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首先讨论了通过监管提升纺织服装质量应对技术壁垒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国目前纺织服装行业的监管现状和不足之处;最后,探讨了我国纺织服装质量监管措施的改革,指出应尽快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检验监管制度和机制,使我国纺织服装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用高品质的中国造产品冲破层层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2.
唐琴 《纺织报告》2023,(1):100-102
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水平是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文章从高职纺织服装院校专业教师的岗位要求着手,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纺织服装类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如紧跟时代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建设;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践,提升专业实践技能;通过企业挂职和研修,增强岗位认知和专业技能;搭建产学研平台,组建创新型“双师型”教学团队,快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3.
纺织服装企业供应链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讨论纺织服装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传统产业改造,建立横向一体化供应链体系,增强纺织服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由于纺织服装企业整体会计核算水平不高,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阻碍了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对此,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纺织服装企业的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探究纺织服装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即财务人员综合能力不足、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核算管理缺乏风险意识,最终提出提高财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优化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纺织服装企业设计能力评价与设计模式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雪颂  邬关荣 《纺织学报》2011,32(2):136-141
从创新的视角出发,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整理,总结出了评价纺织服装企业设计能力的维度和主要指标,提出了“设计模式”的概念,并根据战略和组织2个维度,将现有的设计模式分为5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所处设计模式与其设计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若干假设,并通过对浙江省纺织服装企业的问卷调查来检验假设的合理性,针对企业设计选择与设计能力升级问题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环境下,不同设计模式下纺织服装企业的设计能力体现出了显著性的差异,而设计能力升级和设计模式演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纺织服装英语课程体系设计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课程设计无法满足广大高校的需求。对此,文章对纺织服装英语课堂体系现存问题进行阐述,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与纺织服装英语课程结合的重要性,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纺织服装英语课堂体系的设计模式与优化策略,为纺织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前,由中纺标检验认证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深圳市纺织工程学会承办的全国服装及纺织面料质量控制论坛在深圳举行。围绕"提升产业链质量控制,加强服装企业质量管理"的主题,论坛重点分析了服装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与市场要求,健全企业管理模式与质量控制体系,以推动服装企业的品牌建设。作为主办方之一,中纺标检验认证中心每年都要...  相似文献   

8.
对某检测机构2012年的进口纺织服装检验报告进行筛选,选出所有指标不合格的报告,并整理成便于Clementine模型输入的表格.通过Clementine建模、导入数据、运用关联规则等方法,挖掘不合格报告中的有用信息,得出甲醛超标与主要成分、月份以及品牌的关系,pH值不合格与主要成分、品牌的关系,4种色牢度(耐酸、耐碱、耐水、耐干摩擦)与主要成分和品牌的关系,以此建立进口纺织服装的风险预警,并为日后进口纺织服装的检验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纺织指导》2006,(8):50-50
中国是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生产经营企业对日益增多、更加严格的服装认证检验应给予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通过认证检验可以真正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效益。现将几种国外纺织服装标志认证检验简介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3日至4日,2016年全国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管理论坛在宁波召开。论坛以纺织服装产业链全面质量把控和管理为主题,针对纺织服装质量的监管和品质如何保证?以及今年政府监管的主要变化,监管中存在哪些问题?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对产品进行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吊牌产品认证影响力进一步显现今年恰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标准与质量管理论坛十周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对深圳市猪肉中的磺胺进行安全风险暴露评估。方法根据深圳市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的猪肉安全例行监测数据,用基于尾部数据估计模型(tail estimation,TE)、Thomas风险等级模型和风险评估预警模型等3种食品安全风险暴露评估模型计算了猪肉中磺胺类药物大于设定值的概率,风险等级值和食品安全预警指数,最后对深圳市猪肉安全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 TE模型计算得到猪肉中的磺胺含量大于设定结果 100的概率为0.0068,Thomas风险等级模型计算得到深圳市猪肉中的磺胺含量的风险等级为75.1840,风险评估预警模型计算得到深圳市猪肉中磺胺的食品安全预警指数为2.5025×10~(-3)。结论 TE模型和Thomas风险等级模型可以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稳定模型来应用,深圳市猪肉中磺胺的食品安全风险很低。  相似文献   

12.
R. Newsome    N. Tran    G.M. Paoli    L.A. Jaykus    B. Tompkin    M. Miliotis    T. Ruthman    E. Hartnett    F.F. Busta    B. Petersen    F. Shank    J. McEntire    J. Hotchkiss    M. Wagner    D.W. Schaffner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9,74(2):R39-R45
ABSTRACT:  Through a cooperative agreement with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the Institute of Food Technologists developed a risk-ranking framework prototype to enable comparison of microbiological and chemical hazards in foods and to assist policy makers, risk managers, risk analysts, and others in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public health impact of specific hazard–food combinations. The prototype is a bottom-up system based on assumptions that incorporate expert opinion/insight with a number of exposure and hazard-related risk criteria variables, which are propagated forward with food intake data to produce risk-ranking determinations. The prototype produces a semi-quantitative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food safety hazards and the impacts of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For a specific hazard–food combination the prototype can produce a single metric: a final risk value expressed as annual pseudo-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pDALY). The pDALY is a harmonization of the very different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observed for chemicals and microbes. The prototype was developed on 2 platforms, a web-based user interface and an Analytica® model (Lumina Decision Systems, Los Gatos, Calif., U.S.A.). Comprising visual basic language, the web-based platform facilitates data input and allows use concurrently from multiple locations. The Analytica model facilitates visualization of the logic flow, interrelationship of input and output variables, and calculations/algorithms comprising the prototype. A variety of sortable risk-ranking reports and summary information can be generated for hazard–food pairs, showing hazard and dose–response assumptions and data, per capita consumption by population group, and annual p-DALY.  相似文献   

13.
风险交流是风险分析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风险交流、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交流是在风险分析全过程中,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生产者、学者和其它感兴趣各方就风险、风险相关因素和风险认知等方面的信息和看法进行互动式交流,内容包括风险评估结果的解释和风险决策的依据。风险交流是解决食品安全事件、应对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专家是否参与、专家何时参与、专家怎样参与,是一个值的讨论和交流的话题。本文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框架为基础,从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需求,以及技术专家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探讨技术专家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就液态奶生产全过程(从奶牛场到餐桌)中可能性引发的风险,包括化学性风险、生物性风险和物理性风险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评估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概念出发,研究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及加拿大卫生部开展风险交流工作的进展,比较分析各国开展风险交流的目的、策略和方法。同时结合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现状与现实基础,提出了我国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夏  李江华 《食品科学》2010,31(19):430-434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是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作为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科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及广泛应用。农药残留标准是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在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中以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为基础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做法,指导我国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就英国食品标准署实施的食品调查进行研究,描述了英国实施食品调查的目的、过程及其在英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同时结合实例调查研究分析了英国实施食品调查的3方面特点,提出了对我国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关于防范与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现阶段金融风险的现状、类型及特点,在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同时,对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几点建议。强调了防范金融风险对规范我国金融秩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建设项目风险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以预料的风险,本文着重从建设项目常碰到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政治法律风险等方面的分析来阐述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网上购物正成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但是,网上购物的风险一直是消费者担心的焦点问题,也是影响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网上购物中存在诸多问题,控制和防范消费者网上购物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