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的脑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干预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围术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采用可视化疼痛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统计住院时间,在出院前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预式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身心状况,减轻焦虑情绪,减少住院时间,使治疗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经不同护理路径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SDS)自评表分别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内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可促进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稳定,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护理对中青年男性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青年男性腹腔镜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共95例患者,观察组接受结构式心理护理,共105例患者;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在入院时以及在护理干预4 wk后的平均收缩压心率和精神心理状况,其中,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包括焦虑情况,抑郁情况以及患者整体状况.结果:护理干预4 wk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心率以及收缩压均具有显著的下降,且差异与入院时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SAS、S D S评分、心率以及收缩压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人际关系、精神病性、敌对情绪及躯体化病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抑郁的情绪、强迫情绪、焦虑情绪、恐惧情绪、狂躁以及偏执的情绪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构式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减低患者的心率和收缩压,还可以缓解患者的强迫、恐惧、狂躁以及偏执的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重度脾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138例巨脾型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饮食护理、管道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是临床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7.
李幻  唐素荣  张桂秀 《内科》2013,8(1):100-101
目的研究音乐疗法对艾滋病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方法将62例HIV阳性合并外科疾病需要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常规进行围术期的护理;研究组31例,在此基础上应用音乐疗法。采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和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SDS、SAS评分及术后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手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音乐疗法能够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焦虑、抑郁的情绪并缓解术后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0例),将采用协同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分别采用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改善程度更为优越,组间数据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可充分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并且可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抑郁、焦虑情绪,是个科学可行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该院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进行干预,并观察两组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餐前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餐前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148例,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生存质量测量量表简表"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1d、2d、3d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措施落实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无护理差错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手术中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并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20,(1)
目的探讨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教育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教育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心理、社会、物质四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专业知识、用药护理、物质条件、精神护理、康复运动护理五个方面,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该模式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眼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眼外伤手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眼外伤手术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身体机能、精神与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症状与视功能、社会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不但可以改善眼外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改善身体机能、精神与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9.5%(34/38),高于对照组的42.1%(16/38)(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取2015-12/2016-09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手术室收治妇产科肿瘤患者70例,入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进行评估,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输液天数,短于对照组(t=18.294、20.443、19.203、16.396、20.391,P0.05);2组护理前S D S评分及S A 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2.192、19.293,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理论能减少心理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白血病(AL)患者存在的负性心理反应及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老年AL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3.51,3.64均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2.72均P<0.01).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1"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2+1"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各项评分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2+1"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杰  赵翠  陈晓燕 《山东医药》2010,50(21):50-5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常规干预;干预组32例行常规干预加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红  黄艳丽  王国英  王萍  赵伟 《山东医药》2012,52(23):69-7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对行夫精人工授精(AIH)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28例拟行AIH的不孕症患者按照受术先后顺序编号,去除失访病例,单号111例(观察组),双号109例(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行AIH治疗,观察组行4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健康教育,不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可减轻AIH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综合性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146例,其中伴发焦虑和/或抑郁情绪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1%(54/58),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P0.05)。结论 UAP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及提高临床疗效,是UAP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