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临床常见的心肌疾病,其心电图改变较明显。作者对48例心电图低电压的DC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以48例非低电压DCM患者对照,以探讨心电图低电压在DCM中的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①低电压组,1990年1月至1997...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430例住院的老年冠心病(CHD)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按是否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分SMI组和对照组。结合随访1~3年临床资料及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初步探讨SMI与老年CHD临床预后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3年7月~1...  相似文献   

3.
动态心电图 (DCG)已成为心肌缺血及急性心肌梗死 (AMI)广泛使用的非创伤性检测方法之一 ,DCG用于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十分有效。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来 4 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了DCG观察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4 8例均属可疑冠心病住院患者。男32例、女 16例 ,年龄 36~ 6 8(平均 5 1)岁。患者入院当天采用日本产 6 5 11型心电图机描记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均为正常心电图或大致正常心电图。然后采用美国DMⅡ型DCG监测分析系统 ,进行 2 4hDCG观察分析。2 结果48例患者中发生SMI35例 ,占 7…  相似文献   

4.
李维绥  郑勇 《心功能杂志》1996,8(4):207-210
本文对36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并与^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心肌ECT)、常规心电图(ECG)及冠脉造影(CAG)检查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CG发现心肌缺血26例,检出率为72.2%,较ECG(17例)的检出率(47.20%)高,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心肌ECT表现为放射性心肌缺损或稀疏者占31例,检出率为86.1%,3  相似文献   

5.
一、对象与方法为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肌超声组织特性(UTC)的改变,我们于1997年9月至1998年3月用视频分析法检测了58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的心肌UTC。DM2老年患者28例,年龄60~76岁;非老年患者30例,年龄45~54岁;另选健康...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校正JT间期离散度对扩张型心肌病(DCM)预后的价值。检测31例DCM病人及31例正常人心电图校正JT间期及JTed,DCM组同时行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DCM组与对照组的JTcd有显著差异;(2)DCM组JTcd与左壁厚工、左室舒张末径无关;(3)DCM组心功能好坏,有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与否的JTcd之间无显著差异。提示JTcd在DCM患者中较大,,但也许  相似文献   

7.
27例临床拟诊冠心病(CHD)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同期作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试验(DET)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TET)。两种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与86%,77%与85%,82%与85%,符合率为81%。统计学处理结果证明两种方法诊断CHD效果相同。11例同为阳性患者的心电图中,ST段改变的形式、程度及导联基本相同。研究表明,对因各种原因不能作TET的患者,可用DET替代。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分析吕焕昌吴浩如(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312500)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电描记术,便携式老年人1资料我院于1989年1月至1994年6月共作动态心电图(DCG)检查484例,其中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老年组)52例,60岁以下冠...  相似文献   

9.
报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39例,其中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BMT)14例,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25例。中位年龄28岁(10~43岁)。AML27例,ALL10例,CML2例。CR131例,CR27例,NR1例。CR至移植时间中位数6.7个月(2~19个月)。预处理方案:TBI加Ara-c、DNR或VP16。ABMT组及PABMT组3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68.32%及67.57%,复发率为30.76%及26.80%。但PABMT组AML患者3年DFS率为82.35%及CR2期移75%3年DFS率为75%,明显高于CR。期移植未净化者50%。化疗组3年DFS率为7.38%及复发率76.4%,两移植组疗效优于化疗组。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摘要)车丕 对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冠心病(CHD)心肌缺血210例分析,观察CHD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心肌梗塞(MI)、及心脏猝死(SCD)的相关性。1.对象:为我院内科门诊和住院病人近3年经临床诊断为心肌...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心悸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我们对1995~1998年收治的120例心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0例,女70例;年龄21~83岁。除外发热及药物作用引起者,且120例患者作DCG检查期间均有不同程度心悸发作。其中有心血管病史者52例。方法:作DCG前,均做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采用美国PI公司产品,模拟V1、V5及亚导联24小时连续记录,记录结果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并作x2检验。结果:本组120例阵发性心悸患者中DCG检查发现心律失常86例,检…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老年期最主要的疾病 ,发病率也逐年有增加的趋势。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我院自 1996年 1月~ 1999年12月随机对 3 5 0例 4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进行了DCG检查 ,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3 5 0例中最大年龄 82岁 ,最小年龄40岁 ,平均年龄 61岁 ,其中男性 2 41例(68 86% ) ,女性 10 9例 (3 1 14% ) ,不稳定心绞痛者 2 1例 (6% ) ,心肌梗死者 2 7例 (7 71% )。采用美国MarquetteHolter心电监测仪检查。选用CM1、CM5及CMF 3通道同步记录 ,从而对额面心电图变化 (如…  相似文献   

13.
扩张型心肌病 (DCM )的心电图(ECG)改变十分常见 ,为探讨DCM不同病期对ECG的影响 ,对我院晚期DCM伴严重心力衰竭 (HF) ,与无HF的早期DCMECG作分析 ,以了解DCM严重度与ECG改变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6年 1月~2 0 0 0年 5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X线心脏三位片检查 ,符合 1995年特发性DCM诊断参考标准[1 ] 。按BrandeburgDCM病程分段[2 ] 晚期 117例。射血分数(EF) 3 5 %。据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 41例 ,Ⅳ级 76例。男 69例、女 48例 ,年龄2 1~ 64岁。平均 5…  相似文献   

14.
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调查及其遗传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按WHO/ISFC诊断标准对1990年1月~1993年6月诊治的6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家庭成员进行了调查,包括三代内直系血亲261人。68例DCM患者中共发现6个DCM家系,家族性DCM的发生率为8.8%;在上述家系的46名家族成员中共发现18例DCM患者,占39.1%,其中父母5例(27.8%),兄弟姐妹10例(55.6%),子女3例(16.7%)。在总数24例家族性DCM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男女比例为0.85:1,有二个家系患者合并家族性心脏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平板运动试验(TM)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记录12导联ECG。TM心率达到次极量水平,用示波器持续观察ECG变化,并及时记录。DSE为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每公司体重从5μg/min及40μg/min)与两维超声心动图(UCG)显像相结合,到壁运动异常作分析。结果 3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47.4%、73.7%、86.  相似文献   

16.
抗心肌线粒体自身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I-PAP法和IBT法,对心功能改变相似的22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和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仅在DCM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心肌线粒体抗体(15例阳性)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16例阳性),两种方法的符合率86.4%,总计17例阳性;而冠心病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均为阴性(P<0.01).提示抗心肌线粒体抗体的检测,对DCM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DCM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端粒酶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动态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端粒酶序列重复扩增银染法:[1]检测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转为白血病后的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活性在MDS中的临床意义。 一、资料和方法 1.对象:20例均为我院1998年4月~1999年12月的住院或门诊成人患者,初发MDS12例,其中难治性贫血(RA)3例,原始细胞过多型(RAEB)6例,原始细胞过多转化型(RAEB-T)2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1例,MDS转为急性白血病(MDS-AL)8例。20例中男女各10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7岁,参照文献[2]而…  相似文献   

18.
简易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价值探讨石卫晨,曾朝荣,孙安琼,肖阳,兰永乔,魏晓莉(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成都610021)1991年9月至1993年12月,我科用简易动态心电图(DCG)检测380例患者,其中男281例,女199例。平均年龄58.6岁(1...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36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并与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影(心肌ECT)、常规心电图(ECG)及冠脉造影(CAG)检查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CG发现心肌缺血26例,检出率为72.2%,较ECG(17例)的检出率(47.20%)高,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心肌ECT表现为放射性心肌缺损或稀疏者占31例,检出率为86.1%。36例患者经CAG检查,有33例造影成功,其中冠脉狭窄≥50%者27例(81.8%)。本文对26例经DCG检查发现有心肌缺血患者和CAG检查结果作对比,显示DCG所见的缺血范围和严重程度与CAG所见病变的部位和受累程度,多数相符合;而与心肌ECT作对比观察,提示有73.0%患者,其DCG缺血部位和心肌之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所分布的部位也基本相似。因此,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判断有否心肌缺血和估计冠脉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潘宜智郭南山邢植斐李广镰杜丽萍施一斐扩张型心肌病(DCM)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猝死的原因多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我们测定并分析了41例DCM病人心电图(ECG)的QT离散度(QTd),旨在探讨D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