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岩隧洞变形是西南地区隧洞开挖的常见难题之一.本文围绕九道河隧洞工程,针对Ⅳ类和Ⅴ类围岩洞段,通过分析软弱围岩的地质特征,详细探讨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处理措施.九道河隧洞工程遵循"保护围岩、岩变我变,支护宁强勿弱,二衬及早跟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围岩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和松弛,最终确保了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成功...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糯扎渡水电站右岸坝顶公路1#隧道进口段及隧道软弱围岩段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对隧道进洞套拱施工方法、超前小管棚施工方法和短台阶施工方法分别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糯扎渡水电站右岸坝顶公路1#隧道进口段及隧道软弱围岩段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对隧道进洞套拱施工方法、超前小管棚施工方法和短台阶施工方法分别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隧道实际工程,通过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段施工处治技术,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施工因素等各方面分析其发生塌方灾害事故的原因,归纳出围岩塌方的破坏特点,并对相应处治措施作出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施工中采用超前小导管、锚杆超前支护等措施,对防止围岩恶化,控制隧道变形和预防塌方能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光面爆破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爆破工艺,通过爆破参数的合理选择以及施工工法的有效控制,可使爆破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保证壁面规则平整,轮廓符合实际需求.文章所述桂溪隧道出口端围岩为软弱围岩,使用软弱围岩光面爆破技术等有效技术手段,结合实际对光面爆破参数进行调整修正,得到适合桂溪隧道的光面爆破参数及技术措施.实际应用表明:在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施工中使用光爆技术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新奥法的施工原理,结合工程实例,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工程复杂程度和不同的围岩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和支护方式,早喷锚、快支护、确保安全掘进,合理准确地解决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宜万铁路广成山隧道软弱围岩挤压变形控制施工技术,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支护技术、开挖顺序、和相应的监测手段,保证了洞室的稳定,避免了隧道因挤压发生的变形侵限及塌方,为同类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先例。  相似文献   

8.
严寒地区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国道主干线哈尔滨绕城公路天恒山隧道是严寒地区在建的一座浅埋大跨度土质隧道,隧道穿越地层为第四系堆积层亚黏土。当前土质隧道的设计、施工方法很不成熟,土质隧道可供借鉴的资料、经验有限,隧道设计和施工时土质隧道往往被当作软弱围岩处理,这严重忽视了土质隧道的特性,并进一步加剧了二次支护结构的受力条件,导致隧道衬砌开裂。以在建天恒山土质隧道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标准断面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讨论了土质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控制要点。天恒山土质隧道的施工实践为同类隧道的施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技术资料,丰富了土质隧道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晋强 《中华建设》2022,(8):140-142
软弱围岩对于隧道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带来了较大麻烦,针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的初期支护予以严格把关控制极为必要,其可以较好地实现对于隧道工程结构的稳定控制,降低出现变形以及坍塌的概率,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文章即重点围绕着软弱围岩隧道初期支护施工,首先介绍了常用的施工技术手段,然后又探讨了如何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希望具备参考借...  相似文献   

10.
浅埋段软弱围岩自稳能力较差,隧道开挖时受到扰动较显著,当支护没有充分保障时,浅埋段发生延伸至地表塌陷灾害事故的可能性远高于深埋段。文章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对围岩压力的浅埋段有效影响范围进行了推导,得到了浅埋段围岩压力随位置变化的变化规律,本次研究的评价方法在隧道施工中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适应性,能够为其他砂泥岩隧道工程施工设计提供相应指导,能确保隧道建设与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地铁建设的高度重视,地铁的施工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环境的影响,尤其在不同断面形式和不同级别围岩下的施工环境下,给区间隧道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围岩在不同断面形式及围岩类别下施工过程中的较大变形情况的发生,施工人员必须针对不同地质情况,不同断面形式及围岩类别分析变形产生的原因,有效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大变形发生,从而确保区间隧道安全快速的通过。本文以青岛地铁青岛火车站—人民会堂站区间为例,阐述了区间隧道在不同断面形式、不同地质情况下采取相应控制变形技术措施,有效防止大变形发生,为提高区间隧道施工技术水平提供一些借鉴。青岛地铁青岛火车站—人民会堂站区间工程,左线全长1258.313m,右线全长1252.291m,设施工竖井一处,横通道转入正洞后大小、里程分别为三线单洞大断面及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浅埋公路隧道的软弱围岩地质情况,基于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软弱性围岩浅埋隧道变形预测模型,采用预留核心土法对现场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基于预测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工法下洞周围岩在掘进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和开挖面稳定性等。结果表明:CD法施工时的拱顶沉降与开挖面最大内空位移是3种工法中最小的,但由于其开挖过程工序繁多,对围岩造成的扰动效应与开挖引起的收敛位移较预留核心土法大,综合经济效益,在实际工程中采用预留核心土法是非常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隧道施工受到围岩的影响明显,如果围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就可能会导致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受到干扰甚至可能会导致隧道出现塌方的现象,严重威胁隧道的安全。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围岩类型,如不能采取合理的隧道施工技术,会导致隐患增加,严重危及现场人员的安全。结合工程实例,对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的不良影响和具体隧道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施工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正软弱围岩通常是指强度低、胶结程度差并且受风化作用影响显著的松散软弱地层条件。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受到应力水平或是埋深条件的影响,软弱围岩施工地段会产生一定的施工变形。为了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工程施工行业积极推进一种新型的施工安全技术,但是受到软弱围岩隧道工程安全现状的制约,无法使得工程施工安全与工程正常施工发展相适应。探讨软弱围岩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能够提升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16.
根据李家冲隧道的地质情况,采用FLAC3D软件对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的注浆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注浆前后围岩塑性区的变化情况及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深部移位元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数值分析和实际监测的结果皆表明:围岩预注浆能缩小塑性区范围,改善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可以有效控制围岩的深部位移,且两者结果相差不大。说明可以运用FLAC3D软件对隧道围岩注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对水电站公路隧道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的不良影响和具体隧道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合理选择隧道施工方法,采用砂浆锚杆、锚筋束、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加固洞口岩体,提高了洞顶覆盖体的稳定性,合理选择开挖方法,严格控制爆破参数,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隧道工程施工中,因施工不当或安全措施不力极易造成人员伤害、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经济损失等事故(如塌方等)。以西成客专项目XCZQ-5标罗曲隧道软弱围岩段落安全管控为依据,通过对罗曲隧道软弱围岩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的安全管控的措施,得出软弱围岩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并对后续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煤炭沟隧道围岩类别主要为Ⅴ类和Ⅳ类偏差,其结构松散破碎,并有涌水发生,加之该隧道为低瓦斯隧道,因而施工难度大。本文着重介绍了该隧道工程的支护设计和施工,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施工方法,解决了较差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技术难题;同时对隧道内存在的低瓦斯采取了封闭开挖面、超前地质探孔、混凝土衬砌封闭、加强施工通风、勤于检测等综合手段进行防治,瓦斯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经棚隧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东侧,是国道306线控制工程,也是呼海大通道进入经棚的要道。隧道地处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隧道通过地区上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地层,下部为燕山中期花岗岩。隧道进口段洞身处在风积砂丘中,最大埋深约34 m。由于砂质隧道施工技术和方法还不完善,还没有成型的系统的可供运用的施工模式。本文详细介绍了在经棚隧道风积砂软弱围岩地质施工中采用的加强超前支护、进洞挂网喷浆预加固、大管棚先行注浆、双侧壁导坑钢插板支护、缩小开挖断面、短挖短支、全断面格栅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等项技术。经棚隧道风积砂地层施工技术的成功实践为同类型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