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砂土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 5种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为加筋材料 ,它们分别是针刺无纺土工织物、涤纶纤维经编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聚丙烯双向土工格栅和聚乙烯土工网 ,用三轴试验比较各种土工合成材料对砂土的加筋效果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可指导土工合成材料的优选和研究加筋机理 ,同时指出部分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产品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浅谈土工格栅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塑料土工格栅、玻纤土工格栅和经编土工格栅的性能做了比较,对三种土工格栅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公路工程中的加筋选材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以利于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邢宇  裴军 《四川建筑》2003,23(3):67-68
塑料土工格栅是一种新兴的土工合成材料 ,近年来在加筋土挡土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详细叙述了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的特点 ,塑料土工格栅与土相互作用的两种加筋机理 :摩擦加筋理论和似粘聚力理论 ,总结了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塑料土工格栅在加筋土挡土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宇  裴军 《四川建筑》2003,23(3):67-68
塑料土工格栅是一种新兴的土工合成材料,近年来在加筋土挡土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详细叙述了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的特点,塑料土工格栅与土相互作用的两种加筋机理:摩擦加筋理论和似粘聚力理论,总结了塑料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付志前 《建筑技术》2004,35(4):308-309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砂、石垫层是在基础下有效深度范围土体内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通过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等加筋材料与砂、石间的相互作用,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这种地基处理方法因具有施工简便、无污染、造价低、工期短等优点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土工合成材料与细粒尾矿界面作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有色金属铜矿的细粒尾矿为加筋填料土,利用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带和土工格栅)在填料土不同密实度、含水量及垂直荷载作用下,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土的界面作用特性,以及细粒尾矿加筋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界面作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3,自引:1,他引:7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工程中 ,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作用特性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 ,因此利用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作用特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 5种不同种类的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为加筋材料 ,以砂和石灰粉煤灰为填料 ,通过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比较各种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作用特性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可指导土工合成材料的优选和研究加筋机理。  相似文献   

8.
杨坤 《建筑与环境》2012,(5):125-127
土工格栅与土的界面作用特征直接影响加筋高填方路堤的安全与稳定性。以河北省邢汾高速公路加筋高填方路堤工程为背景.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分析不同类型的土工格栅在砂土中的界面摩擦特性作用。试验表明随着上覆荷栽的增加,土工格栅与砂土的摩擦特性加强。双向土工格栅与砂土之间的界面凝聚力要高于单向土工格栅.而其界面摩擦系数相差不大。通过对格栅界面特性的研究.给土工合成材料的生产建设性的意见并为实际工程选用格栅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土墙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但是由于加筋用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显著的蠕变及应力松弛特性,需要深入研究加筋土挡墙在经历蠕变后的地震动力行为及震后的进一步蠕变以理解其全面的静动力学性能。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笔者提出的土工合成材料循环受载、蠕变和应力松弛统一本构模型模拟土工格栅的力学行为,考虑到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的填土一般为砂性土,而砂性土一般蠕变变形较小,本文应用可以模拟砂土述砂性土非线性静动力性能的广义塑性模型模拟填土,未考虑其蠕变变形。结果表明,在正常加筋长度和密度情况下,加筋土挡墙在经受地震前的蠕变变形会趋于稳定,但筋材内力重分布明显;地震作用使得加筋土挡墙产生较大变形,加筋内力出现较大增长,但结构并未破坏;地震后加筋土挡墙蠕变变形继续发展,而土工格栅加筋会出现内力松弛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土工合成材料对加筋土结构的界面直剪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大型直剪试验对不同筋材下的Sandwich型加筋土筋土界面的直剪特性进行研究,研究不同竖向应力下不同种类加筋材料对Sandwich型加筋土界面直剪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的加筋效果最佳,两种格栅的加筋界面抗剪强度明显高于土工织物;随着竖向应力的增加,筋土界面抗剪强度提高。结合理论分析,对不同的土工格栅进行直剪试验,得出土工格栅横、纵肋对界面剪切强度的提高值分别为15.3%和4.1%。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改良膨胀土标准养护7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膨胀土中掺入水泥、石灰、粉煤灰、风化砂来进行单一方法改良,测试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在膨胀土中分别掺入水泥和风化砂、石灰和风化砂、粉煤灰和风化砂来进行复合方法改良,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膨胀土中分别单一掺入水泥、石灰、粉煤灰、风化砂均能有效提高改良膨胀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而且石灰、粉煤灰、风化砂的掺入量均有一个最佳值,使改良膨胀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从提高膨胀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角度来讲,单一方法改良的效果由好到差依次是水泥、石灰、风化砂、粉煤灰。而在膨胀土中分别掺入水泥和风化砂、石灰和风化砂、粉煤灰和风化砂来进行复合方法改良,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角度来看,水泥和风化砂复合改良的效果要优于石灰和风化砂复合改良的效果,粉煤灰和风化砂复合改良的效果最差。通过复合改良方法与单一改良方法对比,可以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复合改良方法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要比单一改良方法大得多,复合改良方法要大大优于单一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特性是决定垃圾填埋场中衬垫系统与土工合成材料受力特性的重要因素。选择3种不同种类的土工合成材料,用砂土和黏土为填料,通过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的界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界面的峰值剪切强度与峰值位移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土工合成材料与黏土之间的摩擦角较大;填料为砂土时,无纺布与填料间的摩擦角最大,EPDM次之,HDPE最小;当HDPE上下都铺无纺布时,界面的摩擦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用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废料加固土的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了加固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外加剂掺量、养护龄期之间的影响规律,得出了针对不同工业废料加固土所用外加剂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4.
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最佳配合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灰、粉煤灰及再生集料为原料,配制成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结合料.通过重型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以及室内抗压回弹试验,对不同配合比的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以及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二灰比和再生集料的含量对结合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优化配合比范围.  相似文献   

15.
双灰桩材料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土工试验和理论分析 ,研究了双灰桩的桩体材料的硬化机理、压缩特性、强度特性以及影响这种材料工程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 ,对于这种材料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将具有优异性能的固化剂作为外掺剂应用于粉煤灰的固化研究。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固化剂掺入比和龄期对固化粉煤灰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固化粉煤灰X射线衍射(XRD)试验,研究了固化粉煤灰各组分在强度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通过扫描电镜(SEM)测试,分析了固化粉煤灰的微结构特点及微结构形成过程;在分析粉煤灰-石灰体系反应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固化粉煤灰的固化机理,该研究将为固化粉煤灰在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低超载下条带式带齿加筋界面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孟喜  张石磊  黄瑾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1):1623-1629
在提出立体加筋的基础上,对条带式带齿加筋砂土进行了低超载下大量的拉拔试验来研究筋土的界面特性,分析了带齿筋的条带式加筋对拉拔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上层覆压下筋条的拉拔力与水平位移的关系以及似摩擦系数f*的变化规律。在试验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条带式带齿加筋与砂土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条带式带齿加筋砂土的拉拔力模型。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值比较,二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Natural sand deposits and waste screenings from gravel pits and quarries are abundant in parts of Sweden.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made to stabilize such materials with binders based on waste materials. Both laboratory work and test road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the latter case, mainly secondary roads have been strengthened with a plant-mixed bases.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with a binder made of mille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activated with lime or especially with both lime and waste gypsum. Sand and screenings from gravel often contain organic material, deleterous with the binders studied. In such cases, the gypsum addition also seems to counteract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organic material. Fly ash has recently been available in Sweden. Tests made with fly ash-lime, as often used for stabilization abroad, have shown too slow binding for a rather cold climate. Addition of waste gypsum, calcium chloride, alkali-salts or use of an alkali-rich cement kiln dust instead of commercial lime can improve the binding properties. Different fly ashes, however, react in different ways. It is often more suitable to use fly ash-cement as a binder, especially with poorly graded aggregates. The fly ash, added in an optimum amount, work as a filler and high immediate stabilities can be achieved at a correct water content. The puzzolanic properties of the fly ash, at the same time, makes it possible to reduce the cement content considerabl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ase when only portland cement is used as a binder. Promising laboratory work has also been done with binders consisting of condensed silica fume or ash from fluidized bed coal combustion, both in combination with lime.  相似文献   

19.
以石灰粉煤灰稳定黄土为对象,通过标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养护龄期和石灰粉煤灰掺量对稳定黄土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石灰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稳定黄土最佳含水率增大,最大干密度减小;石灰粉煤灰掺量一定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减小;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石灰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回归,建立了稳定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孔隙率、粉煤灰与石灰的比值(F/L)及石灰粉煤灰总体积掺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