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颅凹肿瘤手术麻醉105例临床分析王建珍,廖红,涂继善本文统计分析了我院1989~1993年间所收治的105例后颅凹肿瘤手术病例,现对其麻醉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5例中,男58例,女47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月。辅助检查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后颅凹脑膜瘤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987~1993年收治、显微手术切除的45例后颅凹脑膜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29例(29/45)。疗效:优27例(27/45),良8例(8/45),差5例(5/45),死亡5例(5/45)。结论:术前精确的诊断对手术及预后非常重要。手术入路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延伸和大小。统计学分析表明病人的预后与术前ASA(美国麻醉学会评分法)级别和术前神经功能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1980年6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颅内胆脂瘤病人30例,笔者现就其诊断与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1~71岁,平均40.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个月~15年,平均2.4年。肿瘤部位:后颅凹15例,...  相似文献   

4.
<正> 颅脑外科—后颅凹手术对麻醉药选择要求高。如对循环抑制轻,义能增加心脏对缺氧的耐受性,同时无显著的呼吸抑制作用,并能降低喉、气管的敏感性,使病人在浅麻醉下能耐受气管导管,不升高颅内压等。本文对100例该手术麻醉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7~65岁。全组病人术前神志均清楚。病种与手术:桥小脑角肿瘤30例;四脑室肿瘤23例;颅底凹陷症减压9例,后颅凹蛛网膜粘连等内引流术15例,颈髓肿瘤行减压及摘除术1O例;其它13例。术时最短1小时20分钟,最长4小时2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分析儿童后颅凹肿瘤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误诊原因 ,研究其扫描方法 ,提高CT检查准确性。方法 收集我院儿童后颅凹肿瘤 4 0例 ,其中普通CT扫描 2 0例 ,螺旋CT扫描 2 0例 ,4 0例病人中 32例行CT强化扫描。将其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4 0例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CT检查阳性显示为 38例 ,漏诊 2例 ,显示率为 97.5 %。术前CT检查定性误诊 11例 ,准确率为 72 .5 %。结论 选择适合的CT扫描技术与方法 ,消除儿童后颅凹骨迹伪影等干扰的影响 ,可提高儿童后颅凹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婴幼儿后颅凹肿瘤的常见症状为呕吐和共济失调.43例中,肿瘤全切除32例(74.4%),近全切除8例(18.6%),大部切除3例(7.0%),本组无手术死亡.33例随访13个月~7年,其中术后放疗13例,12例存活,1例术后2年死亡;术后未放疗的20例患儿中,8例存活,12例于术后2个月~2年死亡.结论 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是良好预后的关键.恶性肿瘤单纯手术预后不好,术后分子病理学指导下的放化疗是今后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有效镇痛时间及副作用尚不能令人满意。我院应用吗啡复合液于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后止痛,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86例,ASA均Ⅰ级,年龄20~55岁。其中妇科手术50例,主要为子宫...  相似文献   

8.
CT检查40例儿童后颅凹肿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分析儿童后颅凹肿瘤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误诊原因,研究其扫描方法,提高CT检查准确性。方法 收集我院儿童后颅凹肿瘤40例,其中普通CT扫描20例,螺旋CT扫描20例,40例病人中32例行CT强化扫描。将其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40例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CT检查阳性显示为38例,漏诊2例,显示率为97.5%,术前CT检查定性误诊11例,准确率为72.5%。结论 选择适合的CT扫描技术与方法。消除儿童后颅凹骨迹伪影等干扰的影响。可提高儿童后颅凹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后颅凹肿瘤术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总结经验,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观察护理后颅凹肿瘤术后患者共50例,对其术前准备、护理及术后护理摸索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50例病人通过细致周密的观察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通过对50例病人的观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低位斜角肌间沟臂丛阻滞行上肢手术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以来上肢手术行低位斜角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150例,并与斜角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10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实验组ASAⅠ~Ⅱ级患者150例,男性95例,女性55例;年龄18~62岁;体质量55~82kg。其...  相似文献   

11.
鞍区肿瘤的CT影像分析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职工医院CT科毛淑华,赵素岗1临床资料①资料与方法本文报告了2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垂体瘤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8~55岁。颅咽管瘤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6~28岁。鞍结节脑膜瘤4例,其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额颞-颞下入路对中颅凹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优点.[方法] 回顾分析5例经额颞-颞下入路手术切除中颅凹型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资料.4例全切,1例大部切,海绵窦内有残留.2例断颧弓.[结果] 术后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病人术后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术后1月恢复;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抗炎治疗和腰大池置管引流痊愈.本组无死亡病例.1例大部切病人术后行γ刀治疗,复查MRI,残存肿瘤无增大.[结论] 经额颞-颞下入路对切除中颅凹型三叉神经鞘瘤具有创伤小,距离近,显露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芬太尼预防臂丛阻滞中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余 《中原医刊》1999,26(1):50-50
我们对芬太尼预防臂丛阻滞中心血管副反应的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60例病人,男36例,女24例,年龄20~55岁,体重52~846kg,ASAⅠ~Ⅱ级,术前检查无心、肺、脑严重并发症。将病人随机分为二组,A组(n=3...  相似文献   

14.
手术后镇痛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我院40例择期手术病人应用自控镇痛 (以下简称PCA)法的镇痛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学家学会 (ASA)1~2级术后病人40例 ,其中男性17例 ,女性23例。分观察组 (以下简称PCA组 )和对照组 ,每组各20例。PCA组的年龄为 (40 45±13 55)岁 ,对照组年龄为(43 75±14 40)岁。两组病人均为产科、妇科、外科和泌尿科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PCA组病人术毕将硬膜外导管连接craseby9300型微电脑PCA泵及配套注射器 ,持续泵入0 .05 %吗…  相似文献   

15.
1994~1997年,我们应用自体免疫细胞(LAK,CD3AK,TAL和TIL)加IL-2和单用IL-2,对120余例肿瘤病人进行了治疗。本文对疗程较为完整,资料较齐全的39例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39例肿瘤病人来自青岛医学院第...  相似文献   

16.
我科1992年10月至1994年3月对食管及肺部肿瘤病人开胸术后行硬膜外镇痛治疗,结果不但获得了较好的止痛效果,而且改善了病人的通气功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病人康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病人,术前ASA分级为Ⅰ~...  相似文献   

17.
钻颅引流术是一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我院1993年6月~1997年5月共收治CSDH并行钻颅引流术55例,其中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现结合文献对此进行探讨,从而更好地预防其发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8例,女...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AD)病情凶险,多数病人在发病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因其波及多脏器,临床表现不一,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以下肢瘫为突出症状的AD患者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5岁(42~65岁)。均有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19.
颅后凹肿瘤常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引起脑积水。我们自1978年1月~1983年1月5年间共收治颅后凹肿瘤68例,58例继发有脑积水,肿瘤切除前先行脑室外引流,对肿瘤切除颇有裨益。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并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在围术期广泛使用急性等客血液稀释法和自体输血等措施减少异体输血量,但其对颅内压的影响较少报道,作者在为颅脑手术的病人施行急性等客血液稀释(AIHD)的同时观察了颅内压(ICP)的变化,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期颅内占位病灶切除的手术病人10例,ASA1~2级,年龄18~68岁,男7例,女3例,体重61.22±9.74Kg,10例病人的病理诊断为垂体瘤4例,胶质瘤3例,脑膜瘤、颅咽管瘤、胆脂瘤各1例,肿瘤大小为61.53±59.29cm~3。术前均无明显ICP增高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