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了解我院临床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情况、执行率及影响洗手行为的相关因素,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护理人员178名,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对手卫生知识认知情况、洗手执行率及自我评价影响洗手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86.6%的护理人员掌握七步洗手法,45.53%掌握外科手消毒方法,83.92%掌握卫生洗手指征。护理人员认为影响洗手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工作忙、洗手设备不方便,缺乏设施供应,未面临检查,缺乏指导及管理。结论: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程度不均衡,临床工作中手卫生执行率不理想,应加强洗手意识、管理及学习,普及及宣传手卫生知识,改善善手卫生设施,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对应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洗手行为和洗手技术的考核。结果:医生:手卫生依从率26.19%,洗手合格率54.76%;护士:手卫生依从性62.22%,洗手合格率84.44%。正确的洗手方法护士掌握的比医生好。结论: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贺惠娴 《吉林医学》2011,(36):7853-7854
目的:分析城镇医疗护理人员手卫生消毒的意义和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消毒的意义和措施调查表,对6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60名医护人员中知道严格的洗手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的有48名。8.3%的护理人员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或手消毒,94.2%知道六步洗手法,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和护理操作前后洗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手能有效去除手部的大部分细菌,防控医院感染。管理者应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与监管,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卫生知识教育对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水平的影响,了解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开展"手卫生宣传周活动"(2011.10.15~22),采取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讲座、张贴警示图及提醒洗手标识、制作宣传栏、悬挂手卫生标语、组织手卫生知识竞赛、六步洗手法演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教育;通过发放问卷形式,评估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并了解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护理人员108人,手卫生知识平均分82,手卫生指征平均分为95.6,影响护理人员执行手卫生的主要因素为认为洗手剂会引起皮肤干燥(67.59%)、工作太忙(65.74%)、干手设施不健全(80.56%)、冬天无温水(79.63%)。结论: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方法,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程度,但影响护理人员洗手的其它因素也不容忽视,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医院非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与管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对手卫生自信行调查问卷,进行随机取样,对265人进行调查.结果 非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13.27±0.96)分,回答正确最高的是洗手液或洗手皂的选择,对洗手步骤和洗手条件选择回答正确率仅为23.3%~31.4%;手卫生态度得分为(22.16±1.06)分,87.3%的人员认为洗手不容忽视的,63.2%人员认为洗手的方法的掌握是有必要的;行为平均分为(16.50.76±1.23)分,75.3%人员掌握干手措施,仅有21.4%人掌握洗手的步骤;手卫生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P<0.05),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性(P<0.05),知识和行为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医院非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认知率低,态度较积极,行为实施率低,应通过规范性的教育,提高医院非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意识,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临床感染管理小组对手卫生工作进行干预督查,了解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方法在实施干预前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认知情况、手卫生依从情况、洗手方法正确情况和采样监测的合格情况,于实施干预3个月后对这4个方面再进行调查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干预3个月后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水平、洗手依从率、洗手方法正确率和采样监测合格率大幅提高,与督查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感染管理小组开展手卫生督查,能提升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水平,掌握洗手方法,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提高产房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对10名产房护理人员应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干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半年的手卫生持续质量改进,产房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度提高,洗手正确性得到提高,低、中、高风险护理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后分别达到39.8%、77.1%、92.1%。结论应用PDCA循环可更好地帮助产房护理人员熟知相关知识,强化洗手意识、树立手卫生的信念,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的正确性,有效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探讨防范措施,降低医院感染。方法对318名医护人员的洗手行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167名医护人员进行洗手技术的考核,对调查及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洗手率低、洗手合格率低,操作前洗手执行率10.60%,操作后为37.74%。考核正确洗手方法,护士合格率为67.03%,医生为42.11%,护士掌握较好。结论强化手卫生知识的教育,加强监督管理,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孙秋荣 《大家健康》2013,(14):20-21
目的:分析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利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的办法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对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知晓情况对其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我院90%的医护人员都接受过与手卫生相关的知识培训,但其手卫生的依从性大约为46.4%。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其手卫生的依从性大约为29.46%;在接触2位不同患者之间的依从性大约为36.12%;在接触患者以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大约为93.42%。结论:大部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比较薄弱,而且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比较缺乏。医院关于手卫生管理的制度也无法落实到位。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医院的感染率,并且减轻患者的经济损失与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某地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实施现状,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18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实施医疗活动前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情况监测,对调查和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在实施医疗活动前及医疗活动结束后均进行洗手消毒的比例较低(医生47.67%,护士74.00%)(χ2=11.632,P<0.01),而在进行手消毒的医护人员中,仅有26.74%的医生和62.00%的护士按照7步洗手法进行洗手(χ2=23.160,P<0.01);护士手检测不合格率为9.00%,医生为27.91%(χ2=11.325,P<0.01),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总不合格率为17.74%。结论:医护人员对手消毒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手卫生及洗手规范等相关知识较为欠缺,手消毒的总体合格率不高,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减少经手传播的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