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调查表-忧虑量表(CHFSⅡ-WS)评估患者低血糖恐惧感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74例糖尿病患者低血压糖恐惧感水平评分30~52分,平均(45.50±6.50)分;不同糖尿病病程、负性情绪、自我管理水平以及每周血糖监测频率患者CHFSⅡ-W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2年、有负性情绪、自我管理水平低下以及每周血糖监测频率≥3次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处于较高水平,糖尿病病程、负性情绪、自我管理水平以及每周血糖监测频率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水平产生重要影响,临床可通过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以及提高自我管理水平,降低患者低血糖恐惧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患者基础信息,借助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进行评价,采用单因素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SDSCA)评分为78.43±3.64分,其中自我管理中高水平患者144例;经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并发症、心理痛苦、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希望水平、系统化健康教育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表现各异,且其影响因素复杂,临床需加强教育引导,全面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衡阳市农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4月1日~5月31日在衡阳市三甲医院及二甲医院的农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10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其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90份。结果:190例农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总得分为(61.77±12.34)分,其中各维度得分较好的是用药管理为(76.07±17.49)分,较差的是自我血糖监测管理为(51.67±18.37)分与运动管理为(54.71±20.52)分;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均月收入、是否参加糖尿病相关健康教育、获取糖尿病知识途径(P<0.05)。结论:衡阳市农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下水平,应结合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知识普及,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尹漫  江华峰 《上海护理》2023,23(5):35-39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授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糖尿病乃至整个慢性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9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授权均分为(3.61±0.8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文化程度、近1年内是否接受过糖尿病教育、合并疾病数、饮食控制情况以及空腹血糖值、腰臀比是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变异的22.1%。结论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授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社区医务工作者应根据患者情况,定期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叮嘱患者监测空腹血糖、控制腰臀比,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等制订个体化的授权干预方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我院2019年1—6月共80例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本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自我管理知信行现状,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知信行水平总得分为(66.28±13.22)分,良好者仅占8.75%,中等水平占60.00%,较差水平占31.25%,自我管理知信行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的独立因素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和病程(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总体中等偏低,影响因素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和病程密切相关,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探讨其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糖尿病患者435例,通过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对这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39.55±1.59)分,58.85%的患者处于中等自我管理水平,足部护理、血糖监测行为得分较低。血糖控制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的患者占22.76%。相关分析显示,各维度自我管理行为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普通饮食(OR=0.774,95%CI:0.669~0.896)、运动(OR=0.874,95%CI:0.781~0.977)、药物(OR=0.844,95%CI:0.731~0.973)是糖化血红蛋白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不佳,血糖控制不理想。自我管理行为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预测因子,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可改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和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300例社区随访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评价,分析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治疗费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治疗费用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有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状况均较低,应进行实时、动态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试验和研究,从而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信息化支持管理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能力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本院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信息化支持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自我管理能力及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并发症预防、遵医用药等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我管理信息化支持管理用于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降低血糖,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抑郁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8例凉山州彝族2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问卷,以及自制的基本情况问卷,对2011年1~12月我科治疗的168例彝族2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饮食(3.58±1.80)分,运动(2.15±1.79)分,血糖监测(0.78±0.54)分,足部护理(0.38±0.16)分,遵医嘱用药(5.36±1.72)分。168例患者中,吸烟者65人,占38.69%,其中平均每天吸烟14.75支。职业因素影响饮食、运动及遵医嘱用药自我管理;文化程度为血糖监测、运动、遵医嘱用药的影响因素;抑郁及焦虑情绪与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有关;医疗方式主要影响彝族糖尿病患者的遵医嘱用药管理。结论凉山州彝族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职业、文化程度、抑郁焦虑情绪及医疗方式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教育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健康宣教,观察组予以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教育,干预半年。干预前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知识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评价量表,测定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及血脂指标,用于影响因素分析。对比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干预前和干预1、3个月和半年后均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DSCA评分和FBG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持续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B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得到BMI、自我效能、TG、糖尿病知识是影响T2DM自我管理水平四个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门诊护理教育能明显提高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降低血糖水平,且BMI、自我效能、TG、糖尿病知识为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因素。方法于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435例个案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用中文版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进行患者自我效能的测量。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35例初次进入个案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132.28±38.66)分.63.9%处于中等水平;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糖尿病教育、并发症种类、文化程度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初次进入个案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有待改善;需加强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尤其在糖尿病患病早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改善自我效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月至4月对279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72.07±27.3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状态、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方式、心功能分级、是否接受过心脏运动康复训练是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自我管理行为,根据个性化差异,有针对性的为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使患者安全有效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体育活动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糖尿病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南京市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化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32.56±9.47)分,20例(15.5%)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好,足部护理维度得分率最低。年龄、教育程度、居住情况、糖化血红蛋白值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在社区管理模式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总体偏低,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社区糖尿病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确诊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D-二聚体含量、家庭人均月收入、血清C反应蛋白(CRP)、医疗付费方式、日常活动能力的自我管理水平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日常活动能力、D-二聚体含量、血清CRP是影响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以此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早日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脑卒中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医院建档产检的GDM病人39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病人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自我管理现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其自我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GMD病人自我管理总分为(58.94±3.76)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周、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付费方式、分娩次数、焦虑程度、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为GDM病人自我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付费方式、分娩次数、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为GDM病人自我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GDM病人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一般水平,居住地、付费方式、分娩次数、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为GDM病人自我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帮助病人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行PCI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调查自我管理行为,分析不同性别、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居住现状、疾病感知、应对方式、家庭功能、年龄等对CSMS评分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CI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自我管理行为总分(81.48±11.76)分,疾病管理评分最低,其次为生活管理与情绪管理。单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现状、疾病感知、应对方式、家庭功能、年龄、家庭月收入、工作状态是影响PCI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现状、疾病感知、应对方式、家庭功能是影响PCI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CI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低水平,其中疾病管理评分最低,且自我管理行为受受教育程度、居住现状、疾病感知、应对方式、家庭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3个区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对其进行自我管理行为现状调查。结果: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82.30±17.79)分,平均得分指标为63.31%;不同的自我管理活动水平有所不同,其中遵医嘱用药得分最高,平均得分指标为76.47%;血糖监测得分最低,得分指标为54.85%。自我管理水平影响因素众多,其中行为变化阶段、病程、并发症、住院史、居住方式是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不够理想,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延缓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