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和梗死部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3例,阴性2例;心电图阳性变化39例,可疑阳性变化6例。心电图梗死部位定位与冠状动脉造影定位相符合率高,达92.31%。结论: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及梗死部位定位诊断符合率高,且无创、可重复、简便易行,可作为首选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定位诊断 ,心电图的变化有助于判断AMI时梗死相关动脉 (IRA)的部位及指导AMI治疗。随着心脏介入诊治技术的进展 ,对AMI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造影 )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目前尚存在一些争议 ,为此我们对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一简要综述。1 前壁AMI时心电图变化的意义  从病理解剖上来看 ,前壁主要由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供血 ,但许多前间壁、前壁AMI并不累及心脏前室间隔 ,因此V1导联ST段抬高的意义不甚明了。Ben Gal等[1]通过观察 115例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ECG)的表现。方法:对41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与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加以分析。结果:显示ECG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符合率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为80.7%、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为81.8%、右冠状动脉(RCA)为92.3%。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诊断是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T变化与相关梗死冠状动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萍 《医学综述》2011,17(7):1102-1103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T变化与相关梗死冠状动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6月瑞金医院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12导联心电图、心肌蛋白检测,根据需要加作18导联心电图;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心电图ST-T变化。结果 19例右冠状动脉病变中,ST段Ⅲ>Ⅱ19例,ST段Ⅰ、aVL下降15例;左旋支病变中,ST抬高Ⅱ>Ⅲ8例,ST段Ⅰ、aVL抬高7例。前壁心肌梗死,左前降支近端狭窄引起,V1~V5ST段抬高8例;左前降支中远端狭窄引起,V1~V3ST段抬高6例。结论根据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T变化可以预测相关梗死血管,有助于预计可能出现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是目前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近年来收治37例急性下壁AMI患者,均经过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笔者通过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来判断梗死相关动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 0 0 0年度急诊科收住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5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心电图对AMI部位的判断价值,以进一步提高急诊科医师的诊断水平,指导救治。1 资料与方法:115例患者均经急诊18导联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且住院后实施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诊断,均于发病2 4h内就诊。指定2名医师按事先设计的登记表登记、统计患者一般情况、急诊科诊断、18导联心电图部位判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的独立危险因素、转归等。2 结果:115例患者中男99例,女16例,年龄2 2~80岁,平均( 6 1±14 )岁。急诊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急诊科常见的内科危重急症,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应用心电图这一简便、快捷、无创的技术,对于判断梗死相关动脉和非梗死相关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对评价病人预后、治疗以及预测病情严重程度、是否需要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57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7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7例心肌梗死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56例,心电图有阳性变化者49例,心电图梗死部位定位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表现不完全相符。结论 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虽有其局限性,但因其廉价、无创、可重复、简便易行,可作为筛选诊断心肌梗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②方法 回顾分析 1 999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我院住院的 1 1 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其胸前导联心电图改变 ,并进行对比分析。③结果  1 1 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均证实右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肌酸激酶水平、心律失常与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胸前导联无ST段压低者 (t=9.90 7,χ2 =4.434~ 7.81 1 ,P <0 .0 5、0 .0 1 ) ,且左前降支病变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者显著多于无ST段压低者 (χ2 =8.0 2 5~ 2 0 .331 ,P <0 .0 1 )。④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这可能提示心肌梗死范围较大或存在左前降支病变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0.
患男 ,5 6岁。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 10h ,服速效救心丸无效于 2 0 0 2年 4月 2 5日 10点 10分入院。体检 :BP 16 /11Kpa。心率 6 0次 /min ,律齐 ,心音低钝。三尖瓣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软 ,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电图始终处于正常范围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冠状动脉造影和酶学检查的特点,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漏诊。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574例,按照是否有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组和心电图正常组,分析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和酶学检查的特点。结果心电图正常组81例,ST段抬高组493例,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病变血管在左主干(LM)、右冠状动脉(RCA)有显著差异(P<0.05,P<0.01);酶学检查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有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始终处在正常范围的急性心肌梗死,其特点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呈多支病变,不易发生左主干梗死,酶学检查数值升高的程度低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与病变冠状动脉的关系。方法对132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结果86例前壁心肌梗死中,61.6%合并下壁Ⅱ、Ⅲ、AVFST段压低,说明与前壁降支病变部位有关,与多支病变无关;46例下壁心肌梗死中,36.9%合并胸前导联ST段压低,说明与多支血管病变无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非梗死部位ST段改变与相关梗死动脉其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最常用及最简便的方法。随着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开展,使对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了解。本文观察比较35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以求在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判断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造影进行比较分析,从结果中寻找与病变相关的心电图改变,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对首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伴有ST段改变患者40例进行定位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相对应导联的改变。结果:前降支病变心电图Ⅰ、aVL、V2~V4导联改变最为明显;回旋支病变心电图Ⅱ、Ⅲ、aVF、V3~V5导联改变最为明显;右冠脉病变心电图Ⅲ、aVF、V1~V3导联改变最为明显;前降支合并回旋支病变心电图Ⅰ、Ⅱ、Ⅲ、aVL、aVF、V2~V4导联改变最为明显;前降支合并右冠脉病变心电图Ⅲ、aVL、aVF、V2~V4导联改变最为明显;回旋支合并右冠脉病变心电图Ⅱ、aVF、V2、V3、V5导联改变最为明显;三支病变心电图Ⅱ、Ⅲ、aVF、V2、V3导联改变最为明显。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对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单支病变判定性强,值得作为临床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15.
1资料和方法王.且我们对1993年6月~1994年1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sl例均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43例,年龄25~7O岁;女8例,年龄57~71岁。病变冠状动脉共77支,其中右冠状动脉30支,左前降支28支,左回旋支19支。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演变及血清酶学变化。回.2方法记录患者发病后Q波形成后的心电图(前壁心便参阅12导联,下壁心梗参阅18导联)。采用图表法对冠状动脉造影后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巨.3结果判定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为阳性.心电图两个相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越来越多地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检查,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诊疗依据,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作为机械性再灌注手段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并逐渐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使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在临床拟诊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的胸痛病人中的应用逐渐增加。本文对因持续胸痛30分钟及以上,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右冠状动脉(RCA)或左回旋支(LCX)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时的心电图特征,选择55例患者进行常规18导联心电图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组的RCA病变率明显高于无房室传导阻滞组(100% vs 70.97%,P<0.01); STⅢ↑/STⅡ↑>1组的RCA病变率明显高于STⅢ↑/STⅡ↑≤1组(100% vs 47.68%,P<0.01);STⅠ↓+STaVL↓组的RCA病变率明显高于非STⅠ↓+STaVL↓组(90.91% vs 66.67%,P<0.05);V4RST↑组的RCA病变率明显高于无V4RST↑组(100% vs 75%,P<0.05).研究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发生房室传导阻滞、STⅢ↑/STⅡ↑>1、STⅠ↓+STaVL↓和V4RST↑有助于RCA病变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康忠俊  张胜  陈宇 《河北医学》2016,(12):1954-1956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NSTEMI )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预测病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83例NSTEMI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根据胸前导联ST段是否压低分为压低组(64例)和无压低组(20例)。结果:83例患者共发现189支病变血管,其中近段病变血管数81支(42.86%)、中段病变血管数72支(38.10%)和远段病变血管数36支(19.04%);狭窄50%~74%共66支(34.92%)、狭窄75%~90%共42支(22.22%)、狭窄>90%共81支(42.86%);单支血管受累21例、双支血管受累25例和多支血管受累37例。两组NSTEMI患者在近段、中段、远段病变血管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NSTEMI压低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重于无压低组,多支病变血管数目多于无压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STEMI患者胸前导联显示ST段压低,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于无压低患者,多支病变血管数目多于无压低组,对判定患者病情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方向宏  曲虹  张其高 《安徽医学》2004,25(5):422-423
目的 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临床心电图 (ECG )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为临床分析病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 97例ACS患者的ECG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ECG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部位、狭窄程度的联系。结果  97例ACS患者CAG显示多支病变多于单支病变 ,中重度狭窄占总数 69% ( 67/97) ,无明显病变占 13 .4% ( 13 /97) ,分别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X综合征 ,ECG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诊断符合率较低 ,结论 ECG虽有一定局限性 ,但与相应冠状动脉有关联 ,故能为ACS治疗干预和进一步CAG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金红 《吉林医学》2012,33(9):1928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和心电图表现。方法:对65例临床初诊为ACS的患者的ECG和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ECG检出阳性率为66.2%;单支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0.0%。结论:ECG对ACS患者单支冠脉病变定位的准确性较高,但对反映多支血管病变的准确率较低,医师需结合临床认真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