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甲基丙烯酸-β-(全氟烷氧基酰基)乙脂均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制备固相质量分数为23%,乳胶粒子粒径为76100 nm的一系列稳定的二元含氟共聚物乳液,并对聚合物结构进行红外光谱表征,讨论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及乳胶膜对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氟单体用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新型含氟共聚物较原含氟均聚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随着含氟单体的增加,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增大。  相似文献   

2.
陈兰萍 《材料保护》2008,41(1):34-37
通过聚合物分子设计,采用普通乳液共聚和种子乳液共聚两种技术路线,合成了分子结构符合理论设计要求、稳定性良好的水性含氟聚合物.探索了含氟聚合物乳液的合成技术,包括单体和乳化剂的选择及配比,聚合过程中各工艺条件的选择和控制等;系统地研究了单体配比和合成工艺对其外观、含氟量、固含量、黏度、粒径、稳定性等主要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对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合成的含氟乳液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红外光谱、GPC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对水性含氟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此为基料制备了水性含氟涂料,并考察了其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其力学性能达到:附着力1级,铅笔硬度4 H,在5%HCl溶液中耐酸性达672 h,在5%NaOH溶液中耐碱性达336 h,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比研究了保护胶体聚乙烯醇(PVA)、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加料量和引发剂加料速率对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物(VAE)乳液聚合过程中乳胶粒粒径和相对分子质量演化的影响。乳胶粒成核后明显的团聚特性决定了增加保护胶体PVA和阴离子乳化剂SDS加料量对提高PVAc相对分子质量作用不明显。该聚合体系中由于成核乳胶粒强烈的团聚倾向,同一乳胶粒中可同时存在多个自由基,减小引发剂加料速率可降低双基终止几率,明显提高PVAc相对分子质量。进一步利用该技术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VAE乳液,力学性能对比测试表明,高分子量VAE乳液成膜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聚合物水泥防水复合材料领域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4.
根据乳液聚合所使用乳化剂的不同,从含氟乳化剂、非氟乳化剂和含氟-非氟复合乳化剂三个方面概述了含氟乳液的合成现状,比较了三类不同乳化剂对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讨论了水性含氟涂料烘烤固化和常温固化两种成膜方式,重点阐述了可常温固化的水性含氟涂料的三种类型,并简要介绍了水性含氟涂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含氟乳液制备所需的常规物料及新开发的物料品种等.按照物料的选择及制备步骤的差异归纳总结了含氟乳液的5种制备方法,介绍了各方法的特色、工业化前景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所需注意的问题;指出新型原料的开发和工业化,以及适合含氟乳液工业化制备技术的开发是今后需着重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以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含氟乳化剂S200为复合乳化剂,通过持续微波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与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的三元含氟乳液。用持续微波辐射法的效率高,100W功率下反应2min15s,单体转化率为92.8%。乳化剂质量分数增加,乳胶粒粒径逐渐减小;含氟单体质量分数增加,乳胶粒粒径逐渐上升;乳胶粒粒径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先增加,在200W处出现转折。乳液的离心稳定性与微波辐射的功率及能量大小有关;含氟单体的增加降低了乳液的稳定性。用接触角表征含氟乳胶膜的防水性能,当氟单体的质量分数为25%时,接触角能够达到84°。  相似文献   

7.
氧化还原引发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PFEA)为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磺基琥珀酸癸基聚氧乙烯(6)醚酯二钠(DNS-628)为乳化剂,采用K2 S2O8/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研究了聚合温度、DNS-628用量、K2 S2O8/NaHSO3用量及摩尔比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乳胶粒大小及其分布、乳胶膜的吸水率及对水的接触角等性能.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K2 S2O8/NaHSO3摩尔比为1∶1、用量为0.5%,DNS-628用量为3.5%,PFEA用量为6%时,得到的乳液粒径分布窄,稳定性好,乳液成膜后对水的接触角达到了103.4°,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PFEA)为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单磷酸(ANPEO10-P1)为反应型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法聚合方式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无皂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对聚合反应以及PFEA用量对乳胶膜吸水率和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型乳化剂ANPEO10-P1用量为5%(质量分数,下同),PFEA用量为6%时,得到的乳液粒径分布窄,稳定性好,乳液成膜后吸水率低,达到8.8%,对水的接触角达到了109.5°,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硅烷偶联剂作为交联剂,制备了具有核交联结构的聚丙烯酸酯多元醇乳液(Si-PHA),并用FTIR、TEM、粒径分布仪对乳液进行结构表征.FTIR、TEM和粒径分布仪均证实,硅烷偶联荆在聚合过程中发生了部分水解、缩合反应,得到具有核交联结构的Si-PHA.Si-PHA乳胶粒为表面具有凹陷结构的近似球体,且粒径呈单分散分布.Si-PHA乳胶粒内的硅氧烷在贮存期间会继续发生水解、缩合反应,乳胶粒粒径进一步变小.  相似文献   

10.
反向微乳液法合成导电聚苯胺纳米粒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以TritonX-100为乳化剂、正己醇为助乳化剂,得到以苯胺盐酸盐为水相、正己烷为分散介质的反向(W/O)微乳液。进一步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合成了导电离子分材料聚苯胺的钠米粒子,对合成反应条件和产物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稳定的无皂阳离子共聚物乳粒性质及乳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少量的N,N-二甲基,N-丁基,N-(3-甲基基丙烯酰胺基)丙基溴化铵,以阳离子自由基型引发剂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合成了稳定的无皂阳离子共聚物乳液,用粒度分布仪表征了胶平均直径,数目,用离子交换-电子导滴定分析粒表面性质;通过表面张力DSC等分析了胶乳的稳定性和胶膜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三氟氯乙烯与乙烯基醚共聚物乳胶粒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稳定的、可室温交联的三氟氯乙烯-乙烯基正丁醚-羟丁基乙烯基醚共聚乳液,并对聚合物结构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研究乳化剂全氟辛酸铵用量对乳胶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以及不同单体配比对乳胶粒子形态及乳胶膜与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子逐渐减小,粒径分布变窄;引入含羟基单体羟丁基乙烯基醚会使乳胶粒之间出现粘连现象,聚合物乳胶涂膜与水接触角会随着羟丁基乙烯基醚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丙基硅氧烷(PDMS)、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以SiPU为种子乳液,并作为复合乳液的壳层,加入核层单体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通过乳液聚合得到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FSiPUA)复合乳液。考察了PDMS及DFMA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及乳胶膜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CA、TEM、DSC及TG等表征复合乳液涂膜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FSiPUA复合乳液呈现核壳结构,在PDMS和DFMA的协同作用下,当PDMS和DFMA用量分别为m(PDMS)/m(PU)=5.5/100和m(DFMA)/m(AA)=15/100时,涂膜的表面自由能低至21.67 mN/m,对去离子水接触角达102.3°,涂膜耐热性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作为种子,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乳化剂,进行了苯丙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考察了3.0G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并研究了PAMAM树状大分子代数对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速率随3.0G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随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乳化剂浓度升高而加快;在3.0G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小于2.392×10~(-4)mol/L时,聚合反应动力学关系式为Rp∝[3.0GPAMAM]~(0.87)[DBS]~(0.507)[APS]~(0.256),表观活化能为66.91k J/mol;随着PAMAM树状大分子代数的增加,乳胶粒子的粒径逐渐减小,并呈现单分散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一种多元易发泡型复合乳化剂,它含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种类型的乳化剂,能将内相中硝酸铵溶液极个别硝酸铵分子外移至外相,与亚硝酸钠水溶液NO2相遇后,即产生气泡(N2),使乳胶基质敏化成乳化炸药,消除了化学敏化中二元敏化、后效及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利用高位槽双注法乳化制备李普曼乳剂的方法,对粒径分布进行了控制,得到的AgX粒径均在100nm以下,乳剂具有较好的感光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氟预处理对改性苯丙乳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改性单体预处理再共聚工艺,制得稳定的改性苯丙乳液.探讨了改性单体预处理工艺对聚合体系稳定性、改性乳液涂膜性能、反应速度、乳胶粒形态等影响.研究表明在40~60 ℃下用预处理剂对改性单体进行预处理,可以明显地抑制体系中硅烷的水解缩合反应,改善共聚效果和聚合体系的稳定性,使改性单体加入量由10%提高到18%.对改性单体进行预处理不影响反应速度,但处理剂的用量会影响乳胶粒形态及乳液的黏度.  相似文献   

18.
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uO_4染色法研究了LIPN PBA/PS/PMMA乳胶粒的形态结构并用透射电镜和图象分析技术测定了乳胶粒尺寸及其分布。讨论了引发剂、交联剂、反应温度及加料方式对形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乳化炸药基本粒子的测试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多用光学显微镜测定了乳化炸药基本粒子的大小及分布,讨论了影响基本粒子大小的分散剂的性质;从统计学观点讨论了基本粒子大小的表示方法,并计算了各种统计平均粒径;提出了关于乳化炸药基本粒子均匀度的概念和量化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