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排种器试验台变频调速系统的系统组成,以及实现计算机与变频器之间串行通讯的硬件构成及程序设计方法, 以此实现了计算机与变频器的串行通讯。利用本系统可以满足排种器实验台对计算机控制的速度实时调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铺砂原理设计研制了排种器实验台,并针对实验工作参数复杂的特点,基于RS485总线技术设计了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PC机作为上位机,输送带运行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排种器及排砂器采用步进电机调速.给出了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系统总体控制方案及电机选型;分析了变频器专用通信协议及指令格式;制定了步进电机控制方案以及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协议;介绍了各部分硬件工作原理、软件流程及PC机用户界面.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变频器与PLC控制在排种器上的应用而取得的良好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对排种器实验台实行速度控制的原理及设计方案。阐述PLC控制系统设计、系统构成、系统功能及程序。  相似文献   

4.
JPS-16播种机试验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地坑模式的设计、机械结构的创新以及控制系统的改进,研究设计了JPS-16播种机试验台。电气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采用变频调速的方式控制各种试验转速;检测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融合技术,可进行各种大中小型播种机及机械式、气力式排种器播种情况的实时工况模拟,并可对其精播、穴播与条播性能进行试验和检定。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业大学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组正在研制第3代小麦缝隙气吸式精播机,其设计特点是机电气液一体化,排种器的转动实现自动综合调速在3代机设计中的应用是突出特色之一.为此,重点阐述了自动综合调速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排种器是播种机的关键部件,其作业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播种的质量,想要实现排种器精确控制必须先对其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其排种质量调整排种器的作业过程,以提高排种质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气吸滚筒式精密排种器的监测和控制系统,并利用反馈调节实现了排种器的闭环控制。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将监测实验台安装到了气吸滚筒式播种机上,并对监测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播种质量监测平台可以成功地监测到排种器的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最后,对不同气吸滚筒负压差下的播种质量进行了检测,并将计算机视觉监测和人工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机视觉监测系统得到的结果和人工监测结果基本吻合,且播种的合格率较高,满足精密播种机的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7.
烘干机测控系统采用由PLC与计算机组成的监督控制系统,通过PLC和计算机之间的串行通讯,实现计算机对粮食干燥机状态参数的实时监测.为此,介绍了粮食烘干机测控系统中如何使用VC6.0中的Active X控件-MSComm实现工控机与欧姆龙CPM1A型可编程控制器之间的串行通讯;详细论述了串行通讯的通讯协议和软件编程方法,并介绍了这种通讯方法在烘干机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机械式精密排种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精密播种具有省工、省时、增产的优点,是当今播种作业的发展方向.精密排种器是影响精密播种质量的关键部件,提高作业效率是精密播种机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精密排种器的排种频率是目前农机行业研究的一个重点.精密排种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目前,气力式精密排种器的排种频率已能基本满足高速作业的要求,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在我国农村普及.为此,对机械式精密排种器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为机械式精密排种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探讨集中式排种器的排种机理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传统排种器多属于“一器单行”型式。机械式对种子尺寸要求严格、破碎率高;气力式能耗大、结构复杂、使用要求高。而集中式排种器(或系统)是对“一器单行”技术的突破,满足精密播种的要求。主要论述了国内外集中式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徐彦兰 《湖南农机》2016,(11):12-13
为开发自动化的排种器试验检测系统,研究了基于种子坐标检测和平稳随机过程的穴播排种器排种质量的检测法.而平稳随机过程支撑的机器视觉检测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一定理论价值和明显的工程应用价值,将对播种机的研发、制造、检验和使用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着重研究了自动控制多个烤窑温湿度的新方法,对同时监测和控制多个烤窑烘烤过程进行了优化设计。主要工作是在VC++的环境下串口通讯的编程和ARM控制芯片的C语言编程以及对控制系统外围硬件电路的设计。实验表明,采用这个设计方案不仅提高了烟草烘烤的质量,也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设计研究了一种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和PC/104嵌入式控制PC构建的通信管理装置.该装置具有8个独立的标准串行接口,1个CAN现场总线接口和1个以太网接口,可以灵活应用于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各个通信环节,实现异种网络间的通信协议转换和数据管理功能.针对不同子设备的通信规约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的不足,该装置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梯形图作为开发语言,采用编译及解释执行的手段,最终实现为真正意义上的面向用户的通信管理装置.  相似文献   

13.
郎利影  魏娜  贾鑫 《农机化研究》2012,34(8):216-218,244
针对养殖场周围空气污染问题,根据三电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养殖场空气污染监测系统。该系统选用嵌入式LPC2148芯片作为终端控制器,VC++6.0创建上位机监控界面,使用串口通信控件MSComm和终端进行通信,并用MSChart图表控件绘制了NH3和H2S气体浓度曲线。为此,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终端与上位机界面的设计和原理。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准确、灵敏地检测出有毒气体的浓度,在养殖场周围环境保护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充种性能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气吸圆盘式微型薯排种器充种性能,以云南丽薯6号微型薯为播种对象,基于离散元法,以种子平均法向应力方差为指标,对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效果一致。结果表明:增加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可以增大种子平均法向力方差,增强对种子的扰动性,从而提高充种性能。为寻求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方法,对排种器进行排种性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与验证。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2.4 km/h,吸种负压为6 kPa,种层高度为70 mm,振动频率为6.5~6.9 Hz,振动幅度为20~21 mm时,合格指数大于95,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小于2.5。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多个农机在农田环境中自主导航协同作业,设计了基于TD-LTE的多机协同导航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导航定位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车载控制终端和远程通信软件组成,其中:传感器包含GNSS接收机、惯性测量单元(IMU)和角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每台农机的地理位置、自身姿态和车辆转向角信息。无线通信模块采用4G DTU作为系统通信设备,与车载终端串口相连,实现RS232串口转TD-LTE网络功能。4G DTU经配置软件配置好串口参数等信息后,连接目的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将车载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按设计好的通信协议经TD-LTE网络传输到远程服务器的通信软件中。车载控制终端采用工控机(IPC),实现农机自动导航控制与人机交互。远程通信软件应用Socket网络编程开发了数据接收显示与数据发送的功能模块。系统对每台农机的状态信息实时上传的同时也可以接收远程服务器端对多台农机的协同控制命令,对于软件界面中显示的在线农机,可以根据优先级有选择的进行通信。以4台雷沃欧豹拖拉机为试验平台,每台农机状态信息的发送频率为5Hz,进行了系统稳定性试验测试,丢包率均为0.1%,且均无延迟,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免耕播种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随机振动对排种质量的影响,对2BM-2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条件下作业时排种器的振动特性进行测试,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表明:排种器的振动主要由免耕地表引起的垂直方向的振动,振动主频集中在0~20Hz。搭建排种振动试验台,测试不同频率与振幅条件下指夹式排种器播种合格指数,结果表明:随着振动幅值与振动频率的增加,播种合格指数降低,振动频率对播种合格指数的影响较振动幅值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拖拉机作业仿真试验台上的微机集散控制系统。它由一台微机作为上位机(主机)、4个80C196KC单片机控制模块作为下位机(从机),以及处于下位的电涡流测功机控制柜组成。上位机用于集中监测和系统管理,下位机用于分散控制。上位机、下位机之间通过RS-232C串行通讯接口总线交换数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离散元的大豆精密排种过程分析与动态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基于CAD边界模型的离散元设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精密排种器部件和种子群联合模型,对常压下大豆精密排种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外充式垂直圆盘型孔轮排种器,种子在排种轮中心线以下15°~0°充种角范围内,可以进行排种型孔的充填,扩大了种子充填范围;种子之间的摩擦因数对排种性能影响较大;输种管参数对种子在种沟内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喷灌系统受作业区域需水量的影响造成系统喷头不能稳定可靠工作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利用PLC及变频器来实现温室喷灌系统恒压供水.给出了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原理图,并进行了系统的主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阐述了利用上位机、PIC、变频器、压力变送器、电机-水泵系统等组成的恒压供水系统,能按照设定的工作压力,实时切换泵组投入工频或变频状态运行,达到恒压供水的目的.系统能通过上位机实现下位机的控制参数的设定、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管理等任务,自动化程度高.应用表明,系统实现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可靠,且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