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叶木通不同部位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俊  罗丹  张佳琦  黄晖  富春亚  李忠海 《食品与机械》2016,32(8):132-135,223
分别用超声波法和回流提取法对三叶木通不同部位进行提取,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部位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回流提取法,不同部位中以藤茎超声波提取物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和抗氧化能力最强,其多酚含量(TPC)、黄酮含量(TF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值分别为(63.033±0.482)mg/g,(26.395±0.731)mg/g,(380.860±5.462)μmol Trolox/g,(337.181±1.586)μmol Trolox/g,(387.406±1.773)μmol Trolox/g。两种方法测得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以下趋势:藤茎叶片果皮种子果肉。Spearman相关性研究表明,多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强相关。研究结果为三叶木通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三种测定法对木瓜叶和木瓜果实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木瓜6个提取物中,木瓜叶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IC50=6.66μg/mL,TEAC=1293.25μmol/g)最强,其中,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和阳性对照BHT(IC50=6.56μg/mL)相当,还原Fe3+能力低于BHT(TEAC=2503.17μmol/g);木瓜果实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IC50=48.99μg/mL)能力最强,弱于阳性对照BHT(IC50=24.49μg/mL)。木瓜叶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可能与其多酚、黄酮含量高有关,木瓜果实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可能也与其多酚、黄酮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以鹧鸪茶为原料,选取超声辅助浸提法提取多酚化合物,探讨了超声功率、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羟自由基法评价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鹧鸪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浸提温度70℃、料液比1:25 (g/mL)、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0.72±0.52)%(以干重计,w/w)。鹧鸪茶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0054±0.0003)、(0.077±0.004)、(0.114±0.006)mg/mL,说明鹧鸪茶多酚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特有的青梅品种"大叶青"为原料,测定了青梅花、枝、叶3种提取物(PF,PB,PL)中总酚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DPPH.,ABTS+.等评价自由基清除能力,采用铁离子还原法(FRAP)来评价还原力,分析了提取物中多酚含量与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了青梅不同提取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青梅花、枝、叶等3种提取物富含多酚物质,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中青梅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也不同,在清除O2-.、DPPH.、ABTS+.等自由基能力时青梅枝(PB)提取物的清除能力最强,而青梅花(PF)提取物的还原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正相关(P<0.05)。3种提取物中以青梅叶提取物(PL)的热稳定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选用盐酸、Na OH两种破壁方法以及甲醇、乙醇、丙酮、石油醚/丙酮(体积比3∶7)4种溶剂对法夫酵母进行提取。以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O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提取物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a OH破壁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强于盐酸破壁提取物;在4种提取溶剂中,甲醇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OH自由基的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强于其他3种溶剂提取物,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稍弱乙醇提取物,显著强于丙酮、石油醚/丙酮(体积比3∶7)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中总类胡萝卜质量最大(16.133 mg±0.284 mg),所得浸膏质量最小(0.7107 g),提取物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22.7±0.4)mg/g DW】显著高于其他3种溶剂提取物;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765和0.9616,而与DPPH、·O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是0.1185和0.5794。  相似文献   

6.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清除法、还原力测定法和螯合力测定法六种抗氧化模型对藏茜草95%乙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水提部位外,藏茜草其它4个极性部位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也最强,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32.03±1.74)mg芦丁当量/g提取物和(173.53±1.75)mg没食子酸当量/g提取物,其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06±0.01、0.17±0.01、(0.24±0.02)mg/m L和(1.75±0.23)μg/m L,对金属离子螯合力的EC50为(0.11±0.01)mg/m L。藏茜草的乙酸乙酯极性部位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沙蒿籽的四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沙蒿籽总黄酮和总多酚的提取含量与溶剂的极性相关,甲醇提取物的总黄酮(33.30±0.11)mg/g和总多酚(80.1±0.16)mg/g含量最高,其次是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含量较低。相对应的是,甲醇提取物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其IC50分别是19.09、26.30μg/m L,其铁离子还原能力也明显高于其它三种提取物。通过HPLC法检出槲皮素和儿茶素两种黄酮,均在甲醇提取物中含量最高,分别为5.15、28.24 mg/g。这表明,甲醇更适宜于沙蒿籽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提取,这为沙蒿籽作为抗氧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3种测定法对槟榔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槟榔提取物乙酸乙酸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14.60、2.04μg/m 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4762.99μmol/g)均强于阳性对照BHT(DPPH方法:IC50=24.49μg/m L;ABTS方法:IC50=6.56μg/m L;FRAP方法:TEAC=2503.17μmol/g),正丁醇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44.32、7.62μg/m 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1587.42μmol/g)均弱于阳性对照BHT,且乙酸乙酯部位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大于正丁醇部位。可见,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可能与其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梅枝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PPH法、ABTS法和Rancimat法评价杨梅枝各分级相提取物清除自由基及抗山茶油氧化能力,分析其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杨梅枝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最高,为714.60 mg/g,具有最强的清除自由基及抗山茶油氧化能力,其清除DPPH·能力为(1 907.51±6.40)mgTEAC/g,清除ABTS·~+能力为(1 575.90±11.76)mg TEAC/g,均显著强于阳性对照芦丁,抗山茶油氧化能力显著强于阳性对照VE.各相提取物总酚含量与其清除DPPH·和ABTS·+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 0和0.978 8.  相似文献   

10.
黑脉羊肚菌多酚分级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脉羊肚菌为原料,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多酚,分别得到乙酸乙酯相、甲醇相和水相多酚提取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组分,测定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指数(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并探讨该多酚提取物含量与抗氧化相关性。结果表明,黑脉羊肚菌总酚含量为20.109 mg/g,其中水相组分多酚含量最高(14.478 mg/g),甲醇相次之(5.443 mg/g),乙酸乙酯相组分多酚含量最低(0.188 mg/g)。3种溶剂的多酚提取物组成中,荭草素含量均为最高。水相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甲醇相组分清除ABTS~+·能力最强,乙酸乙酯相组分具有较高的ORAC值。多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ORAC值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猴头菇三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猴头菇三萜得率为响应值,应用Design expert 10.0.3软件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绘制等高线图和响应面图,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温度55 ℃,料液比1:15(g:mL),验证试验显示猴头菇三萜得率为0.28%,与预测值接近,说明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模型准确可靠,能合理优化猴头菇三萜的提取工艺。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ABTS+·清除能力3种抗氧化体系综合评价表明,提取物浓度与自由基清除力呈良好的剂量关系。猴头菇三萜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375±0.020) mg·mL?1和(0.355±0.040) mg·mL?1,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2.
ANTIOXIDANT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EDIBLE MUSHROO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ntioxidative potency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ushrooms in Taiwan was studied. The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these mushrooms were demonstrated by using the DPPH method. The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ethanol extracts of various mushrooms in an emulsified corn oil (o/w) system at 60C were compared. The addition of test compounds in corn oil emulsions significantly extended the induction period of lipid oxidation. The order of inhibitory activity of mushroom extracts on oxidation in emulsion system was Agaricus bisporus > Hypsizigus marmoreus > Volvariella volvacea > Flammulina velutipes > Pleurotus eryngii > Pleurotus ostreatus > Hericium erinaceus > Lentinula edodes. In the thermal oxidative stability test, using lard, the order of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test materials showed similar tendencies, except for the extract of Lentinula edodes.  相似文献   

13.
以8种不同组成的培养基培养的平菇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培养基处理对平菇营养成分、多酚含量及其多
酚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灰分、总糖和膳食纤维含量最高的
为培养基H组平菇(H代表平菇培养基编号,下同),水分、粗蛋白和脂肪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培养基C、F和B组的
平菇。氨基酸总量平均值最高的是培养基H组平菇。不同培养基处理组平菇之间同种矿物元素含量存在差异,甚至
出现较大差异。检出6 种共有脂肪酸成分,同种脂肪酸在不同平菇中含量不同。不同培养基处理组平菇之间多酚含
量存在差异,培养基E组平菇多酚含量最高;且多酚(游离酚,结合酚)各抗氧化指标随多酚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
加,但不同培养基处理组平菇各抗氧化指标的差异性大小随多酚质量浓度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10种广东药食两用植物的总黄酮含量(AlCl3-NaNO2法)和总多酚含量(Folin-Ciocalteu法),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抗小鼠结肠癌MC-38细胞增殖活性(CCK-8试剂盒法),分析了活性物质功效与其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0种广东药食两用植物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高良姜(85.76 ± 3.25 μmol CE/g DW),含量最低的为沙姜(0.80 ± 0.05 μmol CE/g DW)和龙眼肉(0.69 ± 0.03 μmol CE/g DW)。总多酚含量最高的为高良姜(226.26 ± 9.17 μmol GAE/g DW),含量最低的为沙姜(7.52 ± 0.67 μmol GAE/g DW)。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最强的为高良姜,活性最弱的为沙姜。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最强的为沙姜、益智仁和肉豆蔻(三者无显著性差异),活性最弱的为陈皮。抗MC-38细胞增殖活性最强的为陈皮和高良姜,活性最弱的为龙眼肉。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抗MC-38细胞增殖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之间均有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药食两用植物的活性功效虽有剂量效应,但还受到其成分种类、协同作用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是食药两用植物之一,本研究为比较不同品种紫苏叶(‘韩国绿色PF1’,‘中国PF2’,‘韩国紫色PF3’,‘韩国双色PF4’,‘中国双色PF5’)中黄酮和多酚提取量,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紫苏叶黄酮和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80 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70℃,此提取条件下,黄酮、多酚提取量最高,分别为(16.82±0.60)和(80.42±2.66) mg/g。不同品种紫苏叶中,PF3的多酚提取量最高(17.77±0.29) mg/g,PF5黄酮提取量最高(80.42±2.66) mg/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紫苏叶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PF5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IC50 150.31±2.46μg/m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88.04±3.61μg/mL)及总还原能力最强(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提取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呈显...  相似文献   

16.
黄花倒水莲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黄花倒水莲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采用95%乙醇制备黄花倒水莲提取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对其进行纯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氯仿部位和水相部分;采用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采用NaNO2-Al(NO3)3法分别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ABTS法、DPPH法、羟自由基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来评价黄花倒水莲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黄花倒水莲醇提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丰富,经萃取分段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可达(483.9±0.8)mg/g,石油醚部位黄酮含量最多高达(53.1±0.57)mg/g。黄花倒水莲醇提物及各萃取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能力。ABTS总抗氧能力显示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高于阳性对照VC,此外其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0.064±0.013)mg/mL),其作用强度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0.867±0.032)mg/mL)。因此,黄花倒水莲各部位均有抗氧化,降血糖作用,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红毛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多酚,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为单因素,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红毛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红毛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70 ℃,浸提时间7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0 g/mL,此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9.67 ± 0.14)mg/g。抗氧化活性评价显示,红毛藻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313、0.445 mg/mL。研究结果表明正交优化提取红毛藻多酚的工艺简单可行,此方法提取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红毛藻多酚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松茸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醇及水提取,乙醇提取部分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采用DPPH自由基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BHT、Vc为参照,分别研究松茸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对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多糖、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茸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强,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多糖、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