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目的讨论个体化营养治疗(MNT)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搜集患者库GDM患者并选出89例分两组,对照组(n=44)坚持饮食干预,观察组(n=45)行MNT。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体质量(BMI)控制、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MNT控制结果对比血糖[空腹血糖(FPG)、饭后2 h血糖(2 hPG)]、BMI,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BMI数值相对于对照组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5、4.950、4.373,P<0.05);妊娠结局对比并发症、早产、剖宫产等情况,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早产率、剖宫产率相对于对照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结局对比新生儿出生时Apgar、产妇生活质量(ADL),观察组数值相对于对照组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T对于GDM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血糖、BMI控制,可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早产、剖宫产,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控制血糖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GDM孕妇,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A组血糖控制满意组和B组血糖控制欠佳组,每组60例,同时选取同期60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孕妇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B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生殖道感染的概率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B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也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而A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可以减少GDM患者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个体化营养结合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GDM)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屏南县医院收治的10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干预,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营养结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分娩前1 d,观察组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1 d,观察组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营养结合运动疗法能够更好地控制GDM患者血糖指标,显著改善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且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系统饮食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患者依从性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6-01在安吉县人民医院分娩的112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系统饮食指导,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指导.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脂代谢水平、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夜间血糖)、依从性评分及母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9.1±1.4,对照组6.2±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54,P0.05).与干预前相比,2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夜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BMI上升(P0.05),2组患者干预后上述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羊水过多及剖宫产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3154 g±327 g,对照组3741 g±478 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饮食指导对GDM患者的依从性及母婴结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的母婴结局。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3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150例正常孕妇作为该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2015年6月,将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将3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血糖控制程度分为血糖指标正常组(158例)及血糖指标异常组(142例),对3组观察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3组孕妇母婴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血糖指标正常组孕妇妊娠结局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血糖指标异常组孕妇母婴结局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糖指标异常组与血糖指标正常组之间对比的母婴结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较大,临床中应注意控制孕妇的血糖水平,达到改善母婴结局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晖  陈丽香 《糖尿病新世界》2023,(6):158-161+198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nformation-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IKAP)模式的护理结合居家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就诊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联合居家运动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结合居家运动干预,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饮食、运动、足部护理及血糖监测管理评分均较对照组高,FPG、2 hPG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结合居家运动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人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人86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和饮食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干预组孕妇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剖宫产及产后感染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早产、窒息、低血糖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妊娠质量,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孕产妇血糖水平、分娩结局、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产妇难产率、剖宫产率、血糖指标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产妇血糖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17年6月该院GDM患者74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74例患者按照随机排列法,划分为血糖控制组37例患者,血糖控制非正常组37例患者,同时选取37名健康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3组患者羊水过多、生殖道感染、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糖控制非正常组患者羊水过多、生殖道感染、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血糖控制组和观察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血糖对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广泛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4月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GDM孕妇随机将患者纳入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产科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剖宫产、母乳喂养、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GDM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优化胰岛素抵抗指数、促进母婴健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胰岛素泵开展皮下注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GDM患者共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和观察组(经胰岛素泵开展皮下注射),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PG、2 hPG以及HbA1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 d,观察组FPG、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所需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高症、早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以及巨大儿等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比,予以GDM患者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能更好地控制其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和母婴并发症出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从该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91例,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的饮食运动疗法,观察组47例则加用胰岛素治疗。将两组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指标、母婴结局进行比对。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治疗能够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促使患者的胰岛功能改善,可有效优化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运动治疗联合饮食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实施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单一实施常规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治疗联合饮食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7例)。观察两组血糖水平、产妇并发症与新生儿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2.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7,P<0.05)。观察组干预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P<0.05)。结论予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联合饮食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对重度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的价值。方法遵循护理模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差异分组,择该院2019年9月—2020年3月内47例重度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3例,个体化营养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指标、伤口愈合情况及机体营养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各指标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70、8.887、5.96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伤口面积较小,疼痛评分、伤口愈合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8、12.984、10.577,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39、4.892、11.477,P<0.05)。结论对重度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建议以常规护理为基准,而后联合个体化营养干预;在降低血糖水平、促进伤口愈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方面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经过营养治疗后,产妇分泌结局情况以及对新生儿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验证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12月内入院的176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帮助产妇控制饮食,提供心理辅导、运动指导等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取系统性的营养治疗,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控制产妇血糖水平,维持产妇体重正常,通过对比两组产妇血糖水平、分泌结局以及新生儿免疫功能,分析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泌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剖宫产、胎膜早破、高血压等情况的干预都较为全面;新生儿免疫功能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CD8+、CD3+、CD4+、CD4+/CD8+4项指标是反馈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指标,采取营养治疗后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指标有了明显升高。两组数据统计结果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治疗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分娩有着重要的帮助,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母婴结局,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妊娠糖尿病74例患者,治疗统计,讨论口服降糖药物的效果。方法2019年5—9月搜集患者库妊娠糖尿病患者并选出74例分两组(随机数表法),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比较两组血糖、母婴结局。结果病情对比血糖,两组治疗前FPG、2 hPG、N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NPG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对比母婴结局,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5.41%vs 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Barthel指数、新生儿出生时、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相对于对照组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可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MNT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MNT疗法。比较两组FPG达标时间、2 hPG达标时间、HbA1c达标时间、体重平均增长量、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生化监测指标、总有效率、产妇和围生儿的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PG达标时间、2 hPG达标时间、HbA1c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体重平均增长量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血糖生化监测指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和围生儿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MNT疗法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确切,对血糖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可控制孕期体重增长,改善母婴结局和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间对该院65例GDM患者的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取30名正常妊娠的孕妇作为健康对照组,GDM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依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达标组及未达标组,血糖达标以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血糖控制目标为标准,分别比较3组对象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对象分娩前FBG、2 hPG、HbA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100、37.634、48.209,P<0.05);达标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分别为(5.45%、7.27%、5.45%、9.09%)均较未达标组的(60.00%、50.00%、60.00%、7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04、12.950、19.059、20.854,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7.27%、5.45%、3.64%、1.82%)均较未达标组的(60.00%、50.00%、40.00%、4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71、15.557、9.366、12.412,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早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与其妊娠结局及围产儿并发症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程中应用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2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糖尿病产妇进行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36例产妇采用常规镇痛分娩,研究组36例产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将研究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产时血糖、糖皮质醇、新生儿脐血糖皮质醇、血糖值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活跃期产程比对照组产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潜伏期、第二产程用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T1、T2、T3时血糖与T4时糖皮质醇比对照组产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血糖皮质醇与血糖值比对照组新生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产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效果较显著,可以有效控制产妇血糖,改善新生儿脐血糖皮质醇与血糖,确保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