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常规康复护理,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指导的康复护理。出院时及出院后1、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院外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平衡能力评分,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3个月内两组患者的院外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评分降低, 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平衡能力评分均升高, 且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出院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郁嘉娴 《循证护理》2021,(4):519-523
目的:建立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延续护理服务方案,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常熟市某三级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3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进行病人出院后的干预,试验组运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进行病人出院后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关节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可有效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出院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205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于研究中失访、脱落7例,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例数为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9例。于出院前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培训。于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健康信念,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患者的院外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得分、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健康信念量表得分均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交互效应(P<0.05)。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院外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得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健康信念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1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健康信念量表的5个维度呈正相关(P<0.05);患者出院后3、6个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与个人健康信念呈正相关(P<0.05)。患者出院后1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与健康信念量表的5个维度呈正相关(P<0.05);患者出院后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与个人健康信念、实施能力、控制力呈正相关(P<0.05);患者出院后6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与个人健康信念呈正相关(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健康信念水平越高,功能锻炼依从性越高,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因此临床医护人员需对该类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信念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伴恐动心理患者术后早期行功能康复锻炼的体验及效果。方法 将铜陵市立医院骨科收治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恐动症的9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恐动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功能锻炼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恐动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术后恐动原因调查,分析其对早期功能锻炼的体验和感受。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1、3、6个月,观察组的恐动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恐动体验调查显示,疼痛恐惧、对早期锻炼不确定感、压力大及支持系统薄弱是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恐动症,临床上需在有效恐动评估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医护人员及家庭的支持对减轻患者疼痛的恐惧感及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2例骨性关节炎全膝置换的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6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延伸服务,包括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指导方案、定期进行家庭指导等措施。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服药、休息、活动、膝关节康复活动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功能锻炼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术后功能锻炼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将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延伸至出院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是一种较为有效、快捷、经济的健康教育方式,易被患者接受,保证了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提高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早期肌力锻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入院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TKA术常规护理及健康指导,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肌力锻炼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术后HSS得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早期肌力锻炼干预,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根据奇偶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7d患肢屈伸活动疼痛VAS评分,术后2周患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有效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 、7天观察组患者患肢屈伸活动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有效率(73.08 %)低于观察组(92.31 %)(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情况比对照组满意(P<0.05),观察组发生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锻炼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图谱法康复锻炼对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84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图谱法康复锻炼。比较两组锻炼依从性、自理程度、满意度及干预前后髋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性、完全自理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及髋关节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高于对照组,牛津膝关节评分(OKS)、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图谱法康复锻炼能有效提高膝关节骨折患者锻炼依从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同济医院骨科一病区关节外科收治的5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依照手术的先后顺序按单数和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躯体疾病护理和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躯体疾病护理和护理指导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频次依从率及强度依从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92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度、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膝关节康复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术后加速康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作为证据应用前的对照组,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9例作为证据应用后的观察组。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JBI-PACES)的标准程序,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标准康复指导的执行情况、患者康复锻炼期间的疼痛度(VAS)、依从性、满意度、膝关节功能评分(AKSS评分)、平均住院日、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应用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最佳证据后,护理人员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标准康复指导的执行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期间的疼痛度降低(P<0.01),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P<0.01),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膝关节AKSS评分提高(P<0.01),平均住院日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实施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最佳证据应用,可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促进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分阶段膝关节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不同时期分阶段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后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阶段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连续性护理模式在脊柱结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80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脊柱结核手术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连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手术后第7天、出院后12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组术后第7天、出院后12个月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连续性护理模式可以缓解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疼痛,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渐进型知识指导,互动式行为训练及出院后追踪随访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组在术后排尿、排便、压疮、住院天数、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接纳和承诺疗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在我院骨外科接受髋关节置换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ACT疗法实施前后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ACT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经验性回避得分、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 结果 出院时,干预组的经验性回避得分低于对照组(t=-5.471,P<0.001);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中身体锻炼、应对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7.036,P<0.001;t=3.912,P<0.001;t=9.105,P<0.001);功能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Z=-3.916,P<0.001)。 结论 接纳和承诺疗法可减少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经验性回避,提高其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的镇痛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3~6月期间8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手术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多模式镇痛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未手术,有2例患者改行其他手术,共有36例纳入研究;对照组中有4例未手术,3例改行其他手术,因此,共有33例纳入研究。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关节腔周围鸡尾酒样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以及关节周围注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00mg;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术后均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功能锻炼(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术后行走)和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的镇痛效果良好,不但能改善手术后的整体疗效,更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增加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对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