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痛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但其病因复杂 ,作者自1999年底开始 ,在排除其它原因明确的腰痛病例后 ,应用深部冷冻治疗脊神经后支性腰痛患者66例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35例 ,女31例。年龄20~61岁 ,平均40.8岁。急性腰扭伤7例 ,慢性腰痛伴臀部大腿后侧疼痛50例 ,单纯髋疼痛3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4例 ,腰椎管狭窄症1例 ,腰1、3陈旧性压缩性骨折1例。1.2治疗方法先在棘突旁开2~2.5cm处寻找压痛点 (即横突根部 ) ,多在L1、L2、L3 平面 ,以L2 横突处最多 ,用龙胆…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脊神经后支冷冻治疗腰背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选择性冷冻脊神经后支主干治疗腰背痛的疗效。方法:依据病人主诉腰背痛部位,定出受累的脊神经后支,刺入冷冻针,以病人感到酸、胀、沉、困及轻度麻痛并向下传导至同侧臀、大腿及膝部示定位准确,送入冷冻液,一次3个冻融周期。有多个痛点可分次进行。结果:治疗129例,优良率60%,有效率88%,以腰肌劳损及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最佳,优良率分别为58%及84%,有效率达到88%及100%。结论:冷冻脊神经后支阻断了腰背痛的一部分传导通路从而起到止痛效果。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准确操作均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神经定位冷冻、无水酒精毁损、常规神经阻滞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6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应用神经定位法分别予以神经冷冻、无水酒精毁损和常规神经阻滞治疗,每组20例。结果:三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治疗后1月)无差异,冷冻组和无水酒精组中、远期疗效(治疗后3月、6月)优于神经阻滞组,且冷冻组优于无水酒精毁损组。结论:神经定位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可达长期止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顽固性腰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 资料: 23例顽固性腰痛患者,其中男 17例,女 6例;年龄 17~ 64岁; 20例有明显扭伤、跌倒病史,下腰部反复疼痛 3个月~ 13年。脊柱活动度:前屈 5°~ 30° ,后伸 0°~ 20°,直腿抬高度数 30°~ 80°间,所有病例的下肢运动、感觉、肌张力及各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X线报告老年患者都见骨质增生并部分有轻度侧弯改变,年青患者 X线报告未见异常。上述病例排除脊柱源性和内脏源性疼痛后均行主诉痛点阻滞治疗,效果不佳。 方法:根据邵氏脊神经后支定位诊断方法 [1]。在主诉痛点上方 2~ 3个棘突平面的棘突、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慢性腰痛病人76例,所有病人均经对照性诊断阻滞确诊为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根据病人选择及知情同意,42例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治疗(射频组),34例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病人评价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及病人满意度(patient Satisfaction Index, PSI),并行腰椎动力位X线检查,观察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的变化情况。所有病人接受6~30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后4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和腰椎整体ROM与治疗后2周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2周后各时间点,射频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腰椎整体ROM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与治疗后2周无显著差异。结论:经皮脊神经后内侧支毁损术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以腰痛就诊的患者中,一部分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因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感染、肿物、结核、风湿、骨折、骨质疏松等,其他大部分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在腰椎X线、CT、MRI等检查多无阳性发现,一般称为非特异性腰痛。在此类病例中,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占绝大部分,约为80%[1],与脊神经后支主干受直接刺激有关,亦有学者称为脊神经后支综合征[2]。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7月采用神  相似文献   

7.
射频热凝及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冷冻及神经阻滞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探讨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20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分别给予射频热凝、冷冻和常规神经阻滞治疗。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治疗1周后射频热凝、冷冻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5.1±1.2,4.0±1.1,改善程度均优于神经阻滞组(t1=3.79,P<0.001;t2=3.42,P<0.001);二组间VAS评分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2)副反应:射频热凝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冷冻组和神经阻滞组。结论射频热凝及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射频热凝及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射频热凝、冷冻及神经阻滞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探讨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20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分别给予射频热凝、冷冻和常规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1)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治疗1周后射频热凝、冷冻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5.1&;#177;1.2,4.0&;#177;1.1,改善程度均优于神经阻滞组(t1=3.79,P&;lt;0.001;t2=3.42,P&;lt;0.001);二组间VAS评分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2)副反应:射频热凝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冷冻组和神经阻滞组。结论 射频热凝及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96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所致慢性下腰痛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组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25~70岁;病程6个月~5年,发病部位在L3~5共56例,占90%。症状与体征:(1)持续性下腰痛反复发作3次以上,以疼痛为主,腰痛部位较恒定,腰部僵硬感,喜局部捶打。(2)患者腰椎在棘突旁1~1.5cm处可有深压痛,无明显放射痛,有些患者可有棘突、棘间的压痛。(3)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下肢肌力与感觉多无异常。(4)影像学检查排除腰椎肿瘤、结核等病变。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一般能在病…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治疗手段有良好的效果.但有相当部分患者术后仍有腰痛症状,其中绝大多数无神经根受累症状,由于致病因素不清楚,因而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腰脊神经后支的解剖部位,采用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 223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腰痛患者,探讨其疗效.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cutaneous refrigeration of posterior ramus of spinal nerv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odynia.Method:426 patients suffered from low lumbodynia were diagnosed by neurolocation techniques.Transcutaneous refrigeration of posterior ramus of spinal nerve was done using liquid nitrogen.Result:Follow-up was performed for 4 months and 5 yars,and showed excellent therapeutic effect in 380 ases,good in 11 cases,not bad in 16 cases,and poor in 19cases including 6 with recurrence.Good rats was 91.8% .Therapeutic effect is satisfying.Conclusion ranscutaneous refrigeraiton of posteior ramus of spinal nerve is characterized by less injury and favorable therapeutic effect.  相似文献   

12.
脊神经后根对大鼠排尿和勃起功能的选择性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根神经小束对SD大鼠排尿和勃起功能的选择性传导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10只用逆行神经示踪技术确定SD大鼠排尿和勃起功能的脊髓中枢,并对其腰骶部脊神经后根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30只进行电生理学研究:分别对大鼠排尿及勃起反射中枢所在脊髓节段的脊神经后根神经小束进行电刺激,同时记录膀胱内压、尿道灌注压和阴茎海绵体内压的变化情况,观察各神经小束对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和阴茎海绵体的选择性传导作用。结果:SD大鼠排尿和勃起功能的低级中枢主要位于L6、S1脊髓节段。后根分束可达神经小束水平,电刺激L6、S1脊神经后根某些小束时,膀胱内压上升,但尿道灌注压和阴茎海绵体内压的变化幅度不大;电刺激其他一些小束时,尿道灌注压上升,但膀胱内压和阴茎海绵体内压在刺激前后的变化不大;或是阴茎海绵体内压急剧上升,但膀胱内压和尿道灌注压在刺激前后的变化不大;或是引起上述两个或三个压力的同时改变。结论:SD大鼠L6、S1脊神经后根不同小束对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和阴茎海绵体的传导效能存在差异;通过显微解剖及电刺激可以区别L6、S1中主要传导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及阴茎海绵体的不同的后根神经小束。  相似文献   

13.
This is an extremely rare case of scapular winging following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for correction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in an 18‐year‐old boy due to iatrogenic injury to a long thoracic nerve. Scapular winging manifested 5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spontaneously improved after 7 month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脊神经后根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27例,采用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SPR)切断L5~S1两侧脊神经后根,对标本进行计算机辅助图象分析处理,测定各种指标与患儿Ashworth肌张力分级的关系。结果所有脑瘫患儿手术切除的脊神经后根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以粗有髓神经纤维病变明显,主要为脱髓鞘病变。无髓神经纤维以其周围的雪旺氏细胞病变为主,神经受损无修复与再生。髓鞘厚度、病理改变程度与Ashworth肌张力分级正相关。结论脊神经后根的病理变化是继发性退行性改变,这种改变与Ashworth肌张力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X线定位与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进行本临床研究,随机分为X线定位组30例和痛点定位组30例;分别进行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与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X线定位组治愈率(73.33%)明显高于痛点定位组(30.0%)(P<0.05);X线定位组显效以上率(93.33%)明显高于痛点定位组(73.33%)(P<0.01);X线定位组的治疗后VAS评分较痛点定位组明显降低(P<0.01),X线定位组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缓解幅度)较痛点定位组明显增大(P<0.01)。结论: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较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鼻后神经(PNN)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RAR)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8年12月25例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PNN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鼻塞、鼻痒、流涕、喷嚏和鼻部症状总体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并对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行后路椎板成形术的60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影像学及神经学评估来比较术前及术后5年的临床疗效结果 ,并且分析年龄、性别、术前椎管狭窄率及骨化外形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术后5年随访时骨化程度和脊髓有效容积(SAC)、日本矫形协会(JOA)评分、椎管狭窄率、颈椎曲度前凸百分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89、17.28、5.79,χ2=5.00,P均<0.05);不同年龄(年龄<60岁&≥60岁)及不同骨化外形(平原型&山形)的患者术后5年随访时的SAC、JOA评分和椎管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53、3.63、3.95、5.00、6.82、2.67,P均<0.05),但是颈椎曲度前凸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0.97,P均>0.05);不同的术前椎管狭窄率(<60%&≥60%)的患者术后5年随访时的SAC、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27、6.86,P均<0.05),但是颈椎曲度前凸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不同性别患者在术后5年随访时的SAC、JOA评分、椎管狭窄率、颈椎曲度前凸的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7、0.15、0.12,χ2=0.02,P均>0.05)。结论后路椎板成形术对颈椎OPLL患者有明显疗效,其中椎板成形术对术前年龄<60岁、椎管狭窄率<60%以及骨化外形为平原型的患者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椎板减压,治疗组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3、6个月,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的植骨融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植骨融合优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甘肃省中医院行PPECD治疗的18例单节段CSR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及术后随访时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