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在10L聚合釜中由TiCl4/MgCl2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合成高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时,聚合转化率对共聚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丁二烯/异戊二烯的初始摩尔比为0.2时,随着聚合转化率的升高,聚合物中丁二烯单元的平均组成下降;不同聚合转化率下共聚物丁二烯单元中反式1,4-结构摩尔分数均大于0.98,异戊二烯单元中反式1,4-结构摩尔分数均大于0.97,聚合转化率对共聚物的微观结构没有明显影响。聚合转化率提高使共聚物生胶拉伸强度提高,拉断伸长率和硬度变化不大;聚合转化率为60%的硫化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ANSYS的APDL语言开发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失效模块,实现有限元分析的参数化建模和累积失效分析.采用Solid64宴体单元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三维模型,依据改进的三维Haisin失效准则对结构单元进行失效判断,并对失效单元进行刚度退化.当失效单元贯穿所有单层时,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彻底失效.通过对铺层方式为[0/45/-45/90]s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拉伸模拟,探讨其拉伸破坏形式,得到层合结构的最终拉伸强度,并把其拉伸强度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结果与实验一致.该方法简便直观,便于工程运用.  相似文献   

3.
王琛  周徵艺  张晨赟 《塑料工业》2023,(3):139-144+128
为提高熔融沉积3D打印制件的拉伸性能,通过熔融沉积3D打印工艺制作哑铃型试样,探究填充结构对3D打印制件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平面线型及空间特征,熔融沉积3D打印制件的填充结构分为三类:平行线型填充、立体单元型填充和网格线型填充;其中,平行线型填充结构中与拉伸方向一致的填充线条(丝材本体)数量影响了3D打印制件的拉伸性能,填充线条数量越多,制件的强度和刚度越大;立体单元型填充结构中的立体单元数量影响了3D打印制件的拉伸性能,立体单元的数量越多,制件的强度和刚度越大;网格线型填充结构中的网格密度影响了3D打印制件的拉伸性能,网格密度越大,制件的强度和刚度越大;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平行线型填充结构的比强度和比刚度最大,拉伸性能最强,立体单元型填充结构的拉伸性能次之,网格线型填充结构的拉伸性能最弱。  相似文献   

4.
吴福生  王真琴 《橡胶工业》2005,52(8):469-471
研究在工业丁苯装置中聚合反应速率对乳聚丁苯橡胶(ESBR)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聚合反应速率的增大,ESBR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ESBR分子链中苯乙烯链节比例略有提高,丁二烯链节中1,2-结构和顺式1,4-结构含量略有增大;ESBR生胶门尼粘度、硫化胶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略有增大,拉断伸长率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5.
磺化丁基橡胶离聚体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磺化丁基橡胶(IIR)离聚体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氯醚橡胶及顺丁橡胶的共混。结果表明,磺化IIR离聚体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或聚丙烯的共混物在拉伸强度方面呈现协同效应,随着磺化IIR离聚体质量分数的增加,聚丙烯的熔点下降。磺化IIR离聚体与高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在拉伸强度方面呈现加和效应,而其与氯醚橡胶或顺丁橡胶的共混物在拉伸强度方面则呈现抵销效应。  相似文献   

6.
用挤出法制备了纳米CaCO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纳米CaCO3/ABS/POE/EVA)复合材料。对力学性能的测试表明,材料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而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分别通过相差显微镜(PCM)及扫描电镜(SEM)观察试样的相态结构和冲击断面的微观形态。结果表明,纳米CaCO3对弹性体有细化作用,纳米CaCO3、POE、EVA在对ABS的增韧过程中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法研究了吸水树脂、补强剂对(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体积膨胀率、硬度、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影响规律,并得出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随着吸水树脂用量的增加,吸水膨胀高分子材料的体积膨胀率升高,而硬度、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降低;高耐磨炭黑对吸水膨胀高分子材料具有补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拉伸样条放入几种常见化学试剂中浸泡一定的时间,通过测定拉伸强度的变化来表征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的耐化学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顺丁橡胶装置丁二烯回收单元的技术改造情况,改造后回收了放火炬燃烧的1.3-丁二烯,其收率可达85%,回收的1,3-丁二烯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并可直接作为顺丁橡胶聚合的单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镜对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高分子材料填料的分散性及表面与断裂界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扫描电镜能够详细观察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表面结构、微观相分离等,便于表征高分子材料微观结构形态,是分析高分子材料微观结构形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密封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粘接密封,为了系统地研究有机硅密封胶的结构-性能,采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等4种不同结构的交联剂,设计合成了4种有机硅密封胶。通过测定4种不同结构的有机硅密封胶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交联剂对有机硅密封胶的力学性能、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密度与密封胶的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交联密度是影响密封胶粘接强度和粘接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续上期)6氢化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HNBR)是一种高饱和的腈类弹性体,是将丁腈橡胶(NBR)链段上的丁二烯单元进行有选择的加氢制得的。HNBR分子链中主要包括:提供优异耐油性能和高拉伸强度的丙烯腈单元;提供良好的耐热、耐老化和低温性能的被氢化了的类似于EPR链段的丁二烯单元;提供交联所需的不饱和键的少量含有双键的丁二烯单元。与传统的丁腈橡胶相比,其分子结构特点使其不仅具有NBR的耐油、耐磨、耐低温等性能,而且还具有更优异的耐高温、耐氧化、耐臭氧、耐化学品性能,高腈HNBR的低温柔韧性更好。HNBR的工艺性能与NBR相似,…  相似文献   

13.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6,36(1):62-62
1.由南开大学高分子所承办的“第4届东亚高分子会议”将于2006年5月8日至5月11日在天津举行。会议主要内容为:(1)聚合物的合成一反应;(2)反应性与功能性聚合物;(3)聚合物的表征;(4)聚合物的结构、形态与性质等。联系人:朱晓夏、张政朴教授;Tel:022-23505046;Fax:022-23503510;E  相似文献   

14.
张宁 《塑料工业》2012,40(3):69-73
分别研究了1 250目、2 500目CaCO3以及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氯乙烯(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选用15%MBS与1 250目CaCO3复配制备出了高韧性的PVC材料。结果表明:MBS能有效提高PVC的冲击强度;1 250目CaCO3与2 500目CaCO3相比,更易于分散,增韧的效果更好;MBS与1 250目CaCO3协同增韧,使PVC冲击强度达120 kJ/m2,拉伸强度约为37 MPa,断裂伸长率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弹性体》2017,(1)
采用三乙酰丙酮钒-倍半乙基铝[V(acac)_3-Et_3Al_2Cl_3]催化体系,研究了乙烯/1-己烯和乙烯/1,3-丁二烯共聚合行为;同时利用核磁共振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流变仪等对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acac)_3-Et_3Al_2Cl_3催化乙烯/1-己烯得到的共聚物中1-己烯都是以被乙烯单元所隔离的形式而存在,铝钒物质的量比为50时该催化体系达到最高催化活性。V(acac)_3-Et_3Al_2Cl_3催化乙烯/1,3-丁二烯的共聚合得到的共聚物为嵌段共聚物,二烯烃以反式-1,4方式插入共聚物链中。  相似文献   

16.
顺丁橡胶装置采用溶液聚合方法生产顺式聚1,3-丁二烯橡胶,C6溶剂油既作为聚合反应载体,同时稀释胶液,带走大量反应热量。凝聚单元对聚1,3-丁二烯橡胶和溶剂油进行分离,同时回收溶剂油的时候造成大量的溶剂油消耗。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二氧化硅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合成二氧化硅及硅橡胶的结构性质,探究了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对硅橡胶补强性能的影响,指出了二氧化硅颗粒的大小、形态、聚结状态、表面性质和与高分子硅氧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二氧化硅对硅橡胶补强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并用实验对硅橡胶的硬度、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压缩永久变形等物理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BET比表面积180~200m^2/g,孔隙度(吸油量)为3.0~3.2mL/g,平均粒径为8~10岬的沉淀法白炭黑对硅橡胶具有很好的补强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含1,4-反式构形单元链节为主的戊二烯与丁二烯的统计高分子共聚物是在钒化物和钛的囱化物为基础的催化体系作用下制取的。文献的作者特别指出共聚物具有高的内聚强度和粘接性能。填充硫化胶的强度和弹性滞后性能、耐磨性能介于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和顺丁橡胶之间。利用戊二烯作为制备高分子共聚物的单体可以解决合理利用这种二烯的重要课题,这种二烯是在生产聚异戊二烯橡胶时生成的,产量很高。  相似文献   

19.
丙烯与丁二烯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TiCl4/Mgcl2/芴二醚/Al(Et)3催化体系进行丙烯与丁二烯的共聚合,考察了n(Al)/n(Ti)、聚合温度、丁二烯的用量等聚合工艺条件对共聚反应活性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丁二烯在共聚物中主要以嵌段形式存在,丁二烯的微观结构主要以反-1,4-结构和1,2-结构为主。当丁二烯用量从0增加到10 g时,共聚物的熔点从156.6℃降低到137.7℃,结晶度由39.3%降低到18.2%。  相似文献   

20.
纳米级CaCO3填充LDPE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高分子表面处理剂处理纳米CaCO3填充LDPE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以及高分子表面处理剂的作用,加入少量的纳米粒子,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直角撕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