最近。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猪带绦虫核糖体cDNA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结构与功能方面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2000—2014年对云南禄丰干海资、牟定蟠猫、昆明远郊农村、兰坪河西等4地区人群进行亚洲带绦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流行地区,掌握流行特征、人群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亚洲带绦虫病例线索,设病例居住地为调查点。采用访问法进行病史调查及收集近期感染者带绦虫孕节片病原学检查等方法。结果 病史调查共912户5 081人,查出亚洲带绦虫感染者849人,总感染率为16.71%。病原学检查感染者孕节片标本585份,均为亚洲带绦虫。各地区人群感染率分别为:禄丰干海资22.64%(144/636)、牟定蟠猫8.78%(51/584)、昆明远郊农村2.53%(40/1 580)、兰坪河西26.92%(614/2 281)。不同地区人群感染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民族和职业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行因素调查,四地居民普遍有生食猪肝的饮食习惯占调查人数的93.11%(4 731/5 081),未查见有生食猪肉、牛肉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不良者占调查人数的30.49%(1 549/5 081);牲畜放养率占其饲养户的55.83%(407/729);有“连茅圈”的居民户占41.54%(140/337)。结论 云南禄丰干海资、牟定蟠猫、昆明远郊农村、兰坪河西为亚洲带绦虫病流行区,本病的流行系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生食猪肝的饮食习惯是人体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Two cases of neurocysticercosis, one with multiple small lesions and the other with a single cerebral cyst, are reported. Both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focal seizures and headaches years after likely exposure to Taenia solium eggs. These cases represent susceptible populations in Australia--migrants from and travellers in endemic area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成功构建猪带绦虫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GEX-TSOL18的基础上,研究猪带绦虫TSOL18基因在长双歧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猪带绦虫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GEX-TSOL18电转化入长双歧杆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情况。结果酶切、PCR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GEX-TSOL18成功转入长双歧杆菌。SDS-PAGE显示,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1KD,与预期结果相一致。Western blot显示,目的蛋白能被兔抗血清、囊虫病猪血清和囊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结论猪带绦虫TSOL18基因能够在长双歧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