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目的了解“十一五”期间益阳市职业病发病状况,为“十二五”期间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持。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新发职业病的发病特征、行业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十一五”期间,益阳市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403例,其中尘肺364例,急性中毒2例,慢性中毒34例,其他职业病3例。其中尘肺占总数90.32%,慢性职业中毒占8.44%,急性职业中毒占0.49%,物理因素等其他职业病占0.74%;至2010年,尘肺累计报告2731例,现患尘肺2130例。结论尘肺是该市常见职业病,应重点加强对煤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加强个人防护,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对全市2001~2005年报表资料进行归类,选取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报告资料分析发现:全市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职工总数、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应检人数、受检人数年增长速度迅猛;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在45.15%~85.56%,平均受检率53.05%。5年内全市共诊断职业病552人,其中尘肺526人,占95.29%;2001~2005年全市职业病患病率在(10.72~25.91)/万。其中慢性职业中毒的患病率在(0~2.29)/万,尘肺患病率在(5.89~25.76)/万。由此可见:我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及职业健康状况仍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上海市金山区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上海市职业卫生管理信息系统2000-2012年金山区职业病报告网络直报资料,结合社区核实调查。结果2000-2012年,金山区共报告职业病6类18种343例,其中职业性眼病占61.22%,职业中毒占16.62%,职业性皮肤病占13.12%,尘肺占8.1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占0.58%,其他职业病占0.29%;病例分布在40个行业中,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居前2位,分别占29.15%、9.62%;职业中毒病例57例,其中急性职业中毒占36.84%,慢性职业中毒占63.16%。造成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种类多,砷化氢居首位(33.33%);引起慢性职业中毒居首位的是正己烷(77.78%)。结论金山区职业病种类和数量均较多,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化学危害因素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化学性眼部灼伤、化学性皮肤灼伤、正己烷中毒、矽肺、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是主要的职业病,该区职业病防控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病发病人数逐年递增。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新增职业病患者1.5万人左右,其中新增尘肺患者1.2万人。所以,近年来在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方面,全世界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尘肺的预防上。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我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患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各种金属矿山的开采,煤矿的掘井和采煤以及其他非金属矿山的开采,是产生尘肺的主要作业环境,主要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1-2010年湖南省职业病发病状况,为"十二五"期间控制和减少湖南省职业危害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持。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上报的各类职业病发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职业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2001-2010年,湖南省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16 609例,其中尘肺占总数83.04%(13 793),慢性职业中毒占11.45%(1 902),急性职业中毒占2.20%(365),物理因素等其他职业病占3.31%(549);至2010统计年止,尘肺累计病例60 649例,现患尘肺47 545例,尘肺现患率9.46%。结论湖南省职业危害不容忽视,防治的重点是煤炭、有色金属、冶金、化工等行业。  相似文献   

6.
2007-2010年成都市职业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成都市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进行综合分析,采用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年度构成比的差异。结果 2007-2010年成都市共确诊职业病271例,其中尘肺占84.13%,慢性职业中毒占9.9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占2.95%,急性职业中毒占2.58%;煤炭、铁道、建设、机械行业分别占47.60%、12.55%、8.12%、7.38%。结论成都市最主要的职业病为尘肺,同时存在着以有机溶剂危害高发的职业病特点,高风险职业病危害行业主要是煤炭、铁道、建设、轻工、机械、化工、电子、建材、交通等行业。  相似文献   

7.
以镇江市2003~2007年确诊的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病种类、发病趋势和患者年龄等特征。5年来镇江市共诊断406例新发职业病,其中尘肺362例,占89.16%;职业中毒39例,占9.61%。职业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1.8岁,平均发病工龄(不包括急性职业中毒)为17.5年。新发尘肺以矽肺、煤工尘肺和水泥尘肺为主,引起职业中毒的主要危害因素为正己烷和苯。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尘肺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是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据卫生部1986年统计,全国尘肺病人共计393787例(不包括乡镇企业,下同),死亡79627例.我省1986年以前11888例,死亡2196例.有关专家预测到2000年全国尘肺病例累计可达80多万,我省达2万多例.按国家公布职业病名单中,尘肺十二种:矽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陶工尘肺;水泥尘肺;石棉尘肺,电焊工尘肺;滑石生肺;炭黑尘肺;石墨尘肺;云母尘肺;铝尘肺.有些尘肺国家尚未公布,暂不列入.  相似文献   

9.
2004-2008年莱芜市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燕 《职业与健康》2009,25(10):1030-1031
目的了解莱芜市近年来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8年莱芜市持有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和未出具诊断证明书但由具有诊断资格的医生已集体诊断为职业病的住院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所报告病例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噪声聋)、职业中毒及尘肺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1.42%、21.54%、13.15%。病例分布在27个行业,煤炭、冶金行业病例数居前2位,分别占61.5%、17.4%;工人、农民占病例数的71.6%、25.3%;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2.4:1;50岁及以下年龄人数占63.5%。结论近年来,莱芜市新诊断报告病例数增多,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噪声聋)、职业中毒及尘肺是主要职业病,尘肺发病趋势比较平稳,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噪声聋)和职业中毒呈上升态势,职业病发生在每个地区和多个行业,呈现发病年龄轻、接触工龄短的趋势,已成为今后该市职业病预防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闵行区1966~2004年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1966-2004年职业病发病状况,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闵行区1966-2004年确诊的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病种类、发病趋势和患者年龄等特征。结果39年来闵行区共计发生1821例职业病,其中,尘肺病例798例,居第1位,占职业病总病例的43.82%;职业中毒435例,占职业病总病例的23.89%。职业病患者以男性为主(1441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2岁,发病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职业中毒的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和铅。结论尘肺和职业中毒是该区的主要职业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职业病防治的重点是易引起这几类职业病发病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11.
尘肺病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一种特异性、慢性不可逆的疾病,占我国现患职业病病例的90%以上,是当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主要防治和研究的重要疾病[1]。2010年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尘肺病新发病例23812例,占新发职业病病例总数的87.42%[2],仍高居职业病之首。据2013年4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上公布的数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尘肺病为1.5万多例。煤工尘肺、矽肺患病率占职业病病例的80%以上,近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尘肺病例300多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白加黑”为主要行业,白是指棉花、牛奶等农牧产业,黑则是指煤炭及石油化工产业,该地区石油、煤矿及其他矿产资源含量丰富,吸引了大量务工人员在上述相关企业中从事生产工作。职业人群对粉尘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职业卫生条件差,劳动工艺设备简陋陈旧等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粉尘危害健康的重要原因[3]。为了解乌鲁木齐市20年来尘肺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本研究对1994—2013年尘肺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闵行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项丹红 《职业与健康》2009,25(8):804-806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并提出职业卫生管理相应对策。方法对闵行区2007年的职业卫生管理现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整理分析。结果闵行区企业行业分布齐全,企业数量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占企业总人数的22.89%,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的企业占47.24%,建设项目开展评价的占60%,劳动合同告知的占48.97%,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占69.31%,健康监护率为67.11%,检测率为73.45%,检测点的合格率为92%,新发生职业病人10人,疑似职业病人5人,急性职业中毒1起。结论闵行区职业病危害状况不容乐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为更好地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参照深圳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现场调查表,以连续监督、检测3年及以上的企业为调查对象,调查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及职业健康监护现状.结果 93家企业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前3位是苯系物、正己烷和噪声,分别占企业总数的57.0%、48.4%和46.2%,44 743名工人中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有7928人,占17.7%,接触化学性职业性危害因素工人占57.3%,物理因素为37.5%,粉尘为13.2%,工作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超标率为12.2%,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工人中有4844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为61.1%,异常检出率为4.4%.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仍然比较严重,应进一步做好预防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长沙铁路片区职业病危害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波  张佩元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56-1057
目的了解长沙铁路片区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和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为铁路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询问及查阅档案的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沙铁路片有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机构设置、应急配备的占100%,职业病危害控制、监测、防护、建档率均77.0%;共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点122个,主要为粉尘、物理因素(噪声和高温)、毒物3大类,总监测122个点,合格率为70.9%。粉尘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性最为突出,检测点数多(39.3%),接尘人数多(65.0%);总涉及接触人员8 006人,总健康监护率为93.9%。结论长沙铁路片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机构、应急设置健全,职业病危害控制,监测、防护、建档工作有待加强。粉尘、噪声、毒物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6大行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德阳、泸州、宜宾等9个地市(州)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6大行业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其职业病危害现状的调查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安监部门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对9个地市(州)6大行业的4016家企业的生产单位的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企业43.73%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机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总数占在岗职工总数的36.69%;岗前体检、岗中体检、离岗体检、分别占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总数的26.76%、29.17%和0.78%;调查涉及的72种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率仅占19.75%;接触人员最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是粉尘,噪声和高温;按行业来看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较严重;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来看,私营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比例最高。结论四川省德阳、泸州、宜宾等9个市、州6大行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存在人员认识严重不足、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接触人员所占比例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低、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严重落后,体检率低、企业没有按要求开展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情况很不理想、执法主体未发生转移,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落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覃忠书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36-2137
目的了解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以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对该化工企业职业危害作业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检测及分析。结果噪声、粉尘是该厂主要的职业有害因素,其他有害因素有氨和二氧化硫,各自的超标率分别为62.86%、40.74%、17.65%、3.85%;有201人健康检查结果异常,其中尘肺0^+者1人。结论该厂职业危害因素某些指标偏高,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着重改善作业环境,提高防护措施,控制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全  陈丹  彭文彬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42-2143
目的了解辖区主要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制定职业病防治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常州市武进区生产和使用化学品、电镀加工、机械制造行业在2005—2008年的职业病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工业企业在2005—2008年开展职业健康监护36678人次,体检率为15%。发现职业病44例,职业病检出率为0.12%。结论电焊尘肺是集装箱制造业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作重点,电镀加工行业的硬铬、装饰铬作业人员职业危害严重,各类化学品接触人群多,化工原料品种多,潜在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山东省近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2006-2008年诊断的职业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合计报告新诊断职业病3577例,其中尘肺、职业中毒分别占79.79%和10.90%,矽肺病例占尘肺病例的82.8%,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中毒病例的45.80%。全部职业病患者中,烟台市、淄博市、泰安市、济南市、青岛市报告病例数分别占33.07%、20.56%、12.23%、8.82%、5.74%;煤炭业、有色金属业分别占32.71%、23.68%;死亡201例,病死率为5.62%。[结论]山东省职业病发病数仍然较多,尘肺和职业中毒是主要职业病。  相似文献   

19.
徐州铁路职业卫生现状及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徐州铁路职业卫生现状及其卫生管理情况,探讨徐州铁路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方法对徐州铁路职业卫生现状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职业卫生现状及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不容乐观,在39个单位中,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单位26个,共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106个。截至2004年底共发现职业病患者44例,死亡6例。职业病危害因素点多、线长,几乎涉及到铁路每个部门。卫生监测档案建档率、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卫生监测年均达标率、治理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健康年均检查率、卫生用品使用率及卫生用品合格率均低。结论职业病防治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以法律为依据,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以卫生学调查、卫生监测、健康监护等为手段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探讨职业病的发病和分布规律,为制定控制职业病危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使用计算机数据库对1996年10月21日至2000年10月20日期间诊断的所有职业病病例使用“尘肺病例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进行统计。5年全省新诊断职业病1984例,共8大类,41种,其中尘肺1679例,占84.63%;职业中毒184例,占9.72%;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121例,占6.15%。尘肺病例主要分布在煤炭、有色金属、冶金、建材系统: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化工、石油、电子工业;物理因素及其他职业病主要分布在电子、石油、核工业。本调查结果提示,应加强煤炭系统、化工系统、电子和石油工业系统的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