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束流匹配的加速器进行计划设计,比较计划参数,验证交叉执行的差异及通过率,验证束流匹配的可行性及可靠性。选取头颈、胸部和腹盆部共15例病例,分别设计Clinac iX和Trilogy两个不同治疗机的三维适形计划(3D-CRT);另选头颈、胸部和腹盆部共15例病例,分别设计两个不同治疗机的调强计划(IMRT)。比较相同计划类型不同治疗机的计划差异,评价指标包括靶区PTV的D98%、D2%、Dmax,晶体Dmax、脑干Dmax、左右肺V5 Gy、双肺V20 Gy、脊髓Dmax、膀胱D50%、小肠D2 cc、股骨头V40 Gy等危及器官及治疗机跳数MU。并对治疗机执行计划进行点剂量和面剂量验证。PTV的D98%、D2%、Dmax剂量差异最大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52%±0.30%、0.53%±0.45%、-0.55%±0.17%,危及器官剂量差异最大平均值为膀胱D50%(0.94%±0.84%);Clinac iX和Trilogy治疗机执行所有计划的最大绝对剂量偏差分别为2.36%和-2.80%。MatriXX和PV的γ验证通过率结果平均值分别在97.00%和96.00%以上,Clinac iX最小值为95.40%,Trilogy最小值为95.90%。两台经过束流匹配的治疗机之间交换执行计划的剂量学偏差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各项参数能精准执行,必要时可以在两台治疗机之间交换执行计划,保证病人放疗疗程完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rcCHECK-3DVH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三维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基于Monaco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的20例鼻咽癌患者VMAT计划,利用ArcCHECK-3DVH系统进行患者计划的验证。比较TPS计算剂量与ArcCHECK-3DVH系统基于测量重建剂量的三维γ通过率(3%/3 mm, TH=10%),以及靶区剂量参数[D98%]、[D2%]和[Dmean]与危及器官剂量参数[Dmax]和[Dmean]等。结果:患者计划验证的三维γ通过率为98.20%(97.75%, 99.20%),TPS计算靶区内剂量和ArcCHECK-3DVH重建的剂量在[D98%]、[D2%]和[Dmean]参数上的差异值大部分小于3%,极个别情况的最大差异值在5%以内,绝大部分患者除PGTVnd外的各个靶区γ通过率为90%以上;各个危及器官对应的[Dmax]和[Dmean]剂量参数差异值均小于6%,γ通过率均在93%以上。结论:ArcCHECK-3DVH系统重建的剂量结果与TPS计算结果符合较好,为鼻咽癌VMAT计划剂量验证提供了丰富的剂量参数信息,有助于患者治疗计划的质量验证。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IMRT与VMAT治疗的计划与剂量验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IMRT与VMAT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计划与剂量验证。方法:对8位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了7野IMRT计划,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比较分析各计划参数,并对各计划进行治疗前的剂量验证。结果:鼻咽癌的IM-RT,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分别为百分之99.00±0.79,89.92±6.32和97.98±1.29;γ分析相对剂量通过率分别为百分之91.91±4.64,97.65±1.45和97.36±2.25。IMRT,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的优化时间分别为:4.74±1.06,20.8±4.83和40.36±12.55分钟;所需要的出束时间分别为:11.01±0.43,1.75±0.07和4.01±0.28分钟;所需的MU平均值分别为1020.88±106.95,425.88±25.34和566.38±54.38。结论:对于鼻咽癌病人,单弧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不够,双弧VMAT计划可获得与IMRT相似的靶区覆盖率,同时减少所需的MU与出束时间。现有加速器与计划系统能够准确地计算和执行VMAT计划。  相似文献   

4.
目的:非晶硅电子射野影像装置(a-Si EPID)分别与Arc CHECK和二维电离室矩阵(PTW729)两种验证技术在宫颈癌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随机选取40例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病例。在相应的模体上分别设计出验证计划,将验证计划分为VMAT和IMRT两组,利用a-Si EPID和Arc CHECK验证VMAT计划,a-Si EPID和PTW729验证IMRT计划,在UNIQUE加速器上进行验证。采用γ分析方法(3%,3 mm,10%标准),比较两组验证计划的相对剂量与绝对剂量通过率和X、Y方向的profile。结果:VMAT组:Arc CHECK的绝对剂量通过率为(97.73±1.98)%,相对剂量通过率为(96.96±2.34)%;a-Si EPID的绝对剂量通过率为(97.58±1.88)%,相对剂量通过率为(98.13±1.47)%。IMRT组:PTW729的绝对剂量通过率为(98.48±1.89)%,相对剂量通过率为(97.32±1.56)%;a-Si EPID的绝对剂量通过率为(98.74±1.77)%,相对剂量通过率为(97.98±1.65)%。同时两组X、Y方向的profile理论与实测很相近,理论剂量分布图与实测计算剂量分布图在高低剂量点分布上重合度较高。结论:3种验证技术的结果在剂量学上没有明显差异,但a-Si EPID具有成像分辨率高、图像处理快捷、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IBA Compass系统对Varian Eclipse计划系统各向异性解析算法(AAA)计算的肺癌和直肠癌计划进行验证,研究差异原因并进行分类分析。方法:分别选取肺癌和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各10例,用Compass系统在加速器实测验证,将Eclipse AAA计算的TPS Dose、Compass卷积/超分割算法(CCC)再计算的Compute Dose以及Compass通过实测并基于CCC算法重建的Reconstructed Dose进行两两对比(AAA/CR、CC/CR、AAA/CC),比较分析计划最大点剂量的10%生成的区域的Gamma结果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结果。结果:在3 mm/3%/Global标准下,直肠癌术前计划:AAA/CRγ通过率为(97.37±2.41)%,CC/CRγ通过率为(97.88±2.21)%,AAA/CCγ通过率为(99.69±0.15)%,AAA/CRγ通过率与CC/CRγ通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肺癌计划:AAA/CRγ通过率为(92.09±2.79)%,CC/CRγ通过率为(96.17±2.78)%,AAA/CCγ通过率为(98.96±1.06)%,AAA/CRγ通过率与CC/CRγ通过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用Compass验证AAA算法计划,在肺癌病例中AAA与CCC算法的差异是影响计划通过率的主要原因,在直肠癌计划中AAA与CCC算法的差异影响相对较低,通过率更多受到MLC到位精度、机架旋转精度、剂量准确度等执行不确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两台医科达直线加速器匹配后的束流特性,为临床上实现治疗计划在两台加速器上互换执行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利用IBA公司Blue Phantom2水箱采集两台加速器X射线束及电子束等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台加速器6 MV各射野%dd(10)X偏差在±0.1%之内,10 MV %dd(10)X偏差在±0.3%之内。其相对应射野条件下两档能量束流平坦度与对称性差异均在±1.5%之内,半影的最大绝对偏差为0.5 mm。两档X射线能量60°楔形野的%dd(10)X最大差异为0.8%。电子线Rp、R50、E0方面,两台加速器中各档电子线的差异皆在±1.2%之内,dmax最大绝对偏差为0.9 mm。各能量射野输出因子之间虽有偏差,但差异均较为微小。结论:两台加速器的束流特性显示出良好的数据匹配度,将为治疗计划在两台加速器上实现互换执行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晶硅电子射野影像系统(a-Si EPID)与旋转照射剂量验证仪器(Arc CHECK)在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例直肠癌VMAT病例,分别设计a-Si EPID与Arc CHECK的验证计划,并在UNIQUE加速器上进行验证。采用γ分析方法(3 mm,3%)比较两种不同验证工具的相对剂量与绝对剂量通过率、X和Y方向的profile。结果:Arc CHECK的绝对剂量通过率为(97.73±1.98)%,相对剂量通过率为(96.96±2.34)%;aSi EPID的绝对剂量通过率为(97.58±1.88)%,相对剂量通过率为(98.13±1.47)%。X、Y方向的profile理论值与实测值很相近,理论剂量分布图与实测计算剂量分布图在高低剂量点分布上重合度较高。结论:Arc CHECK和a-Si EPID的验证结果在剂量学上没有明显差异,两者在直肠癌VMAT剂量验证中都是可行的,但a-Si EPID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显示剂量即时,可以更便捷地进行VMAT剂量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在容积调强放疗(VMAT)中剂量与位置验证的方法。 方法:随机挑选10例胸中段食管癌病例在Varian Eclipse 10.0计划系统(TPS)中制定VMAT计划,使用IBA Compass 3.0剂量验证系统进行剂量测量,然后与TPS计划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靶区(PTV、CTV与GTV)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体积参数的差异,并得到其γ通过率。应用锥形束CT(CBCT)验证放疗前摆位误差,1次/周,共6周。 结果:γ分析在3 mm/3%标准下,靶区与危及器官通过率在95%以上。靶区D95%与Dmean的测量数据和TPS计算数据相差小于2%。危及器官中,双肺的V20与V30相比较于测量数据,TPS计算数据偏低,差异在1.65%以内。脊髓Dmax差异为2.23%,心脏V30、V40差异小于2%。CBCT位置验证中,前后与左右方向误差大于3 mm例数要多于头脚方向。 结论:通过Compass 3.0剂量验证系统与CBCT扫描,是保证胸中段食管癌VMAT安全和可靠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减小照射野等中心的偏移,研究照射野等中心的改变对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剂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1)使用EBT3胶片连续测量9个长方形野的剂量分布,据各照射野中心线的交汇情况分析照射野等中心的偏移情况;(2)计算、测量26例VMAT计划在二维平面探测器阵列(MatriXX)中的剂量分布,采用γ指数标准评测剂量验证(DQA)的结果。调整ElektaSynergy的参数到各照射野中心线交点集中后,重复(2)中操作,得出直线加速器调整后的相应数据。结果:照射野等中心调整前后,各照射野中心线的交点由散乱到集中,VMAT计划DQA 3%/3 mm、2%/2 mmγ通过率的平均值分别由98.02%和81.85%上升到99.68%和96.44%。结论:照射野等中心的偏移会明显降低VMAT计划DQA 2%/2 mm的γ通过率,因此,对应用VMAT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对准确性要求较高的技术,如复杂的IMRT技术、SBRT/SRS技术等)进行治疗的直线加速器,需要做对治疗有实际意义的照射野等中心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ArcCHECK模体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计划验证中的应用,并利用软件模拟摆位误差对剂量验证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45例VMAT计划,分别选取胸部肿瘤、乳腺癌和宫颈癌各15例,将ArcCHECK模体实测的剂量分布与计划系统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探究在阈值10%下,3%/3 mm和2%/2 mm时,Gamma分析与DTA分析下相对剂量(RD)与绝对剂量(AD)的通过率。利用SUNnuclear公司Sunpatient软件将计划系统计算的剂量分布与实际测量的剂量分布进行对比,并利用软件模拟旋转误差,分别旋转±0.5°、±1°、±1.5°、±2°,将旋转后的剂量分布与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分布对比,得到旋转误差下的计划验证通过率;同样利用软件模拟平移误差,分别向X、Y方向平移±1、±2、±3、±5 mm后进行剂量分布对比,得到平移误差下的计划验证通过率。结果:当阈值选择10%、3%/3 mm时,Gamma分析时,RD与AD下各部位的通过率基本达到95%及以上,DTA分析时,RD和AD下各部位的通过率基本达到90%及以上。当阈值选择10%、2%/2 mm时,各部位肿瘤VMAT计划的验证通过率无论在Gamma还是DTA分析时,RD和AD的平均通过率只有80%左右。存在误差时,旋转误差大于等于1°时,各部位肿瘤VMAT计划验证在两种分析方法下通过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5;X方向和Y方向平移误差大于等于3 mm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5。结论:ArcCHECK模体能很好地应用于VMAT计划的验证,阈值选择10%、3%/3 mm时,胸部肿瘤、乳腺癌和宫颈癌验证通过率均能达到95%及以上;阈值选择10%、2%/2 mm时通过率均有大幅度下降,仅有80%左右。旋转误差大于等于1°时对计划验证通过率有显著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样X方向或Y方向平移误差大于等于3 mm时,两种分析方法下的计划验证通过率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 has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treatment times while producing comparable or improved dose distributions relative to 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VMAT delivery technique, one must select a robust inverse planning too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VMAT planning techniques of three categories: anatomy-based, fluence-based and aperture-based inverse planning. We have compared these techniques in terms of the plan quality, planning efficiency and delivery efficiency. Fourtee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including six head-and-neck (HN) cases, and two cases each of prostate, pancreas, lung and partial brain. For each case, three VMAT plans were created. The first VMAT plan was generated based on the anatomical geometry. In the Elekta ERGO++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PS), segments were generated based on the beam's eye view (BEV) of the target and the organs at risk. The segment shapes were then exported to Pinnacle TPS followed by segment weight optimization and final dose calculation. The second VMAT plan was generated by converting optimized fluence maps (calculated by the Pinnacle TPS) into deliverable arcs using an in-house arc sequencer. The third VMAT plan was generated using the Pinnacle SmartArc IMRT module which is an aperture-based optimization method. All VMAT plans were delivered using an Elekta Synergy linear accelerator and the plan comparisons were made in terms of plan quality and delivery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cases of little or modest complexity such as prostate, pancreas, lung and brain, the anatomy-based approach provides similar target coverage and critical structure sparing, but less conformal dose distributions as compared to the other two approaches. For more complex HN cases, the anatomy-based approach is not able to provide clinically acceptable VMAT plans while highly conformal dose distributions were obtained using both aperture-based and fluence-based inverse planning techniques. The aperture-based approach provides improved dose conformity than the fluence-based technique in complex cas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鼻咽癌容积调强剂量验证γ通过率与计划复杂性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106例鼻咽癌容积调强计划,采用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进行剂量验证,比较测量的和计划的剂量分布,评价在不同标准(3%/3 mm、3%/2 mm、3%/1 mm、2%/2 mm)下的通过率。采用调强复杂性指数(MCS)定量评价计划的复杂性,并分析计划验证γ通过率与MCS间的关系。 结果:鼻咽癌容积调强计划在3%/3 m、3%/2 mm、3%/1 mm、2%/2 mm标准下的通过率分别为(98.49±0.95)%、(95.92±1.71)%、(89.74±2.44)%、(90.58±2.87)%。计划的平均MCS值为0.210±0.019,与通过率间(3%/3 m、3%/2 mm、3%/1 mm、2%/2 mm标准)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33(P<0.001)、0.303(P=0.002)、0.347(P<0.001)、0.267(P=0.006)。 结论:鼻咽癌容积调强计划验证γ通过率与MCS之间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DeepPlan放疗计划系统患者计划剂量计算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剂量算法准确性评估主要是针对YY 0775号和YY/T 0889号报告中的例题内容进行测量验证。临床病例验证是基于Pinnacle计划系统设计的前列腺肿瘤患者9例、胸部肿瘤患者13例和头颈部肿瘤患者5例,试验将各病例原计划优化的子野等信息直接导入DeepPlan进行重新剂量计算,比较不同计划系统得到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并用PTW VeriSoft软件对两组计算结果进行全空间剂量γ分析。结果:DeepPlan光子剂量算法通过了剂量计算准确性验证,YY 0775号报告中所有测试例题误差均在2%以内。YY/T 0889号报告中所有患者计划的γ通过率均在96.8%以上,复合野的γ通过率平均值为98.1%。在病例验证中,前列腺肿瘤病例的等中心层面2D γ通过率平均值为97.6%,3D γ通过率平均值为96.9%。胸部肿瘤病例的等中心层面2D γ通过率平均值为98.7%,3D γ通过率平均值为98.3%。头颈部肿瘤病例的中间层面2D γ通过率为98.6%,3D γ通过率平均值为98.8%。结论:通过模体实际测量和临床病例测试,验证了DeepPlan光子放疗剂量计算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PerFRACTION系统检测出Trilogy加速器上执行VMAT计划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得出该系统对VMAT计划剂量验证的诊断效能和γ通过标准。方法:随机选取两组不同解剖部位的VMAT计划(包括原始计划和引入随机误差的修改计划)。通过PerFRACTION系统检测原始计划和修改计划,测试该系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ArcCHECK模体也测试了两组同样的计划,作为参考。结果:原始和修改计划的剂量分析分别采用3%/3 mm、3%/2 mm的γ分析标准进行分析,原始计划的γ通过率均在98%和95%以上,满足AAPM TG-218报告的要求。但是,修改计划在同样的标准下,部分仍在98%和95%以上。因此,在此通过标准下修改计划中引入的误差并未能检测出,说明该γ通过标准不具有针对性,本研究计划得出针对本中心特定病种诊断效能高的γ通过标准。基于PerFRACTION系统测量工具,头颈VMAT计划γ(3%/3 mm)及γ(3%/2 mm)分析结果对应的ROC下面积(AUC)分别是0.86、0.88;盆腔VMAT计划对应的AUC值分别是0.76、0.76。同样,基于ArcCHECK模体测量工具,头颈VMAT计划γ(3%/3 mm)、γ(3%/2 mm)分析结果对应的AUC值分别是0.97、0.82;盆腔VMAT计划对应的AUC值是0.98、0.86。对比ArcCHECK模体验证结果,ROC分析表明PerFRACTION基于γ(3%/3 mm)及γ(3%/2 mm)的通过标准适合作为患者质量保证结果分析的标准。此时,头颈VMAT计划对应的γ通过标准分别是98.80%、96.32%;盆腔VMAT计划对应的γ通过标准分别是99.62%、99.36%。在此标准下,PerFRACTION系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结论:PerFRACTION系统和ArcCHECK模体验证方法同样可靠,在本文通过标准下可检测出随机误差,由于其方便、实时、敏感度高的特性,对于监测患者日常计划传输和执行情况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独立三维剂量验证在鼻咽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1例鼻咽癌患者的VMAT计划,采用Bland-Altman统计方法对基于独立三维剂量分布和实测重建三维剂量分布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从而论证独立三维剂量验证应用于鼻咽癌VMAT计划中的可行性。根据独立三维剂量验证的DVH图和γ通过率分类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鼻咽癌VMAT计划中独立三维剂量验证的最佳γ通过率阈值。结果:鼻咽癌患者的VMAT计划中,两种验证方法有95.34%的测试点落在一致性界限内,因此两种验证方法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ROC曲线和AUC值,选取结构PTV2参数用于γ通过率评价时效果最好,其最佳阈值为95.41%。结论:独立三维剂量验证可以检验计划系统计算的准确性,快速地对计划进行治疗前的验证。最佳阈值有助于对放疗计划进行筛查,为放疗计划的准确实施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模体实验对PTW Octavius 1600SR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进行临床应用前性能测试,评估其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计划进行剂量验证的可行性。方法:选用PTW Octavius 1600SRS体模的CT图像,模拟勾画7个球形靶区,中心靶区(PTV0)直径大小为3 cm,其余各靶区直径大小分别为1.0 cm(2个)、1.5 cm(2个)和2.0 cm(2个),各靶区中心点距PTV0中心点距离为3~6 cm。设置PTV0的中心点为计划中心,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制定SBRT计划(Plan0),处方剂量为8 Gy×3 F。实验分别对Plan0引入临床常见偏差,包括叶片MLC位置偏差(1、2、3 mm)、计划中心点(ISO)位置偏差(1、2、3 mm)和机架位置偏差(0.5°、1.0°、2.0°),并生成相应的偏差计划。使用1600SRS验证系统分别对原计划和偏差计划进行测量,比较两者γ通过率和靶区覆盖率的差别,以评估系统对放疗剂量偏差的敏感性。另外,对6例临床SBRT计划进行治疗前剂量验证,并与EPID验证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估其临床计划验证性能。结果:1600SRS验证系统对MLC偏差检测非常敏感,当MLC出现1 mm偏差时,其γ通过率与各靶区覆盖率均出现显著下降,且随着MLC偏差变大,其下降越明显。当MLC出现3 mm偏差时,(3 mm/3%)和(2 mm/3%)的γ通过率分别从99.6%和98.0%下降至92.8%和81.7%,7个靶区体积的覆盖率(V98%)平均下降(58.8±6.8)%。1600SRS对机架旋转偏差和ISO平移误差检测亦敏感,在机架旋转出现2°偏差或ISO出现3 mm偏差时,其(2 mm/2%)的γ通过率分别从95.1%下降至89.5%或86.2%。另外,6例临床SBRT放疗计划的(2 mm/3%)γ通过率平均为(95.5±1.5)%。结论:Octavius 1600SRS能敏感地检测出SBRT计划中MLC到位偏差、机架旋转角度偏差与ISO偏差,能较好地应用于SBRT计划的治疗前剂量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SRS MapCHECK和EDOSE对立体定向放疗(SRT)计划进行剂量验证,并比较它们的验证结果。方法:首先比较两种系统在不同方野(2 cm×2 cm、4 cm×4 cm、6 cm×6 cm、10 cm×10 cm)的γ通过率(3%/3 mm),然后选择29例SRT计划,分析两种系统在不同γ标准下的绝对剂量通过率,最后分析EDOSE建立的4种不同物理模型对SRT计划剂量验证的影响。结果:SRS MapCHECK在所有方野和29例SRT计划的绝对剂量γ通过率均高于EDOSE,两者的验证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SRS MapCHECK及EDOSE在29例SRT计划的γ通过率(2%/2 mm)分别是为98.60%±2.14%和96.53%±2.41%。基于EDOSE的不同物理模型验证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平均γ通过率(2%/2 mm)偏差为1.8%~5.1%。结论:SRS MapCHECK和EDOSE系统均满足SRT计划剂量验证的要求,且SRS MapCHECK的剂量验证通过率优于EDOSE;不同的EDOSE物理模型对SRT计划剂量验证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