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开胸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后由于麻醉诱导、手术刺激、术后刀口疼痛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引起开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 回顾我科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开胸手术1625例,发生心律失常414例,发生率25.5%的原因分析。结果 密切细致观察病情,正确心理指导,可明显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论 加强对开胸手术患者的监测,是降低心律失常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开胸手术后肺不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不张是开胸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与预后,增加手术患者的病死率。我们于2000年6月~2008年6月对38例开胸术后急性肺不张患者进行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优缺点。方法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对30例具有剖胸高危因素的早期食管癌患者(非开胸组)进行手术治疗,并与同期行常规开胸手术的30例食管癌患者(开胸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非开胸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活动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胸组,其术后72h停用强止痛药的病例数多于开胸组(P〈0.01);非开胸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病死率和术后住院费用少于开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心肺功能干扰小、疼痛程度轻、恢复快的优点,对具有剖胸高危.因素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可行性,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
随着围术期管理的进步以及手术安全性的提高,使患者年龄对手术的限制逐渐减少,接受开胸手术的高龄患者呈增多趋势。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本院共行高龄开胸手术65例,但由于高龄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减退,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因此,做好高龄开胸手术病人围术期监护和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维持呼吸道通畅是开胸术后护理的主要任务,如果呼吸道被分泌物阻塞而引起肺不张,可导致胸部外科术后的两个主要并发症,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同时,肺不张还极易引起肺炎。因此,加强开胸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所在。现将近年来收治肿瘤开胸术后患者3023例的呼吸道护理回顾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术中肋间神经冷冻减轻开胸术后疼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海涛  倪斌  秦涌  何靖康  陈浩 《江苏医药》2006,32(12):1166-1166
开胸术后患者常因切口疼痛而影响术后呼吸功能及恢复。我院于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开展术中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开胸术后疼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传统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行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64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记录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主要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患者术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剂使用时间、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比观察组多(P<0.05);另外,观察组有4例患者转为开胸手术治疗。结论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安全性更高,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在治疗纵膈肿瘤时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开胸手术治疗肺癌、食道癌及其他胸部疾病已有很大进展,但老年开胸手术后的危险性很大,进行术后监护及护理难度也非常大。通过我们有计划、系统的护理措施,使老年人开胸术后患者能够找日康复出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老年人开胸手术患者48例,老年开胸术后易发生严重低氧血症,术后多以翻身、拍背、协助患者排除痰液这一经典措施,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护理后,患者无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是开胸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60%,与肿瘤性质有关。胸部肿瘤如肺癌、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已有较多报道,但尚未见到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我科1994年1月~1997年7月243例贲门癌开胸术后病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镜技术用于治疗自发性血气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97例自发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腔镜组(50例,胸腔镜手术)和开胸组(47例,开胸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VAS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普胸开胸术后心率失常的相关因素,为有效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普胸开胸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36例患者,查找发生心率失常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与高龄、心肺疾患、疼痛、低氧血症、低血容量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有关。结论 术前应注意心肺功能锻炼、改善心肌供血、戒烟;术后以加强心电监护、充分供氧、止痛、排痰为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2.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与开胸食管癌切除术后护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比较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与开胸食管癌切除术术后的护理异同,提高护理认识和护理水平.方法 分析该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50例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和下床时间等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胸手术相同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胸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胸组,使用镇痛药物、并发症明显低于开胸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留置胸管时间明显比开胸组短(P<0.01).结论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在并发症、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方面比开胸手术效果好,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可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结核性外穿性脓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结核性外穿性脓胸全麻手术病例96例,按手术切口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AMT组)56例与传统开胸切口组(开胸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置胸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术后复发率。结果 围手术期指标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6、24、72 h的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置胸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VAMT组均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手术时间比开胸组稍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7%(9/56),比开胸组的35.00%(14/4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9,P=0.032);VAMT组的术后复发率比开胸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安全、有效,不增加术后复发率,同时具有术后疼痛评分低...  相似文献   

14.
开胸术后患者常因切口疼痛影响术后呼吸功能及恢复,而老年患者更甚.我院2008年9月~2009年5月进行了术中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开胸术后疼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对80例开胸手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分术前康复指导和术后康复护理进行。结果 80例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运用康复护理能加快开胸手术患者的早日康复,降低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开胸手术是外科手术中较大的手术,术后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利反应,其中惧怕术后疼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疼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和情绪,并影响机体的恢复。我院开展的术后自控镇痛(Pat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用于开胸手术后镇痛取得了良好效果,其镇痛完善,较少的副作用等优势,受到了患者和外科医师的欢迎。本文对开胸术后应用PCA的观察,来研究PCA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7.
肺不张是开胸术后及胸部外伤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不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于2002年8月~2005年12月对85例开胸术后及胸外伤后急性肺不张患者进行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开胸术后发生急性肺不张34例,其中2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2月-2011年7月收治老年早期肺癌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42例和开胸组38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及并发症发生,对肺功能的影响,以及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期。结果胸腔镜组患者除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和手术时间与开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 VAS 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胸组(P ﹤0.05);心、肺功能指标心律失常、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 FEV1%均显著性优于开胸组(P ﹤0.05);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期较开胸组改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可以达到良好疗效,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刘国俊  洪志鹏 《云南医药》1995,16(6):451-453
小切口开胸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刘国俊,洪志鹏,黄韬,奎宏,赵宇自发性气胸以往多采取内科治疗。近年来外科治疗的病例增多,疗效明显提高。我科自1990年1月至1994年1月手术治疗24例,经临床随机分组对常规切口开胸术和小切口开胸术进行对比研究。临床资料24...  相似文献   

20.
于沛涌 《河北医药》2014,(20):3153-3154
低氧血症是全麻开胸术后常见并发症,是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及心肺功能不良者更易发生。我院2004年9月至2012年9月共做开胸全麻手术721例,其中发生低氧血症59例,占麻醉术后的8.18%,用我们自制的CPAP装置给氧,其中的30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并与鼻导管吸氧的29例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