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术前通过CT值对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根蒂即生发中心定位,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降低术后复发概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资料,计算术中确定的肿瘤根蒂部位CT值与非根蒂部CT值,并观察肿瘤在CT图像上的灰度变化。结果 肿瘤根蒂部组织CT值平均为(36.87±10.21)HU, 在CT图像上可表现出较高密度影,呈现灰白色,肿瘤非根蒂部组织CT值平均为(25.32±10.69)HU,在CT图像上可表现出较低密度影,呈现灰黑色,经配对t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初发病例中局部骨增生者6例(30%),其中有4例与肿瘤根蒂一致,一致性达66.7%,25例中有气泡征者6例(24%),骨质移位者14例(56%),骨质破坏者10例(40%)。结论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肿瘤根蒂部CT值较高,CT图像上为高密度影,可联合骨质变化及气泡征来判断肿瘤根蒂部位,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起源的CT影像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经鼻内镜手术及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对肿瘤病变在CT上的骨质变化进行分析,并与术中发现的肿瘤起源根蒂部位进行对比,分析CT影像中骨质改变与肿瘤起源之间的关系。 结果 47例患者中,39例有骨质增生影像表现,其中37例骨质增生部位与肿瘤起源的根蒂部位一致,一致性达78.7%,提示可根据骨质增生部位推测肿瘤起源位置。 结论 CT影像中的骨质增生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根蒂起源部位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助于术前评估肿瘤起源和指导术前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37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并与术中所见、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比较。结果 37例中,起源于上颌窦10例,筛窦8例,额窦6例,鼻甲6例,窦口鼻道复合体3例,蝶窦1例,不能确认起源3例。CT表现:单侧鼻腔鼻窦软 组织病变,骨炎征的出现率为62.16%,与起源部位一致的72.00%,3例出现眶纸板或前颅底骨质破坏,与恶变相关。MRI表现:36例出现脑回征,根据脑回征逆向回溯法,32例准确预测起源部位。结论 CT与MRI相结合,对于判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起源、范围及是否合并恶变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期中CT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分期中C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影像资料及手术资料。结果按照Krouse分期标准,将本组病例分为四期(四组)。在每组中将CT分期与手术所见分期比较,结果如下(相符/不相符):T1期1/0,T2期22/2,T3期3/3,T4期2/0,总共28/5。结论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虽无特异CT表现,但CT影像与手术所见对比显示,它能较准确判断肿瘤的侵及范围,是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分期中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为鼻侧切开术。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现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我们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50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989年1月~2004年12月间本科收治的3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除1例失访,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5年.结果有18例患者经传统术式(鼻侧切开术和柯-陆术式)切除肿瘤,术后复发率为27.8%.鼻内镜下手术20例(包括3例癌变患者),除1例侵及颞骨未行根治性手术,其他病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其优势.对于较为局限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的病例,仍可考虑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7.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翻性乳头状瘤约占乳头状瘤的70%,约占全部鼻腔鼻窦肿瘤的0.5%~4%,其临麻特征是有复发倾向、破坏周围解剖结构和骨质重塑、以及与鳞状细胞癌相关。单侧鼻堵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肿瘤分期依据病变在CT上的侵及范围。累及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和筛窦多见。既往治疗的经典方式是鼻侧切开术和鼻腔外侧壁(上颔窦内侧壁)切除术。伴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国内、外有关应用内镜技术切除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报道渐多。考虑到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生物学特点,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应用精细手术解剖技术,将病变黏膜在骨膜下层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所收治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8例,均经手术切除。其中3例癌变者2例死于癌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癌。15例无癌变者随访中,术后5例出现复发,分别行局部肿瘤切除或CO2激光气化。就其诊断中注意点,治疗原则,复发原因及处理,恶变的预后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科学常见疾病,其组织学上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却有一定的恶变趋势,具有侵袭性生长,高复发性等特点.临床上就其病因和易患因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主要就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分型分期,病因及手术方式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1例,31例因复发而再行手术,复发率为62.0%;恶变4例,占7.8%。提出:应根据肿瘤侵犯范围采取不同术式,有恶变者可辅以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探讨鼻内镜手术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对1995~2005年收治的46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结果:46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瘤(其中8例联合上颌窦根治术),随访12~72个月,5例术后24个月内复发,其余41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肿瘤广泛侵及上颌窦内的Ⅲ级病变联合上颌窦根治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接受鼻内镜手术的89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鼻内镜与CT和(或)MRI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按Han(2001)的NIP临床分级标准,进行临床分级,并进行随访.结果 对89例NIP患者随访1~5年,其中鼻内镜手术72例,复发率为12.5%(9/72);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17例,复发率为11.8%(2/17).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7,P>0.05).89例NIP患者中Ⅰ级55例,复发率为9.1%(5/55);Ⅱ级29例,复发率为17.2%(5/29);Ⅲ级5例,复发率为20%(1/5),不同临床分级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9例NIP患者中首次手术67例,复发率为7.5%(5/67),二次手术22例,复发率为27.3%(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11,P<0.05).89例NIP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肿瘤切缘阴性70例,复发率8.6%(6/70),切缘阳性19例,复发率26.3%(5/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60,P=0.09).结论 鼻内镜下行NIP切除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手术创伤小,可基本完整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的解剖结构,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手术切缘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鼻内镜技术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方法以及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2003年间在我科行内镜下NIP切除术并且坚持随访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均在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瘤。除1例术后4个月复发后经鼻侧切开结合术后放疗治愈外,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NIP有良好的效果,是治疗NIP的首选术式。但是,选择合适的病例、详细的术前检查、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等因素乃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期与术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选择,以降低复发率。方法:对41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病变的 特征将其分期为T1、T2、T3、T4期,据此,19例行鼻内镜手术,20例行鼻侧切开手术,2例行上颌骨部分或全截除术。结果: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率为10.5%,鼻侧切开术后复发率为15.0%。结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CT检查和病变的特征进行临床分期,按分期选择手术方式,可以彻底切除肿瘤,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或内镜辅助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ip)恶变的手术方法,并对其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10年12月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例SIP恶变者于鼻内镜下或内镜辅助下手术且术后时间达3年以上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均单侧发病,左侧2例,右侧5例,病程1~10年,中位数3年.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按SIP的Krouse分级标准均达Ⅳ级;T2期1例,T3期5例,T4期1例.手术在全麻或局麻+强化麻醉下进行.术中注意结合术前CT扫描于鼻内镜下确定肿瘤安全缘.术后行放射治疗,剂量60~ 70 Gy.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恶变为鳞癌.术后均出现患侧鼻腔干燥,1例泪道受侵者术后长期泪溢.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满3年,其中5年以上者3例.术后3年内复发者3例,其中2例为术后1年内局灶性复发,另1例系术后未行放疗者.结论 SIP恶变病例内镜或内镜辅助下手术微创、彻底、并发症少,术后鼻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宜辅以放射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中、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筛窦、蝶窦、额窦口、上颌窦口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侵及上颌窦者经柯陆径路内镜下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2.5~7年,平均3.8年。治愈28例(90.32%),复发3例(9.68%)。结论鼻内镜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确切。切除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对侵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径路内镜下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鼻窦冠状位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为依据,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 NIP)进行Krouse分级,探讨单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的差异。方法对3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124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并随访观察术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组与鼻外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Krouse Ⅰ级和Ⅱ级的病例,鼻内镜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鼻外入路组(P<0.05);对于Krouse Ⅲ级的病例,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组的复发率也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鼻内镜组与鼻外入路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内镜手术组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手术时间长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Krouse Ⅰ级、Ⅱ级NIP安全、经济、有效,对病变范围广泛和多次手术复发的Ⅲ期、Ⅳ期患者, 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与传统术式相结合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并对不同术式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09年1月有完整随访资料并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54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44例,采用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术式9例,采用鼻内镜联合鼻侧切开1例,并对所有患者术后进行随访。结果随访6个月至6年,3例术后复发,其余51例在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可用于Ⅰ、Ⅲ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外科治疗,Ⅱ级病变可选择联合改良柯-陆术式,肿瘤已侵犯至鼻外的Ⅳ级病变需联合鼻侧切开径路去除病灶。彻底切除肿瘤、术后定期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