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保永 《煤炭技术》2015,34(4):271-273
为了研制出适合煤矿井下水平定向钻进的定向钻机,对ZYWL-6 000DA型定向钻机的关键部件给进机构进行了设计研究。对比分析了油缸-链条给进机构与双液压缸给进机构的结构特点,设计出双液压缸给进机构;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给进机构进行了整体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2.
邹祖杰 《煤矿安全》2019,(4):132-134
为有效解决车载钻机给进托板变形及导轨啃噬破坏的难题,从其工作原理和受力特性出发,采用Abaqus软件对60 t车载钻机给进托板进行有限元分析,从理论上分析其失效原因,并据此对托板结构及选材进行优化设计。将斜撑油缸支座向两侧平移,采用网格形筋板加强托板底板刚度,选用Tri-Braze高强度耐磨钢作为托板导轨材料,并通过润滑油加注孔及锯齿形储油槽对导轨接触平面进行充分润滑。优化后的给进托板结构用于100 t车载钻机,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验证,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常江华 《煤矿机械》2014,35(5):200-201
链条倍速给进机构结构紧凑,有限设备空间内能获得较大的钻机行程,适合坑道取心钻机;但是链条传动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受载,节距会变大,长度会增加,而且传动具有冲击。复合链条张紧装置采用油缸和弹簧复合作用来张紧链条、缓解冲击,张紧油缸与给进主油缸联动,保证油缸在给进或者起拔动作时张紧油缸都由高压油驱动张紧链条,钻机在每个角度状态链条的张紧可靠。ZDY1000G型全液压坑道钻机采用复合链条张紧装置,经过工业性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李旺年 《煤矿机械》2020,41(10):127-129
针对一种非对称锚杆钻臂给进杆在工作过程中受主给进油缸的偏载推力与拉力而影响锚杆钻臂工作可靠性的问题,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给进杆进行有限元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给进杆的结构强度,为该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其他钻机类似结构的给进杆优化设计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雪锋 《煤矿机械》2023,(5):116-117
为提高钻机处理孔内事故的能力,给进装置采用2组给进起拔油缸,增大钻机的给进起拔力,在给进装置前、后端分别设计前、后稳固装置,同时针对多自由度变幅装置长定向钻孔施工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在给进装置上设计4组折叠式上下稳固装置,增强钻机长定向钻孔施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岩心钻机油路系统允许的背压值,对移动油缸及卡盘油缸等执行元件工作影响不大,主要是影响给进油缸工作.因此在油路系统中,若力图全部消除其背压,则可能造成成本高,变动量大,且不一定完全适用.若在给进油路部分为保证自重钻进消除其背压,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用钻机由于采用非对称结构形式,导致多种故障发生,影响了设备的整体性能的问题。文章在详细介绍非对称结构锚杆钻机结构形式的基础上,阐述了长进给油缸结构偏载、短进给油缸结构偏载导致的各种故障,重点分析了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方向和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长进给油缸结构偏载引起的故障包括:长进给油缸结构损坏,长进给油缸磨损加剧,耐磨条偏磨,导向不平稳;短进给油缸结构偏载引起的故障包括:短进给油缸活塞杆损坏,短进给油缸连接销损坏,短进给油缸密封和导向套磨损加剧,撑杆损坏,滑架与链条损坏。这些分析对深刻理解非对称结构锚杆钻机的结构和故障形式有一定意义,为锚杆钻机的结构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全液压动力头式钻机给进机身的动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ZDY4000L型全液压动力头式钻机为对象,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给进机身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实现了ZDY系列钻机给进机身的优化设计,为该系列钻机给进系统的动态设计提供了基础,对其他动力头式钻机给进机身的优化设计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定向钻机大推力给进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给进系统的结构设计、受力分析及导轨计算,推进液压缸选型计算与稳定性校核,液压原理及给进速度计算。通过钻机工业性试验,对设计方案的使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给进机构运行平稳,可靠性高,为钻机给进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庆修 《煤矿机械》2014,35(9):215-216
自动换杆装置主要用于辅助煤层气钻机进行钻具更换工作,通过液压控制底座、给进机身、斜撑油缸等部件实现钻具与钻机动力头的自动对接,进而实现钻具的自动加卸。底座是自动换杆装置重要的一部分,主要作为给进机身及其他部件的支撑体。底座在设计完成后进行加工和安装调试,对其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有限元软件验证,确定了优化方案。优化后的底座进行了返修和再次调试,试验证明改进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