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5月在解剖1具约70岁女性尸体标本时发现腹腔干分支与肝总动脉起始部变异,现报道如下.肝总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后壁距其根部49.35mm处发出,起始部外径5.96mm,行向右上经胰颈、胰头、十二指肠上部后方入肝十二指肠韧带.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起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的副肝右动脉变异1例,现报道如下。该标本肝固有动脉正常,自肝总动脉发出,于肝门处分为肝左、肝右动脉分别营养肝左、右叶。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起始处8.74 mm处发出,起始管径2.00 mm,向右走行16.00 mm后于胆总管前方发出副肝右动脉。副肝右动  相似文献   

3.
在一例女性成体尸解中,发现左隔下动脉发出胰背动脉的变异(附图),未见有类似报道,现报告如下,供胰有关手术时注意。左膈下动脉起自腹腔干根部左侧,外径2.1mm,发出后在5mm 处即分为两支。上支如一般正常左膈下动脉的行程和分布;下支外径1.3mm,发出后,经腹主动脉前面,向右下方斜行,入胰腺背面,在走行途中,分细支至近胰头的胰体部分。在钩突处与胰十二指肠后动  相似文献   

4.
在解剖1具成年女性尸体时,发现双肝中动脉伴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肝左动脉和胃右动脉变异(图1)。查文献知,此变异较为少见,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现报道如下。①双肝中动脉:分别起自肝固有动脉和肝右动脉。肝总动脉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后,移行为肝固有动脉行向肝门,分为肝中和肝右动脉入肝,夹角为27°。肝中动脉(外径2.02 mm)于门静脉前方行至左纵沟入肝,距其起始处9.52 mm成23°夹角发出1分支到肝左外侧叶,外径1.42 mm。肝右动脉(外径3.28 mm)行向右上于肝总管后方入肝右叶,距其起始处7.66 mm发出另1肝中动脉(外径1.90 mm),其与肝右动脉成73°夹角,行至左纵沟入肝,且肝中动脉发出胆囊动脉至胆囊。②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发自肝固有动脉,外径为1.48 mm。该支在近端发出一胰支到胰颈后方,并于十二指肠后方右下行2.08 cm发出另一胰支到胰头后方,随后主支分4支至十二指肠。③肝左动脉:起自肝总动脉,长为5.60 cm。其于肝固有动脉左侧行向右上绕过肝尾状叶上方到肝左叶,且距起始处3.53 cm发出一细小支入肝尾状叶。④胃右动脉:起自肝左动脉,外径1.70 mm,左下行4.56 cm分2支至胃。  相似文献   

5.
1 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伴其它动脉变异较少见,我们在尸体解剖中发现一例.老年男性尸体,腹内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在第一腰椎上缘水平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一外径12mm的动脉干,此干向左下行约25mm后分成两支,其中一支延续为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外径9mm.另一支起始部外径10mm,在肝胃韧带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向右上行约17mm后又分成两支:一支为脾动脉,起始部外径8mm;另一支为肝总动脉,起始处外径7mm,分出后沿胆总管左侧上行,距起始部10mm处,在其上缘发出胃右动脉.与胃右动脉相对处在肝总动脉下缘发出一极短的动脉干,此干发出后立即分成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二者均经十二指肠上部后方下降.胃左动脉在腹腔肠系膜上动脉干起点上方约9mm处直接起自主动脉前壁,起始部外径3mm.另外此标本左肾动脉为两支.  相似文献   

6.
正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肝右动脉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变异,以及腹腔干分出膈下动脉和胰背动脉变异,现报道如下。本例中,肝右动脉(图中箭头标注走形),外径0.3cm,在胰体后方、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下方约3cm自右壁处发出,与肠系膜上动脉成45°向右上走行,经过肠系膜上静脉末端后方,  相似文献   

7.
1 男尸,约50岁,身高175cm,发育正常.解剖操作时,发现副肝左动脉及肝总动脉变异.2 本例的腹腔干,在主动脉裂孔下方5.5mm处发自腹主动脉前壁,其管径为8.9mm,长度17mm,随即分为胃左动脉、脾动脉及副肝左动脉三支血管.胃左动脉行向左上方至胃小弯;脾动脉沿胰的上缘左行至脾门;副肝左动脉起始处管径2.8mm,长度34mm,直接上行至肝门入肝左叶.在腹腔干下方11mm处,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一短干,起始处管径10.1mm,长度14mm,即分为肠系膜上动脉和肝总动脉两支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管径8.0mm,分支布于小肠及部分结肠;肝总动脉起始处管径6.6mm,长度26.5mm,至十二指肠上部上方又分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下行至幽门下缘分支布于胃大弯、胰和十二指肠.肝固有动脉起始处管径5.1mm,长度26.2 mm,上行4mm处发出胃右动脉至胃大弯,肝固有动脉本干向右上方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至肝门处分为左、右两支入肝.肝右支在人肝门前又发出胆囊动脉,穿经胆囊三角至胆囊.在肝门处观察,副肝左动脉位于肝左、右支的左侧.检查其它腹腔脏器或血管未见异常.3 肝动脉起源的变异并非罕见.据《中国人体质调查》(1986年版)报道,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它占3.53%,副肝左动脉出现率为11.77%.本例肝的动脉血供有两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局部解剖学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起点高,行程复杂,现报道如下. 该例标本的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起于腹腔干,垂直向下走行1.7 cm,在胰颈背面分出2个分支,经左肾静脉前方,于胰颈下缘穿出,其中右支向右下行,经肠系膜上动、静脉后方分布于胰头及十二指肠降部;左支偏左下行,分出下级分支分布于十二指肠水平部.  相似文献   

9.
正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发现1例成年女性尸体双侧肝固有动脉合并胆囊动脉起点变异,现报道如下。标本的肝总动脉先后从左向右发出左肝固有动脉和右肝固有动脉后转向右下方续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图1)。肝总动脉自腹腔干根部出发点31.5 mm处发出左肝固有动脉,起始处直径10.1 mm。左肝固有动脉距其根部10.5 mm处发出左、中、右3个分支:左侧分支进入静脉韧带裂,起始处管径3.5 mm;  相似文献   

10.
胰腺动脉的外科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具成人男性尸体,对胰腺动脉的研究表明: 一、胰头上部由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分布;胰头下部由胰十二指肠下(前、后)动脉分布。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的起源有更多的变异。 二、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在胰头的前、后面构成了“前弓”和“后弓”。在胰头前面由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的左支与胰背动脉的右支构成“胰前弓”,出现率为92%。 三、胰背动脉起源于脾动脉的为“常见型”,出现率为46%;起源于脾动脉以外的部位为“变异型”,出现率为50%;缺少胰背动脉的为4%。 四、胰支中最粗大的胰大动脉,出现率为78%,多起于脾动脉的第3段。 五、胰尾动脉有1—4条,以1条的类型居多数(40%),多起于脾动脉下干,缺少胰尾动脉的有8%。  相似文献   

11.
腹腔干通常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而肠系膜上动脉在腹腔干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在对1具成年男尸腹部解剖的过程中,发现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并且存在多处腹主动脉的其他脏支变异,此类变异实属罕见,现具体描述如下. 该例标本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共干起于腹主动脉的前壁,起始处距膈主动脉裂孔 21.9 mm,血管(动脉)外径为15.6 mm.在共干29.6 mm后,发出腹腔干,此处腹腔干的外径为11.0mm,腹腔干向右前走行15.0 mm后,相继发出脾动脉和肝总动脉.而正常情况下腹腔干的分支 胃左动脉从腹主动脉发出,起始处位于膈主动脉裂孔的下缘,腹主动脉的右前壁,外径为3.6mm.正常情况下腹主动脉的分支 膈下动脉起于胃左动脉,膈下动脉的起始处距胃左动脉的起点处为12.2 mm,外径为2.6 mm.脾动脉在胃的后方,沿胰的上缘向左走行到达脾门,在脾门附近发出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肝总动脉在肝门静脉的左前方行向肝门,在肝门附近,肝总动脉直接发出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然后移行为胃十二指肠动脉,正常情况下肝固有动脉的分支 胃右动脉由肝右动脉发出.  相似文献   

12.
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见1支右膈下动脉、2支左膈下动脉共干并自腹主动脉发出,查十年文献未见此种变异,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资料,报道如下。在腹主动脉前壁,腹腔干上方0.27cm处发出一长0.23 mm,外径2.76 mm的膈下动脉主干并分为3支,1支右膈下动脉,2支左膈下动脉。右膈下动脉起始处外径2.12 mm,经右膈脚前方向右,在下腔静脉后方向右后走行至右侧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制作一成年男性标本时,见其胃网膜右动脉起始变异及空肠动脉发出多条变异支。该变异较为罕见,为积累解剖资料,现报道如下:距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50.92 mm和52.28mm分别发出胃网膜右动脉和空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起始管径2.58mm,在大网膜深面向右上走行达幽门下缘,并沿胃大弯走行于两层腹膜之间,与胃网膜左动脉吻合。自胃网膜右动脉起始处40.48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83年10月为一例诊断为壶腹部癌患者手术时,采用切除胃窦部、十二指肠、胰头、部分胰体及空肠上端,重建消化道术式。术中先在十二指肠第一部上方剖离并切断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右动脉。随后,见一异位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穿经胰头实质,从胰腺上缘穿出,再分为左、右肝动脉入肝。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见其肝固有动脉仅发出肝左动脉,肝右动脉起自腹腔干,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资料,现报道如下。腹腔干起始部管径为5.44 mm,于第12胸椎椎体前方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斜向右前方走行1.68、2.64、2.76、2.91 cm后依次发出胃左动脉、肝右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起始部外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对一个成年男性的标本进行解剖时,发现其一支胆囊动脉正常从肝右动脉经胆囊三角发出,而在其下方还有另一支动脉从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后进入胆囊.经作者查询国内相关文献发现此种变异属较罕见.为积累解剖学资料和为临床胆囊相关手术提供参考,对2支胆囊动脉的起点、管径、长度进行了观测,报道如下: 在此例标本中肝总动脉正常从腹腔干上发出,其向右走行至肝门下方时向上发出一支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脉向上走行14.40 mm后开始分叉,分为肝左动脉(外径3.70mm)和肝右动脉(外径5.70 mm).肝右动脉向右上方走行37.46 mm后发出一支的胆囊动脉(外径1.60 mm),此支胆囊动脉向右走行12.80 mm后经胆囊三角进入胆囊.肝总动脉在发出肝固有动脉的同时向右发出一支胃十二指肠动脉(外径4.60 mm),在胃十二指肠动脉向右走行25.10 mm后发出一支异常的胆囊动脉(外径2.80 mm),此胆囊动脉向右上方走行41.60 mm后进入胆囊(图1).  相似文献   

17.
胆囊动脉的起源 ,分支变异较多 ,最常见的变异即胆囊动脉行经肝总管的前方。我们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发现 :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副肝右动脉及胆囊动脉。现报道如下 :在解剖腹腔血管时 ,见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上动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 ,但未见胆囊动脉。于右侧肝管与胆囊之间发现一支动脉 (副肝右动脉 )入肝右叶 ,向下追踪该动脉 ,发现其在胆总管后方行走 ,且发出三条分支 ,其中有二支进入胆囊 ,一支进入肝右叶。继续向下追踪 ,发现该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该变异动脉起始部距肠系膜上动脉根部2 9cm ,位于胰后方。发出后向…  相似文献   

18.
<正>胃十二指肠动脉作为胰头上部滋养动脉~([1~4]),其变异率约为3.43%~([5])。作者在胰岛素瘤定位检查选择性动脉内钙离子刺激肝静脉采血术中意外发现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经过幽门后方发出分支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在胰头部与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分支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交通,变异后部分血流到达胰颈部,同时滋养胰头部和部分胰颈部。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7岁,因"反复心悸,出汗,饥饿感"就诊。入院后行OGTT试验提示:空腹血糖1.20 mmol/L,餐后1 h血糖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解剖一成年女性尸体时发现,肝总动脉及其分支和胰动脉同时存在变异.为积累国人血管解剖学变异的数据,现报道如下. 该标本的肝总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行向右,除了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外,在距起始处5.68 mm的左侧壁还发出中结肠动脉(外径2.14 mm),向左横行进入横结肠系膜,最终与右结肠动脉、回结肠动脉...  相似文献   

20.
<正> 胃十二指肠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变异比较罕见,据国内能查到的研究肠系膜上动脉异常分枝的218例材料中,只出现过一例,仅占0.5±0.48%。我们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一例,为积累资料,记录如下: 胃十二指肠动脉起于肠系膜上动脉4.4厘米处后壁稍偏右,外径为3毫米,继而呈锐角向右上方走行,肠系膜上静脉跨其前方,在胰腺下缘进入其头部实质内。距起点0.9厘米处右侧发出一条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外径为0.6毫米,在十二指肠水平部中份前方走行,继而向右弯进入胰头和十二指肠下部。距起点4.8厘米处右侧发出一条胰十二指肠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