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4,(31):2910-2912
目的:优选茯苓皮总三萜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茯苓皮总三萜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茯苓皮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为1∶10(g/ml),提取时间为0.5 h。该条件下,茯苓皮总三萜提取率为2.99%。验证试验结果为3.02%,与预测值接近。结论:该方法简便合理、稳定、可预测性优,可用于茯苓皮总三萜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山茱萸叶总三萜提取工艺。方法:在山茱萸叶充分溶胀的基础上,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其总三萜。在单因素试验中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山茱萸叶总三萜含量的影响;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提取次数为3次,以总三萜含量为响应值,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响应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山茱萸叶总三萜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山茱萸叶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3%、液料比38∶1(mL/g)、提取时间60 min。3次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山茱萸叶总三萜的含量分别为6.92%、6.91%、6.84%,平均含量为6.89%(RSD=0.63%),与预测值(7.28%)的相对误差为5.36%。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山茱萸叶总三萜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虎奶菇菌核总三萜提取工艺,研究其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总三萜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 9(3^4)正交试验表优选虎奶菇菌核总三萜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虎奶菇醇提物的总三萜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虎奶菇菌核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90℃、料液比1∶15(g·mL^-1),提取率为(2.29±0.06)mg·g^-1。菌核醇提物表现出较强的OH自由基和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相应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分别为(0.425±0.01)、(3.25±0.05)和(18.35±2.32)mg·mL^-1。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合虎奶菇菌核总三萜的提取。虎奶菇菌核醇提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绞股蓝乙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绞股蓝醇溶性浸出物、总黄酮含量和总皂苷含量作为综合评价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 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乙醇浓度60%,料液比1:50和提取时间60 min.结论 优化的提取工艺结果可靠,评价指标可控,对绞股蓝的质量控制与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选桑黄总三萜的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小凤  秦庆玲  李峰  徐秀泉 《中国药房》2012,(47):4455-4458
目的:优化桑黄总三萜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总三萜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优选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20(g/mL),于60℃超声提取21min。在此最佳条件下,总三萜得率为9.80mg·g-1。结论: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表明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8,(3):326-329
目的优选山茱萸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总苷含量为指标,选择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来优选提取工艺;选择洗脱剂浓度及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SP825型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工艺。结果山茱萸总环烯醚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10%、提取温度95℃。纯化工艺为10%乙醇洗脱10 BV。结论优选的山茱萸总环烯醚萜苷提取工艺稳定可行,SP825型大孔吸附树脂可富集山茱萸总环烯醚萜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白鹤藤Argyreia acuta Lout.中总黄酮和总三萜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预试验初步确定白鹤藤的化学成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总黄酮和总三萜的提取工艺.结果 白鹤藤中可能含有有机酸、酚类或鞣质、黄酮、三萜皂苷和香豆素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0%乙醇,液料比1∶40,于60℃提取80 min,含量为156.079 mg·g-1;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液料比为1∶50,于70℃提取80 min,含量为0.275 mg·g-1.结论 优选的工艺可为白鹤藤资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冬瓜子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3)正交实验法优选冬瓜子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0%的乙醇,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2 h。结论该提取工艺准确可靠,重现性良好,总多酚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枸骨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超声25min、温度70℃、料液比1∶12;枸骨叶总黄酮含量为4.381%(以100g干枸骨叶计)。结论:该提取工艺简便、快捷,适用于枸骨叶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仙鹤草降糖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选。方法:以提取物降糖活性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仙鹤草降糖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热回流提取3次,1h/次,60%乙醇溶液,料液比1∶10,提取温度为80℃。结论:优化后的工艺提取率高。国内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均匀试验优化金银花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唐敏  刘耀  王渝  夏培元 《中国药房》2008,19(18):1375-1376
目的:优化金银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分布设计法对金银花总黄酮提取过程中提取时间、温度、所使用的溶剂倍数及浸出次数进行优选,以总黄酮量为评价指标进行U11(116)试验,确定最优工艺。结果: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85℃、溶剂倍数10倍、溶剂浓度5%乙醇溶液、浸出次数1次。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提取方法简便、可靠,可为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三叶青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乙醇浓度(因素A)、乙醇用量(因素B)、提取时间(因素C)、提取次数(因素D)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进行试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12倍量的50%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莲子心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莲心碱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乙醇用量为4倍莲子心药材量,提取次数2次,每次1 h。结论:该工艺是在模拟生产条件下优选出的,对指导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效应面设计法优化槐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化槐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效应值,采用效应面设计方法优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1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0.0min,提取1次。结论:该工艺条件简便、稳定,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白头翁汤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浸膏得率和白头翁皂苷B_4、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_9(3~1)正交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均匀设计法优选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筛选超声法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次数等5个因素对葛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总黄酮的含量;以提取率和提取物中葛根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优选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乙醇用量20mL.g-1,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68℃,超声提取5次。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洪博  吴健  刘丽  赵春杰 《中国药房》2010,(27):2526-2528
目的:优选云南萝芙木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16(45)正交设计,以浸膏得率、总生物碱的含量为指标,以提取溶剂浓度、加热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为因素,优化云南萝芙木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加热3h,料液比为1∶10,加热4次,加热温度为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总生物碱含量为1.24%。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优选龙胆中龙胆碱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龙胆中龙胆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龙胆碱含量为指标,以氨水浓度、乙醇浓度、醇氨比例、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龙胆药材加10倍量的溶剂(95%乙醇-20%氨水(3∶1)),80℃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该工艺稳定、合理、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可用于鉴别醉鱼草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石油醚去除叶绿素,分析10批醉鱼草药材提取物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福建产醉鱼草药材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指纹特征图谱。结论建立的的醉鱼草药材的红外指纹特征图谱具有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醉鱼草药材的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