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在对酿造单宁的有关性质及啤酒生产中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对酿造单宁在高浓酿造中的作用、钙离子及多酚的影响和风味评价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啤酒中 Ca~(2+)增加,对酿造单宁的作用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应用酿造单宁后啤酒中的总多酚含量没有变化。应用酿造单宁,经风味评价,啤酒的主要风味物质无差别。  相似文献   

2.
将酿造单宁应用于高浓酿造啤酒生产中,研究发现,酿造单宁能明显提高啤酒质量,改善啤酒风味,提高其稳定性和抗老化能力,延长保鲜期,缩短生产周期,改善成品啤酒的感官特征等。应用酿造单宁后,啤酒中的总多酚含量变化不大,经风味评价,啤酒的主要风味物质无明显变化。啤酒中Ca2+含量在适宜范围内(30~85mg/L),酿造单宁不会对啤酒酿造产生影响;但若Ca2+含量超出合理范围,则会对啤酒的浊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异α-酸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尚未发现对酿造单宁应用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研究了酿造单宁在啤酒生产中的使用效果,结果显示酿造单宁选择性地沉淀蛋白,但不影响泡沫,明显延长啤酒保质期和保鲜期,是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总结近一年多来酿造单宁的应用情况,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布在长春申通科技开发公司召开了“第三次酿造单宁应用技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67个单位90人,其中省市啤酒协会代表6人,啤酒企业50个71人。  相似文献   

5.
一单宁含量和口味稳定性据多年的观察指出,啤酒单宁含量高时,具有较好的口味稳定性。室温贮藏三个月的啤酒经品尝,单宁含量较多,大大优于含量较少或完全没有单宁的啤酒。据研究单宁能缓冲掉氧化作用;增加单宁含量能降低蛋白质混浊能力,提高蛋白质稳定性;单宁能缓冲基味物质的损失。二提高啤酒中单宁含量的工艺措施1.选用适当的大麦酿造用大麦的单宁含量,与品种、地区和收成有关,酿造时要有所选择。2.控制制麦芽的操作降低发芽温度、低温谨慎的干燥,以及提高支芽的粉状  相似文献   

6.
与其他同类添加剂相比,酿造单宁对啤酒的作用优势已经是普遍公认的了,但由于国内啤酒行业使用的时间相对较晚,对其研究还不是特别充分,究其具体的作用条件还不是特别清楚。本文所包含酿造单宁试验条件的内容是受酿造单宁应用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委托,其他作用条件及相关问题本文不做讨论,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快速测定敏感多酚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开发出单分析仪,用PVPP滴加法测定啤酒浑浊敏感多酚,该法快速、准确。单宁仪可动态反映出啤酒酿造过程中敏感蛋白和敏感多酚的变化趋势。(丹妮)  相似文献   

8.
[前言] 经过我公司近半年来对酿造单宁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成品啤酒抗老化性能和啤酒风味,而且使啤酒非生物稳定性明显得到改善。根据酿造单宁的化学性质,我们采取在麦汁煮沸期间添加的方式,并对样品进行品评对比检测。  相似文献   

9.
单宁对啤酒的作用优势已是普遍公认了,但由于国内啤酒行业使用相对较晚,对其研究还不很充分.本文在对酿造单宁有关性质及应用的基础上,对其在高浓度酿造中的作用,钙离子及多酚的影响和风味评价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0.
林琳  王家林 《酿酒科技》2010,(1):44-45,48
在糖化阶段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酿造单宁,研究两种单宁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实验证明,单宁沉降啤酒中敏感蛋白的效果非常显著,明显降低高分子蛋白质的含量,有效地提高了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对发酵过程中酵母的繁殖和啤酒的口感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啤酒的生产过程中添加高纯食品鞣酸可除去啤酒中的敏感蛋白、金属离子和多酚物质,可降低啤酒的浊度,提高啤酒的胶体稳定性,延长啤酒的保质期。实验表明。在过滤时加入鞣酸最好。最佳添加量为20mg/L。鞣酸为提高啤酒非生物和风味稳定性最好的稳定剂。(孙悟)  相似文献   

12.
To determine the most suitable types of sorghum for whole‐grain adjunct in lager beer brewing, 14 cultivars of five different types: white tan‐plant, white non‐tan‐plant, red non‐tannin, white tannin (type II) and red tannin (type III) wer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grain type on wort physico‐chemical and sensory quality with raw grain and malt plus commercial enzyme mashing were assessed. Tannin content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with wort extract and fermentable sugars (p < 0.001) and free amino nitrogen (FAN; p < 0.1). This is attributable to inactivation of the exogenous enzymes by the tannins during the mashing process. However, the type II tannin sorghums had wort quality attributes closer to the non‐tannin sorghum types, probably owing to their relatively low tannin content (≤1%). Malting gave a great improvement in wort extract, fermentable sugars and FAN, but substantially influenced wort sensory properties in terms of higher sourness, bitterness and astringency, as well as the expected more malty flavour. Worts from raw red non‐tannin sorghum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white tan‐plant sorghums in both physico‐chemical and sensory quality. Thus, red non‐tannin sorghums, in view of their better agronomic quality, hav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as a whole‐grain adjunct in lager beer brewing. Copyright © 2013 The Institute of Brewing & Distilling  相似文献   

13.
该实验以3种高粱(泸州红1号、金糯梁1号、澳洲AZ)为原料在不同酒厂开展清香型白酒酿造试验,通过测定香味物质含量解析不同酒样的香味物质组成差异并分析其与高粱理化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酒样香味物质含量的结构组成受酒厂、高粱品种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从不同酒样中获得11个较可靠的差异香味物质;高粱的单宁和支链淀粉含量对酒样香味物质的含量及其结构组成具有显著影响(P<0.05),以两者为自变量建立预测差异香味物质含量的回归方程,对预测变量的解释度为29.20%~66.30%。该结果可为酿酒高粱的选育应用提供依据,也突显开展多酒厂、多批次酿造试验评价酿酒效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生产工艺,提高山西老陈醋品质,该研究对传统及机械化工艺酿造山西老陈醋过程中总黄酮及单宁含量变化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在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及熏醅阶段持续上升,在新醋中略有所降低;与传统工艺相比,机械化工艺可在熏醅阶段增加总黄酮含量。单宁含量在酒精发酵阶段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醋酸发酵阶段持续上升,但在熏醅阶段显著下降,新醋中进一步降低;与传统工艺相比,机械化工艺醋酸发酵过程中单宁含量上升速度较慢,成醅中单宁含量明显低于传统工艺成醅,且经过熏醅阶段单宁含量进一步下降。对比两种工艺可发现,采用机械化工艺高温高压熏蒸方式更利于提高总黄酮含量、降低单宁含量,进而提高山西老陈醋品质。  相似文献   

15.
啤酒生产糖化中甲醛替代品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金成  郑翔鹏 《酿酒》2002,29(3):91-94
阐述啤酒生产中甲醛替代品的应用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生产实验,表明DHG澄清剂在糖化过程中替代甲醛,不仅可以提高最终酒体的非生物稳定性,还可能延长啤酒的风味稳定性,试验中还与单宁系列进行生产试验比较,进一步说明了DHG澄清剂具有更优越的效果,并且更具有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食品酿造工业对其生产设备的要求,首先介绍了当前食品酿造设备材料的应用,要求这类设备材质无毒、耐腐蚀、耐温、耐温差、不易结垢及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能,符合盛装食品的卫生要求;同时介绍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的制作和性能特点,认为该材料制成罐体,无毒、无味,不需要后处理,低降成本,同时罐体内壁光滑,不易滋生细菌,适合食品酿造行...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传统酿造食品的特点和酿造工艺进行分析,阐明酿造过程中发酵微生物、发酵产物和污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我国酿造食品的卫生标准现状,提出了应进一步修订我国传统酿造食品微生物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