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江苏省扬州中学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办学特色,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博雅课程体系,并探索科学评价路径,促进学生人格健全、自治自动,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教育现代化是高品质学校办学的标准和要求,教育信息化赋能高品质学校优化校园生态和育人文化。推进策略是以教育信息化优化学校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机制,以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高学校的行政运作效益,以教育信息化赋能师资队伍现代化,以互联网和智能化驱动学生成长信息的无感采集和数据画像,以“互联网+教育”打破区域和领域的信息壁垒。高品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促进中小学校的高品质发展为直接目标,以实现学校的文化价值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6.
“高品质学校”建设是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路径的有益探索,四川省在高品质学校建设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可为其他地区和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思路。四川高品质学校建设主要有“办学理念”“教师建设”“课程教学”“学校文化”“学生发展”和“管理制度”等六大关键要素,而科学规划、专业引领及促进交流等是四川省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7.
8.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发展,结合“新课程新教材”“双减”的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势头日渐高涨,学校从“数字校园”迈入“智慧校园”的步伐猛然提速,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发生颠覆性、革命性的变革,高品质教育智慧学校的新生态已然渐显雏型。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和学校针对"高品质学校"的建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无锡市也出台了《无锡市实施学校品质提升工程全面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工作意见》这一"高品质学校"建设文件。以无锡市为代表的高品质学校建设文件是基于时代背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博弈以及国内外教育情况的对比等多重因素出台的。然而,根据实施效果来看,只是解一时之危,一系列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贯彻落实仍面临重重现实困境。"学校品质是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的集合体"。高品质学校的真正内涵不仅指表象的硬件设施,更多的是能够产生深远教育影响的学校文化。因此,要有效解决"高品质学校"的建设问题,使"学有所教""学有优教",必须通过以下路径才能有效地解决:一是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变革学校教育评价;二是处理应试教育积弊,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三是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创新学校课堂教学;四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实施"人本"学校治理。  相似文献   

11.
12.
13.
高品质学校建设没有旁观者.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征途上,农村学校须提高认识,增强品质办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育管理层面须充分认识农村高品质学校建设的意义,全力激发农村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动力,科学谋划农村品质学校建设推进策略,做高品质学校建设的积极践行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4.
15.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在高品质学校建设过程中,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出发,着力构建"卓越七中万达共同体"。围绕"同心、同向、同行",从本源和思想、格局和方向、策略和实践三个维度,形成"六力",实现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实现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科研水平。高品质学校建设应注重"共同体"的构建,促进"六力"的发展,从第一推动力(本源)、浑厚内驱力(思想)、核心领导力(格局)、相互作用力(方向)、探索创新力(策略)、持续发展力(实践)等方面不断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提质校本研修,促进高品质学校建设,成华小学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针对研修制度缺乏统筹、研修制度逐渐固化、研修制度落地难三个普遍问题,提出了统筹规划、强化实施、制度更迭等一系列针对新时代新需求的校本研修改革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有发言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教师。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师是第一生产力。然而,据自己对第一线教师学习面貌的广泛接触和深入了解.要深入推行学校继续教育工作,实现工作任务真正“接轨”与“着陆”并最终使继续教育工作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所需所愿,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作为高品质学校的领航人,校长要加强五修三力,即愿景、信念、心智、学术、情感等五项修炼和领导力、凝聚力、发展力等三种能力.五修为修炼内容,而三力为修炼结果,即通过五修而形成三力.高品质学校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把家长视为教育的合伙人,引领家长形成五会三美的育人素养.五会指的是家长的育人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