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编辑部:召回制度是指产品的生产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在得知其生产、进口或经销的产品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并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收回有问题产品,予以更换、赔偿的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最早出现在1960年的美国汽车行业。药品召回是指药品生产经营者对已上市药品的撤回或改正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这又并非仅仅是一个企业行为,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制度,召回制度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被写入了法律。当产品有严重缺陷或即使正确使用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制造商和经销商有责任回收该产品。目前我国在这方…  相似文献   

2.
12月12日,《药品召回管理办法》正式公布施行。 根据《药品召回管理办法》,药品召回分两类、三级。两类即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三级是根据药品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来划分,一级是针对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二级是针对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的;三级是针对使用该药品一般不会引起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3.
美国药品召回制度对我国药品安全的启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徐蓉  邵蓉 《中国药房》2005,16(6):409-411
目的 :为我国建立药品召回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美国药品召回制度 ,探讨其对我国药品安全的启示。结果与结论 :借鉴美国的药品召回制度 ,完善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 ,全面推行药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章召回制度中召回的责任主体,召回的范围,以及药品召回制度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药品召回责任主体进行界定,辨析药品召回的范围,分析药品召回制度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的关联。结论药品召回制度促使我国对缺陷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制度的完善是药品召回制度运行的前提,药品召回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两种制度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信使     
时政>>>>药品一级召回须24小时内实施SFDA近日正式公布了《药品召回管理办法》,按照这个管理办法,召回分为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两类。根据药品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药品召回还分为三级,其中使用某药品可能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为一级召回,须在24小时内实施。  相似文献   

6.
论药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碧燕  刘萍 《中国药事》2010,24(2):118-121
目的通过对《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的研究,探索建立药品召回制度的必要性,药品召回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医药企业的影响。方法从监管部门和医药企业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药品召回实施的不利因素以及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在国际上召回制度早已存在,我国有必要建立药品召回制度;由于我国的药品召回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开展工作中会存在不利的因素,监管部门和医药企业都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美国药品召回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了解美国药品召回制度,对比美国药品召回与药品撤出市场的不同,探讨分析美国药品召回制度对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构建我国药品召回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药品召回制度是一项保护消费者用药安全的缺陷药品规制制度.药品召回在美国、澳大利亚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已有比较成熟的立法和丰富的实践.我国构建药品召回制度的关键在于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正确界定召回范围,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实施这一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夷新 《首都医药》2011,(19):52-54
目的探讨药品召回制度在我国实行过程中的完善及改进。方法通过对一例典型的跨辖区药品召回事件进行讨论分析,了解药品召回过程中的制度缺陷及执行困难。结果与结论目前的药品召回制度存在处罚方式、召回方式、行政成本运用效率、允许退货操作条件等几方面的问题,我国建立药品召回制度、完善药品市场管理还需从多方面进行改进,要求药监工作人员对其有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石蕴辉  李野  杨悦  杨莉  佟笑 《中国药房》2009,(19):1444-1446
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召回制度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比较中、澳两国药品召回制度,分析目前我国药品召回制度仍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我国应借鉴澳大利亚药品召回制度中适用于我国的经验,从完善法律制度和跟踪措施,确定药品召回分层和政府职责等多方面入手完善我国药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11.
《Substance use & misuse》2013,48(6):851-861
The psychopharmacological rationale an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program was subjected to critical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nalysis. It was concluded (1) that the MMTP constitutes and perpetuates an immature coping mechanism; i.e., “subliminal euphoria”—pervasive pharmacological shielding of addicts from the inevitable discomforts attending adaptation to the real world; (2) that it does not satisfy so-called tissue craving for florid euphoria because most “stabilized” clients actively seek and obtain same from heroin, methadone itself, and/or other potentially euphorogenic drugs; (3) that the source of this craving resides in the addict's personality rather than in his tissues; (4) that official evaluation studies of the MMTP grossly exaggerate its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nd (5) that the MMTP has inadvertently created incomparably more primary methadone addicts than it has cured heroin addicts.  相似文献   

12.
强化戒毒药品管理 防止药物滥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自愿戒毒所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强化依法管理戒毒药品的意识;发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医、护、药三者间的制约机制;加强药师对临床戒毒的用药咨询;完善戒毒药品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强化戒毒药品的使用管理,防止医源性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3.
袁林  邓志杰  王玉伟  李静兰 《中国药事》2007,21(12):949-951
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丰台分局提出"创建药品放心区"。从提出"创建药品放心区"的背景、特点、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方面探讨该项措施。"创建药品放心区"进社区工作成效显著,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It is generally assumed that there exists a well-def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dose and drug effect and that this can be expressed by a dose-response curv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is no such clear relation and that the dose-response curve provides only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drug effect.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oleranc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measurement of the dose-response curve may cause major distortion of the curve and it is argued that the curve may only be used to indicate the response to the first administration of a drug, before tolerance has developed. The precise effect of a drug on an individual depends on the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several variables, particularly the level of tolerance, the dose anticipated by the organism and the actual drug dose. Simulations with a previously publish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drug tolerance demonstrate that the effect of a dose smaller than the dose the organism has developed tolerance to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and may be opposite to the action of the usual dose.  相似文献   

15.
孙一勤 《中国药事》2007,21(3):159-159,172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我国药品零售市场的不断发展,自我药疗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对自我药疗的定义是:“自我选择药品、使用药品,处理自我认识的症状和疾病。”通过自我药疗,可以预防和及时缓解人们的轻微或慢性疾病,增进公众健康。同时,也会降低病人就医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减轻医疗卫生机构的压力和医疗保险负担。自我药疗在我国起步较晚,笔者就加快推进自我药疗发展谈谈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6.
假劣药定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药品管理法》规定的假劣药定义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提出如何修正假劣药定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药品管理法〉规定的假劣药定义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如何修正假劣药定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本明  仝再新 《中国药事》1992,6(2):101-104
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介绍药械科建设的经验:①重视人才培养,增加智力投资,加快本科药学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理论水平的提高.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且狠抓落实.重点介绍了药品管理细则中(药品分级管理,分线供应,限额储备)的部分内容.③抓科内重点小科室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科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充分发挥药品检测车在药品日常监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郭建新  胡少玉 《中国药事》2009,23(7):634-636
目的充分发挥药品检测车在药品日常监管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省2007年药品检测车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药品检测车的运行推动监检结合,整合监管资源,促进药品抽验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沈玉红  张正付  李正奇 《中国药房》2011,(22):2093-2094
目的: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监管部门对试验药品的管理和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针对目前药物临床试验中试验药物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试验药物管理的诸多问题存在于临床试验中的各个环节,各机构应建立并逐步完善严格规范的药物管理制度,积极借鉴信息化管理等新技术和方法,加强GCP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