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某复杂多金属钨钼矿选矿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某细脉浸染型复杂多金属钨钼矿,首先通过浮选回收钼、去除硫化物,然后用Fal-con离心选矿机预先抛尾得钨粗精矿,粗精矿再经摇床重选得到最终精矿.对含WO30.21%、Mo 0·049%的原矿,获得含WO3 57.41%、回收率50.55%钨精矿和含WO3 2.51%、回收率为13.42%钨富中矿,以及含Mo 35.21%、回收率为69.78%的钼精矿.该新工艺既减少了钼、硫等矿物对重选的十扰,又通过预选抛尾节约了大量摇床的投资,同时较大幅度降低了水耗和电耗,取得了较好的指标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某高含碳酸钙钨多金属矿的铜钼铋浮选尾矿进行白钨矿回收试验研究。该浮选尾矿WO3含量为0.43%,碳酸钙含量为44.62%,是白钨矿—方解石型难选白钨矿。研究了以氢氧化钠作矿浆pH调整剂配合抑制剂水玻璃和捕收剂731的常温浮选工艺回收白钨矿,并对白钨粗精矿进行了加温精选—酸浸的试验研究,以提高钨精矿品位。最终确定采用常温浮选—钨粗精矿加温精选—钨精矿酸浸工艺流程,常温浮选闭路试验获得含WO3 4.89%、WO3回收率为84.66%的白钨粗精矿,白钨粗精矿经加温精选—钨精矿酸浸获得含WO3 63.25%、回收率78.84%的合格钨精矿。实现了该高含碳酸钙铜钼铋浮选尾矿中白钨矿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复杂嵌布的高硫低钼铜多金属矿石进行了综合回收试验研究。在原矿入选品位含Cu 0.57%、含Mo 0.019%、含S 8.48%的条件下,采用铜钼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精选—铜钼分离浮选—混浮尾矿选硫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铜精矿含铜品位18.06%、铜回收率78.88%,钼精矿含钼品位45.98%、钼回收率60.22%,以及硫精矿含硫品位46.86%、硫回收率88.35%的选别指标,实现了铜钼硫多种资源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4.
对某含铜钼钨矿石进行了浮选分离工艺研究。试样为钨重选毛砂,除钨矿物外,还富含铜、钼等有价金属硫化矿物。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浮选工艺,综合回收试样中的钨、铜、钼。铜钼混合浮选时,采用高效活化剂BK546,有利于降低钨精矿的硫含量,并提高铜钼回收率。闭路试验获得钼精矿含钼57.90%、铜0.68%、钼回收率96.44%;铜精矿含铜37.32%、铜回收率99.64%;钨精矿含WO368.12%、铜0.025%、钼0.005%、钨回收率97.30%。实现了矿石中钨、铜、钼的有效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5.
对某含铜钼钨矿石进行了浮选分离工艺研究。该矿石为钨重选毛砂,除钨矿物外,还富含铜、钼等有价金属硫化矿物。根据矿石性质,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浮选工艺,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钨、铜、钼。铜钼混合浮选时,采用高效活化剂BK546,有利于矿石浮选脱硫,提高铜钼回收率,并减少钨的互含损失。闭路试验获得钼精矿含钼57.90%、铜0.68%、钼回收率96.44%;铜精矿含铜37.32%、回收率99.64%;钨精矿含WO3 68.12%、铜0.025%、钼0.005%、钨回收率97.30%。实现了矿石中钨、铜、钼的有效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低品位白钨矿选厂生产中加温精选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提高白钨粗精矿品位及回收率的试验研究,对含钨0.13%的矿样,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白钨捕收剂CK-13,工业试验取得了钨粗精矿含钨(WO3)2.55%,回收率为83.13%的选矿技术指标,白钨粗精矿品位提高了90.3%,解决了加温精选能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江西某钼铋钨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原矿的矿石性质,试验研究了钼铋混浮-精矿钼铋分离-尾矿重选回收钨的选矿工艺流程。对含钼0.24%、铋0.10%、钨(WO3)0.052%的原矿,获得了含钼52.43%、钼回收率92.15%的钼精矿;含铋37.09%、回收率75.60%的铋精矿,含铋1.85%、回收率12.16%的铋中矿、铋总回收率87.76%及含钨(WO3)65.24%、钨回收率58.22%的钨精矿。钼、铋、钨均得到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某难选钼-钨-金矿是国内罕见的以氧化钼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有几种不同类型矿石,其中石英岩类型矿石伴生硫化钼、钨和金,具有相当高的综合回收价值。针对该含金氧化钼矿氧化率高、有用矿物种类多、有用矿物特别是金矿物嵌布粒度细、矿石含泥量大的特点,试验采用"辉钼矿浮选-硫浮选-氧化钼钨(钼钨钙矿)浮选-氧化钼钨(钼钨钙矿)精矿浸出"流程综合回收钼、钨和金,在钼钨浮选段,根据矿物性质,对易选钼钨和难选钼钨分别进行回收。辉钼矿浮选采用Na_2SiO_3作调整剂,新型辉钼矿捕收剂Pm为捕收剂;硫浮选采用对金具有强捕收能力的Y-89作捕收剂;钼钨钙矿浮选采用NaOH+Na_2SiO_3为组合调整剂,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GYWA为捕收剂。对含Mo 1.01%、WO_30.137%、Au 2.45 g/t的原矿,经浮选试验,获得含Mo47.10%、Au 470.6 g/t,回收率为Mo 13.79%、Au 56.77%的辉钼矿精矿;含Mo 6.58%、Au 19.7 g/t,回收率为Mo 9.59%、Au 11.84%的硫精矿;含Mo 18.30%、WO_32.89%,回收率为Mo 72.15%、WO_381.29%的钼钨精矿。钼钨精矿(含Au约10 g/t)中金的作业浸出率为70.67%,对原矿回收率为11.59%。精矿Mo、WO_3、Au的回收率分别为95.53%、81.29%、80.20%,有效实现了多金属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钨矿山多金属硫化矿的矿石性质特点,开展了优先浮钼—铜铋混合浮选工艺、优先浮钼—浮铜—浮铋工艺和钼铜混合浮选—浮铋—浮锌的工艺流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钼铜混合浮选—浮铋—浮锌的全流程工艺,可获得含钼53.50%、回收率为92.72%的钼精矿,含铋11.30%、回收率为58.71%的铋精矿,含铜22.89%、回收率为87.62%的铜精矿,含锌55.28%、回收率为73.22%的锌精矿;而且铋精矿中含银9 000 g/t、含铅58.23%,回收率分别为66.89%、77.40%;同时浮选尾矿进一步回收可获得含钨38.52%、回收率为79.57%的钨精矿,实现了钼、铋、铜、锌、铅和钨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0.
李彦令  李荣改 《现代矿业》2015,(2):43-46,50
安徽某钨钼矿钨、钼品位低,有用矿物辉钼矿和白钨矿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不均、单体解离困难,属低品位多金属矿床。为合理开发利用该矿石,进行了优先浮选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60%的条件下,采用1粗2扫4精选钼(钼3次精选前再磨至-0.038 mm 95%)、钼扫选尾矿1粗2精(加温精选)2扫选钨、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该矿石,在最优药剂制度条件下,可获得钼精矿钼品位为44.60%、含钨0.45%、钼回收率为60.23%,钨精矿钨品位为63.93%、含钼4.90%、钨回收率为85.24%的良好指标。该工艺方案为开发利用该矿石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西某钨钼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某钨钼矿为黄铁矿化白钨矿石岩,含钨O.951%,钼0.042%。为综合回收钨和钼,试验采用先浮硫化矿,尾矿经过重选—磁选—浮选,分别获得钼品位46.53%、钼回收率37.67%的钼精矿,含WO3为71.23%、钨回收率为52.07%的黑钨精矿,含WO3为66.83%、钨回收率为21.71%的白钨精矿。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钨精矿综合品位,针对柿竹园多金属选厂工艺流程复杂,钨综合品位偏低的问题,对黑白钨混浮1次精选的粗精矿进行了强磁选、重选及浮选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玻璃+硫酸铝作抑制剂的精选浮选工艺,试验可获得钨精矿WO3品位42.58%、回收率73.67%的试验指标;结合试验,柿竹园多金属选厂将原黑白钨混浮(1粗1精3扫)+加温精选+摇床+细泥浮选的工艺流程改为黑白钨混浮(1粗2精3扫)+黑白钨分离的短流程工艺,工业试验获得了钨精矿综合品位42.59%、回收率69.56%的技术指标,钨精矿综合品位较改造前提高了10.29个百分点;新工艺流程简短、经济,且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某低品位铜钼矿含铜0.38%,含钼0.013%,矿石铜、钼品位均较低,难以获得理想的选矿指标,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以BK304为捕收剂,采用“铜钼混选—铜钼分离”工艺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钼精矿含钼41.63%,钼回收率70.71%,铜精矿含铜24.14%,铜回收率83.98%;以丁黄为捕收剂,采用“二粗二扫,粗精矿再磨后三次精选”的强化选铜工艺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铜钼混合精矿含铜23.30%,含钼0.73%,铜回收率为86.96%,钼回收率77.34%。  相似文献   

14.
在对某低品位难选斑岩型铜钼矿进行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铜钼(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脱硫精选-钼铜分离的工艺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钼43.62%、钼回收率70.41%的钼精矿、含铜24.25%、铜回收率87.14%的铜精矿以及含硫39.30%、硫回收率79.08%的硫精矿。该试验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开发利用该铜钼矿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某低硫钼多金属矿伴生铋、钨矿物品位较低,为综合回收这部分资源,在深入分析原矿性质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钼铋混浮-分离,混浮尾矿再选白钨的浮选流程。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钼精矿钼品位52.42%,回收率95.11%;铋精矿铋品位15.16%,回收率53.06%;白钨精矿含WO330.5%,回收率36.60%的选别指标,研究结果为该矿山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组合捕收剂回收某钨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由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钨矿捕收剂GYB与ZL, 对含WO3 0.81%的原矿, 进行黑钨矿和白钨矿的混合浮选, 发现GYB与ZL 的组合存在正协同作用, 并获得了含WO3 30.07%、回收率为88.79%的粗精矿。对粗精矿进行加温精选获得白钨精矿中WO3品位为68.24%, 回收率为60.02%; 精选尾矿经摇床选别获得黑钨精矿中WO3品位为66.17%, 回收率为13.74%; 次钨精矿中WO3品位为32.72%, 回收率为10.79%; 钨精矿中WO3总回收率为84.55%, 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7.
周菁  朱一民 《矿冶工程》2012,32(1):29-31,35
对黄沙坪低品位钼、铋、钨浮选尾矿进行了浮选回收萤石的试验研究。采用一粗二扫浮选回收、萤石粗精矿再磨、精选中矿1和精选中矿2再选、其余中矿顺序返回精选、精矿经强磁选获得最终萤石精矿的工艺流程,可得到CaF2品位为97.36%、回收率为57.23%的萤石精矿。  相似文献   

18.
某磁铁矿山选铁尾矿中硫化矿物以含钼、锌矿物为主,钼、锌品位较低,分别约0.026%、0.094%。为充分回收钼、锌资源,进行了全硫浮选和优先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优先浮选方案指标更为理想。通过一粗两精两扫得钼粗精矿、钼粗精矿再磨至-0.037mm占80%后,进行4次精选得钼精矿,选钼尾矿经过一粗三精二扫得锌精矿,获得钼精矿含钼46.89%、回收率68.96%,锌精矿含锌45.30%、回收率66.64%的指标,较好地实现了对矿石中钼、锌的回收。  相似文献   

19.
朱涛 《现代矿业》2019,35(8):106-110
通过采用弱磁选-黑白钨混合浮选-黑白钨分离浮选-白钨精选-黑钨摇床选别-黑钨细泥浮选的工艺流程回收某钨、钼、铋、萤石复杂多金属矿经等可浮硫化矿浮选尾矿中钨,可得到白钨精矿WO3品位68.79%,回收率53.27%,黑钨精矿WO3品位52.49%,回收率17.57%,钨总的回收率70.84%的选矿技术指标。同时指出白钨精矿酸浸可以除掉磷,溶去方解石等杂质,白钨精矿品位提高了2.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廖德华  李晓波 《矿业快报》2007,23(7):25-26,32
针对某含钨、钼尾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浮选工艺条件,通过小型闭路试验获得白钨精矿含WO356.45%、回收率为70.23%;钼精矿含钼Mo48.50%、回收率58.20%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