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沉积盆地实际上是一个低温热化学反应器,因此地层中所发生的各种化学过程遵循化学动力学。温度是沉积盆地中所发生的大部分演化过程的主要动力,而压力亦是控制盆地充填物质的化学动力学行为的重要因素。成烃机理研究认为,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干酪根热降解生烃主要受温度、时间、压力和介质环境等因素共同控制。其中,温度是油气生成的主导因素并与时间可相互补偿,高温能促使有机质的热演化;压力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一定的条件下,超压能抑制有机质的演化。莺琼盆地处于高温高压的地质背景,温压条件对其油气藏的形成有着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沉积盆地实际上是一个低温热化学反应器,因此地层中所发生的各种化学过程遵循化学动力学.温度是沉积盆地中所发生的大部分演化过程的主要动力,而压力亦是控制盆地充填物质的化学动力学行为的重要因素.成烃机理研究认为,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干酪根热降解生烃主要受温度、时间、压力和介质环境等因素共同控制.其中,温度是油气生成的主导因素并与时间可相互补偿,高温能促使有机质的热演化;压力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一定的条件下,超压能抑制有机质的演化.莺琼盆地处于高温高压的地质背景,温压条件对其油气藏的形成有着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地质体中的天然气组成复杂多变,导致成因研究困难。然而,长期积累的大量分析资料,己为理论上科学论证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依据。本文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联系天然气的实际组成,研究可能生成烃类天然气的四大类型以及三种亚类型的化学反应,并系统地对各类型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同时,在研究方法上是求反应产物(烃类气体)的相对丰度比值,而不是求单一烃类化合物的转化率及反应产物的分压等参数,从而近似地消除了地质体中极为复杂的平衡体系中的温度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在求比值的数学方法上是取地质体中的极限条件,消元解方程,近似求解,因此,复杂的化学问题以及地球化学问题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简化,进而能够从理论上阐明多种天然气的成因。在掌握了组成与成因的规律后,后生变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就会变得容易得多,这是十分有利于油气勘探与开发的。   相似文献   

4.
对异丁烷脱氢制备异丁烯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详尽的计算,得到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热焓、吉布斯自由能以及反应平衡常数等热力学性质,并对温度、压力变化对反应热力学性质和热力学平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温度、压力下体系平衡物料组成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详尽的反应体系热力学基础数据,计算结果对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工艺研究和相关催化剂研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最小经济规模石油地质储量确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小经济规模石油地质储量一概念考虑了探区的石油地质条件,油藏产能性质,原油价格,生产成本,总投资,税收等地理,地质,经济因素,可作为油田勘探的技术经济界限之一。利用盈亏平衡原理导出的计算方程,提供了一种评价石油储量经济特性及勘探技术经济界限的方法,研究发现,油藏的性质及原油价格两大因素的变化对最小经济规模石油地质储量影响最大,前者决定了油藏勘探,开发及经营成本的投入水平,后者则直接决定着销售总收入。  相似文献   

6.
《热.盆.烃》理论模式是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以冯福岂生长为首的集体科研成果,它的基本点是:热力学是地球动力学基础;地球深部热活动宏观,以上控制着地壳的构造作用和沉积盆地的形成、分布与演化;不同类型盆地的热特征控制着盆地内有机质的演化和油气的相态分布。在烃类原始母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中,热作用是多种地质-物理化学因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是盆地形成的先导,又是联系盆地与油气之间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第三节裂解过程的操作条件我们依照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当的裂解原料后,就有了变化的根据(内因),但还需要有变化的条件(外因)。石油系烃类原料裂解变化为乙烯、丙烯需要怎样的条件呢?最主要的是温度、接触时间、压力等条件。一、裂解温度和接触时间1.裂解过程化学热力学的考察为了确定合适的裂解温度条件,有的研究者提  相似文献   

8.
范欣 《石油物探》2023,(S1):171-178
数值模拟作为研究热液成矿系统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对地质演化过程的再现,深入了解其内在动力机制。数值模拟方法的运用,需要借助力学性质、流体性质、热力学性质等信息的搜集,来建立地质模型的初始条件(压力场和温度场)和边界条件(速度和时间)。采用有限元方法,将地质模型划分为形状不规则的众多小区域,并适当在地质结构复杂的区域对网格进行加密,基于达西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较为清晰地再现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成矿过程及其内在动力机制。经过对热液流体运移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情况进行探究,发现压力达到地压梯度的时间比温度达到地温梯度的时间短,并且在不同的地质区域和结构对压力和温度的传播方向和速度有影响。数值模拟方法是一个新的成矿学研究思路,可以较为清晰地展现成矿过程,流体运移路径实现矿液运输和矿体定位,为今后矿产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合物的演化与水合物灾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合物仅仅是亚稳态的,对压力温度体系以及构成水合物的同系物的精确化学组成极度敏感。一旦给定组分的水合物可存在的特定的温度一压力条件发生变化,部分或所有水合物都可被离解或释放。由地质条件变化引起的水合物演化主要有5种变化形式:①由于地震、火山爆发或其它过程,部分沉积可从海底输送或再次沉积到其它地方,从而改变水合物层顸部的压力条件。②由于冰期一间冰期条件引起的水合物存在条件的变  相似文献   

10.
沉降及抬升过程中温度对流体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地层流体的压力是油气成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地下流体的状态(温度,体积和压力)同样遵守状态方程,当流体数量(物质的量n),体积(V)和温度(T)之一发生变化时,压力(p)必然发生变化;相应地,在分析某一地质因素对压力的影响时,首先需要研究其对孔隙(流体)体积,温度和流体数量的影响,这 一问题看似简单,但以往一些研究考虑得不是很深入,本文拟根据流体状态方程进行一些计算,来说明某些地质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地质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油气藏成藏机制   总被引:70,自引:23,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忆 《石油实验地质》2000,22(4):307-312
从储层沥青、流体包裹体、油气藏饱和压力/露点压力等研究认为,塔河油田及邻区油气藏的形成主要有4期,海西早期以破坏为主;海西晚期成藏与改造并存;燕山-喜马拉雅早期以正常油藏为主;喜马拉雅晚期保存条件最好,以轻质油和气藏为主。塔河油田油气藏成藏机制为:(1)海西期以来下古生界长期持续供油,为塔河油田多期成藏及油气的叠加、复合改造提供了条件;(2)塔河地区长期处于斜坡区,在不同的地史时期始终是古生界海相油气的运移必经之地,是大规模油气聚集和多期成藏的重要条件;(3)多层位有效储盖组合及在时间、空间上分布的差异,是塔河油田多期成藏及成藏后油气性质变化的重要原因;(4)成藏封闭系统的演化对油气保存、破坏和改造的作用巨大,早期封闭系统的形成与破坏,为寻找重质海相原生油藏指明了方向,晚期封闭系统的重建,为寻找次生、原生轻质油气藏及天然气指明了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地壳抬升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壳抬升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现象可使油气藏上升至地表并遭到破坏。如果地壳抬升不足以使油气藏上升至地表,那么它也会对油气藏的保存产生重要影响。地壳抬升可使油气藏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增强,压力和烃浓度封闭能力减弱;地壳抬升使断层垂向封闭性减弱,甚至开启;地壳抬升可以使地表水、游离氧和细菌直接作用于油气藏,使之遭到水洗、氧化和菌解破坏作用;地壳抬升可使气藏的天然气扩散损失量进一步增大,不利于气藏保存。  相似文献   

13.
东辛复杂断块油气田成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我国最大的复杂断块油气田--东辛油气田的油气源充足、储集层发育、继承性发育的隆起带构造背景十分有利于油气的聚集。断裂多期活动致使油气纵向运移活跃,油气沿断裂运移、聚集。断层强烈活动期,流体沿断裂向上快速注入式运移;断裂相对不活动期,断层逐渐封闭,进入浅部地层的油气沿断层形成次生油气藏,从而形成纵向上多层组含油气,原油忽轻忽重,油气藏沿断层呈叠瓦式展布,自下而上依次形成油藏→油气藏→气藏的完整序列。  相似文献   

14.
东辛地区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我国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东营凹陷的东辛地区为例,主要分析了该区的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区油气藏类型以屋脊式断块油气藏为主体,在断块油气田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沙三上-东营组油气藏,绝大多数为断块型;岩性和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沙三中下部,且油气藏类型与油气性质具有某种联系。下部沙三-沙二段为低饱和油藏,中部沙一段-东营组多为高饱和油藏及油气藏,浅部上第三系出现纯气藏。由深到浅依次出现油藏、油气藏、气藏的完整序列。断裂对于多层系、叠瓦式展布的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未来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预测了世界中长期油气能源需求将以低幅度增长.中国在能源发展中油气仍需保持必要的比例,认为100年来,石油地质理论经历了三个重大阶段,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随着对油气的不断需求,石油地质学面临着一系列理论问题的挑战,从世界石油地质和勘探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地质和油气发展状况,提出了9个方面的石油地质理论问题,即跨若干重大构造期油气藏的形成、深层油气藏形成机制、大型油气田形成条件的有效配置、新构造运动形成的高成熟裂解气藏和生物降解为重油——沥青矿藏、未成熟原油的聚集规模、非构造油气藏聚集区带、天然气区的形成、构造与沉积对成烃与成藏全过程的具体控制和封盖层在油气聚集区对烃类相态和分布的控制等.  相似文献   

16.
库车油气系统油气藏相态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根据库车油气系统80个油气藏地层流体的高温高压实验(PVT)结果和油气藏的油气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清晰地认识该系统已发现油气藏的流体相态类型和分布特征,并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其主要的控制因素。库车油气系统为富气的地质单元,烃流体以气态烃为主,液态烃处于次要地位。库车油气系统的北带是干气和湿气集中分布的地带,并有少量凝析气藏,这些凝析气藏贫含凝析油;南带是以富―特富凝析气藏为主的地带,并有伴生油藏和挥发性油藏分布。库车油气系统的西段比较富油,油藏和富―特富凝析气藏比较集中的出现在西段的羊塔克地区、却勒地区和乌什地区。认为库车油气系统烃类成藏史的特点是:1早期是以富油的凝析气和正常原油成藏为主,主要成藏区分布在早期圈闭发育的南带;2晚期是干气、湿气和贫凝析气的充注和成藏时期,在北带晚期圈闭中形成了干气藏、湿气藏和贫凝析油的气藏,在南带晚期同样也有较干的天然气进入早期油气藏,并使南带早期油气藏中的烃体系发生混合和分异。  相似文献   

17.
川东地区志留系-石炭系含气系统天然气运移聚集机理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根据川东地区石炭系、志留系天然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特点,结合地层压力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区志留系-石炭系含气系统的天然气运移聚集机理,提出该系统具有箱外成藏和箱内成藏两种模式。下伏志留系高压封存箱生成的油气随箱体顶部破裂呈混相涌流进入石炭系,油气在石炭系中向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运移聚集,形成大型古油气藏,后逐渐演化成古气藏。志留系封存箱内部的天然气可在有利储集层中聚集成藏。喜山构造运动使研究区天然气重新大规模运移聚集,形成充满度很高的残余气藏。石炭系储层气驱水实验表明,岩石渗透率与驱替后残余水饱和度呈负相关指数关系。在一般地层压力条件下,天然气很难通过岩层的细小孔隙运移并排替地层水富集,细小孔隙中的天然气是早期聚集其中的。水溶对流可能是石炭系天然气运聚成藏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如何将诞育于大洋的板块构造概念,应用于大陆(板内)地质,是近十多年来构造地质学研究(或岩石圈研究计划)的一个重点。而大陆内部的形变研究,特别是受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包围的中国西南和东南(包括了整个扬子区)大陆变形的解释,又是重中之重。在“六五”攻关基础上,“七五”攻关在上述指导思想下,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形成了以“板内形变和晚期次生成藏”为核心的一整套在板内地球动力学引导下的油气地质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华东地区油气勘查领域的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找油气的难度越来越大,要发现新的油气田,必须充分运用成油气有关理论和找油气的有关重要观念。为此,作者首先总结归纳了六个方面的成油气理论和六个方面的找油气重要观念。根据这些理论和观念,结合过去的实践,针对华东地区的地质特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找油气新思路(对华东地区而言)和相应的七个找油气领域。1.多源多期生烃,多期成藏,晚期最利:①与海相中、古生界烃源有关的领域;②浅层天然气(包括第四系生物气);③华东中、小盆地;④东南沿海诸省火山岩覆盖区。2.早期或多期生烃成藏,油气被成岩演化后封闭或地层吸附,经改造后可以开发利用的:⑤煤层气;⑥龙潭煤系中的致密砂岩含油层。3.老领域,新应用(用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仍可找到油气:⑦苏北陆相中、新生代盆地。以上作为华东地区九十年代的油气勘查领域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川西坳陷致密碎屑岩气藏类型划分及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彤  叶军 《石油实验地质》2004,26(6):537-541
川西坳陷致密碎屑岩天然气藏的勘探开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历程,目前已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天然气气藏20多个,取得了丰硕的天然气勘探成果,但是对于川西坳陷致密碎屑岩复杂气藏类型却一直没有统一、规范的划分方案.在总结区内已有气藏描述成果和勘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圈闭成因”为分类的首要依据,以气藏地质结构中“致密化程度”和“压力状况”为亚类划分标准,提出了适合该区的气藏分类标准和划分方案,划分出构造-岩性型、构造-成岩型和构造-裂缝型3大类、5个亚类气藏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典型气藏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