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连铸过程中,中间罐水口多采用塞棒和滑动水口进行控制。塞棒是内中间罐系统,对吸气不敏感,其缺点是浇注中自动化程度低、精确性差。滑动水口可实现自动浇注,精确性高,但水口容易堵塞。为克服两者的缺点,德国Didier公司和瑞士Stopinc公司联合开发了旋转管阀(RTV-RevolvingTube Valve)。此系统包括一个同心管(两者相对旋转)和一个滑动水口典型的浇注通道入口。滑动水口的铸流是竖直流动的,而RTV的铸流开始是水平方向的,后来变成  相似文献   

2.
应用十字形水口优化浇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棒和水口组成了类似阀门的系统,通过优化水口的几何形状,可更好地控制金属液流.采用十字形几何结构的水口,能明显提高铸件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日本钢管有制股份公司研制了一种用于普通浇铸和连铸的转盘式水口系统,它和常规的塞棒装置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已经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实现了原设计的目标。为了改善运转效能,福山钢厂采用了一种滑动水口,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这一设计与基于直线运动的其他型式的所有水口不同,它是旋转滑动的。这一不同点为操作提供了许多优点。根据1972年7月底的材料,装在福山钢厂第一炼钢车间180吨盛钢桶上的旋转水口已经浇铸了8489炉钢水。本文介绍该旋转水口设备的发展,转点以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重钢炼钢厂因钢水可浇性原因导致的连铸机非计划断浇事故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堵塞,包括钢水温度低水V1堵塞,钢包水口堵塞、中间包水口堵塞和中间包上水口碗部堵塞;其次是塞棒的异常侵蚀影响塞棒的控流。通过采取预防措施,铸机非计划断浇次数由1.8次/月降低至0.8次/月,钢种改判炉次由1.4炉/月降低至0.6炉/月,生产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赵定国  李新  王书桓 《连铸》2016,35(2):32-35
连铸浇铸过程中采用塞棒控流,存在塞棒抖动影响浸入式水口流场的问题。利用水模拟的方法,研究塞棒开启高度、浸入式水口插入结晶器深度对浸入式水口内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塞棒开启高度为5、10 mm时,浸入式水口内流速分布不均匀,受塞棒抖动影响较大;塞棒开启高度为15、20 mm时,浸入式水口内流速分布比较均匀,受塞棒抖动影响较小;浸入式水口插入结晶器深度为100、150 mm时,浸入式水口内流速分布不均匀,受塞棒抖动影响较大;插入深度200、250 mm时,流速分布比较均匀,受塞棒抖动影响较小;塞棒开启高度越高、水口插入结晶器深度越大,水口流速越均匀,受塞棒抖动影响越小。均匀稳定的水口流场有利于减少水口结瘤和塞棒侵蚀。  相似文献   

6.
《连铸》2015,(6)
邯宝炼钢厂在浇铸超低碳钢时,时常会发生含Al_2O_3的高熔点夹杂物堵塞SEN,造成结晶器液面波动大,严重时会引起塞棒上涨量大,不得不更换SEN。为了减少和避免液面波动量大和SEN堵塞,中间包采用挡墙+挡坝+稳流器的中间包,提高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增加夹杂物的上浮几率;中包上水口上线前做透气性检测,确保上水口透气均匀,浇铸中能够均匀弥散吹氩,减缓水口堵塞;中间包烘烤前清除中间包内杂物,避免外来夹杂物堵塞SEN;检查各氩气管路透气性和塞棒机构灵活性;浇铸过程中根据结晶器液面活动状态动态地合理的调节中包上水口和塞棒氩气流量和压力。在连铸设备正常和钢水纯净度比较高的前提下,通过以上连铸控制工艺,有效地减少了因SEN内壁夹杂物的附着引起的液面波动以及实现了6炉连浇不更换SEN的目标,进而也提高了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7.
结合浸入式水口堵塞物的分析,从钢水成分、顶渣、温度、精炼工艺、喂钙、连铸吹氩等多个方面,研究了中碳低硅铝镇静钢3种不同精炼工艺连铸浸入式水口堵塞成因。确定浸入式水口堵塞的主要原因有:水口吹气流量低不利于防止水口堵塞,顶渣氧化性强,加Al和上浮控制操作不规范,钙处理变性效果差,塞棒、板间、水口吹氩压力低。提出了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措施,工艺过程控制参数优化后,连浇炉数达到12炉以上。  相似文献   

8.
《连铸》1997,(3)
众所周知,使用塞棒系统很容易控制中间罐钢水的流出量。人们经常选择液压伺服装置来控制塞棒的位置。现在法国SERT公司设计了一种驱动塞棒的电伺服装置。与液压控制系统相比电伺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9.
成旭东  徐学良  唐志军  郝强 《连铸》2012,31(1):13-16
研究了邯钢三炼钢方坯生产ML08Al浸入式水口堵塞的形成机制,分析了连铸浇铸过程中水口堵塞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保护浇铸水平,对钢水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对塞棒进行吹氩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水口堵塞,解决了堵水口的问题,稳定了生产节奏,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铸造工程》2021,(3):75-75
在铸造行业,底注包浇注使用塞棒和水口,接钢之间或浇注期间更换水口尺寸较为普遍,但通常情况下,要更换水口和塞棒是比较困难的。福士科VAPEX FOSFLOW水口是一种可更换水口尺寸的新系统,在包内有钢液时也可操作。VAPEX FOSFLOW氧化铝石墨水口采用陶瓷结合和碳结合技术,两种结合技术应用的水口为底注包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傅博  邓存善  张婕 《连铸》2011,30(4):28-32
通过对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工艺、设备及配套耐火材料的设计改造,实现了具有塞棒自动控制功能的单水口全保护浇注工艺。在保护浇注工艺条件下,结晶器流场合理,保护渣液渣层分布均匀稳定。不但防止了钢水的二次氧化,提高了连铸坯质量,同时提高了连铸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为高品质H型钢的开发和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Ca—Al引流环是用纯金属Ca、Al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一个开口的圆环。在大包钢水放入中间罐前,把引流环套在中间罐塞头上,引流环与钢水接触燃烧产生高热值,把水口周围钢水加热,减少中间罐开浇时的水口故障,提高开浇成功率。经过工业性批量使用,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铸造技术》2017,(5):1084-1087
针对唐钢不锈钢3#连铸机塞棒和中间包上水口吹氩工艺进行了原型与模型比例为2∶1的水模实验,研究了同一种板坯宽度、同一种水口条件,不同拉速、不同水口浸入深度下,塞棒和中间包上水口的临界吹气量,以及吹气量对于结晶器流场中液面波动和流股在窄边冲击点的影响规律,为现场生产中结晶器吹氩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间包内钢水在自由流出过程中容易产生汇流漩涡。汇流漩涡会引起空气和钢渣的吸入,降低钢水质量。中间包内通常设有塞棒、挡墙等常用的控流装置来优化流场。以国内某厂对称四流圆坯T形中间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模型模拟塞棒和挡墙对中间包出水口处汇流漩涡的影响,并用水模型验证。模拟结果表明,设有塞棒和挡墙的中间包对抑制汇流漩涡的形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德国克勒克纳钢铁公司不莱梅厂在板坯连铸机中间罐浸入式水口上安置截流板后,连浇炉数大大增加,从原来的6炉增至13炉,最多达16炉。该装置是由瑞士Stopinc公司开发的。截流板安置在浸入式水口的中部,整个系统包括截流板本身、外罩、保持架和移动式驱动汽缸。中间罐水口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有一滑动端面的固定部分和浸入在钢水中的移动部分。截流板与水口可滑动部分的接触面通过  相似文献   

16.
《连铸》2019,(5)
通过建立塞棒与浸入式水口的几何位置关系,推导出塞棒的有效行程、连铸机拉速与塞棒开口距离的关系式。根据钢厂实际生产数据,计算出连铸机拉速与塞棒开口距离关系式中的修正系数。结晶器液面控制系统中增加拉速变化预反馈机制可提高动态反馈系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CSP产线含铝电工钢连铸水口结瘤、塞棒上涨和钢包死流的原因。电工钢水口结瘤物主要是Al_2O_3和高熔点的6Al_2O_3·CaO和2Al_2O_3·CaO。引起水口结瘤的原因一是钢液中[Ca]的质量分数相对较低,夹杂物变性不彻底;二是RH出站时钢包顶渣氧化性较高,连铸过程渣-钢间反应生成新的Al_2O_3夹杂,污染钢水。通过适当提高硅铁中的钙的质量分数,转炉出钢加顶渣改质剂,转运过程钢包加盖等措施,在不使用钙处理的条件下,解决了水口结瘤的问题,杜绝了钢包死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连铸》2019,(6)
自动开浇功能目的是利用模型化开浇替代现有的人工开浇方式,提高开浇的稳定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智能化开浇。采用三阶段自动开浇程序模型,PLC全程控制塞棒自动动作。前期在钢水未到达测程范围前模拟人工手动开浇压棒,进入液面计检测范围内后,根据现场工艺环境及塞棒开浇相关特性,结合小断面铸机开浇特点,先起拉起振、预压塞棒,以降低液位上窜趋势,使液位进入自动控制状态前按照预设液位爬坡;再进入塞棒自动控制状态,PID开始调节,自适应当前系统环境,使结晶器内钢水平稳的跟着设定液位上涨至目标设定液位,拉矫机拉速上涨至设定目标拉速值,自动开浇动作完成。自动开浇符合工艺生产要求,开浇稳定性提升,工人劳动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在多流连铸机中 ,钢水是由中间包分配到不同的结晶器中。虽然人们认为中间包应该均匀地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 ,但实际上不同水口处钢水温度和钢水驻留时间也不同 ,从而影响钢水的质量和可浇铸性。印度杜尔加布尔钢厂使用 6流的小方坯连铸机 ,该连铸机的中间包有 6个水口。生产中发现 ,中间 (靠近冲击区 )的水口容易发生漏钢 ,而边上的水口又容易发生堵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在比例为 1∶2的水力学模型中进行了水模试验 ,通过试用各种流动控制装置 ,结果发现使用隔板能使中间包内钢水流动最佳化。根据水模试验的结果 ,设计和生产了陶瓷隔…  相似文献   

20.
谭妍  孔祥宏 《连铸》2009,(6):44-46
液面控制是现代连铸机生产高品质、无缺陷连铸坯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同时也是保证连铸生产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连铸结晶器液位检测的形式有放射性同位素法、涡流法、浮子法,等等。稳定结晶器液位有调节塞棒或滑板、调节拉速以及滑板或塞棒与拉速同时调节等多种方式。宝钢4号连铸机采用了先进的液面测量和控制反馈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德国西门子S7300PLC和捷克VUHZ液面检测系统,实现自动开浇、正常浇注、浸入式水口快换、浇注中断、终浇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