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双面液膜反转方案,竖直布置2组或2组以上交叉双尺度波纹板束为传热面,在上板束各对板底部设置耙形导流器,交叉地将上板束各对板两侧的液膜引至下板束异侧,然后利用液膜与具有水平沟槽的波纹板片上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反转后的下降液膜均匀化,以此实现液膜反转和交叉双尺度波纹板技术的复合强化。建立了溴化锂水溶液在2段光滑平板上降膜反转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了反转液膜前后液膜内流场、温度场、质量分数分布计算结果,并讨论了溴化锂水溶液降膜吸收传热和传质过程中反转次数对传热和传质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3种结构(矩形、梯形和三角形)的波纹板薄膜流动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波纹结构对薄膜流动特性的影响。数值计算使用Open FOAM软件中基于VOF(Volume of Fluid)法的多相流求解器,得到3种波纹板薄膜自由表面位置。研究发现三角形波纹板薄膜波动特性最佳,矩形最次;并且分析了薄膜流动与相间传热传质的关联性,研究结论可以为填料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换热器是一种传递热量节能设备,在石油、冶金、电力等行业已有广泛应用。近年来,能源紧缺,材料费用上涨,节能减排成为我国"十三五"重要战略举措,对高效节能换热器的研究已成为换热领域研究的热点。高效换热异型强化管的传热机理是通过特殊加工,增大传热面积,建立无源扰动来增大传热系数,强化传热效果。论述了各种高效异型强化管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异型管的应用原则及依据,并概述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张轮亭  邱丽灿  王臣 《当代化工》2014,(11):2322-2324,2327
管壳式换热器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广泛,其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与国外高效节能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分别从管侧、壳侧和整体结构改进三方面分析了管壳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效果及特点,最后提出了强化传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波形对波纹板换热性能产生的影响,建立了不同波高下的三角形、正弦形波纹板间通道的局部三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各通道不同工况下的努塞尔数Nu和摩擦因子f,并对不同参数波纹板的Nu和f进行了比较。同时,文中引入了二次流强度概念,将其改进为适用于波纹板间通道换热情景的平均壁面涡强概念,定量分析了平均壁面涡强与Nu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壁面涡强与Nu间存在定量对应关系,同样情况下,大波高的三角形波纹通道有着更大的Nu,f和壁面平均涡强;而通过牺牲阻力来增强波纹通道内漩涡强度进一步增强换热,是一个随阻力增大收益逐渐降低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波纹板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波纹板式换热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波纹板内、外流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板内流体流动研究表明,流体在板内流动时存在流动死区,在这些区域里传热效果很差,导致板壁面出现热点。板间烟气流动研究表明,板片的凹凸波纹结构,起到了强化烟气侧传热的作用,其中凸波纹的作用要明显优于凹波纹,同时波纹板片式换热器的凹波纹区域存在一定的烟气脱体现象。该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对提高波纹板式燃气热水器的换热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炎 《广东化工》2009,36(7):308-309
波纹板换热器由于传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少,热损失小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对波纹板换热器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测试了流体流速对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指出在换热器选型时,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使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与经济性之间达到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8.
以"面向对象的通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ECSS"为平台,在其原来模块计算父类基础上设计了板式换热器模块计算子类,做出了板式换热器计算的数学模型,开发出了基于ECSS平台的板式换热器计算软件.可以对板片形式为等边三角形波纹板、不等边三角形波纹板、带褶三角形波纹板和不带褶三角形波纹板,流体的流道形式为1/1、1/2、1/3、1/4、2/2、3/3、4/4等流形的板式换热器进行计算.通过实例表明该软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可以应用于实际的工程计算中.  相似文献   

9.
本设计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板壳结构换热器,主要由壳体和网状波纹板传热元件组成的板束构成。其特征是由两块经中间点焊和周边密封焊的波纹板连成的板腔形成一平面网状流体通道,在板腔外侧和壳体之间形成另一流体通道,波纹板传热元件一端与若干金属窄条拼焊成管板,另一端与一半圆形集箱连接形成板束。本设计与现有换热器比较具有耐温抗压、高效传热、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及适用范围广的综合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太阳棒纵向流管束针翅温度场及管束传热压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强化传热技术迅速发展以适应节能和节约原材料的要求。太阳棒管以其能够扩大传热面,增强流体湍流度,消除流体流动时产生的旋涡死滞区,提高传热系数以及制造工艺简单,运行污染轻的特点,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温度场分析出发,以壳程三角形排列的单元管束为研究对象,在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纵向冲刷太阳棒管束的情况下研究了太阳棒针翅温度场分布、太阳棒管束传热膜系数及流体压降。  相似文献   

11.
况蕾 《聚酯工业》2014,27(6):35-37
从节能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空压站压缩热的合理利用进行探讨,对空气干燥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空压站的干燥设备选型和优化的节能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玻璃熔制效率的关键及熔窑大幅节能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强  杨宏  吴亚丽  茅力佐 《玻璃》2007,34(1):14-20
从熔制玻璃的工艺和熔窑运行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玻璃熔制过程对能量的需求和熔窑结构对散热能耗的工艺需求,探讨影响玻璃熔制效率的关键因素,阐述了大幅节能降耗工艺变革方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炼铁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其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由其所带来的严峻的能耗和环保问题. 基于钢铁企业的碳素流和能量流,分析了其节能减排的核心问题以及节能潜力点,认为炼铁系统的减排主要在于减少煤焦等含碳燃料的消耗,节能主要在于高效地利用炉顶煤气的显热和潜热,以及充分利用炉渣显热. 分析了当前较先进的炼铁系统节能减排技术,如喷吹焦炉煤气、喷吹塑料、全氧鼓风、高炉渣显热回收等,这些技术均是在高炉工艺基础上开发的,其普及程度对中国炼铁产业的节能减排至关重要. 展望了炼铁系统节能减排未来的研究方向,短期应深入研究燃料消耗机理,提高煤焦等燃料的利用效率,同时调整高炉系统能源结构,拓展更多清洁能源为炼铁系统所用,开源节流. 长期应深入思考炼铁系统碳脱氧还原的本质,着手新工艺的探索性研究,以从本质上改变炼铁工艺高能耗高排放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火积)理论及其在化工过程节能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力  冯园丽  项曙光 《化工学报》2016,67(12):4915-4921
(火积)和(火积)耗散极值原理的提出,为化工过程系统节能开辟了新的方向。阐述了(火积)的物理意义、(火积)是过程量等(火积)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火积)在换热器设计、热力学过程中的不可逆性、换热网络综合等方面的应用情况综述了(火积)理论在化工过程系统节能中的最新应用进展。重点围绕(火积)耗散率与熵产率的异同点比较分析、(火积)耗散极值原理与换热网络综合结合等方面,阐述了(火积)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无冷凝器及再沸器的热集成蒸馏塔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馏塔内部热集成技术系指同一塔内通过精馏段和提馏段之间的热量集成。介绍了内部热集成蒸馏塔的结构、特点、节能原理以及发展概况。该项技术被认为是最具节能潜力的新型蒸馏技术之一,与传统蒸馏塔相比,内部热集成蒸馏塔节能可达到30%—60%。近年来,塔内部热集成技术研究呈现加速发展的势态,国外学者已成功地完成了中试,并开始工业化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雷明华 《广州化工》2012,40(11):18-20
随着近代工业化的推进,低碳工业势不可挡,工业领域相继出现了各种对传统换热器改造的高效节能换热器;但要达到整个生产体系的合理化和能源上的节约,单单是提高换热器的效能不可能接近完美的效果。本文就石油化工领域的实际工况,综述不同种类的换热器的应用环境和换热器的节能研究进展,以及在除垢、问题故障处理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曹新波  周荣琪  段占庭 《化工学报》2006,57(6):1351-1356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精馏节能技术——塔内换热精馏.对塔内换热精馏的概念及其节能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表明,它尤其适合于塔顶、塔釜温差较大的场合.指出实现塔内换热精馏的关键是寻找既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又有良好的传质性能的内构件,并介绍了一种内构件——垂直翅片管,建立了塔内换热精馏的平衡级模型——MESHQ方程组,提出一种利用PRO/Ⅱ计算塔内换热精馏的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注塑机驱动系统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节能是注塑机科技进步的重要特征。对注塑机的节能注射成形技术、节能执行机构、节能动力驱动系统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只有创新节能的动力驱动系统节能,才能达到满意的节能效果。分析了几种驱动节能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把节能技术作为提高注塑机技术之一来创新开拓,才能使节能技术不断地深入发展。阐明了伺服泵控缸系统的节能原理,对不同负载的能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伺服泵控制缸系统有明显的节能效果,特别是在低速度或轻载时,节能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王晓玲 《广州化工》2010,38(7):199-200,217
简述茂名石化利用螺杆膨胀机回收高压聚乙烯装置副产低压蒸汽余热发电工艺,本文介绍了螺杆膨胀机发电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技术特点、应用范围、应用方式及经济、节能效益。利用螺杆膨胀机回收蒸汽余热进行发电,发电后产生的凝液达到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提高余热综合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节电、获得高效益的目的。并认为螺杆膨胀动力机将在石油化工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程凡宝 《聚酯工业》2010,23(3):51-53
介绍了BOPET生产线横拉机的能耗及配置转轮式热量回收装置的情况;对该热量回收装置的种类、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维护保养及节能效益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