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产妇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来我院住院分娩的1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该1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中,有140例产妇(A组)行剖宫产,40例产妇(B组)行阴道试产(其中,行阴道试产成功(C组)的有25例产妇;行阴道试产失败(D组)的有15例产妇),产妇行阴道试产的成功率为62.5%。(P0.05)B组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均低于A组产妇。(P0.05)D组产妇出现先兆子宫破裂以及胎儿窒息的发生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高于C组产妇。结论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并非再次剖宫的指征,只要符合阴道试产的条件,就可以选择阴道试产进行分娩,是一种既经济,又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剖官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20例平均分成两组各60例,研究组进行阴道分娩,对照组进行再次剖宫产,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新生儿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可以进行阴道分娩,在阴道试产过程中如试产失败应紧急进行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3.
厉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29-31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56例,其中行阴道试产后成功经阴道分娩20例,设立为A组,试产失败再次剖宫产36例,设立为B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产妇60例,其中行阴道分娩25例,设立为C组,首次行剖宫产35例,设立为D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法、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A组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所占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住院时间各项观察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产时出血量明显高于D组(P〈0.05),但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术后两组均未出现子宫破裂情况,B组住院时间长于D组(P〈0.05),B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刮宫产率仍高,对剖宫术后再妊娠时要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和处理难产,多数是可以安全地阴道分娩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再次剖宫产组(44例)和阴道试产组(45例),对比2组围产结局。结果:阴道试产组产后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产后感染率、腹腔粘连率、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产妇恢复良好率显著优于剖宫产组(P <0.05)。结论:对于无明显剖宫产指征并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为提高妊娠结局的安全性,建议优先选择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306例,随机分为2组,试产组152例,进行阴道试产;手术组154例,均进行再次剖宫产手术;对比患者的分娩成功率。结果:试产组成功阴道分娩80例,试产成功率52.63%,其中72例中转剖宫产手术;2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产组剖宫产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比例明显高于剖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新生儿和产妇死亡病例。结论:针对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分娩,应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再次分娩的方法选择,但应选择对产妇和胎儿安全的分娩方式,产妇身体条件较好,在严格观察的情况下,可进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采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102例,对其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及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无分娩史的产妇及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具备试产条件而行剖宫产的产妇作对照。结果:其中4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40.19%;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61例,手术率59.81%。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胎盘粘连、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组其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腹部切口一期愈合、胎盘粘连、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成功41例与试产失败改再次剖宫产61例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不是再次妊娠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证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产程的情况下进行阴道试产,更有利于母儿健康,减轻产妇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和结局及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本院接收的302例均只有一次剖宫产史的产妇作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组,另外选取同期产科收治非瘢痕子宫分娩者200例作为非瘢痕妊娠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及非瘢痕子宫妊娠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有阴道分娩试产指征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倾向选择剖宫产手术;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阴道分娩失败主要原因为产妇主观放弃试产;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孕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剖宫产组;瘢痕子宫孕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多于非瘢痕子宫孕妇。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如有阴道试产指征,选择阴道分娩可以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再次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生产的产妇资料,筛选其中经剖宫产术再次妊娠的产妇共465例,按其选择的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 n=340)和阴道分娩组( n=125),比较两种分娩方式下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结局。结果:剖宫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289.51±4.37)mL、住院时间(6.95±1.02)d,产后感染发生率12.65%,显著高于阴道试产组的相关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3495±511)g,5 min Apgar评分<710例,新生儿感染率4.71%,与阴道分娩组相关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在选择分娩方式的时候,在条件允许、严密监控的情况下经阴道试产安全、有效、经济,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妇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阴道试产分娩产妇3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再次剖宫产分娩产妇42例为对照A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首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5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分娩结局及临床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试产成功率低于对照B组,阴道助产率高于对照B组(P < 0.05)。观察组产妇产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A组(P < 0.05~P < 0.01)。观察组产妇和对照B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子宫下段厚度和盆腔粘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剖宫产术后7~10年妊娠者子宫下段明显变薄,与术后2~6年内妊娠组及对照B组剖宫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B组剖宫产者较术后2~6年内妊娠组子宫下段更薄(P < 0.01)。术后7~10年和2~6年妊娠者,盆腔粘连比例均较对照B组增加(P < 0.05~P < 0.01)。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选择阴道分娩,相比实施剖宫产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应加强产前监护,严格控制阴道试产的适应证与临床指征,以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为再次妊娠的疤痕子宫产妇采取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120例再次妊娠瘢痕子宫且足月分娩的产妇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试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时和产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中产妇的再次剖宫产率为63.33%。阴道试产组产妇产时的出血量为100.23±35.43ml,平均住院时间为(5.32±0.89)d,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阴道试产组产妇的产程为(8.45±1.34) h,明显长于剖宫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再次剖宫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达(345.44±58.66)ml,显著高于首次剖宫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254.23±64.33)ml,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再次行剖宫产手术虽能显著缩短疤痕子宫产妇的分娩时间,但会增加其在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及住院时间。在排除一系列行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及行阴道分娩的禁忌症后,剖宫产后疤痕子宫产妇应首选阴道试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其在进行阴道试产分娩时虽可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可避免因进行剖宫产手术而受到严重伤害,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1.
李彩娟  刘娟 《河北医学》2013,(11):1644-1646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到2012年lO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进行分娩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经阴道分娩34例为阴道分娩组,行剖宫产分娩64例为剖宫产组,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1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术中出血量,新生儿体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在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观察产程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选取同期58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不同产程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产妇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为57.69%,对照组为8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所需时间、出血量、新生儿阿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不能作为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对于符合阴道分娩的产妇应给予阴道试产的计划,提高瘢痕子宫患者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分娩结局。方法选取100例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产妇为观察对象,按照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试产组和剖宫产组,各50例。比较2组观察对象的分娩结局。结果阴道试产组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以及剖宫产手术应用率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与剖宫产组前次手术指征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分娩,有助于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8例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峥 《甘肃医药》2011,(10):601-60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58例,比较阴道分娩和再次剖宫产分娩及对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中66例进行阴道试产,43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5.15%。剖宫产115例,剖宫产率72.78%。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各项指标,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热、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指标比较,剖宫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可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再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10例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186例行首次剖宫产产妇和24例非瘢痕子宫分娩初产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0例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产妇37例阴道试产,24例试产成功;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腹腔粘连发生率与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次剖宫产组腹腔粘连、切口乙级愈合及产后出血率与首次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并不是剖宫产手术的指征,再次行剖宫产致产妇并发症增加,适合试产条件的产妇应提倡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6.
韦春霞  韦凤秋 《吉林医学》2013,(8):1447-144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0例,均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分为经阴道分娩50例(A组),再次剖宫产150例(B组)。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50例(C组),与首次剖宫产分娩150(D组)。将A组与C组对照,B组与D组对照。并对比A组、B组分娩结局。结果:200例患者中,试产成功率为72.5%;直接行剖宫产术占65.5%。A组与B组比较,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均呈较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D组比较,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均呈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产后出血量、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中,直接剖宫产并非绝对指征,分析患者特点,与试产条件符合者,可规范操作,在严密监护下实施阴道试产,以降低剖宫产率,避免远期并发症,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将14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妇女分为两组,A1组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为阴道试产组;B1组为再次剖宫产组。选择同期无剖宫产史的分娩妇女146例,也分为两组,A2组为阴道试产组,B2组为剖宫产组。比较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在分娩方式、产时及产后情况、母婴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A1组与A2组在试产成功率、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方面无明显差异;B1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均高于B2组,B2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稍高。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对符合试产条件者,应在严密监护下允许其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结果56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中,共行剖宫产41例,36例阴道试产,成功经阴道分娩15例,成功率为41.7%;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在出血量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科学掌握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相关适应症,倡导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能够减少再次剖宫产的发生,有效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新生儿结局。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40例产妇根据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即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分析2组母婴结局。结果本组140例产妇,有56例进行阴道分娩试产,其中20例因发生头盆不称、胎儿窘迫或者先兆子宫破裂的情况而改行剖宫产术,最终36例试产成功,占25.71%;再次剖宫产者104例,占74.29%。阴道分娩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大出血率、产褥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的窒息、肺湿、肺不张、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的产妇,可于严密监测下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20.
孟玉春 《中外医疗》2013,32(5):85-8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提高分娩质量。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该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200例分为剖宫产组71例和阴道试产组129例,对两组的分娩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阴道试产组试产成功81例(62.79%)。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指征,已经不是剖宫产史,只要满足条件的孕妇均能够在密切的监视下进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