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锚固技术是治理破碎岩体高陡边坡的有效方法,注浆次数是该技术的关键参数之一。通过力学及注浆理论分析,得到锚固效果主要受锚固体浆脉和岩体的接触面积的影响。对初次及多次高压注浆浆脉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锚固技术工艺流程。将岩石注浆前后渗透率的变化作为衡量浆岩结合表面积的指标,得到了基于可靠概率的注浆次数判别方法。结合某公路工程实例,提出了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锚固系统工作状态的可靠性判别标准并进行了概率计算,得到最佳注浆次数为4次。通过岩体渗透性和拉拔力测试,验证了判别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蒋鹤  李莉 《路基工程》2000,(6):12-16
从锚杆长度,锚杆间距,锚杆预应力、岩体E、c、ψ等六个因素出发,运用平面应变二维有限元方法对锚杆菌固岩体效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通过锚固岩体的变形及大小主应力的变化趋势体现锚固参数敏感性,研究成果对于岩体边坡及地基有效锚固均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蒋鹤  李莉 《路基工程》2000,(6):8-11
通过对边坡加锚前后及不同坡比岩体的变形及应力状态有限元分析,提出了边坡岩体锚固效果体现在提高抗滑力和改善岩体结构方面,并守量地指出了抗滑力的提高值,研究成果对于岩体边坡有效锚固有指导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边坡加固技术是工程界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边坡开挖后坡体内应力调整和位移变化的复杂性,对加固技术有了新的要求,而在此方面国内起步较晚,且多数采用集中拉力型锚索对岩体实施预应力。经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破碎岩体中,当锚索长度大于8~10m后,拉力型锚索的承载力无法获取较高的锚固力,而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受力性能不仅合理,而且在这种地层中可以实现较大的承载力。文章在分析拉力型锚索与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沪蓉西高速公路宜昌段魏家洲桥基边坡加固工程,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锚索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路堑岩质边坡的抗震设防问题,在对汶川地震震区公路沿线岩质边坡进行震害调查的基础上,以川藏公路沿线某处典型岩坡为例,结合块体理论分析和动力数值计算,对边坡岩石块体的地震动反应特性及块体锚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节理会造成加速度的显著放大,未锚固的楔形块体加速度放大系数比完好岩体大3倍;锚固后,加速度放大系数比锚固前减小了30%。频谱分析表明,节理面降低了岩体的整体性,提高了地震动放大的幅值,扩大了加速度放大的频率范围,并使自振频率接近地震波的主频,从而增强了块体的地震动反应强度;锚固使节理岩体的自振频率远离地震波的主频,降低了节理面附近岩体响应加速度的幅值,从而提高了岩体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Geo-slope极限平衡软件,以典型公路路堑边坡为例,基于控制变量法的原理,重点讨论了岩体材料强度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实际工程问题,由现场试验确定岩体Hoek-Brown强度参数的取值范围。为了进一步确定Hoek-brown参数等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显著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获得多因素条件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并由F检验确定了岩体破碎程度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大小。计算结果表明,岩体的破碎程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最后,采用FLAC3D模拟对比了边坡锚杆支护前后的稳定状态,为边坡工程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孙克石 《路基工程》2009,(1):99-100
214国道云南段存在大量路堑高边坡,因边坡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岩体边坡普遍较破碎,土质边坡降雨入渗后,使工程开挖施工中大量边坡失稳。结合工程实践,总结了不同类型边坡稳定情况,并应用数值计算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岩体破碎边坡锚杆框架梁支护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砂岩路堑边坡岩体破碎,适宜用锚杆框架梁护坡,本文对采用锚杆框架梁护坡后的边坡,按虚拟重力式挡墙进行稳定性分析,然后采用平面有限元分析锚杆受力和边坡受力情况。结果表明,边坡的锚杆深度在5m左右较为合理,锚杆主要起联结破碎岩体和支撑混凝土骨架作用,对边坡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金丽温高速公路K81 635-K82 000路段由于受区域性断层影响,左侧边坡岩体非常破碎。路堑的开挖和雨水的侵入诱发了坡体内古滑塌体的滑动,给工程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经过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防治方案的严格对比,最后采用了单孔复合型须应力锚索锚固坡面,使边坡稳定性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0.
岩体破碎边坡锚杆骨架梁支护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勇  邹静蓉 《公路》2001,(12):15-17
红砂岩路堑边坡岩体破碎,适宜用锚杆骨架梁护坡,本文对采用锚杆骨架梁护坡后的边坡,按虚拟重力式挡墙进行稳定性分析,然后采用平面有限元分析锚杆受力和边坡受力情况,结果表明,边坡的锚杆深度在5m左右较为合适,锚杆主要起联结破碎岩体和支撑混凝土架骨作用,对边坡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锚广泛地应用于路堑边坡的加固中,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锚固路堑边坡稳定性计算时,锚作用力的简化是关键。本文提出了锚作用力简化的一种新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简化方法的不足,计算结果更合理。最后通过一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碎裂结构岩体路堑边坡主动锚和被动锚联合锚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Barton-Bandis准则可简便获取岩体的力学参数并能较好地反映节理岩体力学性质的非线性。通过回弹法量化Barton-Bandis准则参数以及得到等效的Mohr-Coulomb准则参数,并基于极限平衡条分法推导出Barton-Bandis准则下的节理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锚固设计。通过采用内含Barton-Bandis准则计算程序的软件SLIDE对某节理软岩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锚固设计,验证了采用Barton-Bandis准则进行节理岩坡分析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在岩土边坡工程中,通常采用预应力锚索(杆)加固不稳定边坡以改善其稳定性。然而,在工程实践中,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度,对边坡预应力锚固的设计大多过于保守,造成了极大的投资浪费,预应力锚固作用机理及设计理论方法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根据对岩体强度、工程安全等级和结构面特征等影响边坡预应力锚固参数的因素分析,分别讨论了锚固角、内锚固长度、锚索布置形式及锚孔间距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节理化岩体边坡的地下水动力学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节理化岩体边坡的岩土体结构破碎,结构面复杂,岩土体宜被视为透水介质,地下水的力学作用应考虑地下水的浮力和地下水渗流引起的动水压力。文中首先研究边坡自然排水条件下的地下水浸润线的计算模型,并通过改进Sarma方法阐述透水介质边坡稳定性的计算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Sarma方法,能够很好地表现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地震作用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适合用于节理化岩体边坡的地下水力学作用分析和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风化岩滑坡滑面判定与综合整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坡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滑坡滑面的判定和综合整治是解决滑坡问题的关键.浅变质岩风化层岩体破碎,工程性质与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有较大差异,工程勘察与性质评价较为困难.文章以钻孔深部位移监测为主要勘察和评价方法,对王家寨滑坡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准确判定了滑动面的位置和滑坡的稳定性;采用坡面框架锚固、坡脚锚索桩支挡以及钻孔排水等综合措施进行了成功治理,使王家寨滑坡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山西省临吉高速公路K207+110~K207+500段边坡防护工程实例,针对施工中出现的边坡变形现象,从内因、外因两方面详细阐述了其主要原因,指出了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而结合该路段构成边坡的破碎岩体的稳定性,归纳出八种破坏模式,提出了稳定性计算的方法;最后提出该路段具体的边坡防护方案,并经施工监测表明效果明显,对类似边坡防护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锚索群锚锚固边坡均质岩体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群锚锚固实体均质岩体边坡的群锚效应及锚索的布置方案,针对预应力群锚锚索锚固后的边坡均质岩体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根据多种群锚方案试件的试验结果,研究了预应力群锚锚索锚固均质岩体模型的强度变形特征。通过试验中不同间距群锚中的单锚对模型试件强度变形的不同影响,研究了模型试件中所体现出的群锚效应。最后得出了与群锚效应相关的可供工程参考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岩质边坡锚固界面的剪切作用,采用相似材料制作拉拔试件,借助多功能力学试验机和静态电阻应变仪,进行了不同锚固长度试件的静态拉拔试验,分析了拉拔荷载作用下锚杆-砂浆和砂浆-岩体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原型材料的特性,利用岩体、水泥砂浆和锚杆的相似材料制作拉拔试件进行锚固相似模型试验是可行的;不同循环荷载作用下,拉拔试件中的锚杆与锚固体上的轴力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呈现出指数规律衰减,且体现出了锚杆加固岩土体时具有有效锚固长度的特征;锚杆-砂浆和砂浆-岩体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应力分布不均,沿锚固长度呈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值曲线变化规律,从锚杆端部至剪应力峰值点,剪应力值迅速增大,其作用范围较小,但峰值点后剪应力值平缓下降,作用范围相对较大,并且随着拉拔荷载的增大,剪应力峰值逐渐向锚固深部转移;不同锚固长度拉拔试件的锚固失效均发生在砂浆-岩体界面上,同时锚固体界面上经历3个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脱黏滑移阶段。首次借助相似模型试验获得了岩质边坡锚固界面剪应力分布,揭示了锚固机理,不仅对相关试验,而且对边坡锚固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眉山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位于府君场向斜核部处的边坡滑坡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滑坡成因是该边坡地层泥岩发育,且受府君场向斜影响,岩体破碎、完整性差;施工中边坡开挖过陡且受降雨影响等。为确定治理方案,结合土工试验结果和反演结果获得了滑动面参数,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推力计算,最后确定采用适当抬升纵坡后清方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