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左江水利枢纽泄水建筑物体型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徐伟章  马骥才 《红水河》1996,15(2):29-31
本文介绍左江水利枢纽工程采用戽流消能的优越性及其较好的消能效果;论述了“戽流消能研究”的实用性、先进性及其在潜堰工程中推广应用的价值,及潜堰工程中采用分流墩的可行性及其消能效果,为低佛氏数水流消能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消能工,为池式掺气窄缝墩戽流消能,与常规的戽式消力池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池式掺气窄缝墩戽流消能极明显地提高了消能效果,文中给了出了戽内断面水深h1,窄缝墩绕流阻力系数Cd以及下游界限水深h1的计算公式,同时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冲坑长、冲坑深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宽尾墩在低水头大单宽流量泄水建筑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水头、大单宽流量泄水建筑物的消能是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常见问题。由于流速小,下游水位变幅大,弗汝德数低,采用常规的挑、底、面或戽流方式消能,消能率低,消能问题突出。本文结合重庆鱼剑口水电站工程对该类工程采用戽式消力池联合宽尾墩消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模型试对其消能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结合宽尾墩的水力特性,与传统的三大消能工(挑流、底流及戽(面)流)联合组成新型消能工,是我国在消能工中的创新,适用于狭谷、大流量、大功率和地质条件差的水利水电工程,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消能效果。本文对其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5.
平班水电站溢流表孔的消能方式是在"Y型宽尾墩"的基础上,经过试验探索和模型验证,提出的适合于中等坝高、大单宽流量、下游水深浅等具体工程条件的新型消能工--"顶部跌流宽尾墩 戽式消力池"联合消能型式,工程实践证明,这种消能方式为缩短池长、改善流态及节省工程投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芦江水库工程溢流坝采用台阶+消力戽组合消能的可行性,结合工程特点,经综合分析大坝溢流面台阶+戽流组合消能和台阶+消力池组合消能2个方案,最终选择消能效果好、投资省的台阶+戽流组合消能方案。介绍了溢流坝面消能台阶步高和步长及消力戽尺寸拟定的方法、溢流坝面经过台阶水流流态、消能率及戽流消能等的水力学计算和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计算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该工程溢流坝采用台阶+戽流组合消能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底流消能工在工程应用与发展,特别在消能中遇到一些难题如何解决进行论述.着重分析了底流水跃消能在泄水闸及中、低水头枢纽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高坝大泄量底流消能的新发展等.近年来各科研单位对底流消能的发展和创新(挑流、戽流与底流相结合,宽尾墩等等),已取得显著的成效,肯定底流水跃消能具有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特性和适用条件,但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精心设计、施工、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沙阡水电站大坝下泄洪水具有单宽流量大、上下游水位差小、低弗劳德数的特点,水跃消能效率低下,且消能工设计受大坝下游约200m处渔塘大桥的制约,通过对面流消能和戽流消能两种消能工型式的设计及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消能效果较好的戽流消能作为本工程的消能工型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研究了戽流与宽尾墩联合应用的水力特性,得出了设置宽尾墩后第一界限水深和第二界限水深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宽尾墩与戽流联合消能,使消能率提高了6%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国内常用宽尾墩消能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吸取挑流消能技术的优点,对宽尾墩型式加以改进,创造性的提出了"挑流式宽尾墩"消能理念,该墩型集横向扩散与纵向拉伸功能于一体,增加水流降落面积并分散水流落点,可与戽流、挑流和底流联合运用,消能效果良好,物理模型试验证明其技术上是可行的,并成功地运用于鲁基厂水电站、马堵山水电站和那比水电站,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T型宽尾墩+消力戽(池)联合消能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型宽尾墩是集横向扩散与纵向拉伸于一体的堰顶射流消能技术.结合T型宽尾墩科研试验研究成果,介绍T型宽尾墩的体型特点以及它与消力戽(池)联合消能的水力学指标及消能效果,并给出T型宽尾墩体型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相流模型,辅以Realizable k湍流模型,来模拟阶梯溢流坝和消力池组合以及阶梯溢流坝、宽尾墩和消力池组合两种联合消能工的水力特性,获得了流速场、压强场、紊动动能及紊动动能耗散率等物理参量的分布。网格划分采用了分区域划分:模型中任何形状不规则的复杂部分采用非结构网格划分,对形状规则的部分则采用了结构网格划分,并根据流动梯度的大小安排网格的疏密程度。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采用了VOF法处理自由水面,使用PISO算法求解速度与压力的耦连方程组。比较分析了两种消能工在速度场、压强场、紊动动能及紊动动能耗散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受宽尾墩的影响,坝面及消力池中的流速均小于无宽尾墩的情况,而台阶坝面的压强明显高于无宽尾墩的情况;在消力池中紊动动能及其耗散率均大于无宽尾墩的情况。可见,阶梯溢流坝、宽尾墩和消力池组合消能工的消能优于无宽尾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索风营水电站泄洪消能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缩短工期,提高工效,索风营水电站采用宽尾墩 台阶坝面 消力池的联合泄洪消能形式。通过三种不同比尺的模型试验,分析比较了枢纽布置、表孔泄流能力、宽尾墩、台阶坝面及下游消能防冲等问题,提出了X形宽尾墩,它具有传统宽尾墩大单宽泄洪消能作用,同时又有台阶坝面小流量消能作用,使消力池底板承受冲击压强减小30%。  相似文献   

14.
王继敏  杨弘 《人民长江》2017,48(13):85-90
锦屏一级水电站泄洪功率较大,泄洪消能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展开了大量物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宽尾墩和窄缝技术对表、深孔体型进行优化,可实现"表、深孔分层出流,空中无碰撞,水垫塘消能"的消能模式;同时,泄洪洞出口采用"燕尾坎"体型,可减轻出口挑流对边坡造成的破坏。原型观测的结果也证实,所采用的泄洪消能措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且模型与原型成果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取得柬埔寨斯登沃代一级水电站工程合理的消能方案,通过对消能工的窄缝方案、宽尾墩—窄缝方案、二道坝方案、"宽尾墩+跌坎式消力池+水跃坎"等多种方案分别进行优化组合,进行水工模型试验,并对测试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宽尾墩+跌坎式消力池+水跃坎"联合消能工方案能很好的解决工程的消能防冲难题。该方案消能效果最佳且节省了工程量,得到该工程设计部门的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6.
疏勒河青羊沟水电站枢纽挑流消能鼻坎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羊沟水电站枢纽采用挑流消能设计,枢纽布置为3孔泄洪表孔和1孔泄洪冲沙表孔。枢纽下游河床非常狭窄,宽度仅为20余m,消能防冲设计难度大,对挑流鼻坎在不同流量下的水力性能要求很高。原设计采用宽尾墩结合扭曲式鼻坎消能,左右表孔出口水流对两岸坡脚有直接冲刷,且对下游河道的冲刷深度较大。针对原设计水流冲刷两岸及冲深较大的问题,结合枢纽水工模型试验,优化了鼻坎体型,使挑坎结构布置安全、合理,并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由于出山店水库下游河床水位低且水深变幅较大,能量较为集中,对下游冲刷严重,传统消能方式很难满足工程需求。本文结合出山店混凝土坝下消能防冲实验研究成果,对宽尾墩的水流特点、掺气特征、消能效果等进行了探讨,再通过数值模拟得出的水面线计算成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最后,经过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比选,得出溢流表孔采用底流消能同时联合T型墩、非完全宽尾墩等辅助消能方式的消能率有所提高,消能效果提升明显。本研究可为类似的低水头、大单宽流量、低佛劳德数水库消能设计与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低水头、大单宽流量泄洪消能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海云  戴光清  杨庆  尹杨松 《水力发电》2006,32(8):25-26,55
对于具有低水头、大单宽流量、低佛氏数、深尾水以及下游水位落差变幅大等特点的泄洪消能问题,其过流特点是:由于闸下跃前水流的佛汝德数较低,消力池内水垫较深,水流下泄后下游水位对闸室水流和消力池内水流流态影响较大。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采用淹没式宽尾墩消力池联合消能方式。在闸室末端采用宽尾墩后,水舌沿纵向拉伸扩散,消除和抵消了常规的等宽闸墩情况下出现水跃的来回震荡现象,水流经宽尾墩收缩后,以淹没射流形式进入消力池,池内水流具有三维射流特性,消力池内产生横、纵向扩散和剪切、掺混,加强了消能效果,达到了稳定水跃、分散水流、加强紊动剪切和掺混的目的,较好地解决了下游河床的消能防冲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RCC筑坝技术的发展,宽尾墩与台阶面联合消能技术已先后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应用。通过工程原型与模型试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对不同体型及使用条件下,与宽尾墩联合使用的台阶内部压强与总体压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台阶内部压强分布规律及台阶总体压强分布规律主要与堰面使用的宽尾墩形式有关,台阶坡比对台阶面总体压强影响幅度较小,台阶高度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