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是中老年疾病中十分普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因为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随着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发展,早期进行康复介入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使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也可预防与减少再发的风险。本文就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婷  高晓平 《安徽医药》2013,17(8):1414-1416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成为限制患者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及重返工作岗位的重要原因,所以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方法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就近几年有关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运动、语言、认知和其他受损的神经系统功能,使其能适应精神、心理和社会的活动,以便恢复自主功能,尽可能恢复日常的生活能力。方法;将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及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早期(脑梗死后3~4 d,脑出血后6~7 d)心理护理、肢体功能位的护理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过3周的康复护理,干预组康复有效率达96.2%,高于对照组(85.0%)。结论:重视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肢体功能位的放置,可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对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为早期认知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住院脑卒中患者37例,随机分为认知康复组(研究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研究组:益智治疗(双益平)+认知康复治疗;对照组:益智治疗(双益平)。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运动康复治疗,疗程8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分析认知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分值比较差异显著,P<0.001;研究组治疗后定向、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回忆和语言能力各认知项目均有提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定向、注意力、计算力和回忆能力提高明显,P均<0.05,而记忆、语言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01,研究组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结论:认知康复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早期介入认知康复对患者功能状态的良好转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根据WHO的要求,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目的应是改善运动、言语、认知和其他受损功能;使患者在心理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再适应,使患者能恢复自主活动、社会活动和人际间的交往;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脑卒中患者110例,现将康复护理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因脑卒中发病所引起后遗症的患者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的系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整理2010年4月~2011年12月因脑卒中发病所引起后遗症患者的护理资料,2010年入院的49例患者均采用传统康复护理方法,纳入对照组,2011年入院的73例患者均采用系统康复护理方法,实施康复宣教、心理护理、理疗康复、功能训练等措施,纳入观察组,对比各组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20.5%可正常工作,79.5%可完全自理,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因脑卒中发病所引起后遗症的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可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 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 持续时间超过24 h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运动训练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 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其中脑卒中患者在康复阶段需要进行下肢功能的训练, 目的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最终保证患者能够独立行走。由于治疗师的数量难以满足患者需求, 机器人在90年代被应用于康复领域, 以减少治疗师的体力劳动和保证治疗效果的稳定。下肢机器人作为新型医疗器具在多种联合治疗方案中取得一定成果。本文研究下肢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时的治疗效果, 以向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芹 《东南国防医药》2006,8(3):210-211
脑卒中是主要致残疾病之一。脑卒中所致躯体功能障碍,可引起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处理能力丧失,因此恢复偏瘫患者躯体的功能是提高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存活者中有70%以上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减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已引起广大康复治疗者的重视。我院康复治疗中心对一例87岁的脑卒中患者实施了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AD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康复效率低,从而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综合康复治疗在改善认知功能的同时,也会大大加速肢体功能康复的进程;同时认知功能的提高,也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es of daily living,ADD和社会适应能力,尽可能使其功能恢复和重建,使患者恢复作为社会人的各种功能。我院从2004年开始开展这项工作,共观察60例脑卒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病 ,是由于各种血管性原因所引起的一组疾病。根据其病因病理的不同 ,又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常见的病种有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心源性脑梗塞等。临床上此类患者往往出现多种神经缺失症状 ,并可引起严重的心理障碍。致死、致残率高 ,长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 ,关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问题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康复医学也在迅速发展。目前 ,脑卒中康复的总目标定为 :改善患者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是患者回归社会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7月至2014年7月的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优质护理,对于其肢体和语言功能以及认知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并以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本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本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率为97.9%(94/96),语言功能恢复率为94.8%(91/96),认知恢复率为95.8%(92/96);实施优质护理前患者MBI评分(32.64±3.43),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MBI评分(55.46±3.71),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MB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2521,P<0.01)。结论优质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能显著促进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以及认知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现状及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宁波市西门望春社区的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社区康复的现状,分析其中98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对社区康复的知晓率为49.2%,患者对社区康复的了解主要是医生告知和学习医学书籍,患者年龄、性别和脑损伤程度对康复方式选择无明显影响;学历越高,收入越高,患者越倾向于选择专业康复机构。结论脑卒中患者对社区康复知晓率低,社区康复要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针对低学历、低收入群体,促进患者及时进行康复护理和训练。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突然发病等特点,尤其老年人因动脉硬化和其他器官的病变,使脑卒中发病率持续增高,虽经治疗预后也较差,因此,卒中早期在积极救治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治疗教育,方可提高疾病康复功能,增加患者实际生活质量。现将康复治疗教育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8~2011年在笔者所在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78  相似文献   

15.
<正>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最常见威胁生命的疾病之一,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1]。本研究以脑卒中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了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10月我院老年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康复患者,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43~79岁,平均(64±6)岁;文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12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外,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只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临床护理。应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两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上肢、下肢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薛梅  冯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28):132-133
脑卒中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肢体或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的康复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各种康复治疗,也取决于治疗以外的康复护理和各种康复治疗能否得到继续和巩固。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对实现其康复的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脑卒中患者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患者及家属提供专业指导,通过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心理护理、语言康复护理措施的全面实施和配合,提高了康复效果,使患者的致残率下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组进行了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人数;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的认知评分、康复锻炼的配合程度;护理前后吞咽功能评分、营养性指标;误吸的发生率。结果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组满意人数、吞咽功能评分、营养性指标、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的认知评分、康复锻炼的配合程度、误吸的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及指导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宝安社区90例脑卒中遗留后遗症者入组,按不同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家庭自行护理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康复指导,而对照组患者不加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认知、语言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及指导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情况明显优于无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语言功能障碍恢复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及指导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后遗症运动、认知及语言等功能障碍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应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58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同时进行综合康复功能训练,训练前和训练后各评价1次。结果康复护理训练后吞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