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提供了一种生产苯甲醛的方法。苯甲醛由L-苯丙氨酸或碳源通过使用具有氨基酸脱氨酶、4-羟基扁桃酸合成酶、扁桃酸脱氢酶和苯甲酸酯脱羧酶的微生物产生。  相似文献   

2.
何佺  彭阳峰 《浙江化工》2003,34(12):3-4
以对叔丁基苯甲醛为原料,TEBA(苄基氯三乙胺)为催化剂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对叔丁基扁桃酸。其合成工艺参数:温度60±2℃,反应时间12h,n(对叔丁基扁桃酸):n(三氯甲烷)=1:2~3,相转移催化剂TEBA的用量5~10g/mol对叔丁基苯甲醛。经过核磁共振、红外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确认。产品质量分数99.1%,收率51.7%。  相似文献   

3.
将苯甲醛与氰化氢直接反应得扁桃腈,再与盐酸水解制得扁桃酸,结果发现获得的产品可以达到市场要求且收率在93.5%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 用N—碘代琥珀酰亚胺使α—羟酸脱羧后可生成醛类。在室温下用N—碘代琥珀酸亚胺处理扁桃酸,并用钨灯照射10分钟,即可生成93—99%的苯甲醛。对其它α—羟酸如二苯乙醇酸、苯基乳酸、α—异丙基扁桃酸、α—羟基异丁酸的反应也很快,而且产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合成扁桃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瑾  李延 《农药》2008,47(7):502-504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苯甲醛、氯仿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碱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扁桃酸.通过测熔点和IR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反应物的摩尔配比、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苯甲醛、氯仿、氢氧化钠、四丁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1.89∶6.38∶0.05,微波辐射功率500 W、反应时间15 min、反应温度60℃时,扁桃酸的收率可达87.9%.  相似文献   

6.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扁桃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以苯甲醛和氯仿为原料,通过相转移催化合成了扁桃酸,工艺简单,收率达60%,含量为99.15%。具有工业生产价值。扁桃酸化学名为a一经基苯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  相似文献   

7.
扁桃酸的拆分和手性扁桃酸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恒  甘永平  张文魁  黄辉  叶张军 《化学试剂》2007,29(3):143-146,153
综述了扁桃酸拆分和手性扁桃酸合成的研究进展,对非对映体盐结晶法、萃取法、色谱法、电泳法、酶催化法拆分消旋扁桃酸的原理、工艺和特点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生物转化法、电化学法和直接化学法合成手性扁桃酸的研究状况。其中非对映体盐结晶法是目前工业生产手性扁桃酸的重要方法,而生物转化法合成手性扁桃酸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R-扁桃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性药物中间体和手性拆分试剂,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生物催化合成R-扁桃酸的研究已有不少,主要有微生物氧化还原酶、脂肪酶、腈水解酶3种不同途径生物催化合成R-扁桃酸。本文对R-扁桃酸的生物催化法合成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铜绿假单胞菌对映选择性降解制备R-扁桃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外消旋扁桃酸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选择性降解S-扁桃酸的铜绿假单胞菌,可用于选择性降解S-扁桃酸制备R-扁桃酸。考察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对S-扁桃酸降解的影响,并对发酵培养基成分及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35℃、pH值8.0、底物浓度131.4 mmol.L-1的优化条件下,68 h发酵完成,R-扁桃酸收率为48.2%、光学纯度为99.2%。  相似文献   

10.
以邻苯二酚和乙醛酸为主要原料,经缩合、空气催化氧化、脱羧反应制备3,4-二羟基苯甲醛。重点考察了氧化脱羧反应阶段,并获得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反应温度90℃,n(催化剂)∶n(3,4-二羟基扁桃酸)=0.04∶1.00,反应时间7 h和空气流速1.5 mL/min。在较佳的反应条件下,3,4-二羟基苯甲醛的收率≥75.8%,质量分数≥96.1%。  相似文献   

11.
以扁桃腈、无水乙醇和浓硫酸为原料,采用醇解法合成D/L-扁桃酸乙酯.反应料液通过中和、除盐、回收乙醇、水洗、干燥、精馏得到D/L-扁桃酸乙酯成品.分析和讨论了反应温度,扁桃腈与无水乙醇的物质的量比,精馏前粗品质量和精馏操作条件对D/L-扁桃酸乙酯的质量和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沈萨萨  姜灵  陆杰  于洪巍 《化工进展》2014,33(9):2425-2431
采用假单胞菌脂肪酶Pseudomonas sp. ECU1011催化乙酰基邻氯扁桃酸进行不对称水解,利用突变后的扁桃酸消旋酶(V29I)对拆分后的产物S-(-)-邻氯扁桃酸进行消旋,消旋后的邻氯扁桃酸经过酰化重新被利用到水解反应中,实现了酶法动态动力学拆分制备R-(-)-乙酰基邻氯扁桃酸。通过对拆分反应、拆分混合物的分离回收以及消旋反应的工艺优化,最终获得光学纯度ee>99.9%的R-(-)-乙酰基邻氯扁桃酸,其收率达80%。本研究建立的R-(-)-乙酰基邻氯扁桃酸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工艺,对其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卓  冯锁民  杨建全 《应用化工》2013,(10):1806-1807
以布洛芬及扁桃酸为原料,经布洛芬酰氯化、扁桃酸苄酯化保护、酯化反应及氢化脱苄反应,以18.1%的总收率获得了前药布洛芬扁桃酸酯,并获得了扁桃酸中被空间位阻和氢键钝化的α-羟基的通用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辉  徐岩 《过程工程学报》2006,6(5):818-821
以外消旋扁桃酸为底物,筛选出一株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 CCSYU 10011,该菌能转化外消旋扁桃酸为(R)-扁桃酸. 用全细胞转化法研究发现,其转化过程是不对称降解过程,即选择性降解了(S)-扁桃酸,进而获得(R)-扁桃酸. 考察了温度、pH、底物浓度及细胞量等因素对(S)-扁桃酸降解的影响,转化结束后,收率为48.7%,对映体过量值(e.e.)可达99%.  相似文献   

15.
在有机溶剂中利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酯化反应以分离扁桃酸对映体,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摇床转速、加酶量、扁桃酸浓度及乙醇浓度对反应转化率和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氯乙烷中,拆分扁桃酸对映体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40 mg,扁桃酸20 mM,乙醇80 mM,转速150 rpm,温度40°C.在此条件下,反应24h后,转化率为30%,产物中R-扁桃酸乙酯eep达到92%.  相似文献   

16.
王琪  田迪英 《浙江化工》2002,33(4):41-42
由苯甲醛、三氯甲烷经相转移催化羰基加成法制得扁桃酸,再经氧化,酯化,格氏加成,水解等反应合成α-羟基-α-环己基苯乙酸。经IR,1H NMR及元素分析检测确认了合成产品的结构,产品含量达99.1%,产品总收率达30%。  相似文献   

17.
《云南化工》2016,(1):19-23
以γ-环糊精(γ-CD)为主体分子,研究γ-CD对槲皮素和DL-扁桃酸的包结。采用液-液法获得了γ-CD-槲皮素、γ-CD-扁桃酸两个包结物,由FT-IR、1H NMR表征。结果表明,γ-CD与槲皮素、扁桃酸包结比分别为1:1和2:3。25℃下,γ-CD对槲皮素的相溶解度研究证实γ-CD对槲皮素包结比为1:1,γ-CD对槲皮素的包结常数为574 L/mol;槲皮素在γ-CD中的溶解度提高到1.33 mg/m L。γ-CD-扁桃酸包结物的比旋光度研究表明γ-CD对左、右旋体扁桃酸的包结没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相转移催化合成扁桃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凌绍明  隆金桥 《化学世界》2005,46(9):551-554
采用超声波相转移催化技术合成了扁桃酸.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相转移催化剂种类、超声功率和加碱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苯甲醛与氯仿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 h,超声功率为120 W,PTC用量为苯甲醛用量的3%(摩尔分数).最佳反应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86.1%,比传统的苯甲醛法(50%~52%)和常规的相转移催化法(78%)都高.滴加碱时间由常规转移催化法的4~5 h缩短到1 h,加碱速度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9.
扁桃酸的光学拆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描述了用D-(-)-苯甘氨酸丁酯及其盐酸盐为拆分剂,在水或醇的反应体系中,与扁桃酸反应,制备R-(-)-扁桃酸和 S-(+)-扁桃酸的过程;其中 R-(-)-扁桃酸有 98.9%的收率和32 %的光学纯度;而S-(+)-扁桃酸有90.1%的收率和 66.73%的光学纯度。另外也描述了苯甘氨酸丁酯及其盐酸盐的一般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20.
D-(-)-苯甘氨酸衍生物拆分DL-扁桃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用D-(-)-苯甘氨酸丁酯及其盐酸盐为拆分剂,在水或醇的反应体系中,与扁桃酸反应,制备R-(-)-扁桃酸和S-(+)-扁桃酸的过程;其中R-(-)-扁桃酸有98.9%的收率和32%的光学纯度;而S-(+)-扁桃酸有90.1%的收率和66.73%的光学纯度。另外也描述了苯甘氨酸丁酯及其盐酸盐的一般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