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LT半导体激光鼻腔照射对血液黏滞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加SLT半导体激光治疗和单纯常规治疗。两种方法均能降低血液黏滞度,但激光治疗组血流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说明激光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He Ne激光血液照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变形能力及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 5名健康对照组及He Ne激光治疗和常规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分别 41例和 45例 )在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白细胞滤过指数 (LFI)、白细胞粘附率 (LAR)、白细胞CD18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浓度的动态监测。结果 脑梗死患者LFI、LAR、CD18表达及血清sICAM 1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 ( P <0 .0 0 1) ;随着治疗后病情的好转 ,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7、14、2 1d ,患者LFI、LAR、CD18表达和sICAM 1浓度均逐渐降低 ,其变化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激光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治疗前各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后 14、2 1d激光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应时点的常规治疗组 (P <0 .0 1或P<0 .0 0 1)。结论 He Ne激光血液照射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白细胞变形能力 ,降低白细胞粘附功能并使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减少 ,这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依达拉奉,同时辅以尤瑞克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均14 d为1疗程,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边步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8871-8871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按脑梗死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结果 治疗60 d后,汉密尔顿抑郁量(H 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治疗组在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心理治疗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9.0%,观察组总有效率92.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常规疗法加用丹红注射液和依达拉奉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随机、仿盲、平行对照的原则,观察半导体激光治疗对血瘀证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①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和《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选择2006-01/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血瘀证型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半导体激光治疗组、常规治疗组,30例/组。②常规治疗组使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冠心病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其原来使用的剂量不做任何改变,疗程14d。半导体激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每天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由北京鹤宝科贸有限公司研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批号20050076)选择波长为650nm的半导体激光作为激光源,以3~5mW的输出功率进行鼻腔内照射,30min/次,1次/d,疗程14d。③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治疗心绞痛药物停减率等指标,同时检查心电图。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0例血瘀证型冠心病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半导体激光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均基本相似(63.3%,50%;50%,36.7%;P均>0.05),但半导体激光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3.3%,63.3%,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血瘀证型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临床干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神倦乏力等中医证候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改善脑梗死后眩晕的临床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后眩晕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39例。2组患者除给予抗眩晕、扩血管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外,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2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2组患者均治疗15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仅1(1/23)例无效,对照组12(12/39)例无效。结论:前列地尔改善脑梗死后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探讨治疗脑梗死更好方法。方法:选择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为治疗组,随机选择内科常规治疗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结果: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内科常规疗法。其疗效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内科常规疗法。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时机选择及治疗疗程对疗效有影响,治疗越早,疗程在一定范围内越长,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9.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磁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但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7%,54.1%,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揭示:血液磁极化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结论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后构音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76例脑梗死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护士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选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焦虑情绪积分,然后比较两组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脑梗死后构音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均采用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抗血小板制剂、脑细胞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除外)、神经营养剂及舒血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及早期康复治疗,均观察30d,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4.98±3.39)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6.78±8.64)分(P<0.01)和对照组治疗后(9.76±4.81)分(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张晓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373-8373
目的 探讨超早期脑梗死应用尿激酶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0 12-2011-06收治的超早期(发病6h内就诊)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分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前先进行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1,P<0.05).治疗期间两组再出血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滴注溶栓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 180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控制血压、颅压,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88例应用复方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治疗组92例给予疏血通8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在12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奥扎格雷钠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点,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高压氧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3例),均无高压氧治疗的禁忌证.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及舒血宁注射液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后28 d用经颅多普勒监测治疗前后脑血流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颅多普勒监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变化显示治疗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尿激酶(UK)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给予UK 150万U,在30~40 min内静脉滴注,随后的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法。结果:溶栓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使用UK对脑梗死的治疗比常规治疗起效快、效果好,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水蛭饮片精制颗粒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分析。方法:全组70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发病在6~72h以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水蛭饮片精制颗粒(6g/d,分2次服);两组均治疗4周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服水蛭饮片精制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每日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 100 IU,1次/12 h,连用10d;对照组34例,每日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治疗期间两组均辅以尼莫地平、胞二磷胆碱、活血化瘀、抗高血压药、降糖药等常规治疗。10 d时评定疗效、副作用、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第10天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血小板减少和增加出血性事件。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