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延安时期,中共在局部执政的13年中,主要在民主宪政、廉政法制、民主司法和经济法制等四个方面加强了民主法治建设,成效卓著。它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也为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民主思想文化、民主政治措施及民主政治保障办法等方面人手,积极推进党的民主政治建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最辉煌的时期,党不仅积累了建政治国、执政为民的成功经验,而且制定了治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为实现社会和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成为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开端。其主要经验是:开创充满活力、民主和谐的一代新风;均衡各阶级、各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关系;建立健康诚信的新型人际关系;依法建设公信廉洁的人民政府。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中治理社会的方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对今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公平、诚信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两次历史性的挫折后,在抗日边区提出了民主、团结、抗战的口号,继承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民主宪政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指导下,结合边区的实际,提出了以“三三制”为特征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思想,并付诸实施。它的实施揭露了国民党假宪政的欺骗,树立了真正民主宪政的榜样;增加了人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推动了边区民主政治建设;从实践上完善了新民主主义民主宪政的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江西中央苏区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到延安时期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再到建立华北人民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前,在局部地区执政的三次成功实践。在这三次局部执政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廉政建设不仅有着显著的历史特点和丰富的内容,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它不仅保证了局部执政时期党和革命政权的清正廉洁,而且促进了革命事业健康发展,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认真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提高治理腐败的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主党派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李玉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主党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个时期民主党派的主要斗争是坚持团结抗战和争取民主宪政。他们在政治、经济、组织、宣传等方面紧密配合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支生力军,在诸多方面发...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实践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走向成熟的时期。随着敌后抗战的开展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理论与实践达到了较为完备的形态,不仅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后来党在全国的执政做了重要的准备,对我们今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有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民主党派是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救国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等党派相继云集重庆。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战时的首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在远东的会聚地,作为抗战的大后方,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环境,是民主党派纷纷云集重庆的重要原因。各民主党派到重庆后,为施展其抗日救国的抱负,实现其抗日民主的政治主张,在重庆广泛开展抗日民主活动。他们拥护国共合作抗战,反对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竭力为抗日救国献计献策,奔走呼号;力争政治民主,掀起民主宪政运动。各民主党派积极开展抗日民主活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以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孙中山的宪政纲领,为集中全民族的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广大中间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起在抗日战争时期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民主宪政运动,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锤炼了广大民主人士,促进了民众民主意识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战后中国社会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抗战实际,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富成效的时期之一,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党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成为党的一个光荣传统;设置政治课,是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突出实践教育,是党创新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民主的方法则是党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宋争辉 《南都学坛》2008,28(4):142-144
大学校长职业化是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讨论的热点之一。在走向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进程中,大学校长只有处理好高等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关系、处理好教育事业观和教育产业观的关系以及教育创新中高校内部各个层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大学校长职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创新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但目前中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管理创新上力度不够。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思想、企业体制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学者散文重新崛起 ,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者散文以文化、哲学的参悟为底蕴 ,以知性、理性、悟性为其基本的美学特征 ,对历史、现实、世态人心 ,以及现代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咀嚼 ,是极为严肃意义上的纯散文。  相似文献   

14.
朱葆华 《东方论坛》2005,(3):111-113
指出了书法作品<松江宝云寺记>释文中的一些释文错误,并一一作了订正.希望书法编选者应加强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规则主义"立法模式下,使用作品的"合理性"判断具有法律意义和实践价值.即使纳入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仍应以"合理性"判断为司法释明内容.合理使用行为包括作品的使用和作品使用后的衍生结果的使用,并且不以非商业性或非营利性使用为是非分水岭."合理性"判断应当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实现利益平衡制度功能,适当地彰显特定作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并充分考虑作品使用或衍生使用结果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过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宋代法眼宗禅僧道原(元)编撰的<景德传灯录>一书,是研究近代汉语的宝贵资料,语言通俗易懂且简洁凝练,其中不乏成语典故,这对后世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景德传灯录>中的成语,结构形式多样,语法功能丰富且含义相对稳定,从结构、意义变化等方面对这些成语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对揭示汉语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宫女,又通称宫人,按其功能和地位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在宫中管理君主日常生活事务的人, 其地位较高授予官职者被称之为女官;另一类是在宫中服劳役而被役使的侍婢、织婢等。北朝时期的宫女,带有战乱割据时期的特点,而其民族成分也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价值诉求。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化,网络世界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兴场域和重要阵地。在网络境遇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与客体、载体与环体面临着转换变化,要围绕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实现的实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思潮,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灌输的力度;强化网络参与者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以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价值主体间的互动性,不断激发他们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创造力;增强网络媒介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互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融合与创新,从而不断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乌江流域土司时期文人诗歌展示了独特的民风民俗、雄奇秀美的山川风光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具有突出的认识价值;体现出鲜明的自然美和强烈的人性美,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饱含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家庭使命感,具有强烈的教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