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9):496-500
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的一种慢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病例简介本文报道了1例因腹泻就诊于消化科内科的患者,通过内镜下分次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 EPMR)确诊了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避免了非必要的外科手术.结论应用EPMR大活检或可作为提高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率的一种方法,但尚需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正常内膜组织中NF-κB相关miRNA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组织中miRNA 199a及miRNA 126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的miRNA 199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miRNA 12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在位内膜比较,异位内膜组织中的miRNA 199a、miRNA 126表达水平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miRNA 199a与miRNA 126可能通过调控NF-κB介导的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对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rectal endometriosis,R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外科手术前行线阵超声内镜检查直肠,超声扫描频率为7.5MHz,根据直肠壁内有无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或团块判断直肠是否受累,并将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与手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中有12例经线阵超声内镜检查发现直肠壁内有异位子宫内膜病灶,其余8例患者的直肠壁正常.超声内镜诊断为RE的12例患者术中均见盆腔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与肠壁粘连紧密,手术切除的直肠病灶送检均见子宫内膜组织.超声内镜下未见直肠受累的8例患者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与肠壁无粘连或轻度粘连,易分离,分离缘组织送检未见子宫内膜组织.线阵超声内镜检查结果与手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完全一致.结论:线阵超声内镜检查是诊断RE的可靠方法,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是否伴有直肠受累做出准确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生育年龄妇女盆腔疼痛与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卵巢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多累及的器官 ,受累后常形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1 996~ 1 999年 ,我们对 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 ,对其疗效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60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行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组 )、开腹手术 (开腹组 )各30例。腹腔镜组囊肿最大直径 5~ 7cm者 2 3例 ,7~1 0 cm者 7例 ,平均 6.5 0± 0 .2 1 cm;开腹组 5~ 7cm者 2 1例 ,7~ 1 0 cm者 9例 ,平均 6.71± 0 .32 cm,两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中的运用价值,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诊断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2年6月24例手术、病理及超声影像资料较完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内在性子宫腺肌症21例,卵巢异位2例,腹壁切口异位1例。经超声明确诊断20例,占83.3%;提出可疑性诊断2例,占12.5%;误诊1例,占4.2%。结论超声分辨率较高,能全方位较多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形态变化,诊断准确率高,是本病较理想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具有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至肠道组织,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罕见,现报道我院2018年收治的2例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sflt-1 mRNA表达变化。方法收集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46份为异位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2份为在位组,另收集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VEGF mRNA、sFlt-1 mRNA,采用比较阈值法(2-△△Ct法)计算VEGF mRNA、sflt-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在位组VEGF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异位组(P均〈0.05),对照组VEGFmRNA表达量高于异位组(P〈0.01);在位组内膜VEGF活性指数高于异位组和对照组(P〈0.05),异位组VEGF活性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内膜sflt-1mRNA表达量高于在位组和异位组(P〈0.05),在位组sflt-1mRNA表达量高于异位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sflt-1 mRNA表达异常。sflt-1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水通道蛋白5(AQP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EMs患者40例(EMs组),同期因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0例(对照组).术中取EMs组中20例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及全部40例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取对照组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对照组及EMs组在位子宫内膜(20份)和异位内膜组织(40份)中MMP-9、AQP5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及EMs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MMP-9及AQP5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EMs组异位内膜组织表达均高于在位内膜(P均<0.05).结论 MMP-9、AQP5在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中均呈高表达,二者可能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中尤以卵巢最常见.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的增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发病率也在增高,我们1997-06/2005-06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病人28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总结报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手术,为预防复发术后予孕三烯酮口服治疗半年延迟月经。结论手术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规范的手术操作可以降低发病率,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EM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Ms异位内膜细胞中MMP-2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和对照内膜;EMs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细胞中TIMP-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EMs异位内膜中MMP-2和TIMP-2的表达水平随着临床分期有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MMP-2和TIMP-2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0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内镜检查结果。 结果10例患者肠镜下表现为直肠前壁或侧壁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病灶距肛门口5~15 cm,大小为1.5~2.8 cm。其中4例误诊为直肠良性肿瘤或者直肠癌,误诊率达40.0%(4/10)。10例患者均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内镜检查见病灶位于直肠黏膜下及固有肌层,呈低回声影,内部回声不匀,部分突破外膜累及子宫。 结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误诊率较高,但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辅助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1986~1999年,我院共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采用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16~50岁,平均34岁;未婚4例,已婚20例;有子女者15例;不孕5例。异位的子宫内膜位于卵巢者18例,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者3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乙状结肠及升结肠者各1例。治疗方法:手术治疗20例,药物治疗4例。其中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6例,11例在妇科手术中诊断,3例在外科手术中发现。治疗结果:20例手术者中术后妊娠2例,复发5例,再手术2例;4例药物…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育龄妇女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常发生于生殖器内,以侵犯卵巢者最为多见,而异位于肠道者较少见,约占3%~37%[1-2].单发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率较低,临床表现和CT表现酷似多种疾病,常被误诊为肿瘤或其他疾病.本文报告直乙交界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旨在提高肠镜检查中...  相似文献   

15.
徐蕾  张向宁 《山东医药》2010,50(38):86-8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38例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各38份为观察组,取非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标本26份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标本中的HGF、MMP-2、MMP-9。结果观察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HGF、MMP-2、MMP-9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异位子宫内膜中的HGF、MMP-2、MMP-9均高于在位子宫内膜(P均〈0.01)。结论 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HGF及MMP-2、MMP-9的表达增强,这可能促进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活检诊断准确率的方法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至今收治的6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肠镜结果,对比术前活检和术后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分析误诊的原因,同时行ER、PR、CK7、CK20和CD10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和结直肠癌临床表现、肠镜结果、B超和CT检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相似;本组6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肠镜活检诊断中,3例误诊为慢性炎症,其中1例认为伴有中度异型增生;1例误诊为溃疡误诊率达67%(4/6).异位子宫内膜的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为腺体Ck7阳性,腺体及内膜间质ER、PR阳性以及间质细胞CD10阳性,而正常结直肠黏膜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为:腺上皮Ck7阴性,上皮及黏膜固有层间质ER、PR及CD10阴性.CK20在异位子宫内膜腺体及肠黏黏膜腺上皮内表达均为阴性.本组6例手术后大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术前肠镜活检标本免疫表型均显示一致.结论:本研究表明仅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结果,临床医生很难将其与恶性肿瘤区分;而通过形态学观察,并且综合特征性的临床病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及CK7可以有效提高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活检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袁华  王沂峰  赵华  龚键 《山东医药》2012,52(46):40-41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否迁移至异位子宫内膜并向子宫内膜细胞分化,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分离雄性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绿色荧光蛋白(GPF)标记后自鼠尾静脉注入模型体内。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模型小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GPF的表达变化,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GPF与角蛋白或波形蛋白复合表达变化。结果注射转染了GPF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第8天,异位子宫内膜碎片中有GPF表达,第20天表达最强,此后逐渐减弱;异位子宫内膜中,无GPF与角蛋白或波形蛋白阳性复合表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迁移至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但未发现其能分化为子宫内膜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仍不确定。  相似文献   

18.
史秀芬  孙丽华 《山东医药》2007,47(12):34-3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具有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常见于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卵巢及输卵管。有文献报道,EMT相关不孕症高达40%~60%。1999年至今,我们共对20例EMT导致不孕的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fos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23例份(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织20例份(在位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1例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VEGF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c-fos表达,并分析内膜组织VEGF与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VEGF、c-fos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VEGF、c-fos表达比较,P均>0.05。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与c-fos表达呈正相关(r=0.425,P<0.05)。结论 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与c-fos表达均升高;c-fos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组织血管生成,继而引起EM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张潇迪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10):1002-1005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在腹腔镜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6-01~2017-06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卵巢良性囊肿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均行卵巢囊肿剥除术,获取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AMH检测结果。结果术前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MH表达低于对照组(P 0. 01);手术后两组患者AMH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患者术后AMH下降率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AMH降低,卵巢囊肿剥除术会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术后半年卵巢功能仍处于恢复阶段,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更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