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枯草水溶性酸性多糖的分离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夏枯草多糖,然后经非极性吸附树脂HZ-820 脱色和脱蛋白后,再用DEAE-Sepharose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分离得到酸性多糖。化学法和红外光谱证明该酸性多糖中半乳糖醛酸和硫酸根含量较高,间羟基联苯- 硫酸和氯化钡- 明胶比浊法测定其半乳糖醛酸和硫酸根含量分别为(58.85 ± 0.46)% 和(7 ± 0.52)%。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发现,该酸性杂多糖为非糖蛋白,可能含半乳糖醛酸、木糖、葡萄糖、鼠李糖和半乳糖等单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该酸性多糖具有显著的DPPH 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2.
螺旋藻多糖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双酶法提取螺旋藻多糖,脱蛋白效果接近100% .通过DEAE-Sepharose和Sephadex-G50纯化粗多糖,得到2个多糖组分.经测定组分1的单糖组成为D-葡葡糖、D-木糖、D-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组分2的单糖组成为:D-葡萄糖、D-甘露糖、L -鼠李糖、D-半乳糖、葡萄糖醛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板枣多糖的理化性质、初级结构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三氯乙酸脱蛋白、过氧化氢脱色等方法制备板枣多糖,测定其理化指标,利用紫外和红外光谱进行扫描推测可能存在的结构,最后测定其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板枣多糖中总糖质量分数为52.30%,糖醛酸含量46.22%,酯化度64.70%,是一种酸性果胶多糖;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板枣多糖具有典型的多糖类特征吸收峰,不含蛋白质和核酸,是一种含有α糖苷键的吡喃糖;板枣多糖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组成。板枣多糖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3.64%,21.01%,13.84%。结论:板枣多糖是以半乳糖醛酸为主的酸性果胶糖,含有α-糖苷键,抗氧化能力较强,可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4.
研究红阳猕猴桃果实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组分的纯度和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纯组分的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FT-IR)光谱鉴定多糖纯组分的特征官能团;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测定多糖纯组分对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和结肠癌这5种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总多糖分离出ACP-1、ACP-2、ACP-3、ACP-4这4种单组分多糖;其中ACP-3纯度最高,分子质量为2 663 k D,主要含有L-鼠李糖(17.78%,物质的量分数,后同)、D-半乳糖醛酸(25.25%)、D-半乳糖(25.45%)、L-阿拉伯糖(20.51%)、D-葡萄糖(6.14%)、D-甘露糖(2.13%)、D-木糖(1.03%)、D-葡萄糖醛酸(0.97%)及少量D-岩藻糖(0.74%);其FT-IR光谱图有多糖特征官能团的吸收峰。ACP-3对5种癌细胞增殖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依次为0.646、0.310、0.642、0.281、0.575μmol/L,对癌细胞增殖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黄皮疣柄牛肝菌中提取粗多糖,经脱色、脱蛋白后得到黄皮疣柄牛肝菌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Leccinum crocipodium (Letellier.) Watliag,LCP),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LCP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CP单糖组成,紫外光谱鉴定LCP纯度,红外光谱分析LCP结构,动物实验研究LCP对小鼠盲肠内容物及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多糖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岩藻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34∶0.35∶0.08∶13.39∶3.35∶0.75∶1.80;重均分子质量为1.540×105 Da;红外光谱分析表明LCP是含有α-(1→6)糖苷键以及β-型糖苷键的吡喃型多糖;动物实验表明LCP对小鼠盲肠及粪便中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异戊酸的产生都有较大影响,不同的灌胃剂量对小鼠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有较大差异,以高剂量LCP对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用水、质量分数0.5%草酸铵溶液、0.05 mol/L HCl溶液、1 mol/L KOH溶液从苹果皮中提取得到4种果胶多糖,分别是水溶性果胶多糖(WSP)、盐溶性果胶多糖(CSP)、酸溶性果胶多糖(ASP)和碱溶性果胶多糖(BSP)。测定了它们的总糖、糖醛酸和蛋白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和红外光谱;并初步研究了4种苹果皮果胶多糖对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WSP、CSP、ASP和BSP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4.0×105Da;气相色谱测定WSP、CSP、ASP和BSP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4种果胶多糖均含有半乳糖,而CSP所含的半乳糖醛酸含量最多,BSP不含半乳糖醛酸。WSP、CSP、ASP和BSP都能抑制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的增值,CSP的抑制活性最高(35.65%),BSP的抑制活性最低(10.30%),初步分析可能与苹果皮果胶多糖中半乳糖及半乳糖醛酸残基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山楂果为原料,热水浸提法提取山楂多糖,脱色和除蛋白后采用DEAE-52纤维素进行分离纯化,在此基础上对各多糖组份的单糖组成以及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化活性进行了检测,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分别得到水洗中性多糖(water-washed polysaccharide,WPS)以及盐洗酸性多糖SPS-1(salt-washed polysaccharide 1,SPS-1)、SPS-2和SPS-3,其层析回收产量分别为46.33%、7.86%、37.94%和7.12%。单糖组成分析发现,WPS的主要单糖组成为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而SPS-2、SPS-1和SPS-3的单糖组成主要为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依次为25.65%、74.93%和85.77%。结合单糖组成和红外光谱结果,SPS-1、SPS-2和SPS-3可能是果胶。体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盐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糖化活性明显强于水洗多糖,且盐洗多糖中SPS-3的活性最强,其次是SPS-2和SPS-1,这可能与其分子中较高的半乳糖醛酸含量和较低的分枝度有关。本研究结果在食源性天然抗氧化剂和抗糖化剂的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了椰子吸器多糖,并初步分析了其单糖组成、分子量大小与分布、红外光谱等结构特征和抗氧化、降糖酶抑制等体外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吸器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中性糖和糖醛酸含量分别为42.33%和21.34%,可能含有吡喃环结构,主要由岩藻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7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1.00:4.40:21.27:21.07:51.76:7.06:4.33。分子量分析表明吸器多糖由3个组分构成,其中峰3为主成分,分子质量为1.53×104 g/moL。吸器多糖在6 mg/mL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49%和85.83%,100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69.91%。研究结果可为椰子吸器在功能性食品或医药等领域的加工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霍山铁皮石斛多糖的脱蛋白工艺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选霍山铁皮石斛多糖脱蛋白工艺,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评价指标,比较Sevag法、酶法及酶-Sevag法3种脱蛋白方法。结果表明,酶-Sevag法脱蛋白效果最佳,蛋白脱除率为81.58%,多糖损失率为15.63%。采用DEAE-52纤维素柱、Sephadex 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石斛多糖,得活性组分DOPA-1;采用紫外扫描光谱、高效液相色谱鉴定DOPA-1为均一多糖;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组分单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各单糖的物质的量比为1∶0.42∶0.27);采用红外光谱和刚果红实验分析糖链结构表明,DOPA-1有典型的糖类特征吸收峰,存在β-D-甘露吡喃糖苷,且具有三股螺旋构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天冬多糖的结构特征、免疫调节活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后续天冬多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天冬粗多糖,Sevage法脱蛋白和分级醇沉法对脱蛋白后的多组分多糖进行分离,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其糖含量;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高效离子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成;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其结构;对于均一分子质量的80%醇沉多糖分级产物(以下简称TD-80),采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RAW264.7评价TD-80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天冬粗多糖糖含量为63.13%,天冬脱蛋白冻干粉糖含量达73.98%。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分级醇沉后,80%醇沉产物为均一分子质量的多糖产物TD-80(Mw = 7.3 ku,Mw/Mn = 2.68)。TD-80主要含有7种单糖组成,其中以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为主,属于酸性杂多糖。TD-80能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呈质量浓度依赖关系,对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呈现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结论: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可为天冬及其它类似药材中多糖的提取、纯化及药理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离纯化香加皮多糖(Cortex Periplocae Polysaccharides,CPP),并对其进行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以期为香加皮多糖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提醇沉和Sevag法除蛋白得到香加皮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4种多糖组分CPP0、CPP1、CPP2和CPP3,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分析、红外光谱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4种多糖的糖含量分别为82.20%、77.13%、75.23%和72.85%,且都含有糖醛酸;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85、477、411和572 kDa。4种多糖均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按照不同摩尔比组成的杂多糖。红外光谱表明4种多糖含有β-糖苷键且具有呋喃环。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4种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总体抗氧化能力顺序为:CPP0>CPP3>CPP1>CPP2。结论:从香加皮中提取得到的4种酸性多糖,糖含量高、相对分子量大且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CPP0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LYCD中多糖的提纯、含量测定、组分分析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酵母细胞衍生物(LYCD)中多糖为研究对象,经sevege法脱杂蛋白、乙醇沉淀得粗多糖,由苯酚-硫酸法测定LYCD中多糖含量:该粗多糖再经Sephadex G-75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精制;薄层层析鉴定该多糖的单糖组分;采用红外光谱对此多糖进行了初步的结构鉴定.结果表明:用sevege法脱杂蛋白3次,可得到LYCD粗多糖,其多糖含量为8.21 mg/L.该多糖中只含有一种多糖,水解得到的单糖为葡萄糖,红外图谱结果表明LYCD多糖具有多糖的一般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瘤背石磺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以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瘤背石磺多糖提取工艺。对比三种脱蛋白方法(Sevage试剂法、酶法及酶-Sevage法),探究纯化瘤背石磺多糖的最佳脱蛋白条件。对瘤背石磺多糖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单糖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等结构测定并考察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瘤背石磺多糖在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76 min,超声功率753 W条件下,得率最高,为10.19%;酶-Sevage法蛋白脱除率98.52%,多糖保留率96.50%,是三种脱蛋白中效果最好的方法。瘤背石磺多糖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和特征紫外谱线,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和岩藻糖组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4×106 Da。在浓度为50 μg/mL时,瘤背石磺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81.9%,高于阿卡波糖。本研究为瘤背石磺多糖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黄瓜中总糖含量,分离制备黄瓜多糖并测定其糖醛酸含量、单糖组成以及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黄瓜提取物中的总糖含量;用硫酸-咔唑法测定黄瓜多糖中的糖醛酸含量;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单糖组成;并在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研究黄瓜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和羟自由基( ·OH)的清除活性以及总还原力(TRP)。结果表明:黄瓜多糖的总糖含量为63.5%,糖醛酸含量为10.6%。HPLC分析表明:黄瓜多糖由D-甘露糖、L-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D-木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等8种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4.08:2.78:1.00:5.82:6.07:2.78:8.48:6.58。黄瓜多糖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为20mg/mL时,对DPPH自由基、O2- ·、 ·OH的清除率分别为92.31%、83.57% 和77.59%,并发现其有明显的还原能力。结论:黄瓜多糖是一种典型的杂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滤法分离西洋参多糖并研究其免疫增强活性。采用不同分子截留量的超滤膜将西洋参根水提物分为100ku(AGP1)、30~100ku(AGP2)、10~30ku(AGP3)和10ku(AGP4)四个多糖组分,测定了四个多糖组分的总糖含量、单糖组成及免疫增强活性。结果表明:西洋参多糖的得率为5.17%,其中,AGP1~AGP4分别约占46.61%、3.30%、12.11%和37.98%。四个多糖组分的总糖含量范围为42.87%~56.55%。单糖组成分析表明,各组分分别由6~8种单糖组成,且均含有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免疫增强活性研究表明,AGP1与AGP2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NO、TNF-α、IL-6及IL-10的生成,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  相似文献   

16.
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真菌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耀宏  郑岚  杨俊慧  杨艳  孟庆军 《食品科技》2012,(1):254-259,263
通过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了6种真菌多糖的单糖组成。将6种真菌的胞外粗多糖及其菌体用1mol/L的硫酸水解成单糖,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单糖。结果表明,灵芝、树舌类真菌胞外多糖的产率均较高,胞外多糖产率在0.0921~0.1528g/100mL之间。胞外多糖主要以甘露糖为主,其次含有葡萄糖和半乳糖,并且一般含有少量的阿拉伯糖。胞内多糖中葡萄糖含量最高,其次含有甘露糖和半乳糖,个别菌种还含有少量的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而虫草胞外多糖的组成依次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胞内多糖同样是主要含有葡萄糖,其次含有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杜香多糖的单糖组成、酶抑制作用及抗氧化性能,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法、PNPG法及ABTS法对杜香多糖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检测得到杜香多糖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几种单糖组分;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与浓度呈正相关,在3 mg/m L时,抑制率达30%;清除ABTS自由基的EC50为2.25 mg/m L。杜香多糖含有丰富的单糖组成,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地皮菜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地皮菜多糖(Nostoc Commune polysaccharides,NCP),经Sevage法脱蛋白、DEAE-Sepharose CL-6B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透析、冻干等制备地皮菜精制多糖。利用紫外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纯度及结构分析,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其单糖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地皮菜多糖经DEAE-Sepharose CL-6B柱色谱分离可得到5种多糖组分,其主要组分NCP-3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HPLC分析表明NCP-3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阿拉伯糖构成,其摩尔比为2.17∶7.14∶2.56∶1。  相似文献   

19.
陈庆  李超  黄婷  扶雄  贾强 《现代食品科技》2019,35(11):114-119
采用热水提取和分级醇沉技术,从无籽刺梨中制备得到两种主要多糖组分,命名为RSPs-40和RSPs-60,对其化学组成、理化性质、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SPs-40和RSPs-60的提取率分别为2.62%和1.81%,总糖含量分别为42.5%±0.91%和45.90%±0.37%,蛋白质含量均为2.89%。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分析表明RSPs-40和RSPs-60的分子量大小分别为228.298 ku和124.144 ku。单糖组成分析表明RSPs-40主要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摩尔比为0.24:0.37:3.22:0.27:1.44,而RSPs-60主要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摩尔比为1.58:2.06:2.37:1.69。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RSPs-40和RSPs-60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体外降血糖实验结果表明RSPs-40和RSPs-60表现出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二者均优于阿卡波糖。RSPs-60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优于RSPs-40。这些结果表明无籽刺梨多糖可发一种有前途的抗氧化和降血糖膳食补充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相似文献   

20.
将复合酶辅助热水提取所得的桑叶粗多糖依次进行脱蛋白和脱色处理后得到桑叶多糖,研究其化学组成和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作用类型。结果表明,桑叶多糖的总糖含量为58.28%,其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8.61:23.42:4.23:12.73:1.31:3.06:41.40:123.32。桑叶多糖对胰脂肪酶有一定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32 mg/mL,抑制作用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桑叶多糖有望作为胰脂肪酶抑制剂用于减肥保健食品的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