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材料生产商科思创宣布,已与风机制造商金风科技、风机叶片制造商中复连众成功研发了全球首支64.2m全聚氨酯树脂风机叶片,实现了该材料在大型风机叶片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满足风电行业对新一代更长、更强韧叶片的需求。该叶片从主梁、腹板到叶壳均由聚氨酯树脂材料灌注而成,在全球风电行业内尚属首例。在通过叶片静载和动态疲劳测试,以验证叶片的长期运行可靠性后,计划于2020年实现小批量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
某3MW风电试验机组采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基础形式,在机组试验运行阶段发生机组塔筒倾斜,风机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该风电机组基础的检测鉴定,分别从风机基础设计和施工角度查明了机组倾斜的原因,针对性地实施了纠偏加固处理。并针对纠偏加固处理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同时采用动力测试技术分析了风机塔筒的动力特性,为风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依据。本文开创了此类风电机组基础检测鉴定的先例,指出了该类型风电机组基础设计以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的实践研究成果将为此类风机基础的设计、施工和检测鉴定提供宝贵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涛  周春华 《山西建筑》2006,32(5):164-165
介绍了空调机组焓差法制冷量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及系统组成,分析了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流程,评价了该测试系统的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文中针对目前桩基础静载试验测试工具原始,工作条件艰苦,需由油压表换算荷载及人工进行加载、补载,致使测试精度低,工作强度大等问题,介绍一种新的桩基静载测试分析系统及工程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国文 《山西建筑》2009,35(35):73-74
通过对基桩自平衡法测试技术的介绍,概括了其与传统静载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着重对东露天工程试桩静载试验情况作了归纳,结果表明:自平衡法试桩结果可靠,应推广其在基桩静载检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广泛应用于地基基础承载力检测,是承载力检测最可靠的检测手段,静载试验原理非常简单,但在抽样及数据判定中体现着设计上的变形控制原则,此外在岩土勘察中静载荷试验又可对相关测试成果进行修正,从而提高测试精度。文章从地基基础设计控制原则,和勘察测试成果两个方面重新探析静载荷试验。  相似文献   

7.
分别介绍了静载试桩和高应变动力测试桩的方法原理,利用静载荷试验与高应变动力测试技术,检测了某工程混凝土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误差分析,为工程桩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屈希峰  陈海桦 《四川建筑》2008,28(1):162-163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试桩的测试,采用静载试验和钢筋计测试联合确定桩基承载力,对十余根超长灌注桩进行了测试.试验要求提供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分布.灌桩前,在钢筋笼的主筋上预装钢筋计,静载实验测试中得到钢筋计的读数变化并推求整个桩身侧摩阻力,通过桩身侧摩阻力计算桩的承载力,并与静载试验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为桩基验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卫保 《山西建筑》2012,(35):73-75
介绍了桩基静载试验中光纤应变传感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及测试原理,并从工艺流程、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光纤传感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北京某景观桥钢结构的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某景观桥为新建钢结构人行桥,为保证桥梁投入运营后的长期安全,对该桥进行了检测鉴定以及评估工作,以评定桥梁的实际工作状态,以及桥梁的承载性能与设计的符合程度.此次检测工作采用表观损伤检查、现场静动载试验与有限元建模计算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本文介绍了该桥结构检测鉴定的总体流程,首先对桥梁进行了表观检查,以评定桥梁的技术状况,然后对静载试验加载方案进行了设计,包括荷载工况和测点布置,此后进行了标准设计荷载和试验荷载下的桥梁上部结构有限元建模计算,得到了此次静载试验的效率系数、两种荷载下的静力响应以及位移校验系数等重要数据,在此基础上,对静载测试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此外,为进一步验证静载试验结果,还进行了该桥的动载试验,获得了该桥的前几阶自振频率.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对该桥进行安全评定,指出该景观桥整体刚度偏弱,且相关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并提出了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三一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完美地完成了备受关注的埃塞俄比亚阿达玛(ADAMA)风电EPC项目最后一台风电机组吊装任务。 正午12时,SCC4000履带式起重机采用84m主臂+9m固定副臂工况。稳稳地把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送向空中。历时15分钟左右,叶片在空中完美的与机舱对接就位。至此,三一履带式起重机自2011年11月初开工以来,承建的埃塞俄比亚阿达玛(ADAMA)风电EPC项目一期工程34台风电机组全部吊装成功。  相似文献   

12.
风电机组叶片雷电防护需要考虑整机叶片动态变化对空间电势的影响。雷电环境模型化,用平板电极模拟整个风机在雷电环境下"势"的分布,棒电极模拟雷电下行先导到达叶片周围时叶片上行先导的选择。计算叶片长59 m和79 m的风电机组感应电场分布和空间的电势分布,对比分析0°上叶片尖端处的感应电场,评估两种长度叶片的雷电防护区域,同时设计了叶片(长59 m)的接闪器布局。研究结果表明:1)雷电环境下,越靠近叶尖感应电场越大; 2)叶片越长,雷电防护设计时应考虑更小角度试验验证。59 m叶片虑到21°,79 m叶片需要考虑到17°; 3)叶片越长,叶尖端需要防护的区域越大。59 m叶片距叶尖13. 4 m区域需要重点防护,占整个叶片的22. 7%; 79m叶片是距叶尖32. 9 m区域需要重点防护,占整个叶片的41. 6%。4) 59 m叶片防雷系统设计时,叶尖接闪器和第一组叶身接闪器间距为2. 7m,第一组叶身接闪器和第二组叶身接闪器的间距为7. 5 m,第二组叶身接闪器和第三组叶身接闪器的间距为14 m,第三组接闪器可以选择安装。数值分析结果为风机叶片的接闪器布局提供重要的数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金跃华 《浙江建筑》2001,(3):27-27,44
1 前言 静载测试基桩竖向承载力,乃是到目前为止最直接最可靠地获得基桩竖向承载力的办法。虽然目前有许多办法可以近似地获得基桩承载力(如高、低应变动测等),但都要以静载测试为依据作类比推算,且精度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因此静载测试仍然是不可缺少的测试手段。 台州市路桥区地处东南沿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需要,基础用桩越来越多,不但桩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4):459-462
依照实际风场系统,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等值局部电网模型、低穿设备模型、箱变模型和风电机组模型。结合矢量控制原理,搭建了基于电网电压定向控制策略的网侧变流器模型和定子磁链定向控制策略的机侧变流器模型,同时研究了电网电压跌落期间Crowbar保护的控制策略。通过对比分析低电压穿越仿真和德国劳氏船级社(GL)风电现场实测结果,对仿真模型可信度进行评估。基于《风电机组电压穿越建模及验证方法》的评估结果验证了搭建的仿真模型可信度满足系统要求,可评估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预制桩高应变静载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高应变测试和静载试验的方法对某工程两根预制桩进行了承载力检测,对比分析了以桩土参数优先和拟合质量系数优先所获得的高应变测试结果,并与静载试验结果相比较,指出了在预制桩承载力高应变测试分析中如何对桩土参数进行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风电机组运行时因发电机温度高导致限功率输出的现象。论文通过对比直驱、双馈机组发电机冷却方式,结合风电机组现场运行实际,就某双馈机组发电机高温降容问题做出对比,通过改造前后发电机轴承温度、机组功率输出数据,验证改造成果的效果,解决发电机高温降容问题,保证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17.
桥梁静载试验是桥梁承载力评价中最有效、最直接和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本文对桥梁静载试验测试目的及内容、测试流程及结果评判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桥梁的荷载试验各环节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及研究。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2):61-65
文章重点介绍了风电发电中电压跌落保护装置的原理,确定了风电机组故障保护装置的拓扑结构,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电压跌落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卡模拟行为的POS机具测试方法,通过该方法用户可以实时修改测试流程,能够简便、快捷、可靠地测试POS机具。目前该方法已经过实际测试验证并得到测试人员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垂直于盛行风向上的风电机组,基于风机缩比模型,开展静止叶片的正负极性雷击单风机、双风机系统模拟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获取单风机不同叶片角度下气隙100%击穿电压,以及不同叶片角度、不同风机间距下的雷击风机次数、概率.分析数据及结果,归纳不同叶片角度下的风机防雷间距,并给出大型风电场风机防雷间距布置的相关建议.试验研究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