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VEGF、bFGF血清浓度变化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VEGF、bFGF浓度在评价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及其肿瘤转移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2例骨肉瘤患者术前、术后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肉瘤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性.结果:52例骨肉瘤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术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分别随原发肿瘤直径、Enneking分期、组织分化差而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术前、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和术后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之一(P <0.05).结论:术前和术后检测骨肉瘤患者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客观预测肿瘤术后转移复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bFGF含量,分析胃癌患者血清bFGF表达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组术前血清bFGF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血清bFGF的浓度下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1)。胃癌组术前血清bFGF的浓度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血清bFGF浓度是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结论:血清bFGF水平能够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复发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CR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例临床新鲜标本,其中包括15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及83例大肠癌组织中CCR1的表达情况,计算大肠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CCR1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CCR1在浸润程度深、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较晚的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浸润程度浅(P<0.05)、分化程度高(P<0.05)、无淋巴结转移(P<0.01)及Dukes分期较早(P<0.05)的大肠癌组织.CCR1表达阳性的大肠癌组织LMVD高于CCR1表达阴性的大肠癌组织LMVD(P<0.01).而CCR1表达阳性的大肠癌组织与CCR1表达阴性的大肠癌组织中,MVD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CR1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可能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增加有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VEGF表达与树突状细胞(DCs)浸润的临床意义,并且探讨其与外周血清VEGF水平及DCs活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结肠癌和癌旁组织内VEGF和S-100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结肠癌患者术前及健康受试者外周血VEGF水平,分离结肠癌患者术前和健康受试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利用TNF-α体外诱导为DCs,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CD83的表达,分析结肠癌组织VEGF表达与DCs浸润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外周血清VEGF水平及DCs活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结肠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较结肠癌旁组织显著提高(P0.01),S-100蛋白阳性表达率较结肠癌旁组织显著降低(P0.01);2结肠癌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较健康受试者显著升高(P0.01),而外周血DCs中CD83水平较健康受试者显著降低(P0.01);3结肠癌组织VEGF和S-100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关(P0.01);4结肠癌组织VEGF表达与S-100表达呈负相关(P0.01);5结肠癌组织VEGF表达与外周血VEGF正相关(P0.01),与DCs活化水平负相关;6结肠癌组织DCs浸润程度与外周血VEGF负相关(P0.01),与DCs活化水平正相关(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VEGF表达和DCs浸润共同参与结肠癌的进展,并且VEGF可抑制DCs浸润和活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与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大肠黏膜、29例大肠腺瘤及115例大肠癌组织中LC3、Beclin-1、p53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LC3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P<0.01),且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P<0.05)。Beclin-1在大肠癌、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1),但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p53及BCL-2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逐渐增高(P<0.01),且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Beclin-1蛋白与p53蛋白相关系数为0.224 3,成正相关表达(P<0.05)。结论在大肠癌中,自噬活性的上调与凋亡能力的下调并存;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与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调作用,对其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和判断大肠癌的进展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VEGF和CEA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以及VEGF含量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结肠癌患者及正常人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检测血清VEGF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CEA含量.结果:血清VEGF和CEA检测在结肠癌患者术前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3.6%(15/28)和39.3%(11/28),二者联合诊断的阳性率为71.4%,且血清VEGF含量未降至正常的患者90%出现复发转移,本文研究同样表明结肠癌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与Duke's分期呈显著相关.而且与血清CEA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VEGF与CEA联检可提高结肠癌患者的检出率,VEGF含量与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VEGF及CEA的高表达可能提示肿瘤生长活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WIST,HIF-1α和VEGF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胃癌标本,应用SP法免疫组化检测TWIST、HIF-1α和VEGF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TWIST、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均可检测到TWIST、HIF-1α和VEGF的表达,但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TWIST的表达与浸润深度、肿瘤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性(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TWIST和(或)HIF-1α阳性表达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胃癌中TWIST、HIF-1α和VEGF的高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对预测胃癌的转移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非编码RNA LUCAT1在大肠癌及癌旁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221对大肠癌病理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中LUCAT1表达水平,两样本秩和检验比较癌与癌旁的LUCAT1表达;采用Pearsonχ^2、非条件Logistics回归、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及MDR法分析LUCAT1表达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LUCAT1在大肠癌细胞的核和浆均有表达;其在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41%(90%~210%)和98%(40%~150%),二者比较P<0.05;LUCAT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OR=2.288,95%CI:1.294~4.046,P=0.004)、性别(OR=0.540,95%CI:0.308~0.947,P=0.002)、浸润深度(OR=2.249,95%CI:1.394~4.373,P=0.002)、淋巴结转移(OR=2.061,95%CI:1.170~3.631,P=0.012)及Dukes分期(OR=2.089,95%CI:1.148~3.804,P=0.016)存在相关性;对于大肠癌患者,LUCAT1高表达和低表达时总体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个月和111个月,二者比较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LUCAT1表达为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HR=4.502,95%CI:2.865~7.072,P<0.001);降维分析结果显示LUCAT1表达联合8个危险因素结合起来评判预后效果更好,是预测大肠癌预后情况的最佳模型(CV Consistency=10/10,P=0.001)。结论大肠癌中LUCAT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存在相关性,而且LUCAT1高表达使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缩短,提示LUCAT1可作为大肠癌发生以及患者术后预后评判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酶(NOS)的含量变化及其与内毒素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酶法和比色法测定3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NO、NOS及内毒素的含量,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NO、NOS和内毒素水平明显地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内毒素水平与NO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122,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NO、NOS和内毒素水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nchor Attachment蛋白(AAP)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AP的表达,分析AAP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AAP表达水平。结果 结直肠正常肠黏膜、癌原发灶、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AAP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5%、53.0%、69.8%和80.0%;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AAP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AAP阳性率高于癌原发灶(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和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AAP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1);Dukes分期A、B、C、D期患者AAP阳性率逐渐增高,各分期之间差异显著(P<0.01)。83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AAP水平为(6.3±2.8)μg/L,显著高于30例健康志愿者的(2.2±0.9)μg/L,(t=6.976,P<0.01);Dukes分期A、B期患者血清AAP水平为(5.2±2.6)μg/L,显著低于C、D期患者的(7.1±2.9)μg/L(P<0.05)。结论 检测外周静脉血AAP水平对预测和判断结直肠癌病情和肝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肺癌患者血清SS和VEGF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了血清生长抑素(S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肺癌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双抗体夹心ELISA对31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清SS和VEGF水平测定,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S和VE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SS和VEGF呈明显正相关(r=0.6021,P<0.01)。结论:检测肺癌患者血清SS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指导临床实践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 IGF-1的含量,并探讨其手术前后血清水平变化及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确诊并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共30例为观察组,于手术前清晨及术后30 d采集空腹静脉血。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体检当日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GF-1的含量,观察血清IGF-1含量在两组中的变化规律,分析IGF-1与结直肠癌临床各参数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术前血清IGF-1水平为(200.48±42.25)ng/ml,高于观察组术后的(164.52±35.45)ng/ml和对照组的(146.26±43.1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IGF-1水平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中分化者血清IGF-1水平低于低分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分期中A+B和C+D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GF-1参与结直肠癌的病变过程,是一种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预测指标及手术切除后手术效果的评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新生血管标志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人VEGF单克隆抗体及鼠抗人因子Ⅷ相关抗原(F-8 RAg)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48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织)中VEGF和F-8 RAg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为62.5%(30/48),对照组为16.7%(8/48),χ²=64.352,P<0.01。结直肠癌组织F-8 RAg标记的MVD为100.9 ± 16.0,对照组为46.8 ± 11.9,t =18.351,P<0.01。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P<0.05)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F-8 RAg标记的MVD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VEGF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与F-8 RAg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 结论 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新生血管有良好表达,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新生血管有价值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探讨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胸苷磷酸化酶(TP)检测在消化道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89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的VEGF和TP水平,并与83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VEGF及TP水平显著高于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P<0.01,P<0.05)及健康对照组(P<0.01,P<0.01);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VEGF及TP含量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均随着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其含量分别在临床分期IV期和病理分级III级时到达最高(P<0.01,P<0.01),且消化道肿瘤患者VEGF与T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427,P=0.007)。联合检测血清中的VEGF和TP含量简便快捷,可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及肿瘤的恶性程度判断及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VEGF、SE-CAD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本文应用ELISA法对41例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SE-CAD水平进行测定,并与35名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表明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血清VEGF、SE-CAD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治疗后半年,复发组血清VEGF、SE-CAD水平又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VEGF、SE-CAD水平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二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定量检测84例胃癌患者和40例健康人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血清水平[(392.33±118.54)pg/mlVS(139.64±72.31)pg/ml,t=12.4098,P〈0.01;(692.8±14.5)mg/LVS(62.3±6.5)mg/L,t=262.3721,P〈0.01],其水平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无转移、TNM分期有关(P〈0.01),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VEGF与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75,P〈0.01)。结论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与胃癌蛳曼润、转移密切相关,术前检测血清VEGF、TGF—β1水平对预测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nm23-H1mRNA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RT-PCR定量技术,对36例大肠癌组织中nm23-H1基因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中nm23-H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腹;DukasD期中其表达显著低于DukesA、B、C期;有远处转移者其表达亦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者,提示:nm23-H1基因可能参与大肠癌的恶性进展,其表达程度与大肠癌远处或广泛转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ELISA检测了5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Endostatin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Endostatin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血清VEGF和En-dostatin的检测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一个有用的实验室指标,并可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IL-8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6例大肠癌组织IL-8表达,分析IL-8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IL-8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癌组织IL-8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肝转移及肿瘤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无关(P>0.05)。结论IL-8高表达同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