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桂林旅专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现状,并提出合理性建议,有利于学校有关部门开展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300名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本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基础知识,但有较好的营养态度,并且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结论: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本校学生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宣传,以及对饮食行为进行合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桂林旅专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现状,并提出合理性建议,有利于学校有关部门开展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300名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本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基础知识,但有较好的营养态度,并且愿意接受更多的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结论: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本校学生营养知识方面的教育与宣传,以及对饮食行为进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对初中生进行营养宣教,并评价营养宣教的效果,为在初中生中开展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5所中学(其中示范校2所、普通校1所)初一、初二的学生1215名,进行营养“K-A-P”调查。然后,从中抽取1所学校初一年级的29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教,并进行宣教后的问卷调查与结果比较及效果评价。结果:本次调查的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66.9±15.4、6;5.5±I6.9、65.3±10.7,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同期调查结果。参与营养宣教的学生干预后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显著高于营养知识宣教前水平。结论:营养宣教对提高初中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把营养教育纳入到重点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大学生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分别从营养饮食、饮食习惯等方面对安徽省大学生营养情况进行概述和总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效的900份调查问卷中,男生485人、女生415人,平均年龄为20.81±2.0;55。大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问题较严重,常吃方便面、油炸食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1%;男女生对于营养搭配的重视程度类似(P〉O.05);饮食搭配的关注度、早餐的认知度是发生饮食不规律的危险因素(0R〉1),而城市类型、每月饮食消费水平是发生饮食不规律的保护因素(OR〈1)。结论:对此次饮食习惯的研究后,大学生应加强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和意识。  相似文献   

5.
膳食指导是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原则基础上作具体的指导。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各有不同的特点,同时食物的不同品种间的营养素含量差异很大,有必要作不同的指导。下面就营养素需求差异大的人群——中老年人的膳食作一具体指导。1.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当配以动物性食物,不偏食、不偏味,定时进餐,饮食不过饱,每天有适量的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以维持正常体重。少吃油炸、烧、烤和熏制食品,不吃腐败变质食物。老年人应选食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2.主食应米、面兼食,并配合适量粗粮、杂粮、干豆类和薯类。每天应吃谷类、干…  相似文献   

6.
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现状,为开展营养教育及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57名在校大学生,以问卷的方式调查他们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结果: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平均得分为10.48、13.58、11.00;医学类学生营养知识得分较高,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营养态度各类学生均较好,但饮食行为均存在一定问题。大多数学生希望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行为。结论:针对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现状,需要从多方面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达到均衡营养、合理膳食,以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肺结核患者愈后膳食情况、营养知识及相关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为促进肺结核患者愈后健康恢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县愈后肺结核患者545例,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膳食营养状况、营养知识及营养相关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膳食情况调查显示,愈后肺结核患者每日三餐不规律者143例,占26.34%;一周饮食中种类〈5种者及很少吃奶蛋肉类者分别占26.34%和43.12%;常吃较成食物者176例,占32.29%;BMI〈18.5者67例,占12.11%;食欲不佳者45例,占8.26%;患者愈后膳食种类较患病时有明显提高(P〈0.001),平均食用种类为5.2种。影响肺结核患者愈后膳食种类的因素主要为性别(P〈0.05)和知识知晓率(P〈0.001)。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仍有呼吸困难者或气喘者92例,占16.88%;常感乏力者216例,占39.63%。肺结核患者愈后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率为68.69%;对哪种食物含铁较多的知晓率是42.02%;对常吃什么食物可以防治贫血知晓率43.30%;治愈后的肺结核患者对人体超重/肥胖容易引起哪些疾病知晓率为58.70%;引起糖尿病的原因知晓率是49.91%;糖尿病患者是否比正常人更易患肺结核知晓率67.52%;肺结核患者是否比正常人更易惠糖尿病知晓率57.43%;肺结核患者是否比正常人更易患糖尿病知晓率57.43%。治愈后的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4.6%,影响知晓率的主要因素为文化水平(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愈后膳食结构仍不够合理,膳食营养知识以及营养相关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营养教育对师范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促进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对山西师范大学3000名选修《营养与健康》课程的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进行调查后开展营养健康教育,评价了营养教育前、后的效果。结果表明,营养教育前学生营养知识极度匮乏,不懂得如何搭配饮食,选取食物时主要依靠食物的价格;教育后学生对营养知识知晓率大大提高,认为现在的饮食对以后的健康有极大影响,并会根据食物的营养价值选择食物。这说明营养教育的开展对师范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在师范院校开设有关营养教育的课程。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新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对其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分专业班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95名新生进行营养知识一态度一行为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其营养知识得分≥80分者为278人,占40.00%;应用知识得分偏低,仅占24.06%的171人;40.29%的学生有不良饮食行为,选择食物较单一,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可见应加强高校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新生进行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目的:调查珠海社区常住居民的营养KAP(知识(K)、态度(A)、行为(P))、食物消费、膳食结构及营养需求。方法:随机选取珠海市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营养KAP、膳食结构和相关疾病状况。结果:15.82%以上的居民饮食不规律;60%以上居民对粗粮、豆制品、鱼虾类海产品以及奶类制品的摄入量不足,超过2/3社区居民作息时间不足,经常熬夜。改善以上三方面不足,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评价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信行(KAP)水平,为幼儿园建立科学有效的营养教育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4所一级一类幼儿园共907名家长,采用问卷的方式开展营养KAP现况调查。结果:家庭收入、学历、职业、培训对家长的营养知信行水平影响显著(P<0.05)。家长营养知识得分的及格率为86.87%,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知识结构需要完善。营养教育培训显著影响家长的营养知识和行为(P<0.05),但对家长营养态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家长的营养知、信、行三者之间相关性都不强,不具一致性。90%以上的幼儿家长对于营养教育持积极态度,希望自己和幼儿接受营养教育,同时也希望幼儿园和国家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及儿童营养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北京和上海市高校教师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教育管理部门针对高校教师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上海两所高校教师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73%的高校教师营养基础知识良好,营养误区(58%)和常见病(52%)方面的营养知识普遍欠缺。94%的高校教师希望多渠道更准确便捷的获得营养知识,26%认为有些宣传不规范不全面。规律进食一日三餐的高校教师占比82%,不经常吃水果和奶类的各占16%和55%,33%饮水不足1 500mL。40岁以上教师营养知识和行为优于低年龄段教师(P0.05)。结论:高校教师基础营养知识水平良好,存在很多营养误区,疾病营养预防知识欠缺。营养态度积极,营养行为存在不合理之处,需关注高校教师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高职院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进行膳食指导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某高职院校12个系,每个系随机抽取10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的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得分的及格率仅为59.3%,不同性别、文理科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女生、理科生得分高;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普遍较好,其中,90.8%认为合理膳食与健康关系很大、52.7%愿意选修营养方面的课程或参加相关讲座;调查学生中存在不合理的营养行为,96.7%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挑食偏食,有吃夜宵和零食习惯的人分别占80.9%和71.7%,仅29.2%的学生一日三餐饮食规律等。结论:应加强学生的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合理膳食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城镇居民对营养保健的需求及态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教育与干预指导。方法:抽样调查攀枝花市44个社区的常住居民413户,有效问卷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攀枝花市城镇居民对"膳食指南"的知晓率不高;期望获取的营养知识主要是营养保健基础知识和营养相关疾病保健知识;67.8%被调查对象认为营养保健知识重要,女性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更愿意用营养保健知识指导生活;居民获取营养保健知识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学校和报纸,科普宣教是其期望获取知识的方式。结论:攀枝花市城镇居民对"膳食指南"认知度较低,对营养保健知识需求较大,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攀枝花市城市居民食物结构及饮食习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定攀枝花市城市居民营养干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对攀枝花市城区44个社区413户常住居民的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进行抽样调查,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中不能每天定时用餐和吃早餐的占比为47.1%和34.1%;不能每天吃米面等主食、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的分别占22.4%、14.6%、50.7%、65.4%和99.0%;不能每天吃蛋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和乳及其制品的占比为74.9%、88.8%和76.6%。结论:攀枝花市城市居民中大部分被调查对象的食物结构不合理、有不良饮食习惯,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开展营养知识普及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青年医务人员的值班期间的膳食摄入与营养健康现状,为有效改善医务人员营养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医院年龄18—40岁的各系列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身高、体重、膳食摄入变化情况,回收有效问卷218份。结果:医务人员营养不良比例总计22%(49/218),其中营养过剩19%(42/218),营养不足3%(7/218),医生和医技人员体质指数和营养过剩的发生率均高于护士(P0.05)。医生营养摄入受损发生率(17%)高于护士和医技人员(P0.05)。高年龄组医务人员体质指数和营养过剩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年龄组医务人员,营养不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低年龄组医务人员(P0.05)。结论:医务人员膳食摄入和营养健康现状有待于改善,需采取有效措施关注医务人员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住院天数≥14d的336例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观察营养支持方式与住院天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患者入院后第2d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除体重指数采用中国标准外,其余与NRS2002方法一致),并于出院时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应用情况。结果:336例住院天数≥14天的患者中完成NRS2002筛查的患者325例,NRS2002适用率为96.73%。存在营养风险(NRS≥3分)患者117例,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36.00%。手术科室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7.36%,非手术科室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4.27%,不存在差异(χ2=0.333,P=0.564)。其中70.94%的患者得到了营养支持,手术科室的营养支持率(79.41%)高于非手术科室(59.18%),支持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3,P=0.017)。营养支持多延后于营养风险筛查后3—4d。手术科室患者入院后7d内营养支持以全肠外营养为主,占62%,14d时肠外营养(全肠外、肠外肠内并用)仍占63%。非手术科室7d内的肠外营养(全肠外、肠外肠内并用)支持率79%,14d时以肠内营养为主,占71%。手术科室的平均住院天数多于非手术科室(F=3.991,P=0.001)。结论:住院天数≥14d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比例较高,肠外营养的过度使用情况比较严重,应推广和应用基于证据支持的营养指南来改善此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